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者无畏:三星总裁李健熙和他的商业帝国
7530300000008

第8章 孤独的童年

大多数人的童年都在快乐和美好中度过,那个阶段的我们无忧无虑,每天只专注着一件事情:快乐。

然而,非常人的李健熙,他的童年却和别人的不一样。童年对于他来说,是一段无比孤独的岁月。在这段岁月中,他离群索居,承受着别人无法想象的孤寂。

寄养生活

1942年1月9日,李健熙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的宜宁郡。

南江和洛东江从宜宁郡的东南部穿流而过,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更加秀丽迷人。

然而,李健熙的童年并不像宜宁郡那样美丽。

李健熙是李秉喆的第七个孩子,在他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四个姐姐,后面还有一个妹妹。

作为最小的儿子,李健熙并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优待”。

那个时候,李秉喆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忙碌的夫妇两个根本无暇照料刚出生的李健熙。无奈,尚在襁褓中的李健熙被送养到祖母家,由祖母来抚养。

远离父母关爱的李健熙在祖母家一待便是四年。

那个时候的他,很少能见到父母。在他幼小的心里感觉唯一疼爱自己的只有年迈的奶奶。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子在父母的怀中撒娇时,李健熙就会心生疑问:为什么我不能和别的小孩子一样待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为什么我要被送到这里来?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我吗?

想必这是每一个从小就寄养别家的孩子都会问的问题。

在祖母家的这段岁月,李健熙经常想象着自己家的模样,那里大不大?热闹不热闹?祖母常常念叨的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都是什么样的?他们好不好相处?

那个时候的李健熙,总爱趴在门前的桌子上望着远方想着这些问题。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对于自己爸爸妈妈的那个家有着超越常人的渴求。

1947年,李健熙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回到自己家李健熙感觉很舒服。原来,家里有那么多的人,比祖母家热闹多了。

可是,回到家的李健熙表现得很胆怯。因为不爱说话,年少的其他孩子开始并不喜欢和这位突然出现的家庭成员玩耍。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也很好进入。过了一段时间,自小离开的李健熙融入到了这样的大家庭里。

在李健熙后来的记忆中,那个时候家里的人很多,而房子却很小,一家十几个人挤在一套四居室的屋子里。可是,终于回到父母身边的李健熙并不觉得拥拥挤挤热热闹闹有什么不好。在他看来,他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终于可以真正地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这真是莫大的幸福啊!

孤独的留学生涯

在李健熙回到父母身边的这一年,他进入惠花小学读书,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当时,李秉喆的事业还不稳定。李健熙不得不跟随做生意的父亲不停地转换地点。学业刚开始的他就要不断地转学,曾先后从马山转到大邱,再到釜山,一连换了五所小学。因为不停地转学,李健熙的学习基础并不好,也让他在学校里没交到什么固定的朋友。再加上从小远离父母形成的内向性格,使他在同龄人面前显得很沉默。因为这样的一种性格,李健熙在学校里并不讨喜。

父亲李秉喆为了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长大后可以继承他的事业,他先后安排两个儿子留学日本,而他对于小儿子李健熙的学业安排似乎更有深意。

哪怕当时李健熙有多么不舍,父亲固执的决定让幼小的他又一次开始了离家的生活。

可这一次和上一次截然不同!他被固执的父亲安排到了日本留学。

就这样,还在读五年级的李健熙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留学生涯。

这远远不同于成年后的留学。年龄尚小的李健熙在日本,没有祖母的关爱,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韩国的一切。

这听起来让人很难想象。远离父母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到异国他乡开始不一样的生活,对于成年人尚且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更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孩子!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尚未独立的小孩子该怎样在这里生活?

可李健熙在日本东京一待就是三年。

虽然,和他同在日本的还有两位哥哥。但是,过大的年龄差距让李健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友情。

在日本,孤独的李健熙唯一的伙伴就是狗,当时陪伴他的是一条京巴犬。李健熙喜欢和它交流,向它倾吐心事,和它一同玩。在他看来,狗是最忠诚的朋友,可以陪伴他一生。以至于人生的每个阶段,李健熙对狗都有特殊的感情,只要看到狗他都会想起日本的生活。为此,他还建立了引导犬学校。

对于这段留学日本的生涯,李健熙后来回忆说:“小的时候在日本生活,形成了很内向的性格,那里没有朋友,常常一个人想问题,并且把问题想得很深。在最敏感的年龄,我感受到了民族间的差别以及由此带给我的愤怒和寂寞,还有对父母亲的想念等等,这些感受都是那么的深切自然。”

听完李健熙这段话的人,尤其是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孩子估计会深有同感,而那些有孩子的父母们估计会心痛不已。不知道,身为父亲的李秉喆在庆幸自己帮助儿子经历了这段特殊的成长期时,有没有想过幼小儿童在心底的那些伤痛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日本的这段岁月让李健熙迅速地成长起来。对于人生的颠沛流离、民族间的差别和无法摆脱的孤独寂寞他比谁体会得都深,这也对他的人格塑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可当时的他,还是一个孩子。

为了摆脱在日本的这种“奇怪”的感觉,李健熙学会了从电影中寻找乐趣。

那个时候,他只要一有空就会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电影院的工作人员经常会看到这个沉默的孩子自己一个人抱着零食在电影院一待就是半天,虽然没有人陪他,但是他看得很是开心。

在日本的这三年里,李健熙看了1300部电影。看电影对当时的李健熙来说最初是为了消磨无聊的时光。可是到后来,他渐渐地发现了看电影的乐趣——可以从电影中了解别人的世界,别人的思想,还可以思考很多人生况味。

他在电影中锻炼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对事物的看法,以至于后来他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常观点独特、语出惊人。

这一特殊的爱好,李健熙至今还在保持。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里,他爱做的事情就是看电影。三星集团的员工们都知道,他们有一个爱看电影的会长。

也正是因为李健熙对电影的这份狂爱,三星集团后来还同世界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合作拍摄过电影。

除了电影,李健熙还爱看电视纪录片。虽然纪录片要比电影乏味得多,但是在李健熙看来,纪录片更真实,更能带给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因为这个爱好,他还被别人戏谑为“电视纪录片狂”。

李健熙坦言说:“电视里放的纪录片我一集都没有错过。赶不上的时候就录下来,有时间再看。我家的电影资料库里就有1000盘这样的录像带。”

被孤立的“外人”

当李健熙在日本读完初中一年级后,父亲李秉喆让他回了韩国。

李秉喆发现从日本回来后的李健熙变了很多,依旧不爱说话。可是,从他偶尔和自己谈话时发表的言论来看,李秉喆知道这个小儿子长大了。他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用心,对此,李秉喆甚感欣慰。他希望,在他的教育下,子女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从日本回来后,李健熙到韩国师范大学附中读初中。

终于不用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扮演孤独者的角色了,这对李健熙来说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

当时的他以为,只要回到韩国,他就不用再自己一个人面对孤独了。可是,回到韩国后生活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

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期在日式度过,他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日本的生活习惯。他在不经意间流露的日式的行为习惯和生硬的韩国发音让他在同学们的眼中成了“特别”的人。而他从小就养成的不爱与人接触的孤僻性格,让他在学校中依然没有朋友。

虽然不喜欢孤独,大概也是习惯了孤独,李健熙并没有拉近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而在同学的眼中,他是一个奇怪的人,丝毫没有同龄的人的生气,总是显得那么呆板、沉闷。

同学们曾开玩笑说:“如果电闪雷鸣,别人当场就会吓晕,而他会一步一步走回家,第二天早上才会被吓晕。”学生时代性格木讷的李健熙被同学称为“木鸡”。可是,他们中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反应迟钝沉默寡言的“木鸡”同学日后却成就了受世人瞩目的三星集团!

孤寂的童年经历让李健熙比同龄人成熟很多。他深刻体味到家庭温暖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所以,当他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最丰满的关爱。

李健熙坦言说:“我没有受过1%的家教。”

可他在心里深深地明白,自己过着与别人不一样的童年就是为了让自己走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