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原味的幸福:不懂这些你注定一辈子不会开心
7615000000019

第19章 挫折看似令人痛苦,却是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3)

懈怠与半途而废,都是阻碍成功的重要主观因素,需要时刻警惕。两个旅行者走同一条路,一个总是问:“怎么还没到?”一个总说:“不用着急,我们再走远一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同样的目标,达不到目标是因为走得不够远,或者中途改变了方向。而那些坚持不懈的人,总能比目标走得更远,在他们的成功上添加更多的成功。

走错路和原地踏步也会阻碍成功。王安石写过一篇杂文叫《伤仲永》,方仲永是一个神童,五岁时候就会写诗做赋,乡里乡外的人听说这个神童的名头,都来争相观看。方仲永的父亲洋洋得意,整天带着儿子拜见名人,炫耀儿子的才华。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方仲永得不到正确的教育、有力的引导,沉浸在众人的称赞中,原地踏步,终于“泯然于众人”,成年后的他,再也找不到昔日神童的影子。天才成了一个平庸的凡人。

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本该择良师教导,让尚不成熟的他远离虚荣,才能成就一番大业,可是父亲为了扬名,为他选择了一条短视的路,短期内,方仲永的确得到了名气,可没过几年,天赋的才华得不到后天的培养,他渐渐被那些刻苦学习的孩子超越;再过几年,那些用功的孩子早已走在大前面,方仲永再也追赶不上。对于一个天才,这是最大的遗憾。

有一天,农庄主人巡视装稻谷的仓库,不小心把祖传的怀表掉到了稻谷堆里,谷仓很大,农庄主人找不到怀表,只好找来所有农夫,说谁能帮他找到怀表,就赏给谁十个金币。

十个金币,几乎是农夫一年的工钱,连附近的农妇都冲进谷仓,想要在稻谷堆里找到那个怀表,可是,稻谷堆成山,哪里去找一个小小的怀表?

一批又一批的人来了,直到太阳落山,他们也没看到怀表的影子,天黑了下来,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上回家的路。只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还在找。

晚上,农庄主人正在吃晚餐,小男孩拿着怀表敲响了他的家门。农庄主人惊奇地说:“那么多人都找不到,为什么你能找到它?”

“大人们都走了以后,怀表就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小男孩回答。

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同时在仓库找一块怀表,找到的人竟然是个十岁的小男孩,农庄主人起初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在听过小男孩的话后,又觉得合情合理——当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只有小男孩还在坚持,这时,怀表的滴答声响了起来,这不是幸运,是对持之以恒者的犒劳。小男孩理所当然得到了奖赏,因为成功只属于那些勇于坚持的人。

一位记者到马戏团去采访,他怀着仰慕的心情问一个正在练习走钢丝的人:“请问,这么细的钢丝,你是如何走下来的?你在练习的时候,是不是摔过很多次?”那个人摇摇头,自豪地说:“我很少摔跤,即使在练习的时候也是一样。因为我看着前面,沿着一个方向走我的路,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样安全。每个学过走钢丝的人,都不会把心思放在目标以外的地方。”记者听后大为叹服。

一个人走过悬在高空的钢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些都是关于成功之路的比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以偿地走完这条路,如果只看到危险、辛苦、机会渺茫,就会给自己增加负面的心理暗示:“我肯定走不过去,还是换一条路吧。”只有那些眼睛里只容得下对面目标的人,才能始终如一地走下去。持之以恒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潜质,沿着同一个方向持之以恒的走下去,不论钢丝还是独木桥,都可以像走在宽敞的平地上一样,信步闲庭,从容不迫。

提醒52:了解自己,自知之明最珍贵

【幸福箴言】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在古希腊时代,雅典城是当时最繁茂的城市,苏格拉底被誉为那个时代最有智慧的人,如果你在大街小巷随便拉住一个人问:“你知道谁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答案肯定是:“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当然是苏格拉底!”

说的人多了,苏格拉底本人也开始烦恼,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为什么大家都说他是最聪明的人?于是,他去拜访雅典城的达官贵族、诗人学者,想知道智慧究竟是什么。

苏格拉底首先拜访一位学者,学者吹嘘他通晓世间一切学问;拜访商人,商人向苏格拉底宣扬金钱的学问;拜访政客,政客向苏格拉底传授如何做官,这些成功人士都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知道很多事,但在苏格拉底看来,他们知道的远远不够。最后,苏格拉底说:“难怪大家都说我是最聪明的人,因为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只有我知道自己并不聪明。”

所有人都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却认为自己并不聪明,困扰之下,他去拜访雅典城的贵族和智者,却发现每个有点资本的人都以为自己很聪明,甚至有点不可一世。苏格拉底这才明白,人们之所以说自己聪明,不是因为自己什么都懂,恰恰是因为他明白自己并非万事通,还要学习更多的东西。正是这样理智的态度,使他赢得了“最聪明”这一美誉。

同样的故事也曾发生在东方,文圣孔子说过相似的话。孔子说自己活得年岁越长,越觉得自己知道的事太少。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举世公认的智者,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相似的话,难道他们是在谦虚?不是的。不论苏格拉底和孔子,他们都有自知之明,越是学习,越是明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凭一个人的智慧无法穷尽。这时候,他们就会变得虚心。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无人能及,他就像一个注满水的湖泊,再也容不下更多的水流,只有当一个人明白自己的学识远远不够,他才会变成吸纳小河流的海洋,有容乃大。

秋天快到的时候,即使在同一片麦地里,有经验的农民总能一眼就区分稗子和麦子,稗子因为空心,总是昂着头,麦子沉甸甸的,谦卑地俯视生育它的大地。稗子和麦子的区别,就是自满和谦虚的区别,自满的人容易故步自封,得到一点成绩就洋洋得意,谦虚的人总在寻找自己的不足,争取改善并获得更大的进步,这就是常言说的“满招损、谦受益。”

山里有座寺庙,寺庙里的佛像是明朝就有的,引来很多人前来上香,寺里人不多,只有住持和几个和尚,以及佛像下的几只老鼠。老鼠们白天窝在洞里,晚上就出来偷吃贡品。白天的时候,它们有时会躲在佛像后,接受信徒们得膜拜,日子久了,老鼠们每天都在佛像后看着朝拜的人群,感觉自己就是神佛,所有人都崇敬它们。

有一天,下山的和尚捡回来一只流浪猫养在寺院,猫的耳朵机灵,听到老鼠的声音就蹿到佛像后,抓起一只老鼠要吃,老鼠大叫说:“胆大妄为的东西!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这个佛寺的佛,你怎么能吃掉我?”

夜猫哈哈大笑说:“你算什么东西!你以为人类会给一只老鼠上香吗?你只是恰巧站在佛的身后罢了!”

常言道,不怕不聪明,就怕自以为是。一只老鼠躲在佛像身后,每天偷吃信徒供奉的贡品,还把自己当成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人们常说鼠目寸光,老鼠的眼光只有一寸,对事物看不远看不透,遇到一只猫就慌了手脚,只能乖乖变成猫的食物。如果老鼠在佛像后的墙壁上打个洞,趁着夜深出来搬运贡品,可以安然地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即使那只猫也拿它们没办法。可惜它们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地位,真把自己当成人见人拜的菩萨,认为谁也不敢招惹自己,大摇大摆地在白天出没,才会遇到灭顶之灾。

一旦错估了自己的实力,不但成了旁人的笑柄,也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

成语“狐假虎威”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只狐狸跟着老虎能够作威作福,一旦落了单,只能任由比它更强的猛兽宰割,不明白自己的实力,靠着某些假象让自己看上去很厉害,一旦被戳穿,这些人就会像纸老虎一样派不上任何用场。

取得了成绩难免会得意,有时也会生出没有根据的优越感,来满足自己并不充实的心灵,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谁也不能免俗。可是,没有根据的事只能放在自己的想象中,用来鼓舞自己的信心,而不是将它作为行事的依据。想要得到成功,正确判断自己的实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前提,盲目乐观只会加速自己的失败。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超过了别人,也许别人早已起跑,你还没走到起跑线。

提醒53:即使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幸福箴言】

附和他人的人没有自己的声音。

星期天的上午,一位推销员敲开了雷姆家的大门,推销一款新上市的整套厨具。

“完全不粘锅的特殊材料涂层,是这款产品的一大特色。”推销员吹嘘。

“可是,我不喜欢材料涂层,我喜欢老式不锈钢。”雷姆夫人说。

“您说的对,老产品有老产品的好处。”推销员说。

“虽然老产品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应该在某些方面加以革新。”

“没错!老产品厂家都是死脑筋,缺乏创新。”

几分钟后,雷姆夫人客气地送走了推销员,转头对丈夫说:“这种一味迎合顾客,连自己刚刚说的话都能马上否定的人,他销售的产品怎么能让人信赖呢?”

像雷姆夫人一样,很多人不喜欢推销员,因为他们中的多数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总想迎合他人,讨他人欢心,再在这个基础上达到他们的目的。这样的人没有自己的立场,好似墙头草,哪边有风就往哪边倒。而在常人眼里,没有立场的人信用度几乎为零,你无法相信他们说的任何一句话,因为那些话极有可能是骗人或吹牛。所以,雷姆夫人才会客气地送走推销员,她认为一个对自己说过的话不能负责的人,同样也不能对自己的产品负责。

短篇小说之王契科夫写过一篇小说《变色龙》,一位叫奥楚蔑洛夫的警官在广场上处理一个案子:一只狗咬伤了金匠的手指。当人们说狗是只野狗,奥楚蔑洛夫摆出公正的执法警官姿态,严肃地向金匠保证会处理这只狗、处罚狗的主人;而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养的,奥楚蔑洛夫又训斥金匠招惹了无辜的狗,威胁说自己早晚要收拾他。在俄文中,“奥楚蔑洛夫”就是“变色龙”的意思,这种趋炎附势、毫无人格的警官,自然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

做人没有自己的立场,就像走路的时候放弃直线走曲线,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放弃了最短的路途,用成倍的时间才能走到终点,没有立场的人也许会因为迎合了某些“大人物”,暂时名利双收,但“大人物”不会信任没有人格的他们,周围的人也不会信服他们的成就,这些人的事业可能会成功,但在为人上,他们是彻底的失败者。

雷海清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乐师,他最擅长弹奏琵琶,很多年轻人慕名来到长安,就是为了拜他为师,学得雷海清的琵琶技艺。

有一天,雷海清叫来徒弟们,弹奏了一首曲子,徒弟们赞不绝口,这时,有个徒弟说:“老师,你有一个音弹错了。”

其他徒弟都说:“别胡说,老师怎么会弹错。”雷海清大怒说:“我经常在当今圣上的宴会上弹这首曲子,怎么会弹错呢!”

“不,您弹错了。”徒弟坚持。

雷海清继续骂那个徒弟:“你才学了几天琵琶,就敢指摘老师的不是,太狂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