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杰出孩子的30种表现
7552500000013

第13章 经常让人惊叹于他何时学会了如此多的新鲜词(2)

小王夫妇不论何时何地参加聚会,都会带上自己家的宝贝,这成了朋友圈的一个笑谈。但小王夫妇从来没有因此就放弃孩子,无论是工作上的聚会或是家庭朋友间的聚会,小王夫妇都把孩子带在身边。

不但如此,小王夫妇也在自己家中举行聚会,这时他们就让孩子去迎来送往,孩子每次在父母的指点下,总能轻松自在地叫出对方的称呼,客人也从来没有觉得让一个孩子来迎接有什么不礼貌的。客人进门之后,孩子还会礼貌地给客人让座、倒水,扮演这小主人的角色,而这些举动都让客人感到十分高兴。

无论是自己举办聚会还是带孩子去其他聚会,小王夫妇都会在赴会之前,告诉孩子这是什么类型的聚会,让他明白该怎么讲话等。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不但在语言交流上得到了锻炼,也形成了良好的性格。现在,他们的孩子待人接物非常有礼貌,人见人夸,小王夫妇也十分有成就感。

这样的孩子不但不会在聚会上给自己丢脸,反而会成为聚会中的小明星,给家长的脸上增添光彩。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长期的训练,别想一带出他就能成为你的“社交招牌”,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突然带他去陌生人云集的地方,让他开口叫人,做一些迎来送往的事,难免会让他手足无措。有些家长一碰到这样的情形,就会在人前羞辱孩子,伤了孩子的自尊,结果以后更不愿与人打交道了。因此,要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杰出的社交高手,就不应该把孩子排除在社交场合之外。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时时鼓励,细心引导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聚会,并且根据孩子在聚会上的表现来对孩子进行表扬和批评,以此给予指导。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养成要靠平时的积累,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是一样。每次带孩子出去参加聚会时都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或建议。如果孩子做到了要给予他一定的肯定,哪怕孩子只有一点点的进步,家长都要及时鼓励。孩子只有感受到努力付出之后的成果,才能更加有信心,才能成长进步。

2.事前交代,不要事后责骂

不要嫌你的孩子为你丢了脸面,事实上,只有开明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在聚会中表现拙劣就开口大骂,其实这些错都在家长。许多家长在带孩子出门之前,从来想不起来要交代什么内容,或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结果到了人前,孩子必然会行为失态。而家长事后再责骂,也无法挽回已发生的事实,结果不但家长心情不愉快,孩子也留下浓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家长只有做到事前交代,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来应对眼前的这场考验。

3.给孩子自主交流的机会

家长应当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些交流的机会,比如带着孩子去邻居家串门,带孩子参加社区集体活动等,这样孩子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见到各种各样的事。孩子更能有机会学习一些社交礼仪和规矩,体会到社交的乐趣。父母还要鼓励孩子在家进行接待工作,如果有客人来,就让孩子做一些迎来送往的工作。这样才能大大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

4.对孩子制造的麻烦要及时化解

小孩子说话,最大的特点是口无遮拦,例如他们看到别人的衣服不好看,也许会在众人面前脱口而出:“那个阿姨的黑衣服真难看!”家长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及时为孩子圆场,被说的人不但对孩子印象不好,对家长也会心生敌意,围观的人更会觉得这个孩子太没礼貌。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对别人说一句:“这个孩子特别讨厌黑色,我家里的黑衣服都被他说难看,害得我都不敢穿了。”然后对孩子使个眼色,示意他不要继续说下去。回到家后,可以就这件事给孩子上一堂“如何在公共场合尊重女性”的教育课。

带孩子去社交,孩子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不同种类的人,这时候家长也应该给孩子打一个预防针,提前告诉孩子什么事可以说,什么事不能说。有些人别有用心地向孩子询问家里的情况,这时候孩子就会想起父母的嘱咐,按照父母教导的方式回答——社交场合是复杂的,孩子也不能毫无心机毫无防备。让他知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也是语言训练的一种。

耐心听孩子把话讲完

训练孩子的谈话礼仪,培养孩子的讲话技巧,优秀的家长应该随时随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忘记说话是一种表达方式,不去听孩子究竟在说什么,不去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一味地重视谈话技巧,就会本末倒置,甚至出现不良后果。

朱洁是一位单亲妈妈,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她每天都在忙碌,今天开会,明天出差,后天接私活,她的时间被工作占得满满的,赚来的钱一部分存做孩子未来的留学基金,一部分送孩子进最好的培训班,请单独辅导口语的外教。

朱洁的工作太忙了,以致每次孩子跟她说话,她都会随口说:“乖,自己去玩,等妈妈工作完再来陪你。”朱洁的工作永远做不完,孩子的话也一直没说出来。直到有一天,老师给朱洁打电话,希望她多注意与孩子交流和沟通,以免孩子产生自闭心理,拒绝与他人交流,朱洁才发现自己因为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不会说话,尤其是人多的场合,他们说出失礼的话来,显得很没家教。人们不会责怪孩子,只会说父母没教好。所以,父母总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言谈得体,有礼貌又有分寸,得到众人的夸奖,以此来彰显自己是个尽职的家长。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说错话,不管什么时候,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复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一句话说得好,可能讨人欢心,让人赞赏;相反,说得不好,就会让人反感,甚至因此得罪人让人记恨。所以,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说话的时候能够思前想后,把话说得周到圆满,不得罪任何人,也不带来任何麻烦。

也许就是因为父母太过注重孩子的说话内容,为孩子规定了“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以致在生活中,孩子说了一句话,父母会根据喜好打断:“不要说了,这话也该你说”;或者根据需要更改:“这句话说的不对,应该这样说……”;或者根据情况无视:“我在忙,一会儿你再说”。总之,孩子说的话,父母经常当做耳旁风。

等孩子长大一点,父母会纳闷:“为什么我说的话,孩子总是当做耳旁风?”——唉,如果你当初肯静下心多听几句话,他怎么会把你的话不当一回事?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亲子之间也是如此。所以,为了孩子的语言训练也好,为了亲子的感情培养也好,当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耐下性子把孩子的话听完。何况,孩子的话里包含了他大部分的喜怒哀乐,仔细听,你很容易知道:

1.孩子最关心什么

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关心什么吗?最新款的游戏机?最流行的零食?最受欢迎的宠物?不要以为小孩子的世界只有玩乐,现在的孩子,眼界和头脑都不是你能想象的。尽管年龄不大,他们已经像模像样地关注国家新闻,谈论文学音乐,探讨自然历史。

没错,这是一个早慧的时代,你甚至觉得你的孩子懂得比你都多。一定要了解你的孩子在关心什么,了解他们的爱好与志向。否则,你跟不上他们的思维,也就不能及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他们会觉得你老土,你会觉得他们人小鬼大,总想予以纠正,这样的亲子关系,恐怕是最不理想的一种。

2.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

如果你的孩子愿意常常跟你说说他的烦恼,恭喜你,你是一个称职的家长,你的孩子对你充满信任,他们愿意把你当做朋友,最渴望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相反,如果你的孩子有了烦恼,头一个想法是:“不能让爸爸妈妈知道,他们知道了肯定骂我,那糟透了!”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实在岌岌可危,是不是该检讨一下自己?

当孩子倾诉烦恼的时候,不要认为“和朋友吵架”、“不知该不该把喜欢的书借给同学”、“老师似乎不喜欢我”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孩子眼中,这些几乎是他们的全部烦恼,不可以草率对待,说一句“这些事根本不值得烦恼”就打发他们。要耐心听他们烦恼的原因,站在他们的角度着想,并给他们提出恰当的解决办法,这样一来,孩子会更信赖你,更愿意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拿来与你分享,“代沟”自然无从产生。

3.发现孩子的心理需要

很多父母自以为是地为孩子做了很多事,他们认为这都是在为孩子考虑,可是,孩子也许不需要你干涉他们交朋友,不需要你为他们制定每天的食谱,更不需要你来规定他们出去穿什么衣服。所以,在他们的谈话中,你应该发现他们的需要。

他们喜欢什么颜色?喜欢什么风格?知道这些,你买的衣服还会让他们反对吗?他们上网最喜欢看什么小说漫画?他们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知道这些,你还怕选不对他们的生日礼物吗?与其当一个包办独断的家长,不如当一个投其所好的管家,这样一来,孩子的叛逆期永远都不会到来。

此外,多听听孩子说什么,你会发现生活中你忽略了很多东西。例如,花是什么时候开的,下雨的时候街上有多少种颜色的雨伞,小鱼什么时候爱吐泡泡,这些你早就不会注意的东西,由孩子口中再一次说出来,你会重拾童心,觉得生活本身就应该是诗意的,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