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原味的幸福:不懂这些你注定一辈子不会开心
7615000000010

第10章 珍惜当下,渴望成功的人才能拥有幸福(2)

歌德说:“人不是独立地在社会上存活。”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社会,面对人与人的关系,当两个人因某种原因产生摩擦,能够理解、宽容他人的人,更容易得到快乐。因为在谅解他人的同时,他得到的是尊重和爱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我们经常需要面对过失:自己的过失,他人的过失,当我们做错事的时候,心内忐忑,希望得到别人的谅解,同样的,当别人有了失误,也希望得到我们的原谅。一个生活在善意与体谅中的人,和一个生活在非难与责备的人相比,有更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更多的责任感,因为他既相信他人,也把为他人负责当做责任。

陶老师是一位小学教师,近日来,她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她的胃病加重,又患了感冒,儿子屡次在幼儿园打小朋友,她心情不好,工作上也连连出现失误。这天早上,一个降级生被教务主任安排到她的班级,她还要在上课前和这位学生的家长谈话,这令她忍不住心烦。

学生来了,是个看上去羞涩腼腆的女孩,站在母亲旁边一言不发,看上去有点怕生人。“这样内向的孩子,很难立刻和同学处好关系。”陶老师想。

在把学生领去教室的过程中,陶老师发现学生几次停下脚步,陶老师问:“怎么了?”学生起初不敢说话,好久才说:“老师,我是留级生……”学生眼睛里的惶恐让陶老师心疼,她拍着学生的肩膀说:“别害怕,在新的班级里你一定没问题!”

进入教室,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学生的名字,微笑地对同学们说:“这是我们班的新成员,首先大家要为她鼓掌祝贺,因为她即将拥有多一倍的朋友!”掌声响起来,学生的眼睛亮了,陶老师的心情也不自觉好了起来。一整天,她和那个降级生一样,全身充满干劲。

因生病、家庭等等原因心情不好的老师,在看到新转来的学生眼中的不安,立刻想方设法地鼓励她,让她露出笑脸,这固然出于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这份善意更来自于陶老师美好的心灵,当她看到一个人有困难,需要帮助,即使自己也在烦恼中,也会伸出援手。快乐是可以感染的,当小女孩因老师的慧心而双眼发亮,陶老师也觉得心情好了起来,充满干劲地面对工作。

帮助他人的时候心情会变好,这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体会,所以哲人说:“给予比接受重要”,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只要看他的事业,他的成就,还要看他能对他人有怎样的付出,很多欧美富翁热衷慈善事业,将自己的收入回馈社会,因为他们想要感谢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想要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成功。

我们民族自古就倡导“仁者爱人”,一个心存仁义的人,把扶助弱小当做自己的职责,把敬爱他人当做自己的义务,在他们心中,善良占据了最高的位置,“如沐春风”这个成语,正是形容他们给人的感觉。像善待自己一样善待他人,让自己的生命始终充满人情味,就像一阵春风,温柔自我,吹拂他人。

提醒27:每一件小事都值得你去努力

【幸福箴言】

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累计明日的资本。

有一天,大师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出门,在沙漠中,大师看到一块马蹄铁,于是就命弟子们将马蹄铁捡起来。身体疲乏的弟子们认为一块马蹄铁没什么用处,都不愿弯腰去捡,大师只好自己把它捡了起来。

出了沙漠,大师在集市上用马蹄铁换了一小篮果子。等到他们再次踏上沙漠,大师每隔一段路,就会扔一个果子在沙子上,弟子们口渴难耐,只好不断弯下身捡起果子。大师见状说:“如果当初你不嫌麻烦,弯一下腰,现在就不用弯这么多次了。记住,不要小看任何一件小事。”

贪图一次便利,却要几十次弯下腰捡果子,大师的弟子们在口渴和劳累中得到了一次教训。所有大事都由一件一件的小事组成,小看小事的人,会因一时偷懒耽误自己的进程,而且,故事里的小事并不小,一块马蹄铁,可以在集市上换一篮果子,在沙漠中,这是多么大的收获,门徒没有看到马蹄铁的价值,自然也就了错过一篮甘甜的水果。

有一个成语叫做“防微杜渐”,说的是极小的事可能蕴藏着大灾害,要从这些小事开始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导致巨大的灾难,世界上的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然不知道一件事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还是不要轻视它,专心致志地做好为妙。

不要小看每一件小事,一个人想要出门旅行,如果他的鞋里有一粒沙子,整个旅途都会不舒服,小事就像鞋里的沙子,看似不起眼,却对人有很大的影响。同理,不要小看每一个人,人不可貌相,普通的外表下也许藏了大智慧。更不能小看自己的每一个行动,因为每一个行动都与自己的未来息息相关。

西禅寺的方丈和一位从远方来的禅师说起自己的烦恼,他的寺中有很多僧人,可是,他们身上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让自己满意,他希望有个出众的弟子继承自己的衣钵。

禅师说:“我看了你的弟子,他们每天勤于诵佛,天资也算聪慧,但身上总像少了什么东西,也许你应该考虑再收几个弟子。”说罢,二人交流佛法,彻夜未眠,一直聊到第二天清晨。

二人正要安歇,突然听到寺院里传来钟声,钟声铿锵,余韵悠扬,禅师说:“我走过这么多的寺院,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美妙的钟声,善哉,善哉。”方丈立刻叫来自己房外的弟子问:“快去看看,今天敲钟的人是谁!将他带到我这里!”

敲钟人很快被带到方丈的禅房,是一个年幼的小和尚,方丈记得这小和尚几个月前刚进寺里,平日也看不出他有什么资质。方丈问:“徒儿,你在敲钟的时候想着什么?”

“敲钟是徒弟的职责,徒弟敲钟时,心里只有这口钟,一心想让它的声音更悦耳。”

禅师说:“以小窥大方知人心,这位高徒前途无量,你可要好好栽培。”方丈也如禅师所言,收小和尚做亲传弟子,此后小和尚果然成了一代宗师。

方丈选择徒弟的标准,不在于徒弟读过多少经书,经过多少年修行,而是以小窥大,从一个人对待责任的态度上发掘本质,小和尚刚进寺庙没多久,看上去也不聪明,却和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师兄们不同,既然被分配了撞钟这个任务,就要动脑筋将它做好,才能不辜负他人的信任。小和尚的思想很简单,却正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不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好是他们的通病。这种病的根源在于他们对生活的不认真,马丁·路德有一句话:“一个人若以扫街为生,他的态度应如米开朗基罗绘画、如贝多芬作曲、如莎士比亚编写剧本一般严谨,这便是生活态度。”认真对待生活的人,要求自己把小事做细,把小事做透,他们会不厌其烦地检验自己是否达到要求,在这个基础上,他们能够挑战更多的事。

我们都听说过达·芬奇学画的故事,老师要求达·芬奇每天都画鸡蛋,日复一日地画鸡蛋,这显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当达·芬奇不懈努力地琢磨着鸡蛋的形态,琢磨着构图、色彩、如何用笔表现鸡蛋的质感,他的艺术灵感逐渐被激发,终于使他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画家——认真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严谨的态度,它既揭示了生活的艰难,也蕴含了未来机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件小事都值得我们努力。

提醒28:不同的今天兑换不一样的明天

【幸福箴言】

决定未来的不只是努力,还有对未来的期望。

青年从美院毕业后一直在家里画画,把他的作品放到画廊寄卖。一年到头,只有几张画有人买下,青年发了愁,跑到自己老师家请教。

“我已经努力了整整一年,还是没有几个人欣赏我的画,什么时候我能像老师一样,画出画就有人买?”

“你画一张画用多少时间?”老师问。

“一天。”

“好,从今天开始,你用一年的时间画一张画,我保证不到一天它就被买走。”老师说。

“一天画一张画,用一年卖出”,与“一年画一张画,一天就卖出,”会有这样的结果,关键在于作画的态度,一天作一张画的人,心态浮躁,急于求成,作品难免潦草,难免有各种缺陷;一年画一张画的人,相信慢工出细活,他们会把手中的艺术品细细打磨,让它趋近完美。看画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愿意买的是艺术家的心血,而不是画匠们的涂鸦,老师的话,是在告诫学生要改变自己对待艺术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一个人如何进行现在的行动,也就注定了不一样的未来。成功不能一蹴而就,想要成功的人首先要放平心态,承认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努力缩短这个距离,就像故事中的青年,毕业后就希望自己的画有好的销路,这显然不合实际,但如果能端正心态,用更多时间磨炼自己的画技,焉知他日的成就不超过那位老师?

人们走路的时候,会沿着一个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人们的未来却并没有固定的方向,它变动不居,随时可能改变。心怀大志的人相信自己能够把握这个方向,他们相信只要一心一意想做到某件事,未来就会逐渐清晰,而把握未来,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把握今天、利用今天。

宋丽和王蕊在同一所大学读书,学习期间,她们都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她们喜欢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喜欢请假,经常逃课,成绩都不理想。

毕业后,宋丽和王蕊考研失败,一起在报社做实习记者,两个人都是新手,经常一起去跑新闻。宋丽仍像过去一样采取放任态度,王蕊却痛改前非,立志努力工作。

宋丽跑了几天新闻,就厌倦了每天不停的采访、写稿,这时她发现了一个偷懒的方法:记者这个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每天早上可以直接从家里出发去采访地点,晚上下班前回报社报告结果,交前一天的稿子,如此一来,宋丽经常借故不去采访,只用王蕊带回的资料随便拼拼稿子交给主编,主编每天都很忙,很长时间都没有发现这个情况。

一个月过去了,老实的王蕊写稿越来越成熟,采访也轻车熟路,宋丽却还是新手水平,写的稿子越来越不符合主编的心意,实习期结束,王蕊顺利转正,宋丽被炒了鱿鱼。

在大学,宋丽和王蕊是一样的“问题学生”,她们对待学习的潦草态度让老师们头疼,自然也不会取得好成绩。毕业后面对工作,宋丽依然我行我素,王蕊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她迅速改掉了大学时的贪玩,变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知道过去已经不能挽留,能够把握的只有今天,今天不努力就不会有好的未来。一段时间后,她的想法得到了证实,她顺利转正,混日子的宋丽失去了工作。

宋丽的悲剧在于她不懂得珍惜当下,在大学的时候,她本来有机会取得好成绩,顺利考上研究生,却因为贪玩耽误了自己的前程。毕业后,她贪图安逸和享受的习惯没有改变,不珍惜工作,对待工作漫不经心。社会不是单纯的大学,社会代表残酷的生存竞争,宋丽很快就因为自己的好逸恶劳失去了工作。珍惜今天,其实就是珍惜时间,珍惜成功的机会。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人的心理有一种惯性,习惯安逸的人不愿意勤快,习惯勤快的人不愿意停下来。有时候人们想要改变自己,下了决心,然后又会告诉自己“到明天,我一定改”,当人们习惯把决心拖到明天,第二天他又会拖到第三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生命就是从今天到明天的延续过程,不同的今天兑换不同的明天,如果觉得自己的生命不够精彩,自己应该有另一种生活,不妨下定决心,立刻行动,更改今天的人,必然有能力更改明天,决定未来。

提醒29:别在迟疑中错过天堂

【幸福箴言】

既然是必须面对的,何惧坦然承认;既然是必须争取的,又何必迟疑退缩。

桃乐丝在树下捡到了一只翅膀受伤的小鸟,小鸟嫩黄的羽毛,滴溜溜的黑眼睛,十分可爱,桃乐丝想要把小鸟养在家里,可是,家里有个严厉的外婆,最讨厌小动物。桃乐丝把小鸟用手绢裹起来放在家门口,走进屋子里,犹豫不决地想跟外婆说话,过了很久,才鼓足勇气,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虽然我不喜欢小动物,但你的爱心值得鼓励,把小鸟拿进来吧,我们为它准备一个软一些的窝让它养病。”外婆说。

桃乐丝高兴得跳了起来,急忙跑出家门,没想到,一只野猫正叼着那只小鸟快速地蹿到房顶,在桃乐丝的惊呼中,野猫已经消失在桃乐丝的视线中。

小姑娘桃乐丝心地善良,想要收养一只受伤的小鸟。她想到家里有一位严厉的外婆,不禁害怕,就没有立刻将小鸟带进屋子。在和外婆说明缘由之前,她又因自己的迟疑一次一次浪费了时间,当她获得外婆许可的时候,小鸟已经被野猫叼走。她的到来与野猫叼走小鸟不过差了几秒时间,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一件快乐的事变为小姑娘心中无法弥补的悲伤。

匆匆忙忙走进书店,限量版的纪念图书卖光了;快到十二点的时候才想起拨电话,接通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对方的生日日期;听说老家就要拆迁,赶到的时候,推土机刚刚动工,自家的房子已经成为废墟,错过了最后的留影机会——有时候命运喜欢开玩笑,我们与幸福常常就差几秒钟,一旦错过,就是几天、几个月、甚至长达几年几十年的遗憾。人生的常态就是这样,注定了迟疑的人会耽误很多事,留下很多遗憾。

《哈姆雷特》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哈姆雷特是一个想要报杀父之仇的王子,但是,他在有机会报仇的时候,一次次迟疑,一次次犹豫,最后反遭奸人的杀害。迟疑有时会成为一种习惯,做一件事迟疑,对待其他事物也会习惯性地多想想、多等等,迟疑的人总是有重重顾虑,这些顾虑,也不过是他们为自己不能下定决心找的借口。

一位珠宝商人去世后,灵魂升到天堂,他发现天堂的入口很狭窄,他前面有长长的队伍,商人灵机一动,在队伍末尾大喊一声:“各位!地狱里发现了金矿!你们不去看看吗?”刚说完,在前面排队的人全都转过身,飞一样地向地狱跑去。

商人走到天堂门口,突然有些踌躇,为什么去了地狱的人都没回来?难道地狱是个好地方?让人去了就不想回来?还是地狱里真的发现了金矿?这时,看门的天使不耐烦地问商人:“你到底进不进去?”商人迟疑地说:“我还是先去地狱看看再说。”正当商人转过身,天堂大门“砰”地一声关在他身后,再也没有打开。

因为迟疑,商人永远失去了天堂。

能够在排长长的队伍中迅速排在最前面,商人无疑是聪明的,最后却因为一次迟疑,永远失去进入天堂的机会。商人原本抱定“第一个进入天堂大门”的主意,当他看到所有人都去了地狱,又觉得地狱也许有什么好处,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判断,这种拿不定主意的态度,就是人们常说的优柔寡断。

培根说:“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在决定事情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优柔寡断,一旦犹豫,时机就会箭一样地飞走,再也找不回来。面对选择,我们需要取舍,取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要放弃另一些,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两全其美,一味左顾右盼,只会两手空空,就像古语所说:“同时追两只兔子,一只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