书城成功励志正能量情绪控制学:如何管住情绪不失控
7527000000014

第14章 第四个要义疏导、缓解内心积累的令自己不舒服的情绪(4)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运动会出汗,而流汗是非常好的排泄方式。为什么过去的劳动人民没有"亚健康"状态呢?就是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出汗,那是非常有效的排毒措施。现代人有了空调,很少再有出汗的机会,因此,必须通过运动出汗。其次,运动能提高我们的抗挫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一旦增加了,便不容易有挫败感等负面情绪。

因此,每周甚至每天都运动一会儿,大汗淋漓过后,你的坏情绪也随着汗水挥洒了出去。

2、和朋友聚会,吃出好情绪

有的朋友情绪不好的时候,会选择用吃东西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的确,当自己的心情感到失落时,用填补自己的肚子、满足自己的味觉这种方式,来弥补心情的失落,未尝不是一种办法。但自己一个人吃未免乏味了些,万一不小心吃多了,吃胖了,更影响自己的情绪。

所以,想吃就找朋友一块儿来吃,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可以向朋友们发发牢骚,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单纯地吃。在玩玩闹闹、说说笑笑中,你的坏情绪不知在哪1分钟已经消失不见了。

3、睡出好心情

睡觉也能让情绪变好。你试过这样的方式吗?有时遇到烦心事时,一时也解决不了,可是我们又想让自己的情绪在1分钟就得到转化,这时不妨蒙着被子睡一觉,能睡多久,就睡多久,最好睡到自然醒。

眼睛闭上的那一刻,坏情绪就暂时抛开了。一觉醒来,身体和大脑都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身心都轻松了不少。这时再冷静地想想令自己烦心的事情,发现也不是什么大事,坏情绪自己消失不见了。

4、逛街购物,美丽的外表也能营造出好情绪

外表是能影响自己的心情的,相信很多朋友对此都不反对,尤其是女孩子。当被人夸奖"帅气"、"漂亮"、"有气质"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就会好很多。

因此,情绪不好的时候出去逛逛街,看看那些美丽的橱窗,时髦的服装,看着镜子里美丽的自己,你的心情也愉悦起来;逛逛街,散散步,用自己挣的钱装扮自己,你还能从中感到价值感。这种带来正面情绪的方法我们可以时不时地尝试一下。

5、按摩、冥想、香熏、瑜伽,让自己的心情静下来

情绪不好时,我们的心情处于一种狂躁、不安的状态,犹如一只发怒的老虎,也可能是一只惴惴不安的小兔。要制伏这只发怒的老虎,让这只小兔的心情平复下来,就要让它暂时安静下来,而很多方式都有这样的效果,例如,按摩、冥想、香薰、瑜伽。

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放松我们的身体,也可以放空我们的心灵,具有身心合一、修身养性的作用。那些折磨我们的坏情绪随着我们平静的心态渐渐转化、消失。

用这些方式发泄情绪,结果适得其反

坏情绪是个可怕的东西,不仅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他人。不恰当的发泄方式会把你变成一个疯子。这话绝非危言耸听,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陈兵和女朋友吵完架出来,他的情绪坏到了极点,恨不得把自己摔死到墙上。他先到小饭馆里喝了几瓶啤酒,把自己灌了个半醉。

然后,他骑上自己的摩托车,风驰电掣一般飞了出去。骑在摩托车上的他晕晕乎乎的,眼前的一切都那么朦胧,只有女朋友绝情的眼神在他眼前浮现。他要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他想飞起来。他似乎听到身边有人在叫:"神经病!""这人疯了吧。"

"疯了才好呢,就让我疯了吧。"他想,这时,"砰"的一声,他和另一辆摩托车碰到了一起,对面摩托车上下来一个人,揉着胳膊对他高声骂道:"你不要命了吗?"

陈兵来到他面前,对着他就是一拳:"老子就是不要命了。"

对方和他厮打起来,很快有人报了警,警察赶来了,陈兵终于消停下来,一看,自己脸上、手上、腿上都是血,对方也身上也是血。他这才清醒过来,自己闯了祸了。

结果,陈兵不仅赔了对方5000块钱的医药费和摩托车修理费,自己还受到了治安拘留的处罚。

陈兵发泄情绪的方式不可谓不"过瘾",但是其结果是什么呢?身体受伤、金钱损失,劳教生涯,在劳教所的陈兵估计更郁闷吧。因此,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后果真的是太可怕了。

所以,像类似陈兵这样的发泄情绪的方式必须制止!也许你对此还有不同意见,那么不妨让我们仔细讨论讨论:

1、"买醉"

"买醉",就是用酒把自己灌醉。有时候,我们陷入某种情绪中无法自拔,觉得什么方式也不足以宣泄我们的情绪,只有喝酒;有时候,我们觉得什么排解情绪的方法,都不如用喝酒麻醉自己来得痛快。于是,我们选择了把自己灌醉。

但买醉真的能发泄我们的情绪吗?的确,在喝醉的那一刹那,人事不省的我们确实什么痛苦都感觉不到了。但我们总有清醒的时候,清醒之后,什么都没有改变,事情没有解决,坏情绪也没有消失,甚至我们会觉得更痛苦,因为我们的身体受到了酒精的摧残。

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因为喝醉我们闯了祸:摔坏了东西,打了人,开车出了事故。买醉,不仅没能让我们的情绪得到缓解,反而使我们陷入了更糟糕的境地。

因此,用"买醉"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2、"飙车"

轰鸣的引擎,追风的速度,我们称之为"飙车",年轻一族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在公路上飞速驰骋,他们的情绪和车一起"飞翔"。在那一刹那,他们的神经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忧郁郁闷的情绪似乎消失不见了。

但是,用"飙车"来发泄情绪,是公然挑战法律、道德和安全,完全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而且,这种方式只能暂时性地刺激自己的神经,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坏情绪。所以,这种既不利己又不利人的发泄情绪的方式,不能尝试!

3、找"发泄公司"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些"发泄公司",就是给你提供一些桌椅板凳、"人体沙包"供你踢打,有一个发泄公司是让人互相说脏话。这些方式与其说是发泄情绪,不如说是发泄"丑陋"。因为发泄情绪不是"以暴制暴",更不该因此失去人的素养。

情绪产生的根源是对事物的错误认知,而不是这些不相干的"物件"。你毁坏这些桌椅板凳和击打"人体沙包",只能一时泄恨,并不能从根源上切断自己的坏情绪。而且这样的方式还会放大你的负面情绪,形成你的"破坏欲",以后只要心中不快,你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那么你发泄情绪的方式就会很容易伤及他人。

所以,找"发泄公司"发泄情绪,并不能真正让你1分钟转化坏情绪,只能让你控制情绪的能力越来越低,因此不能采用。

4、自残

某些人在感到极度绝望时,会用自残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自残是指自己伤害自己身体。轻度的自残。例如,不吃饭、用手击打墙壁或玻璃、用刀片割伤手腕等,令自己的身体受伤以达到发泄情绪的目的。自残的极端情况就是自杀,香港著名影星张国荣,在极度抑郁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这种方式,以逃避情绪的折磨。

这种发泄情绪的方法其后果是可怕的。不管我们遇到了多么绝望的事情,仍然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再大的痛苦都有过去的时候,只要你能改变对事情不合理的认知,并找到了转化自己情绪的方式,一切坏情绪都能得到转化。

用"心理暗示"赶走坏情绪

彼得尔教授正在做实验,他拿着一个玻璃瓶对学生说:"瓶子里的气体有异味。现在要测量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打开瓶盖后,谁闻到了这种异味,请举手。"

说完,彼得尔教授打开瓶盖,脸上马上露出很难受的表情,表示他闻到了这种异味。同时他看表计时,l5秒后,前排的同学举起了手。l分钟后,大部分的同学都举起了手。然而,玻璃瓶里并没有异味的气体,只是普通的空气而已。

这就是心理暗示在"作怪"。心理暗示能干扰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所以,当我们情绪不好时,如果能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就会赶走我们负面的情绪,给我们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比如,可以对自己说:"好了,这事过去了,不要再纠结了。"或者:"别看不起自己,我相信你能做到的!"

如果你试过,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心理暗示很管用,坏情绪真的在它的作用下不见了。

小张是一名打字员,她的工作非常乏味无聊。有一天老板让她打一份曾经打过的文件,她不耐烦地说:"改一改就行了,不一定非要重打。"

老板沉着脸说:"如果你不爱干可以立刻走人,我可以找到爱干的人!"

小杨听到经理威胁她,非常生气,但是她转念一想:"人家说得也对,人家给我发工资,自然是叫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找份工作不容易,还是好好干吧。

从那天开始,她对工作的讨厌情绪似乎少了很多,她开始有点喜欢这个工作了。每天上班前,她都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很喜欢这个工作的,一定要好好干!"

她不断地对自己这样说,没过多长时间,她发现真的找到这个工作的乐趣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一半。

其实,小杨对自己说的话,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赶走了她在工作中的负面情绪。

所谓心理暗示,就是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从而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暗示只要求对方接受一些现成的信息,暗示不需要讲道理,而是给予直接的提示。

一个人的意识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如果不在上面播下良好的种子,它就会野草丛生,一片荒芜。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意识里播撒成功的种子。

有一所学校,为刚入学的学生做智力测试,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学校将学生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结果有一次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分班的情况弄错了。原来,一年前,因为某种失误,他们将刚入学的这批学生的测验结果颠倒了,本该是优秀班的孩子进了普通班,而本该是优秀班的孩子却在普通班。

但是结果是什么呢?如同往年一样,优秀班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普通班。原本普通的孩子被当做优等生关注,他们自己也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额外的关注加上心理暗示使得丑小鸭真的成了白天鹅。而那些智商本来很高的孩子因为被分到普通高,就有了"自己很普通"的心里暗示,因此学习成绩就受到了影响。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的巨大影响。不但现代人能利用心理暗示调控自己的情绪,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心理暗示:

有一次,曹操带兵走在路上,当时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沿途找不到一口水喝。于是曹操就对大家说:"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大家马上可以去吃梅子了。"

士兵们一听到曹操说到梅子,就不由自主大量分泌唾液,口中的干渴就暂时得到缓解了。

在这里,曹操就是不自觉地利用了心理暗示效应。士兵们因为饥渴而产生的焦躁情绪,也因受到暗示而得到缓解。

我们听到的每一句话都会沉淀在心里,甚至深入潜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具有神奇的暗示力量。所以,当我们陷于消极不良的情绪中难以自拔的时候,可以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情绪。

根据暗示的对象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和暗示他人来改变自己或他人的情绪:

1、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依靠思想、语言,自己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自信心、自我激励就是一种自我暗示。

例如,当我们遇到恐惧的事情时,我们会这样自我暗示:"别害怕,这点事没什么好恐惧的。"当遇到困难时,会这样自我暗示:"要对自己有信心,一定能挺过去的。"

如果我们善于利用这样积极的自我暗示,那么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在顷刻消失不见。

2、暗示他人

除了利用自我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还可以用心理暗示调节他人的情绪。例如,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对学生说:"只要努力,你就是有希望的。"医生诊断病人后总是先说:"你放心,没什么大问题。"

所以,在他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学会给对方积极的暗示,就会改善他的负面情绪,给他送去一份正能量!

3、用"转折"句来做心理暗示

任何事物都尤其两面性,在做心理暗示时,可以用转折的方式让自己的情绪由坏转好。例如,"虽然失去了一段感情,但是,自己了解了什么是感情。""虽然失去了这次升迁的机会,但是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虽然摔了一跤,但是从中吸取到了教训。"

在负面情绪来临时,用"虽然……但是……"来开导自己,让情绪转个弯,坏情绪也可以由坏变好。

用心理补偿调节情绪

什么是心理补偿?很简单。小时候我们摔了一跤,疼得嚎啕大哭,妈妈过来了,递给我们一颗糖,对我们说:"别哭了,给你吃糖。"于是我们停止了哭声;长大了,有一天我们走在街上,钱包被偷了,正自郁闷时,朋友打来电话:"在哪儿呢?请你吃饭。"于是我们的郁闷情绪消失了一大半。

所以说,心理代偿就是失意的事情用得意的事情来弥补,让得意带来的好情绪代替自己的坏情绪,以求得一种心理平衡。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当一种愿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会用其他愿望来代替它。也就是说,当需求受阻或者遭到挫折的时候,可以用满足另一种需求来进行补偿。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代偿。

小韩在一个工厂上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成了厂里的能人标兵。可是几年过去了,他却一直也没有得到提升。他为此感到很郁闷,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于是逐渐变得郁郁寡欢,有时还因为一点小事和同事发脾气。

但是这个时候,他交了个女朋友,女朋友甜美可人,对他是百依百顺,很快他们就谈及了婚嫁。这件事让小韩因工作不顺带来的郁闷情绪一扫而光,他想:"虽然职场失意,但情场得意,也是一种安慰。"

小韩的故事就是一种心理补偿。可见,用心理补偿的方法能很快、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坏情绪。因此,在我们失意的时候要多想一些让自己得意的事情,会很快转化自己的坏情绪。

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自己进行心理补偿:

1、宽慰补偿法

宽慰补偿法就是用安慰的语言来补偿心中的不满,达到心态平衡。如运用一些格言、谚语对他人进行安慰。

当他人总是不满足时,我们可以对对方说:"知足者常乐。"

当我们上了别人的当时,我们可以这么安慰自己:"吃亏是福。"

当他人失败时,我们可以这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胜败乃兵家常事!"

这些格言和谚语都可以让自己的心理得到一种平衡,对自己的情绪也有一种缓解作用。

2、物质补偿法

物质补偿法就是用得到某种物质来补偿自己心中的失意。例如,一个小孩丢了一个积木,妈妈买了一把手枪给他,他在心里就觉得这是一种补偿,因而不会再对那个丢失了的积木念念不忘、伤心难过了。

我们也可以自己对自己实施物质补偿。例如,在工作中失去了升迁的机会,我们何不给自己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呢?让这个得到弥补另一方面的失落。

3、引导补偿法

引导补偿法就是用自己的经历,影响对方的思维,从而将他人从失意的情绪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