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普法泛言录
7551700000001

第1章 代序:自勉期不止

高铭暄

《普法泛言录》文集付梓之际,应着作者问序,欣书此文。

本书作者周恩惠曾在《法学杂志》编刊近二十年之久,他为落实中央号召的普法宣传教育而着力耕耘该刊的《司法实践》、《法律咨询》、《案例分析》等贴近大众的应用法学栏目,曾在“一五”至“四五”普法宣传教育过程中竭诚奉献,尽到了期刊的普法宣传之责,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2010年1月北京市法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周恩惠先生荣获了“首都法学研究突出贡献纪念奖”。

《法学杂志》是由北京市法学会主办的法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80年7月。我自1980年11月该刊成立的第一届编辑委员会时起一直担任编委。1991年2月成立的第四届编委会,我出任了编委兼主编,彭尔琨和周恩惠任副主编,同时,周恩惠还担任常务副主编。到了1997年5月成立第五届编委会时,我任编委会主任,周恩惠接任主编。说实在的,我与北京市法学会的紧密联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法学杂志》来实现的。

《法学杂志》编辑部在发刊词上阐明本刊的主要任务是: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学术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普及法律知识,繁荣法律科学,提高法学水平,增强法制观念,总结和交流政法实践、法律教育工作的经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力求在政治上旗帜鲜明,思想上明朗活跃,学术上勇于创新,文采上才情横溢,普法形式绚丽多姿,逐渐形成富于自己独特风格、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刊物。多年来,《法学杂志》在办刊过程中一直坚持这样的宗旨和方针。

周恩惠同志自20世纪80年代伊始,就在《法学杂志》默默地耕耘着,从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做到主编,一干就是近二十年。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年代,面对办刊资金紧张、编辑人员不足,纸张匮乏等问题,他能够克服困难,把《法学杂志》办出特色来,实在难能可贵。2004年,周恩惠从主编岗位上退下来后,继续担任该刊顾问、关心杂志的发展。2002年,他在《法学杂志》创刊的第二十三个年头,写下的“新春寄语”里,热情讴歌了曾经耕耘、支持、关怀过《法学杂志》的老一辈法学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杨秀峰、张友渔、陈守一诸公。尤其追思了陈守一教授在担任北京市法学会会长、法学杂志社社长期间,为《法学杂志》的创刊而奔走呼号的情景。

创刊之初,我国法学泰斗陈守一为提高《法学杂志》的学术质量,连续撰写了多篇重要法学论文。一唱百随,其他许多着名法学家也不断地给《法学杂志》赐稿,杂志发行量迅然达到六万余份,蜚声于国内外。在作了这段美好的回忆之后,周恩惠同志作为当时的主编,敞开了心扉,抒发了如下寄语:“在加入WTO崭新的大环境下,为使我国的期刊更多地走向世界,中国期刊到了要创出世界着名品牌的时候了。《法学杂志》虽已走出国门二十三载,但距发达国家的学术水准还有一定差距。为此:(1)要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社科刊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高扬主旋律,坚持‘二为’方向,不能降低政治质量;(2)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把期刊办出特色来。要在时代感强、内容丰富、观点明晰、理论联系实际上继续下力气;(3)树立读者意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务使每一期《法学杂志》都富有较为厚实的学术底蕴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给广大读者以崭新的法学信息,力争让读者对每期《法学杂志》都能爱不释手。”这段充满激情的寄语对本刊办刊方针作了进一步的诠释。

《法学杂志》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记得就在周恩惠同志抒发寄语的前后,美国哈佛图书馆馆长给我寄来了一封信,说他们那里一直订阅《法学杂志》,但不知什么原因其中短少了一些期数。为此,他们开了一张清单,请求我们无论如何设法替他们补齐,哪怕出高价来买。焦急之情,溢于言表。我与周恩惠同志商量后,很快就无偿地满足了他们的请求,将数十本杂志打包寄往美国。这件事从一个侧面说明,外国一些着名的法学教学研究机构,对我们的《法学杂志》是十分青睐的。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周恩惠同志每年都在《法学杂志》的第1期撰写一篇“新春寄语”或类似的文章,向读者和作者致意,并汇报前一年的刊载情况,提出新一年的主要选题和办刊侧重点,以密切刊物与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联袂共进,再谱新篇。与此相关,我在主持编委会工作期间,基本上在当年春节前后,都要召开一次编委会。编委们大多是我国各法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一方面听取主编《法学杂志》的工作汇报,一方面畅叙新春情谊,让编委和顾问们畅所欲言,谈些观感、评议和改进意见。回顾《法学杂志》从改革开放之初白手起家,没有编制、没有经费的北京市法学会的会刊,成长为一个有独立户头、有正式编制且被评为“中国中文法律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IC)来源期刊”、“北京市一级期刊”等各种荣誉的着名学术期刊这一艰辛历程,一路走来,该刊一直受到法学专家、学者的厚爱,受到法律实务部门的热情支持,受到社会群众的青睐,这与几茬《法学杂志》人不断地提高质量、提升品位和历经风雨而挺立不衰所打下的根基是分不开的。

2009年年初,《法学杂志》改版,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北京市法学会会长王安顺同志亲自撰发了“新年寄语”,充分肯定了《法学杂志》从它创刊第一天起,所秉承的“研究法学理论,推动法治建设”的办刊宗旨。近三十年来,《法学杂志》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把推动我国和北京的法学研究、法治建设,造就和培养法律英才作为神圣使命,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我国法学研究与司法改革的成就,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与发展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希望《法学杂志》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遵循办刊宗旨,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为推进依法治国服务,为繁荣发展法学研究服务,为司法改革服务,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扞卫者;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紧密结合首都实际,立足理论前沿,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提高杂志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造就法学与法律英才不断做出新的贡献。”这是北京市委领导对《法学杂志》全体同仁的莫大鼓励,也是对包括周恩惠在内的前任编者们的赞誉,更是今后编刊的方向。让我们以此为动力,在新的征程上不辱使命,把《法学杂志》愈办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