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原来乾隆
7528600000017

第17章 乾隆家事(4)

乾隆四十五年,虚岁刚满六岁的十公主就由皇帝指婚给和珅的儿子。这位佳婿貌如其父,英俊无比,年方六岁,比十公主小半个月光景。两人八字经皇帝看过非常满意,注定是一生和睦的恩爱夫妻。皇帝为自己未来的女婿赐名"丰绅殷德"。"丰绅",满洲语含有"福禄"、"福泽"、"福祉"之类的意思,夫婿寿山福海,十公主的前程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丰绅殷德被指为十公主额驸时,因年龄太小,并未成婚,十公主仍在皇帝身边承欢侍养。这个姑娘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对老皇帝非常孝顺,待人接物也谦恭有礼,与阿哥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十公主从小性情刚毅,喜欢穿男装,每年夏秋皇帝去避暑山庄,及随后进哨木兰行围时,总忘不了带上她。马上围猎,随时随处都有危险,皇上怕小公主稍有闪失,特别交代内务府上驷院调教好驯良的小马,配上特制的"架子鞍",小公主把小撒袋挂在腰间,一身戎装跨在马背上,俨然满洲英俊的少年武士。初次行围,在野兽左突右驰的围场中,她居然用弓箭射死了野兔和小鹿。皇帝看在眼里,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事,那就是每年新正驻圆明园时带十公主逛买卖街。十公主活泼好动,每年正月都让父皇带她逛买卖街,要这要那,皇帝一一满足她的要求,还认真地传旨开店的太监记账。有一次小公主吵着要一领大红夹衣,皇帝就指着随侍在旁的和珅对公主笑着说:"为什么不向你丈人要?"和珅忙向估衣店主问价,结果花了二十八两银子买下大红夹衣,进呈给十公主。把未来的公公称"丈人",这是皇帝与和珅儿女亲家之间叫惯了的戏谑称呼。

十公主十四岁时,皇帝破例册封她为"固伦和孝公主"。因为不久就要举行成婚礼,所以她开始把头发蓄了起来。乾隆五十四年,皇帝八旬万寿大庆的前一年,和孝公主和固伦额驸丰绅殷德奉旨完婚。

乾隆一朝六十年,时当有清一代盛世的顶峰,轰动九城、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庆典接踵而至,而和孝公主下嫁就是京师百姓久传不衰的一大盛事。皇帝陪送公主妆奁之豪奢,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到第二年朝鲜使节到京师时,还听人议论和孝公主嫁妆十倍于下嫁福隆安的和硕和嘉公主,估其价值,大概值数百万两白银。这还不止,公主偕额驸回门那天,皇帝又赏给他们内库--皇帝私人所有,归内务府广储司管理的银库--白银三十万两。

和珅此时在朝中的位次,虽在阿桂以下,但已是朝野尽知的第一权臣,以致来华英国使臣也风闻和珅有"二皇帝"之称。如今,他又和皇帝结为儿女亲家,更没有人会怀疑皇帝把女儿许配错了人家。

不幸的是,皇帝为和孝公主找的靠山竟是一座冰山!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崩逝。元宵刚过,权倾一时的和珅便被一条白练结束了生命。和珅之所以没有处以凌迟极刑,还是靠和孝公主屡屡进宫,向其兄嘉庆皇帝涕泣求情,嘉庆才答应赏一个全尸,否则,其罪虽千刀万剐犹嫌不足。

丰绅殷德则对父亲赐死、家产被抄感到茫然,昔日富埒王侯而一朝破败潦倒,人情世态的突变给了他强烈的刺激。丰绅殷德有限的余生,都是在"眼逢闹处合,心向闲时用;既得安稳眠,亦无颠倒梦"这种绝望颓唐的心境中度过的。嘉庆十五年五月,这个对人生早已厌倦的人病故了,终年只有三十六岁。

和孝公主以坚强的毅力撑持全家局面,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年将半百的和孝公主怀着对慈父永久的眷恋也与世永别了。她的后半生还是先以皇妹,后以皇姑的身份得到了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的多方关照;不过,乾隆皇帝九泉有知,不知该怎样为自己择婿失算、贻误爱女终身而痛悔呢!

大统谁承

中国古代关于龙的传说特别多,其中一个说龙生九子,种种不同:一为蒲牢,好鸣,后来作了钟上的钮鼻;一为囚牛,喜音乐,作了胡琴头上的刻兽;一为睚眦,好杀,作了刀剑上的吞口;一为嘲风,喜欢冒险,作了殿阁上的走兽;一为狻猊,善坐,作了佛座骑象;一为霸下,能负重,作了石碑下的托座,即人们俗称的龟;一为狴犴,好讼,作了牢狱大门上的镇压之物;一为赑屃,好文,作了石碑两旁蜿蜒而行的饰纹;一为鸱吻,好动,作了殿脊的兽头。

皇帝是真龙天子,乾隆无可奈何地承认,除了和孝公主同自己的相貌、体格、性情、气质相类之外,哪一个龙种都不像龙,而且恰如龙之九子,乾隆诸子性格各异,爱好迥别。

在皇帝十七个皇子中,孝贤皇后所生的两个儿子--皇二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无疑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皇太子人选,但不幸的是,这两位皇子都相继夭折了。到乾隆三十八年皇帝六十三岁打算再密立皇储时,除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已故,或根本没资格列为皇储人选之外,五阿哥永琪、九阿哥(未命名)、十阿哥(未命名)、十三阿哥永璟、十四阿哥永璐和十六阿哥(未命名)也相继而亡。这几个阿哥中,乾隆比较看重的是五阿哥永琪。永琪长到二十五岁时,被封为荣亲王,但永琪封王四个月后,就病逝了,时间是乾隆三十一年三月。这样一算,乾隆再度滋生立储想法时,所生的十七个儿子中就只剩下了四阿哥永珹、六阿哥永瑢、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永琰和十七阿哥永璘六人,而这仅存的六位皇子中,四阿哥和六阿哥早已分别过继给履亲王允祹和慎郡王允禧为孙,因而也被排除掉了立为皇储的可能。本来子息极多的乾隆皇帝真的要决定与爱新觉罗氏宗族、与大清帝国命运攸关的预立皇储这件头等大事,就只能在八、十一、十五和十七阿哥这狭小的范围中做一抉择了。

八阿哥永璇是皇帝身边最年长的阿哥,书法仿赵孟兆页,妩媚可爱,也能画平远山水,但为人轻躁,做事颠倒,加以他又有脚病,仪表欠佳,皇帝对他不抱期望,乾隆四十四年封个仪郡王了事。

八阿哥的同母弟、皇十一子永瑆,乾隆五十四年封成亲王,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是个颇具文学艺术天分的皇家子弟。他的诗文精洁,尤工书法,早年学欧阳询、赵孟兆页书,出入王羲之、王献之笔法,临摹唐宋各家名帖,均造极诣。乾隆是个风雅天子,每每临幸成王府第,观赏他的书画佳作。不过,对八阿哥的寄情翰墨,流连诗酒,皇帝本就颇为警惕。乾隆三十一年五月的一天,皇帝见十五阿哥永琰手持扇上有题画诗名,文理、字画俱甚可观,落款为"兄镜泉"三字,一问才知"镜泉"是年方十四五岁的十一阿哥别号,皇帝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幼龄所学如此,可见天分甚高;忧的是脱剑学书,渐染汉人陋习,难免丢掉满洲勇武的祖风,所关国运人心,良非浅鲜!皇帝对十一阿哥的担忧尚不止于此,这位阿哥柔而无断,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怪脾气越来越多,被近支王公大臣传为笑谈的是他的吝啬。成王的福晋是当朝第一大臣傅恒之女,奁资极丰,过门之后这位钟鸣鼎食惯了的大家小姐竟然日食薄粥度日,陪嫁的金银财宝都被纳入成王府库中,库中积有白银八十万两,名"封桩库"。

永瑆和永璇都活到了道光年间,一个卒年七十一,一个卒年八十六,是乾隆皇帝十七个儿子中最长寿的两位。

十一阿哥以次的十五阿哥永琰暂且放下不说,十七阿哥永璘恐怕是乾隆皇帝最不成器的一个孩子。因为皇帝看到,这个小儿子从小就不喜欢读书,性情也轻佻浮躁,没有天潢气度。永璘稍长,常常溜出宫禁,一身便服去外城狭路曲巷寻花问柳。乾隆五十四年皇帝于八旬万寿庆典前大封诸子,六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都封了王爵,永璘只封个贝勒,从此他对皇位彻底死了心。他曾对亲近的人说:"即使皇帝多如雨落,也不会有一个雨珠儿滴我身上。将来哪位哥哥当了皇帝,能把和珅府邸赐给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和珅被赐死后,他的同胞兄长嘉庆皇帝,果然将为王公大臣垂涎的和府赐予永璘一半,从此,永璘燕居邸中,唯以声色自娱而已。

与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七阿哥比较,内廷外朝虽不敢公开议论,私下却一致认为十五阿哥永琰为人稳重,处事刚明,是最有希望的皇储人选。的确,十五阿哥文武兼备,品学俱优,堪称清皇家教育出来的理想人才。

清朝家法相承,极重皇子教育。历代皇帝无不慎选天下英才,以教辅元良,即皇太子;清朝则因秘密立储之制,皇太子从诸皇子中密定,因此,皇子、皇孙年满六岁一律入尚书房(上书房)读书,皇帝亲自挑选学识一流的京堂、翰林为师傅,分别教授经史策问、诗赋古文,又指派大学士、尚书等重臣为总师傅,稽查督饬。同时,还简选满洲、蒙古大臣和侍卫等教授"国语"(满语)骑射,称"谙达"。"谙达",满洲话"宾友"的意思。尚书房有两处,圆明园的一处在勤政殿东边,宫中的一处靠近乾清宫,都与皇帝日常办公之处近在咫尺。这样的安排为的是皇帝可以随时亲临检查。乾隆元年正月二十四日皇子书房开学,这以前已降旨任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朱轼及左都御史福敏、侍郎徐元梦、邵基这些乾隆少年时代的启蒙老师为皇子师傅,皇子们这一天当着皇父的面,行过拜师礼。清皇室教育确如乾隆所说,是"严厉"的,较之一般富家子弟的宽纵溺爱,不啻天壤。入值内廷军机处的赵翼记述了他所亲见的皇子读书之勤:

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直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时部院百官未有至者,惟内府苏喇数人(原注"谓闲散白身人在内府供役者称"苏喇")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吾辈穷措大专恃读书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体乃日日如是。既入书房,作诗文,每日皆有程课,未刻毕,则又有满洲师傅教国书,习国语及骑射等事,薄暮始休。

赵翼出身清寒,年十五而丧父,此后长期在官宦之家,以设塾授徒为业,及年长,潜心经史,熟于历朝掌故,他对清重皇子教育的看法极为中肯。包括乾隆在内,清朝皇帝的高度自觉的政治责任感,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突出的,即由皇子教育之一端,亦可略见一斑。

乾隆三十八年冬,皇帝选定了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储,尽管并不十分满意。

这次皇帝立储,既不同于雍正皇帝创制定下的仪式,也没有像乾隆元年立皇二子永琏为皇太子那样向群臣宣谕,而只是亲手书写应立皇子之名后,密封缄藏,然后将此事"谕知军机大臣"而已。这件宗社攸关的头等大事之所以做得如此机密,似乎是皇帝对十二岁的十五阿哥的气性还把握不住,当年冬至皇帝亲诣南郊天坛举行祀天大典时,特命诸皇子侍仪观礼,当着十五阿哥等的面,皇帝向苍穹默默祷告:

"如所立皇十五子永琰能承国家洪业,则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贤,亦愿上天潜夺其算,令其短命而终,毋使他日贻误,予亦得以另择元良。朕非不爱己子也,然以宗社大计,不得不如此,惟愿为天下得人,以继祖宗亿万年无疆之绪。"

看来皇帝已做好了十五阿哥随时为天所殛,而将立储密旨撤出毁弃、另作他图的准备。由于这次立储绝密至极,因此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九月皇帝风闻有人议论他"贪恋禄位,不肯立储"时,才被迫向天下宣布五年前,即乾隆三十八年冬已选立皇储,此事昊昊苍天可以为证。此后,外间开始纷纷猜测乾隆所立者究竟为哪位阿哥,有猜六阿哥永瑢的,有猜十一阿哥永瑆的,有猜十五阿哥永琰的,甚至有猜皇长孙绵德和皇次孙绵恩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乾隆六十年新正,被严密封固了数十年之久的最高国家机密才被皇帝本人在谈笑间揭开了谜底。那是正月初二,皇帝照例在乾清宫设家宴,与宴的皇子、皇孙、皇曾孙、皇元孙以及近支亲王、郡王等济济一堂,轮流到老皇帝跟前跪拜,恭贺新禧,除十五阿哥永琰一人,皇帝都有赏赐,就在他仰望皇帝,仍有所期待时,皇帝却在众目睽睽之下,笑着对他说:"你还要银子有什么用?"永琰一时还未品出皇父旨意的味道,而聪明的皇子皇孙们已相视会心一笑了。

这一天距皇帝正式宣布永琰为皇太子不到九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