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4月初,西塞罗被英国使馆开除。其后,摩吉斯曾见过他一面。6月初,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西塞罗见德国的战败已成定局,为了逃避日后的惩处,他迅即逃离战火纷飞的欧亚大陆,移居一个南美国家,以化名在那里生活下来。
西塞罗看中了该国首都附近的一片橡胶林和近旁的一处西班牙式别墅,经商谈,他决定买下这片橡胶林和这处别墅,以便在这热带风光绮丽的异国他乡构筑富足、浪漫的伊甸乐园。用纳粹付给他的钱,打发下半辈子的好光阴。当西塞罗把成捆的英镑拿到银行去兑换该国钱币时,银行告诉他,他的英镑是伪币。他听到后,犹如当头一棒,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这无疑是告诉他,他这个百万富翁已经破产了。原来,德国人付给他的一百多万英镑,虽然印制精美,然而大多都是在臭名昭著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由党卫军彭哈特·克吕格少校仿造的伪币。
绘图高手山多尔
二战期间,一个苏联著名的间谍组织“拉多小组”一直在瑞士的日内瓦活动,而这个组织的领导人就是拉多·山多尔。
拉多·山多尔是个绘图高手,他在去苏联之前,主要在奥地利、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活动,曾在多家新闻通讯社工作。
拉多·山多尔出生在匈牙利,在去苏联之前,他主要在奥地利、法国巴黎、德国柏林等地活动,曾在多家新闻通讯社工作。他在绘制地图方面具有一定专业才能,参加了《苏联世界大地图》的绘制工作。当时苏联红军的情报部部长别尔津找他进行了两次密谈,于是,山多尔成了一名间谍。
他受苏联军事情报局的安排,到瑞士日内瓦组建一个秘密的情报站,因为中立国方面的情报来源比较安全一些。于是他举家迁到日内瓦,经过仔细观察,他选中了距离国联大厦不远的一个居住区,那儿人员比较单纯,而且环境复杂,交通方便,出现险情可以比较快地排除,安排好这一切以后,他便着手准备新闻社的开张。
在拉多的领导和策划下,只有他和他的妻子以及两名雇员组成的新闻社搞得热火朝天。新闻地图社开业后,他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当时世界对地图类刊物的大量需求,开设了大范围的业务项目,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形势、军事地图等等。因为当时像他这样的机构非常少,因此开业不久,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许多著名的杂志以及部队、使馆等都纷纷向他索图。
一次,一个部队给他们寄来一个紧急订单,并注明让他找出最近的去某地区的路径。他一看这无疑是为某次战役做准备,便通知了莫斯科方面。莫斯科根据这个部队的番号断定它可能要进攻苏联某个地区,于是预先在那里进行了埋伏。当德军进入伏击圈以后,顿时四面枪声震天,被打得晕头转向,乱作一团,经过激烈的交火,苏联方面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山多尔的事情当然不止这一件,有一次在制作某份地图时,他发现对方对某个并不太重要的地区十分关心,隐约觉得那儿肯定有什么问题,于是电告莫斯科,说明了自己的预测。苏联方面大吃一惊,因为这个地方就是苏联准备空降的地方,看来内部有人告密,于是撤消了计划,并经过调查,挖出了埋藏在内部的一名敌国间谍。
山多尔的主要谍报任务是给莫斯科方面绘制大量有用的地图,当然也有与之相关的军事情报。1938年的一天,他接到了总部的指令,被委任为苏联军事情报组织瑞士组组长。
这期间,山多尔主要承担了了解德国意图的任务,但是山多尔的大本营在瑞士,要搜集到这方面的材料确实比较困难,而且一些小组成员已经受到盖世太保的注意,不能亲自去德国本土搜集情报。山多尔的助手与伯尔尼的外交官以及国联的一位高级外交官关系十分密切,山多尔亲自出马,面见了这两人。
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知道这两个人是不敢随便说话的,于是特意带去了一瓶法国白兰地。他并不急于谈正事,而是闲聊一些其他事情,表现得相当随和,使这两个人并不感到紧张,然后借酒劲和那两人聊起了当前的战争局势,他故作神秘地说:“德国马上要对苏联动武了!”已经有些醉意的伯尔尼外交官立即表示反对:“不会的,德国绝对不会在西线的行动之前对苏联动武,这样,苏联也不会干扰德国的行动。”山多尔说不可能:“咱们可以打赌。”这时另外一个人说:“你输定了,他的消息是绝对可靠的。”他当即把这则消息发给了莫斯科,使苏联外交部在应对局势上占据了主动。
在德国偷袭苏联之前,山多尔就报告了德国进攻苏联的重要情报。当时山多尔小组将德军在东线分布的兵力数量报告给了苏联总参谋部,看到这么多的兵力陆续调往东线,而且全部是一流的装甲精锐部队,苏联已经隐约感觉到,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在保卫莫斯科的会战中,山多尔小组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去搜集情报,甚至山多尔本人冒着极大的危险去德国搜集第一手的情报。他经常化装成一位德国逃兵,混进德军的部队,注意听士兵的谈话,多次向莫斯科报告德军的战役计划、后备力量以及战略布置等各方面翔实的情报,对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得到总部的高度称赞。
后来,德国反间谍机构对他们的活动已有所察觉,测出不少发向莫斯科的电报,先后破获了拉多·山多尔安排的三处电台,更为不妙的是,小组成员对此毫不知情。先是苏军设在比利时和法国的情报组织被查获,通过一些间谍的口供,盖世太保掌握了“拉多小组”的一些活动情况。为了一网打尽,迫使瑞士情报局也组成一个调查小组配合他们的调查,瑞士人通过好多探测点,昼夜不停地监听并很快把“拉多小组”的活动范围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情况十分危急,不多久,他们仅余的电台也被查获,名噪一时的“拉多小组”土崩瓦解。
拉多·山多尔以卓著的功勋获得了列宁勋章,这对于一名间谍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红衣女谍”格里菲斯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红衣女谍格里菲斯,二战中,她曾被艾森豪威尔称为“铁砧行动”的功臣。
1944年夏季,美英联军在法国南部登陆,有一位女士曾为盟军的这次登陆作战立下汗马功劳,她就是被艾森豪威尔誉为“铁砧行动”胜利的功臣、曾轰动一时的美国“红衣女谍”——艾林·格里菲斯。
1943年9月的一天,格里菲斯和女友艾米·波特参加一个家庭宴会,她们结识了在美国战略情报局供职的约翰·德比先生,就是这次寻常的结识、谈话,决定了格里菲斯几十年不寻常的间谍生涯。她经过一系列的训练之后,被派往西班牙。她的代号叫“虎子”。
美国战略秘密情报处的处长惠特尼·谢泼德森授予她的任务是:在盟军发起南欧登陆的“铁砧行动”之前,去迷惑敌人,使他们无法知道我们的行动计划。在柏林,潜伏在盖世太保内部的一个内线传来情报,希姆莱手下有一名最精干的间谍在马德里活动,他领导着一个高效率的谍报网,专门负责收集盟军有关“铁砧行动”的情报。格里菲斯的任务就是打入马德里的上层社会,挖出这个间谍。
这次行动的代号就叫“斗牛行动”。1943年12月31日,格里菲斯来到西班牙。美战略情报局驻马德里情报站的特工人员埃德孟多·拉萨尔接待了她。几个月后的一天,在西班牙马德里“美利坚合众国石油办事处”的办公室里,格里菲斯从美国战略情报局马德里情报站站长菲利浦·哈里斯(代号为莫扎特)处领受了具体任务。
哈里斯还向格里菲斯交待了两件事:一是不得暴露身份,要遵守上下班的作息时间,要使人们感到你确实是石油办事处的职员;二是不能卷入爱情纠葛,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就会被立即送回华盛顿,昨天就有一名女谍报人员由于同手下的一名葡萄牙间谍堕入情网而被迫自杀。哈里斯还交给格里菲斯一枝小巧的2.5毫米口径的“贝雷塔”手枪。
从此以后,格里菲斯以美国驻马德里石油办事处职员身份为掩护,活跃于舞厅、宴会、夜总会等社交场合,从此跻身于达官贵人之间,与隐藏在马德里的纳粹间谍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隐蔽斗争。但美战略情报局马德里情报站被盖世太保间谍渗透,美方特工人员和为盟国工作的西班牙朋友接连被暗杀,格里菲斯也几次险些遭到暗算。
为给盟军制定“霸王行动”和“铁砧行动”提供更多的依据,格里菲斯要时常接待从法国来传送军事情报的女特工人员,然后再把这些情报传到伦敦。
1944年6月6日,“铁砧行动”开始,盟军在诺曼底一举登陆成功。正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对格里菲斯来说,又传来了令她高兴万分的好消息。这天,收到一封华盛顿战略情报局秘密情报处发给哈里斯的电报:“兹派皮埃尔赴马德里执行特殊任务。用虎子作他的接头人。”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格里菲斯与皮埃尔在一家舞厅里“突然”相遇,拥挤的舞池中央,皮埃尔紧搂着格里菲斯。皮埃尔告诉格里菲斯,他截住了德国高级指挥部的一名信使。从对方那里知道,德军第一军司令部波托·埃斯特将军离开了他原来的行军路线,完全改变了方向,正向比斯卡地区进发,这支部队有750名军官,18850名士兵和数量不详的马克3型坦克。
格里菲斯回来后,即把皮埃尔的情况告诉哈里斯,哈里斯高兴地说:“虎子,人们认为皮埃尔是我们最能干的谍报人员之一。他的经历不凡,你能同他一道工作真是幸运的事。不过,有一点你必须要牢记,除了你我之外没有第三者知道关于‘鼹鼠’的事。当然‘鼹鼠’本人也要除外。所以你今后同他们共事时一切要和原来一样,丝毫不能流露出你对他们的态度有了变化。在今后几个星期的某个时间,你将收到一份谢泼德森直接发给你的绝密电报。我会通知密码室,从现在起,所有的绝密电报都由你一人负责译码。你一收到我所说的那份绝密电报,必须立即把它拿给我。你可以随时找到我。我说的话你一句也不能对外界透露,即使对皮埃尔也不要透露,除非事前经我许可。”
1944年8月8日清晨,那份关键的电报终于来到了!这封绝密电报的意思是说登陆作战将在法国的马赛进行。这封电报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意味着战争的结束,也可能使我方成千上万的同胞丧生。
哈里斯要格里菲斯马上与皮埃尔联系,告诉他,将他领导的特工人员带到马赛地区,以便在我军登陆时他们能处于随时支援我军的位置上。还得告诉他,登陆地点的情报是很机密的,绝对不能泄露出去,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1944年8月15日上午,正当格里菲斯走出家门时,突然听到看门人的收音机里传来一个震惊的消息:“10万盟军正在圣特罗佩附近的一个渔村登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圣特罗佩位于戛纳附近,离她告诉皮埃尔的马赛差得太远了。这对格里菲斯来说,真是灾难性的消息。
格里菲斯快步赶到办公室质问哈里斯为什么不信任她,她说:“为什么认为我不可靠,传给皮埃尔的是假情报?”现在格里菲斯明白了:那只“鼹鼠”就是自己悄悄爱上的皮埃尔。他们都知道,把假的登陆地点告诉他,就会迷惑德国人,使他们据此作出错误判断。
哈里斯笑了笑说:“这次登陆成功也是你的功劳。如果不是你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今天我们就不会在这里欢庆胜利了。我们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护你。一旦皮埃尔稍微察觉到你知道他是双重间谍,他就会杀了你。他肯定会知道的,不用你告诉他,他就会嗅出味道来。至于说确切的登陆地点,包括许多参加作战的将军和我们都不知道具体的日期和地点。这是艾森豪威尔的命令,我们必须服从。你怎么不回到办公室去和大家一起庆祝你的成功呢?你受之无愧。”
原来皮埃尔早就是个叛徒,但他最终却成了向德国人提供假情报的工具。皮埃尔从未想到格里菲斯会告诉他假情报,而德国人也非常信赖他。
格里菲斯有些失落,颇不平静,直到听到艾森豪威尔的褒词——“在我们的‘铁砧行动’中,很难想象一位美丽的小姐所做出的贡献,她是这次胜利的功臣”,她才高兴起来。
红色间谍奶奶
瓦西里·米特罗欣曾在克格勃负责国外情报的第一总局的档案处工作。他偷偷地抄写了数千页档案,其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80年代。苏联解体后,米特罗欣过着潦倒的退休生活,他萌生了出售档案的念头。1992年,米特罗欣去了英国使馆。
诺伍德被称为“红色间谍奶奶”,她青年时代就参加了英国共产党。
英国人仔细研究了米特罗欣档案,认定其中的“霍拉”是名叫梅利塔·诺伍德的女间谍。诺伍德被称为“红色间谍奶奶”。她于1912年出生于英国。父亲亚历山大是拉脱维亚著名的社会党人,被迫移民英国,他积极从事左派活动,并将列宁和托洛茨基的作品翻译成英文,还创办了激进报纸。父亲的思想深深影响了诺伍德。
30年代,英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空前强大,不少年轻人对苏联怀有好感,认为苏联的政治制度是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在德国发生国会纵火案、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后,英国民众从感情上进一步亲近苏联,某些左派人士甚至视苏联为法西斯“灰色瘟疫”的唯一克星。借此良机,苏联在英国招募了大批重量级间谍,如剑桥五杰中的伯吉斯和菲尔比,当然还有诺伍德。
诺伍德青年时代就加入了英国共产党。她嫁给同是英共党员的数学教员希拉利,并在有色金属科研协会谋得了会长助理一职。该协会负责合金及高技术研究的协调工作,是英国负责原子弹设计的核心部门,苏联情报部门岂能放过这条大鱼。
诺伍德职位不高,但能够接触到众多绝密情报,她将经她手的所有文件一一复印,或是拍摄下来。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看不见硝烟的间谍战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各国不仅希望获得敌军情报,还非常关注盟国动向。情报战重心是搜集敌国和盟国在核计划方面的情报。诺伍德向苏联情报人员提供了大量科技情报。
事实证明,苏联人对情报的窃取相当成功,极大地推动了原子弹研制进程。其中一部分情报来自美国,一部分则来自英国。英国于1940年开始实施名为“隧道合金”的核计划,诺伍德自1945年起开始向苏联情报部门提供该计划的有关材料。她将翻拍的资料照片转交给伦敦的克格勃联系人。
出于安全考虑,她每年与苏联特工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但她提供的情报价值极高。英国人认为,斯大林对英国核技术的了解甚至强过英国首相艾德礼。因此,苏联在1949年便成功进行了原子弹试验,而英国则晚了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