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普法泛言录
7551700000033

第33章 纪实高清(9)

英雄毕武斌的一生是短促的。他牺牲的时候只有20周岁,但他的人生却是丰富多彩的,给后人留下了如何塑造人生的启迪。毕武斌于1930年生于安徽省舒城县沙埂乡。抗日战争期间,他的全家随父亲流浪到大后方的重庆。抗战胜利后回到安徽芜湖市读中学,后来入商联(相当于大专)。1949年芜湖解放后,他于当年6月参军后考入南京市的二野军大。当年,中央军委决定在陆军基础上建设人民空军。经百里挑一,被选送到哈尔滨市空军第一航校学飞行。1950年6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1月从航校毕业后,分配在刚组建的我国第一个轰炸师任飞行员。毕武斌的飞行事业心极强,在飞行训练中坚持地面苦练、空中精飞,飞行技术的基础打得比较牢。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时,能沉着处理,转危为安。一次,在飞行着陆时,因飞机高压油泵密封垫圈裂损而漏油,致使飞行着陆时投放起落架时油压不够,轮子放不下来。他遇险不惊,听从塔台指挥,终于用应急设备放下了起落架,安全着陆,避免了恶性飞行事故的发生。

毕武斌是位有文化素养的年轻飞行员。他能唱一口地道的黄梅戏《天仙配》。每次部队开晚会,他都会绘色绘声地给大家唱上一段家乡戏。毕武斌在地方学校读书时是高才生。他爱好唐诗宋词,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唐朝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对该赋前四句的“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尤为欣赏。用毕武斌的话说,旧中国,衰微破败,四分五裂;新中国,统一、团结和坚强无比。他坚信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抗美援朝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毕武斌为人谦和,机智诙谐。他在航空学校学习飞行期间,有次去本校理发室理发,当时人多,都在排队,他悄悄地在前面加个“楔”引起许多同学非议。他见状不慌不忙地面向大家念念有词地说“立正、敬礼”。而后脱去军帽,笑着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诸位学兄,切莫见怪,本师弟的理发号写在本人的阴阳头上。”众人向他的头上看去,哄堂大笑。原来是头天晚上他来理发,为了赶回学员队参加晚点名,只理了一半,并与理发师约定了翌日随来随理。

2008年春节,我多年来未见面的老战友张宣初从江西来电话说,他当年是与毕武斌一道从南京二野军大选送空军学飞的。毕武斌因体质全优实现了学习飞行的愿望,而张宣初因慢性鼻炎改学航空军械。开始时,张有些想不通,想回陆军。是毕武斌谆谆善诱地帮助,才端正了学机务的态度。航校学习毕业后,二人又分配在一个飞行团。毕武斌当飞行员,张宣初做地勤军械员,虽然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但友谊延续。有次,张宣初父母来队探亲,因机务工作繁忙,不能陪父母上街逛,毕武斌得知后,便代替张宣初陪二老逛街,还赠送二老一条新毛巾和一包糖果。毕武斌当年驾驶出征的04号战鹰的9枚炸弹,都是作为军械员的张宣初挂进弹舱的。毕武斌临上飞机前拍着张宣初的肩膀说:

“你就等着我们胜利的捷报吧!”谁料这竟成了诀别的留言。后来,张宣初的父母得知毕武斌牺牲的消息时,悲痛万分地说:“多仁义的后生啊,苍天不公,让好人走得太早了!”

毕武斌牺牲后,飞行大队领导在整理烈士遗物时,发现他的床头柜里有两件遗物:一是没有来得及呈上的入党申请志愿书。该志愿书有这样的话:“我是一个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但希望党支部像对待党员那样要求我。我一定要像党员那样,在任何严峻的时刻,哪怕是生死关头,也毫不动摇地完成党交给的作战任务,请党考验我吧!”毕武斌牺牲时虽然不是党员,但他以党性标准要求自己,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二是一封给女友写了一半的信笺。他在参军前于芜湖商联学习时,与一个女同学关系较好。他参军时,那位姑娘珍赠给他一支金星钢笔和一张照片作为定情物。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对飞行员的婚姻问题要求非常严格,仍需坚持“二五八团”的政策,即需要具备25周岁,5年军龄,8年革命经历和团级干部,这几项条件都具备才能结婚。

对飞行人员的配偶还要加上政治标准。当姑娘来信催婚时,他的回信婉转而豁达,讲明战备训练紧张,结婚条件尚不具备,如果有可能的话,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进一步了解,增进友谊,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毕武斌牺牲之后,我们部队一直与烈士的母亲保持联系。1960年,我国发生严重经济困难,民间的衣食无着现象比较普遍。当时,我所在的飞行团进驻芜湖湾里机场对新飞行员进行复杂气象科目训练。这里是毕武斌的故乡,我当时是团政治处政治助理,根据驻防于南京的师部高明月副师长的电话指示,说:“毕武斌的母亲生活困难,将她接到你团招待所住一段时间。”我将老人接来之后,接待工作就由我负责。那时,除空勤灶之外,部队的干部灶、招待灶都没有肉吃,而且每天要吃上一顿蔬菜与粗粮混煮的稀饭。每到这时,我便去空勤灶悄悄地要几个白面馒头给老人吃。直到当年秋收后,我才将老人送回家,并请地方民政部门多加关照这位烈士的家属。

假如毕武斌健在的话,如今也该是70多岁的老人了。然而在老战友们的心目中,他还是那样青春年少、英姿飒爽。每当想起英雄毕武斌,老战友们自己仿佛也回到了那沸腾的火红年代。

此文部分载于《飞歼空中敌——寻访空军飞行员战斗英雄》

(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1月版)

硝烟中的风采

卢俊堂是北京空军团职干部。1980年离休后,在北京市崇文区街道做义务安保员。1989年10月,在北京市公安局授予他的奖状上写道:

“卢俊堂同志在国庆四十周年安全保卫工作中成绩优异,被评为先进治保积极分子。”手捧着奖状,这位曾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立过一等功、二等功的老战士,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功受奖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又闪现在他眼前。

苦难童年

1929年,卢俊堂呱呱坠地于黄河之滨的山东省梁山县,是《水浒传》众家农民英雄竞相亮相的历史舞台。此地在旧社会是山高皇帝远,一片不毛之地的水泊。连年不断地大小水灾,冲走了庄稼、房屋,留给人们的是一片荒凉。到他9岁时,家里已经被洪水冲淹过4次。小小年纪就扯着妈妈的破衣襟去讨饭。每当看见有钱人家的孩子去上学读书,他打心眼里羡慕,天真地说:“娘,我真想念书啊!”可是家里连饭都吃不上,哪有钱让他读书呢!9岁那年,父亲和13岁的哥哥远去东北当劳工,俊堂才在本村入学。他学习非常刻苦,老师很喜欢他。看他家境贫寒,上学艰难,老师让他和自己住在一起,每天晚上单独给他加课,使他一年内学完小学三年的课程。最终因家里太穷,一年后辍学了,同家人一起挑起生活的重担。

参军立功

春风终于吹抚了他的家乡,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解放了梁山。

1947年,18岁的卢俊堂毅然参军,成为冀鲁豫军区所属部队的一名战士。这个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孩子,养成了坚强的意志,行军、打仗,饥一顿、饱一顿,他始终乐呵呵的,从不觉得苦与累。他把部队当作自己温暖的家,行军途中进驻村子,全班围坐在一起吃派饭时,他总是让别人吃好的。平时,脏活累活他抢着干,大家都喜欢这个憨厚朴实的小伙子。

1947年12月,我军准备打豫东长垣县城。这里龟缩着国民党正规军和杀人不眨眼的王之珠还乡团。城墙又高又厚,敌人扬言:“长垣城固若金汤,解放军插翅也难飞进城来。”冀鲁豫军区首长,为攻下这座城池,在3月前组建了山炮连。虽然号称“山炮连”,其实只有一门美式山炮,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程度的卢俊堂,会四则运算,变成了连队里的“知识分子”,被挑选担任了一炮手。

时值隆冬,夜里北风呼啸,寒气袭人。6匹骡子分别驮着山炮的部件,顺着羊肠小道艰险行军。他们来到离前沿阵地较近的一个村口,驭手把山炮部件卸下来,连长命令大家迅速搬运山炮。美国造的山炮很重,分解成7大件,每件重一二百斤。卢俊堂扛起最沉的炮盖,战士们两三个人抬一件,跟着连长行动。原来山炮连仅有6发炮弹,为了提高命中率,上级单位通过交通壕,把山炮运到踞长垣县城约100米的前沿阵地。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行动,谈何容易。城墙垛上重兵把守,稍有风吹草动,就是一阵机枪扫射过来。山炮连的战士们在夜幕的掩护下,机智灵巧地把部件抬到前沿着地。此时东方微曦,连长发现还有130斤重的炮尾没有运上来,刻不容缓!如果天亮了,不要说运物件,就是空手穿过这近千米、只有半人深的交通壕,也难以躲过敌人的扫射。指导员焦急地问连长:“怎么办?”卢俊堂立刻往前一站说:“连长,我个子高,有劲儿,跑得快,让我去吧!”连长看这眼前这虎气十足的战士,坚定地说:“俊堂同志,你去吧!我们在前沿阵地等着你,你要完成任务,安全回来。”

约两袋烟的工夫,交通壕远处一个身影,拖着沉重的物件,时而匍匐,时而跃进。每当他跃进时,城垛上就“嗒、嗒、嗒”响起一阵撕心裂肺的枪声,条条火蛇向人影窜去。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眼睛紧紧地盯着远方。黑影时有时无,由小变大,卢俊堂终于在枪林弹雨中完成任务回到战友们的身边。连长、指导员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拉着他的手向他祝贺。这一拉手,把他们惊得都愣住了。原来,卢俊堂在扛着炮件匍匐前进时,只能用双手抓住地面,结果,十指被磨得血肉模糊、鲜血淋淋。指导员看着这双手,心疼的眼睛湿润了,“多好的战士啊!”他真想让卢俊堂好好休息一下,无奈他是一炮手,组装、瞄准、射击都离不开他,卢俊堂强忍着伤痛,很快将山炮安装完毕。只听军区首长一声令下,山炮“发话”了,连发4炮,山摇地动,长垣城墙被炸开了一个10米宽的口子,军号声骤响,势如破竹的冀鲁豫军区二分区二旅,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入城内直捣敌巢,赢得了战斗的胜利。

战斗结束后,军分区给卢俊堂记了二等功。

经受考验

1948年麦收季节,骄阳似火,烤得大地热辣辣的。卢俊堂和战友们帮助老乡抢收小麦后,便着手准备配合第三野战军打睢杞战役。

卢俊堂此时已是山炮班班长。在配合第三野战军十一纵队作战时,上级命令他们结束战斗后立即撤离战场,以免遭国民党军飞机轰炸。

就在他们撤离时,敌机已飞临上空。上级决定化整为零,边疏散边撤退。卢俊堂和4位战友扛着一支步枪和3发炮弹押后。中途连遭空袭,拖延了时间而与部队失去了联系。战士们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了,饥肠辘辘。睢杞地区的田野到处是桃树,有人提出摘桃充饥。卢俊堂也饿得头晕眼花,可他想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说:“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宁肯挨饿也不能摘老百姓的桃子。”大家忍饥挨饿继续寻找部队。实在走不动了,有人说:“找不到部队,咱们各走各的吧!”卢俊堂说:“我们5个人就是一个战斗集体,团结一致就能战胜困难,千万别泄气!”在他的鼓励下,这个小小集体克服了困难,终于回到自己的连队。

淮海战役期间,卢俊堂所在的炮兵连已装备了4门美制山炮。他们参加了围歼沙窝的战斗。一天,炮兵观察哨报告:“沙窝村敌人开出3辆大卡车,向我阵地驶来。”班长卢俊堂和其他炮手协同作战,准确地命中目标,汽车里70余名敌中、下级军官全部毙命。这一行动使敌人突围计划彻底破产。胜利的消息刊登在淮海战报上,炮兵连受到上级表扬。

沙窝围歼战结束后,我军撤离时,遭到敌机群轮番轰炸。一位排长头部受了重伤,血流满面。卢俊堂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冒着敌机盘旋轰炸的危险,取出急救包,给排长包扎伤口,然后又架着排长,把他扶到附近的掩体里,使他安全脱险。淮海战役庆功会上,冀鲁豫军区为卢俊堂记了一等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卢俊堂已经70岁出头,他从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是继续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原载于《闪光的历史足迹》一书,北京市民政局1989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