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深圳人学创业·创新·敬业(套装共3册)
7579800000037

第37章 深圳人的创新思维(3)

我国东西经济差距较大,南北发展不平衡,深圳总部经济对全国又是一个贡献。深圳的大企业“走出去”,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使其应用更加合理化,促进经济效用的最大化。总部企业通过对外相当规模的投资与区域合作,集中转移部分深圳的产业,把总部留在深圳,既通过内地的发展资源保持了原有的产业链,又增加了内地最受欢迎的投资,这是深圳持续发展新的兴市方略。

实际上,走出去不是那么简单,深圳前几年就鼓励企业走出去,怎么走?一直困惑着人们。

一是由行业协会牵头,通过产品走出去,带动企业走出去,是符合深圳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走出去战略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尽管深圳企业走出去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深圳长远发展来看,还远远不够。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人才,不熟悉国际市场,投资风险大等原因,在“走出去”上事倍功半。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整合行业资源,由行业协会牵头,通过产品走出去,带动企业走出去,是符合深圳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是发挥中介组织的资源优势,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市场调研、合作交流等服务。

不管怎么走,关键还是把“根”留住,因为深圳是“家”,是总部。

5.发展“写字楼里的制造业”

先进制造业应该是深圳中长期的产业支柱,中国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将持续半个世纪恐怕更长时间,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深圳不宜过早提出向后工业时代过渡,避免出现产业导向的偏差,而使经济大起大落。目前更适合深圳实际的是实施以制造业升级为主、转移为辅的产业战略,保护和提升深圳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竞争力。深圳企业适度外迁是产业优化的需要,是深圳经济发展的必然。如果企业外迁组织得好,合理引导,就等于延伸了深圳的产业链条,拉长深圳的经济产业带,形成产业走廊。

深圳重点发展“写字楼里的制造业”,即把制造业中的研发设计、供应集成、中介服务做大做强,在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同时,降低制造业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一般劳动力资源的过度依赖,增加优秀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配置能力对制造业的支持。中国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短期不会变,制造业应该是深圳中长期的产业支柱,重点是要发展“写字楼里的制造业”。

“写字楼里制造业”也包含创意产业,深圳可以与香港联手打造亚洲创意产业中心,两地可共建“中国创意设计研究院”,成为创意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平台,提升深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深港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产业。

6.推动深圳高端服务业发展

深圳今后的产业目标是重点发展“双高产业”。

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深圳高科技产业业绩斐然,但是,目前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平均规模依然偏小、偏弱,发展的空间依然巨大,因此,要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并且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链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上游企业,这是深圳整个产业的关键和核心,是深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是发展高端服务业,针对深圳的位置和状况,重点发展区域金融中心、贸易物流中心、外包服务中心等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做强做大,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深圳的软肋。

将深圳的创新金融做大做强是高端服务业重点。

枟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枠作为深圳市政府2007年的1号文件向社会公布。其中“创新金融”被列入高端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内容涉及深港合作、金融创新、区域金融中心、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安全区等方面,有些提法属于首次向社会披露。1号文件公布后,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高度关注。

深圳共有金融机构60家,网点1188家,总资产突破1.3万亿元,经营效益良好,实现利润总额166亿元。

深圳是一个金融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城市,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市场的力量逼迫金融机构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生存。深圳市政府通过重金奖励的方式鼓励金融创新,力促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业也创新成果不断,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发展的“供应链金融”具有深远意义,虽说仅是产品的创新,但它带动相应制度的变革、服务方式的变化和经营理念的转变,这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创新。

事实上,深圳发展高端服务业的过程,是深圳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实现升级改造的自然转变的过程,更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历史条件决定了深圳一定要这样做。深圳现在提出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思路,是深圳总体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

深圳金融创新,必须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资本市场突破。利用深圳的辐射作用,建立面向一个全国性资本市场,增大金融业的定价和融资功能,让银行的产品保值、增值。

二是深港金融合作的突破。加强双方沟通,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加快实现深港之间的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三是突破引进、扶持的力度。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落户深圳,增强服务门类,增添金融活力。

7.建设产业应用型城市

抓住产业龙头,大胆创新,就可以做强做大。如果充分应用通讯产业龙头,深圳就可能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第一通讯城;如果充分应用深圳的自动化和仪表产业龙头,深圳就可能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第一智能化城;如果利用深圳的动漫、油画、现代平面设计、现代建筑艺术等优势,深圳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现代艺术城。融合优势产业,成就城市与产业的和谐发展,体验现代文明,这可能是未来城市的模型。

8.深港合作

深圳不要重复香港产业的发展之路,而是从与香港产业的错位发展中凸显自己的优势,实现互补产业发展。

放宽和拓展两地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发展以资本流动、货物流动、技术转移、产业协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同参与的经济活动,推动两地从一般制造业合作延伸到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产业,从货物贸易延伸到服务贸易,从制造业拓展到服务业,加快培育在全球范围发挥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链,形成具有显着竞争优势的深港世界级产业体系。

深港产业错位发展,也是全新的思路,是实现深港一体化的重要战略。

“没有差异就没有互补,没有优势也难以有平等的合作。”深港合作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圳继续保持制造业集群优势,保持供应链相对完整,而不能因“四个难以为继”,走以产业转移代替产业升级之路。

二是与香港高校携手,把以研发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做大做强。特别在ICT产业领域,力争用10—15年左右时间,将深港建设成世界级的ICT研发产业基地,根本解决深圳“缺芯”的局面。

三是加强与香港高端服务业的全面合作,加强深港两地金融业的创新合作,在人员交流、信息共享、产品开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合作,继续促进深港资金交易便利化。创造条件吸引香港金融机构设立地区总部以及后台业务、产品研发、客户服务、数据备份中心。

9.营造滨水生活新方式

滨水城市一直是深圳人多年的梦想。重视滨水区建设是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利用滨水地区的空间资源规划和建设城市功能场所,将会成为深圳城市新生活方式的内容之一。但是,相比西方发展比较成熟的滨水城市,深圳仍然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市规划局编制完成的枟深圳滨海(深圳河)岸线整体城市设计研究枠提出协调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主题岸线功能等四大策略,永续利用滨海(河)自然和人文岸线资源,营造城市特色场所和滨水生活方式。

四大策略营造滨水生活方式:

一是协调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主题岸线功能。东部岸线将突出生态,重点保护生态岸线。中部岸线突出生活,重点拓展生活岸线。西部岸线突出生产,重点优化生产岸线,成为产业发展的脊梁之一。

二是全线拓展滨海公共岸线。全线拓展休闲生活、旅游功能,整合东部滨海旅游岸线、中英街、红树林、海上世界、口岸、华侨城等现有滨水旅游资源。

三是协调岸线交通体系。为改善岸线地区交通,沿江高速与滨海大道采用高架方式,保证城市与岸线的联系;快速交通和公共交通仅提供至旅游服务中心的交通,至景区内各景点的交通采用更为生态的交通方式。

四是塑造多样的深圳海洋城市特征。国际港口、滨海休闲;海洋活动、海洋景观;海洋产业、海事文化将成为多元化的海洋经济发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