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赞助营销密码:中国赞助第一人张春健揭秘品牌提速内幕
7597300000006

第6章 赞助营销的特征(1)

赞助最早始于体育赞助,赞助的历史几乎就是体育赞助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有一位贵族,为了讨好罗马帝王自愿支付了竞技场一天的奖赏费用,这是关于赞助的最早记录。

赞助始于19世纪中叶,交通运输业是最早进入赞助的行业。1852年,美国有一家叫新英格兰的铁路公司,主动向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划船队提出赞助,赞助的方式就是免费送两所大学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商人都不是省油的灯,绝不会做亏本买卖,按现在的说法,他就是借助赛事这个平台,来宣传他们的业务,借这个支点来撬动他的地球。因此他们借此机会大肆宣扬,宣传坐火车的好处,宣传他们的服务,炒得“路人皆知,”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体育爱好者,纷纷买票坐他们的火车去看比赛,该公司获得了巨大利益,不光名声在外,还赚了不少白花花的银子,真是一举二得,因此开创了“体育赞助“的先河。

赞助营销严格的说,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而诞生的。计划经济时代一般很难运作好赞助营销,也可以说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具有如下特征:

1、强效宣传与风险并存。

赞助营销,对对企业品牌产生强效的宣传作用,它必须保证广告、媒介等完美的整合,加上赞助商赞助中获得的冠名权、标志使用权和商品促销权给赞助商的带来的宣传,因此它的宣传不亚于单独的广告形式。这些性质正是国内企业,纷纷采用赞助营销方式树立品牌的直接原因。

不过,赞助营销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强效的品牌宣传与风险是并存的,赞助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里面有许多子系统,从策划到完成,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涉及的单位、人员比较多,导致的不定因素也比较多。只要某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赞助带来负面影响,因而有一定的风险性。比如,参与赞助的四方当中,只要有一方不积极配合;或者由于气候等天灾人祸,原计划和措施不能全部兑现;或者因黑球、黑哨、球迷闹事、兴奋剂、官员受贿等不可预见的丑陋现象,而殃及赞助者的形象;或者电视曝光力度和频度由于某种原因减弱甚至泡汤;等等,这些都会给赞助带来风险。

宣传与风险,它的两面性是从多方面显示出来的。首先从效益方面看,包括赞助商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赞助商通过有形资产(资金、物质等)或无形资产(技术等)赞助的方式,通过激活市场取得经济效益,通过赞助宣传树立品牌效益;然后就是主客双方,赞助商和被赞助方的利益。赞助是一把“双刃剑,”是市场的激活鱼,它激活的不仅是赞助商的市场,而且有被赞助方的市场,赞助者与被选助者在双方交换过程中达到互利,不论双方在赞助活动中是采取主动或被动,都是一种双赢的组合,都是品牌的树立;赞助的风险利益是并存的,操作的好受益无穷,操作的不好,钱就打了水漂。

2、丰富多彩与隐蔽含蓄。

赞助营销的回报形式名目繁多,因项目的不同而丰富多彩。比如:主办、协办、冠名、指定产品,赞助商、供应商、装备商等等,再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户外、场地广告、招贴、会刊等各种媒体,以广告的形式回报给赞助商,同时配以形形色色的促销、公关等沟通手段,大肆炒作,如果再加上精美的情节化、故事化和参与化的创意处理,就会使赞助的活动锦上添花,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赞助营销属于广告的范畴,但是一种软性的间接的广告行为。它的诉求点隐含在赞助之中,不象硬广告那样具有明显的商业性,所以在人们看起来就显得比较隐蔽、含蓄,但广告的效果丝毫不比硬广告差,甚至超过硬广告许多。我们大家都看过体育比赛,当运动员满场跑的时候,电视镜头也紧随运动员在不断地进行跟踪,运动员跑到哪里,镜头就跟到哪里,不知大家注意没有,在运动员奔跑,电视进行跟踪的同时,场地上的广告也自然而然地进入镜头,而且有时是重复地进入镜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都会强制性地进入你的视野,使你不知不觉地反复地看到这些企业的广告和标识,无形之中就记住了这些广告的内容,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而且这种广告宣传的作用,不像硬广告那样招人反感,非常自然地,潜移默化地,反复地被观众所接受,正是因为这种隐含性和非商业性,所以在当今信息爆炸、广告满天飞的时代,才显示赞助这种独特的传播魅力。

3、领先特色与整合优势。

在赞助、广告、促销、公关等沟通手段中,赞助是排在第一位的,是起统帅主导作用的,广告、促销、公关是起补充、配合作用的,在这些诸要素当中,赞助是龙头,其它的是龙身和龙尾,龙头摆动,才能带动龙身和龙尾,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比如说,大型的活动和赛事,首先要取得赞助权,有了赞助权,才有相关的广告、促销和公关等权力。商家有了赞助这个由头和平台,广告、促销和公关才能在台上演戏,才能造声势,造影响,才能形成高潮,产生轰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赞助营销除具有领先的特色外,它的整合性优势也不能忽视。要使赞助营销取得最佳效果,必须打整体战、配合战。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冠名赞助还是其他形式的赞助,能够直接展现在公众面前的赞助诉求,往往只有企业品牌、商品名称和企业标识等信息。这些信息虽然重要,但是光凭这些信息,要让人们全面了解企业的情况,是不可能的,还必须配合其他的沟通手段,以达到企业的目标。

举例来说,许多球迷都能脱口说出北京国安、上海申花等俱乐部赞助商的名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国安“、“申花“是干什么的?他们的产品是什么?有哪些特色?价格如何?售后服务怎样?等等。这一点,可以说是赞助的一个缺陷,为了弥补缺陷,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都是采取整合沟通的方法,即以赞助为龙头,结合广告、促销和公关等手段,大力开展各种活动,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产生规模效益和轰动效应。但这样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1:2-3,即如果赞助投入为1元的话,那么其他配合费用大概为2-3元。对此,赞助者事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和费用准备。

4、直观快捷与协同依附。

赞助营销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直观性非常强。除了在现场和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可以看到听到外,口碑的传播速度也是非常快非常广的。举例,当人们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谈论某个活动或者赛事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触及到企业的名称或者产品。比如说,球迷们在谈论“丰田杯足球赛“的时候,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丰田““申花““宏远“这几个字总是要吊在嘴边,不断地去说,这样,这些企业的名称也就随着足球赛传播开来。

但赞助营销毕竟与广告、促销和公关等沟通手段不同,后者都是企业单方面的意愿、单方面的行为,企业想怎么搞就可怎么搞,效果好坏完全取决于企业单方面的能力和操作艺术。而赞助营销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意愿和行为,而且它是企业和被赞助方、中介机构和媒体的共同行为。它是一个“连体儿,”任何一方的行为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因此,企业赞助营销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四方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的程度。任何一方,如果不配合或者配合不到位,赞助营销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所以,赞助营销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依附于其他三方,必须要搞好协调,工作必须要扎实到位。

总之,赞助的不定因素比广告、促销、公关等沟通手段要多得多。这就要求我们,事先一定要认真调查研究,周密考虑,充分准备,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把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5、品牌传播与品牌塑造

赞助营销对企业品牌的传播与企业品牌塑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巨大的的功效。比如广告传输是一种单向的、硬绑绑的、被动接受的传播方式,而赞助营销则是一种立体的、悄悄的、积极的传播方式,并且寓品牌宣传于活动之中。赞助营销活动经过企业的精心设计和诠释,向人们诉求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不可替代的理念;向人们暗示商品与特定事物的某种联系;增加和延伸着人们的体验;最后使品牌的目标顾客感到品牌赞助活动与其本人的身份、个性、生活方式、习惯、偏好、价值观等产生关联。这些关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顾客的购买行为。

虽然赞助活动的效果很难评估,但从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形象的提升来说,效果是十分显着的。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三星了。三星公司第一次赞助悉尼奥运会,品牌认可度就从5%上升至16.2%.,通讯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44%.在两年内就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品牌,仅仅三年,品牌价值翻了一番,达到10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