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
7552500000014

第14章 能够长时间保持集中注意力

小孩子好动不好静,他们不喜欢长久做同一件事,分心是他们的习惯。想要孩子集中注意力,需要家长长期不懈的训练。要让孩子懂得认真的重要,懂得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事情。一心一意要从小培养,正如马马虎虎皆因小时候受的教育太过随便。

孩子的注意力总是被外界分散

一位家长在一个家教网站中,这样倾诉道:

我儿子现在上小学二年级,字没认识几个,反倒学会了使用腾讯QQ,结果成天泡在网上,从来不跟我们沟通交流。我跟孩子他爸都不会用,后来朋友告诫我们说“你们也该学一学使用QQ,然后跟孩子在网上聊天,这样你才能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我觉得这些话挺有道理,就跟孩子爸商量了一下,我们打算跟上孩子的成长。

现在孩子沉迷于网络者不在少数,而家长如果不懂网络就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指导,我不愿意成为这样的家长。邻居家的儿子正值青春期,整天放了学就往网吧里钻,邻居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大半夜在家附近逐个找他的儿子,常常找到深夜两三点。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把孩子的教育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现在不少家长在一起谈话时,都将错误推托到老师身上。其实,在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这方面,老师和学校不是关键,关键还是在家长和家庭。家长如果能在小时候对孩子的兴趣多多加以培养的话,孩子就不会沉迷于一件事情上。

我也是在经历过之后才有所悟,希望以后我能同孩子有效沟通,从而正确引导和开导他,让他从网络的世界中走出来。

上小学的学生,应该把学习当成主业,沉迷于网络,被网络吸引了所有注意力,难怪家长操心。孩子的注意力为什么如此容易分散?因为小孩子对外界的刺激太过敏感,不论是色彩的变化还是场景的变化,都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继而动了观察意识。不过,他们的观察也是浅层次的,看上几眼,就又被其他事物吸引。在这个帖子中,家长也明白网络上有大千世界,对于孩子来说,太新鲜,太刺激,孩子会沉迷也不奇怪。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孩子都喜欢坐火车、坐飞机,对于他们来说,一瞬即逝的风景正好满足他们一闪而过的好奇心,火车开动和飞机起飞的那一刻,他们会欢呼,会露出兴奋的神情。可是,如果在生活中,孩子也总是留恋于飞逝的风景,不能安心做自己该做的事,过不了几年,他们脸上兴奋的表情就会消失殆尽,剩下的是对现实的挫败感。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防止出现这种现象?下面几条可以供家长们参考:

1.分析原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父母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孩子思维活跃,前一分钟观察花草,下一分钟就开始追蜻蜓,这是孩子的天性,不需要立刻强调:“专心点!”否则就算孩子蹲下来继续写观察日记,心里想的也是那只蜻蜓。孩子的跳脱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父母不宜操之过急。

还有些孩子心不在焉,做一件事时,脑子里想的是昨晚看的动画片,想着接下来的情节。这时候你就要告诉孩子:“今晚还能继续看。”快速打消他的“念想”,让他回过神专心于眼前的事。在孩子小时候要给他灌输“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的观念,让他养成专心的习惯。

2.培养自制力

注意力分散,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孩子自制力太差,不懂得控制自己,一看到有趣的事就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呈跳跃状态,总从这一个点跳到下一个点。这是孩子的思维特点,家长只能采用一些强制规定来矫正。

学校教育就是其中一种,老师会规定孩子们将双手背到背后,抬起头看黑板,这就是一个集中注意力的过程,但是,有些孩子总是不听话,随时溜号,当老师向你反映,先要耐心和孩子谈谈这个问题,告诉他们认真听讲的重要性,然后不妨以奖励诱惑他们一下,让他们愿意静下心听讲——只要上课注意听讲成了惯性,孩子们就能渐渐形成自制力。

3.冷静头脑

头脑昏昏沉沉的时候,做什么事都不容易集中精力。所以,保持充足的休息,均衡的营养,对孩子的身体和头脑都有极大的好处。特别是在剧烈运动之后,脑子出于亢奋状态,更不容易冷静,要提醒孩子在玩乐与学习间歇留几分钟,专门用来冷静。

在要做什么事之前,花几分钟平定情绪。例如在上课之前,按压一下太阳穴,调整一下自己的呼吸,让自己“进入状态”。总之,要把一切和课堂无关的兴奋情趣统统压下去,剩下平静的头脑和心态,来应对接下来的知识传授。

4.形成习惯

想要孩子集中注意力,最重要的是养成他的习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一旦肢体细胞习惯了这个时间,就会成为惯性。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只需要21天,所以不管训练什么,先坚持21天再说。三个礼拜并不长,你却会发现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

另外,孩子的“溜号”和“幻想”有一些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溜号”是指孩子做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两件事都没做好;而“幻想”则是专心致志地在自己的世界中,没准下一刻就画出一张不错的简笔画。所以,当孩子天马行空的时候,也是一种“集中精力”,不要打扰孩子神游天外,只需要在时间过长时提醒一句:“该读书了”、“该吃饭了”,他们就会收回自己的思绪,开心地投入到下一个“任务”中。

让孩子保持注意力集中需要方法

京剧大师梅兰芳年幼的时候,曾被人说长了一双死鱼眼。梅兰芳担心眼神太过死板,影响他在台上的感情表达,于是下定决心训练自己的眼神。

想要训练眼神,先要集中精神。梅兰芳养了几条金鱼,每天盯着鱼缸里金鱼的游动,眼珠时刻不停地随着金鱼摆动着;后来,梅兰芳又开始盯着天空飞的鸟,跟随它们飞起、降落。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他的眼神越来越灵动,人们都知道梅兰芳有一双秋水一样多情婉转的眼睛,这全靠他的勤奋练习。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梅兰芳能够将自己的一双死鱼眼练成秋水明眸,靠的就是他能静下心集中注意力。做什么事都是如此,只要集中精神,持之以恒,就能做出成就。所以,锻炼小孩子的集中力,就是让他养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让孩子能够保持注意力,父母首先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正处于好动的年龄,让他们安静一会儿都不是容易事,怎么能让他们专心?是时候拿出父母的权威了,有时候,你需要对他们严厉,给他们规定任务,做不到就按约定处罚。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能一味慈爱、人性化,有时候也需要定下死规定,让孩子做也要做到,不做也要做到。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被父母打骂的经验,但只要养成了好习惯,他长大后非但不记恨,还会感谢父母的用心良苦,并把这种严厉教育贯彻到他对孩子的教育中。那么,让孩子保持注意力究竟需要哪些方法?

1.让孩子学会闹中取静

很多人都希望在学习、工作时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嘈杂。很多人也知道,在多数时候,这是一种妄想。都市生活的一大特点就是“吵”,孩子也要面对这个问题。即使幼儿园对面,也可能会有施工单位在大声鼓噪。

要让孩子从小习惯“心静”。只要专心致志做某一件事,一定程度的噪音其实影响不了人的效率,要让孩子从小就习惯有旁人的环境。集中注意力的关键也在于心静,你可以在一时之间给孩子一个安静环境,让他什么也不要想,先习惯这种状态,开始读书或者做手工。训练几天后,在他做同样事情的时候放点音响或电视,让他不许溜号。然后逐渐加强外界刺激,仍然要求孩子不能溜号,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很快明白如何静下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应该常常检查他的“安静度”,可以适当让他走出自己的房间,在父母看电视的时候做自己的功课;也可以带他去快餐店之类的地方,让他完成一篇作文。在这样的强化训练中,孩子会自己摸索不被打扰又能完成任务的方法。

2.为孩子规定时间

小孩子的时间意识很差,常常觉得时间像飞一样过了一天又一天,所以,父母要保证孩子的每一天都有所学、有所悟。这就需要家长为孩子规定好时间,让他在某个时间段只能做这件事。这段时间不宜太长,也不要太短,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

就像一节课有四十五分钟,然后才能休息,身体习惯了这个节奏,一天上七八节课,每一节都能消化吸收。同理,要帮孩子建立“时间意识”,在规定时间内只能做同一件事,然后才可以游戏、看电视、上网。

3.一次只做一件事

大人忙起来,有时要一边接电话一边签文件,眼睛还要盯着下属有没有认真干活,但是,他们会发现这样做效率极低。孩子的精力有限,思维程度有限,更不能同时兼顾好几件事。所以,要教导孩子“一次一件事,做好为止”。

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不会为其他事分心,只想完成手中的任务,全部智慧也集中到任务上,不会旁逸斜出。养成这种习惯后,当孩子想要做很多事,他会主动考虑这些事的前后顺序,一个一个突破,而不是一起开始,顾此失彼。

4.创造“学习氛围”

不要把游戏机、漫画、布偶放在写作业的桌子上,那会让孩子分散注意力,总想着赶快去玩。有些孩子喜欢在自己的房间里贴满明星海报,这也不应该提倡。海报可以有,因为整天对着自己喜爱的明星,会有让自己更漂亮、更帅气的效果。

理想的孩子房间应该注意和谐的搭配,书籍、玩具应该有一定的比例,不要都堆在一起,而是显出距离和层次。也可以在孩子屋子里放一盆植物,让有生机的绿色安定他的情绪。不要让房间变得让人眼花缭乱,没有任何重点。

保持孩子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目标性,当孩子认定一个目标,例如,当他决定要在数学这个科目上争得全班第一的成绩,自己就会主动集中精力,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后做额外习题。父母的培养既要重标也要重本,这个“本”,就是孩子的愿望,将这些愿望找出来,就很容易鼓励孩子集中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