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净新心灵
7590600000016

第16章 带着梦想去飞

小的时候,人人都爱做梦,希望自己当个科学家、宇航员、法官、军人、歌星、或电影明星,希望登上其他星球,希望到大海深处,希望成为百万富翁,希望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开始不相信自己,认为无论怎样地努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变得安于现状。更有的人常常忘记自己是否还有梦,包括梦的色彩和梦的境遇。

人当然不能总是在梦中生活着,但人活着却绝不能没有梦。

梦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正是不断带着梦想,才从穴居的山洞中走出,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踏上了文明的征途。请想一想,如果没有登天的梦想,我们今天也许还不知道月亮上到底是什么模样;如果没有向往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我们今天甚至连飞机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如果没有截断巫山云雨的渴望,就不会有今天高峡出乎湖的景象……

正是因为我们有了梦想,我们才不断地超越自己。梦想推动着我们向前进。没有梦想的人生是平淡的人生,因为这样的人生没有生动的内容;没有梦想的人生也是平庸的人生,因为他无法跨过自己的障碍。人要是被平庸包围着,生活就会因为重复而变得狭窄、枯燥、寡淡无味,生命的色彩也会剥落许多。当生命的内容总是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复印状态时,为逃避这恼人的生活现实,很多人带着激情和梦想去寻找别处的生活,有些看似名不见经传的人超越了自身的生存境遇,圆了自己的梦,有些人依旧跋涉在奔向别处生活的旅途中。人生总是在不断地梦想着,不断地追求着,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停地追梦。

对于一个憧憬生活的人来说,此处是没有生活的,周围也是没有生活的,内心所向往的生活总在别处,总在为生命的激情和梦想寻找方向,这是生命的一种本能的渴望。

一生有梦,不停地追梦,尽管很累,但人始终是在愉快中活着的。

美国有位教授,现已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纽约探险俱乐部成员,早在15岁那年,就把一生想干的事情列成一张表,称之为“一生的梦想”。这张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马特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这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和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部书;游览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参观全球的每一个博物馆;结婚。他把这里的每一项计划都编上了号,一共是127个目标。截至2001年他69岁时,在他经历了18次死里逃生和无数的艰难困苦之后,他已实现了其中的108个。

也许你认为干吗要活得这么累,但这位教授却说:正是因为我一生都有梦,都在不停地追梦,所以我感到很幸福,生活中充满了快乐。就生活而言,真正的生活应当永远在别处,当生活在彼处时是诗,是梦,而当彼处一旦变为此处,梦和诗又在别处了。

有人说对待人生的态度有三种表现:一种是通过羡慕别人,学习别人,来引导自己,希望自己有更好的本领;一种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知道自己的分量限度,而不至于有太多的非分之想;第三种最珍贵,这是对自己的自信和要求:给自己期望,从自己做起,做到更好。

只是羡慕别人没有什么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要敢于梦想,敢于尝试,自己为自己筑梦,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些梦想。给自己更大思想空间,思想开放了,行动才能迈开步伐,然后去一步一步堆砌你的梦想,这样你所期待的就不会愈来愈远。所有的发明家都是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梦想,所以他们的创造和发明不仅成就自己,更成就了我们这个世界。史蒂芬伯格的电影梦幻工厂,创造的不仅是声光刺激与满足,更有思想的扩张,无限的商机,经济与生活的无穷的乐趣。

不要限制自己的梦想,带着梦想去飞,只要你肯干、肯努力去实践,你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人当然不能总是在梦中生活着,但人活着绝不能没有梦。一生有梦,不停地追梦;尽管很累,但人始终是在愉快中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