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的第一本专注力训练书
7602000000026

第26章 专注力之随时训练法:不浪费每一个可以提高专注力的机会(1)

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专注力,对其进行相应的注意力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训练也并非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及思路,而是在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随时可以拿来“操练”的。

专心听讲,让思路跟着老师“跑”

【本节关键词】

有意注意 不啰唆

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课堂上可以很专注地听老师讲课。老师讲到哪里,他们的思路就跟到哪里。相反,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因为注意力问题,他们做不到一直跟随老师的思路,而是由着自己的大脑时而注意,时而又将注意力转移。

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分别称之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标的需要意志力来支配的注意,无意注意则是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意志力支配的注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经意。

对于心智尚在发育的孩子们来说,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意注意,这使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但是这种注意习惯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有意注意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更大。所以,为了让孩子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更好的做事习惯,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注意力的训练。其中,最为关键的,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就是让孩子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大脑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跑”。

【案例】

鹏鹏以前是个吊儿郎当的男孩,上课时全凭自己的兴趣,喜欢的科目或者内容就认真地听,不喜欢的就有一搭没一搭地听。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

班主任孙老师发现了鹏鹏的这一问题后,专门找他谈过。孙老师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每个任课老师都这么认为。可是,你却完全凭自己的兴趣来学习。这样做虽然是出于人的本能,但是要出好成绩,还要克制自己在不喜欢的科目和内容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

听了老师的一番语重心长的话,鹏鹏似有所悟,他认真地点点头,表示以后要努力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起初,鹏鹏让自己认真听那些不喜欢的课程时,很是吃力。有很多次他都想干脆还像从前那样,喜欢的就听,不喜欢的就不听。不过,另一个“声音”在拉扯着他,这个声音仿佛在告诉他:不能光认真听那些喜欢的课程,不喜欢的课程同样要听,只要努力跟上老师的思路,不喜欢的课程也可能会变得喜欢的……

就这样,鹏鹏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让自己在听课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老师和家长都发现,鹏鹏在学习和做事情方面都专注了很多,和从前大不一样了。对此,孙老师和鹏鹏的父母别提有多欣慰了,就连鹏鹏也很为自己骄傲呢!

【爸爸妈妈找方法】

养成一种好习惯不容易,改掉一种坏习惯同样不容易。但是,鹏鹏在老师的指点下,在他自己的艰苦努力下,终于让自己的注意力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可以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习惯于精神涣散,那么也不要气馁,只要肯花精力和心血,那么你的孩子定会跟上课堂上老师的思路,让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

当孩子具备了这种克服贪玩、懒惰本性的自制力的时候,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在做事的时候遭受了外界的干扰,他就会自觉地通过自己的意志力来克服。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孩子在认真听课的时候受到了调皮孩子的骚扰,影响了他听课,他才会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从而避免骚扰,让思路跟上老师。

1.不重复、不啰唆

在和孩子谈事情的时候,父母们总怕孩子听不清或者记不牢,便会重复上好几遍。其实,这种做法看似便于孩子将事情记牢,而实际上却成了降低他们注意力的“罪魁”。要知道,孩子对于唠叨和重复是反感的,他会在家长唠叨和重复的时候漫不经心。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习惯父母的重复,同时也会让他知道,即使自己不注意听父母在说什么,也不用担心,因为他们还会不断地重复,总会让自己知道的。这样一来,孩子必然容易养成听别人说话心不在焉、不抓重点的坏习惯,专注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我们建议,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啰唆,凡事尽量只讲一遍。这样会让孩子知道,他只有集中注意力来听爸爸妈妈的话,才能抓住重点,才能把话挺清楚。相信通过这种有意识对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会有所提高的。

2.让孩子学会边听讲边记

孩子听课的时候,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是由于自身思想开小差。这时,尽管眼光停留在老师的脸上,但思想却在考虑其他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遇这种情况,可以采取边听边记录的方法,迫使自己认真听讲。这种边听边记的方法,是听讲的自我强制手段,它可以帮助自己将注意力从别处集中到讲话者所讲的内容上来,借助眼睛、手等器官的帮助,使大脑皮层有效地由听觉器官接收有效的信息。

另外,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认真听老师讲课,那么在课下做作业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复习的时间也会缩短,而且也容易在考试的时候考出好成绩。

3.锻炼孩子排除干扰的能力

课堂上能否认真听讲,并不完全掌握在孩子手里,与各种干扰因素有关。如在心情低落、课堂纪律混乱、老师讲课内容抽象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思想开小差。这时候,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意识地觉察与转移,排除一切干扰,不受影响。如果发现自己走神,要在心里马上给自己喊“停”,从无意识转入有意识的听课状态。

孩子在小学阶段,可能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几张写有“专心听讲”、“努力听讲”、“不要分心”之类的小卡片放在文具盒里、课本里、作业本里等等可以看得见的地方,保证孩子能够及时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让阅读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本节关键词】

阅读兴趣 方法和技巧

博览群书对于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的人生来讲,可谓是至关重要。中国自古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说,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体验更为丰富的情感,积累更为丰富的知识,这些无疑会为孩子丰富各种知识和平添一份魅力,在孩子成长的人生历程中,不断提高内涵,在举止言谈中洋溢出一股书香之气。

多读书,读好书不仅会带给孩子文化和智慧,还会培养孩子全神贯注的做事习惯。因此,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就有必要引导孩子多多读书,对他进行必要的阅读训练。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既是增长其自身学识的需要,也是塑造孩子良好注意力品质及个人气质的需要。

张静的女儿小颖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比同龄小朋友在阅读、写作以及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都要高出一些,而且小颖身上体现出一种淡淡的书卷气,在做事和学习方面,孩子也总是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对此,张静说,这可能和小颖从小到大读了很多书有关。张静透露,自己是这样来引导女儿小颖的读书兴趣的:从2岁半开始,孩子几乎每天都坚持给女儿念书。起初读的是一些优美的故事,每每听孩子读书,小颖就会表现出安静而愉快的情绪。

就这样,那一个个优美动听的童话故事陪伴着小颖成长的每一天。正是在这种熏陶之下,小颖的语言、写作等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慢慢的,小颖自己也感受到读书带来的乐趣了。

上小学后,张静开始逐步“放手”,以吊吊女儿求知的胃口。开始张静还是坚持每天给女儿讲故事,但讲到一半时,就会找个借口让小颖自己看完另一半故事,比如说:“真不巧,妈妈有点工作还没做完,要不你自己先把结局看完吧”。小颖虽然不太乐意,可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继续往下看,虽然还有很多字孩子并不认得,但没关系,有拼音帮忙,慢慢地,小颖就养成了自己看书的习惯。

因为喜欢读书,逛书店就成了张静和女儿小颖常做的一件事。张静说,只要书的内容是健康的,孩子一般不会限制女儿购买。孩子说,只有阅读范围不断地扩大,才能汲取到更全面的知识。于是,小颖的书柜里,已经从原先的童话故事占绝大部分,到后来儿童小说、百科全书、儿童画报及杂志等分得了半壁江山。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拓宽,小颖的自信心也越发增强。如今,读小学5年纪的小颖已经把读书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了,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专注力,并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爸爸妈妈找方法】

一个孩子是否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对其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更对他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父母能引导孩子从小爱上读书,那么必将使其终生受益。

看看古今中外取得成就的名人、伟人,大都能够聚精会神地读书,他们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在做起事情来的时候也就能够聚精会神,这也正是促使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说,对孩子进行阅读训练,对于培养他的专注力以及提高其专注力的稳定性,都是大有助益的。

1.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进入小学学习之前,孩子会认识多少个字这并不重要,而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和兴趣,产生认字、写字和阅读的强烈愿望和动机是第一重要的事。

父母要知道,文字对于孩子来说是个新鲜的东西,如果单纯地让他学习某个字是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的。而如果让这些文字和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体验到文字能给他增加生活的乐趣和带来方便,那么孩子就有了学习的动机。例如,你带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当到了公园大门口,你可以告诉孩子,门上悬挂的大字是“ΧΧ公园”,在玩具店里,你也可以告诉他,包装玩具枪的盒子上印的字是“枪”……经常地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不用多久,孩子反而会主动地问你这个字怎么念,那个字是什么意思,这时,学习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已经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甚至是痛苦的事了。

2.与孩子多多交流

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和创作(如编故事等);当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可以喝孩子一起讨论和交流。如果孩子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尽量回答孩子的问题。同时,在家里,最好常备一些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类的书籍。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引导儿童从书籍中寻找答案。启发孩子讨论思想、艺术方面的内容,尽量让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

孩子一旦拥有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就会以阅读为乐,由此,孩子的知识面也就更加广泛,进而促进孩子进一步学习更多的知识。

3.教孩子一些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要想对孩子进行阅读方面的训练,父母有必要教给孩子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能让孩子更好地进行阅读,读更多的书以及更准确地掌握书中的意思,学到有意义的东西。

所以,父母们可以告诉孩子,可以先进行粗读,当了解大概意思后,再进行细读。读书的时候,要让眼、手、脑并用,一边看一边想一边写,这样会使他的阅读更有意义。另外,我们还要告诉孩子,那些对他自身有益的书籍,最好进行反复地阅读,可以汲取更多的养料。

学会等待,就能学会自我控制

【本节关键词】

延迟满足 等一会 忍耐

留意一下会发现,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有求必应,而且会在第一时间抓紧去完成。这样做,结果往往是孩子眼中缺乏耐性,稍有不满就大发脾气,而且因为不懂得自我控制,注意力也就很容易分散。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time out”实验,也就是延迟满足实验。“time out”即“暂停”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和欲望,我们得适当地延迟满足。如果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总是立马满足的话,那么孩子就不会具备等待的耐心,容易急躁。相反,如果能够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学会克制。

实验结果表明,那些具备“延迟满足”素养的孩子,更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可以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而主动放弃即时获得满足。而这些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有着明显的较强的自我控制力,他们的注意力也就更为集中。

【案例】

琳琳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从小就是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稍有不满就大哭大闹。在琳琳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每当有什么需求,就要哭闹个不停,琳琳的妈妈没有经验,一看孩子哭了,就会马上到孩子身边。

渐渐的,妈妈发现了,琳琳有时并不是有什么需求,而是身边没有人的时候就会哭。虽然有人说孩子哭没事,能够锻炼肺活量,但是琳琳妈还是忍不住,总会第一时间到琳琳的床边。

渐渐的,琳琳长大了,但是她喜欢哭闹的习惯一点都没改。稍有不顺心就要哭闹起来。因为这招屡试不爽,只要自己一哭,妈妈就拿自己没有办法了,无论是什么要求,一哭妈妈就会答应。即使做错了事情,哭一哭也能让妈妈心软。就这样,琳琳越来越娇惯,也越来越任性。

琳琳的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在请教了又经验的父母之后,琳琳妈妈学到了一点。她开始试着拖延孩子的要求,一开始琳琳哭闹得更加厉害,但是神奇的是,过了一段时间,琳琳渐渐变了,她变得懂事,能够挺妈妈的话,性格也有了变化。而且做事也认真、专注多了,无论是多乏味的事情,她也能投入其中。

【爸爸妈妈找方法】

其实,像琳琳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父母都疼爱的不得了,想要什么给什么。再加上现在实行理性教育,没有了打骂,更是将孩子崇尚了天。但是,只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益处。

不要认为晚一点让孩子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殊不知,这关系到孩子性格养成的大事。因为习惯了延迟满足的孩子,他们能够具备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不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从而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到要做的事情中。

1.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有很多家长都评价自己的孩子是“受穷等不到天亮”,也就是很容易焦躁,如果认定这是孩子的性格,不可扭转的话,那么孩子就只能形成急躁的性格。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是好的,也是有必要的,但是,也应该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如果孩子遇事急躁,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容易急躁,或是向人求助,这个时候,家长并不应该马上解决问题,而是给孩子一定的“冷却”时间,告诉他这并不困难,只是他太过焦躁而已,让孩子懂得自己寻找解决办法。

当然,家长拒绝孩子的时候不能太过生硬绝对,而应该采取鼓励孩子的方式。当孩子懂得平心静气解决问题的时候,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

2.和平民主的家庭气氛很重要,不要把孩子捧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