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人们穿戴名牌,并不是为了自己舒服,而是为了让别人看见,人们进入昂贵的饭店,也不是因为那里的饭菜可口,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体验。一旦虚荣变成追求,人们就会想方设法穿更贵的名牌、进更好的饭店,生活的目的不知不觉间被扭曲,“追求好的生活”变为“追求给别人看的生活”。虚荣者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为了成为别人羡慕的人而失去自我,这是最昂贵的代价。
提醒63:每一分钱都用来购买幸福
【幸福箴言】
幸福来自每一个微小的点滴。
海边有一片西瓜地,有一天,瓜农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到地里,他对两个儿子说:“现在,你们一人去摘一个最大的西瓜给我,注意,你们不能往回走,只能摘一个瓜。”
两个儿子走在西瓜地里,很快,他们回到父亲身边,大儿子手里的瓜比小儿子的足足小了一大圈,父亲问大儿子:“你是怎么摘的瓜?”大儿子说:“我看哪个瓜都像最大的,走到最后才摘下一个。”
“那么你呢?”父亲问小儿子,小儿子说:“我在前一半路程中,留心观察地里的瓜,把瓜分成大小两部分,用手比量着记下它们的大小。在后一部分,我忽略那些小瓜,比量着找到了最大的瓜。”
两个儿子按照父亲的吩咐去摘瓜,一个看哪个瓜都像最大的,挑到最后,只能胡乱摘下一个交差。另一个从一开始就用心的记下每一个瓜的大概大小,在“大瓜”的基础上挑了一个更大的。同样去一块地摘瓜,两个儿子所得不同,区别在于他们有没有运用自己的智慧。
即使是一件小事,用心思考后再去做,也能有丰厚的收获。生活中智慧无处不在,金钱的使用也像是在一片地里摘瓜,聪明人会用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东西,将金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现代人常在琳琅满目的商场和超市里为买东西挑花了眼,是因为他们要么没有确定的目标,要么嫌麻烦,每次都乱买,没有明确目的的购物总要花掉额外的金钱。
俗语说“货比三家”,聪明的消费者买东西,首先要剔除那些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花哨物品,然后再确定目标,记下这件物品的牌子、价格,去更多的商店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一种。这样做看似麻烦,但生活中常有的消费就那么几种,开始的时候确定好目标,“毕其功于一役”,今后每一次消费都是在省钱,时间长了,省下的金钱一定抵足了第一次的劳累。
小明的父亲孙先生有个爱好:收集烟斗。他经常去北京潘家园的古董街寻找老旧的烟斗,也会在网上订购古波斯的旧烟斗,还有印度的水烟斗,甚至欧洲国家传统的吸烟工具,每一年,孙先生在他的爱好上要花不少的钱。
孙先生对待烟斗大方,对小明的教育却很严格,不许孩子乱花钱。小明觉得委屈,抗议说:“你买一个烟斗的钱是我一年的零用钱!”孙先生说:“花钱可以,花钱多也可以,但要物有所值,不能乱花。我买烟斗买到了享受,你胡乱买玩具,回家就扔,钱不都被你浪费了?”
一开始,小明不相信父亲的话,后来小明迷上了集邮,父亲每个月都会提供给他一笔固定的零用钱让他购买邮票,小明才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孙先生并不怕孩子花钱,他怕的是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
孙先生喜欢收藏烟斗,儿子小明一开始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对烟斗大方,给儿子零用钱却很“吝啬”,直到自己开始集邮,才发现父亲只是想要培养他良好的金钱习惯:金钱要用来购买物有所值的东西,一个东西对自己有价值,即使昂贵,买下来也不算浪费。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开销,则要尽量避免,这才是正确的消费之道。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贾宝玉的丫鬟晴雯不小心弄坏了一把扇子,宝玉责备她不爱惜东西,并对她说,如果觉得高兴,撕了它也不算什么,但不能无缘无故糟蹋财物。“不浪费”并不意味着吝啬,我们所购买的商品本身,是为了满足物质和心理上的需求,做一个守财奴并不快乐,真正有用的、让自己开心的东西,应该在能力范围内买来享用。
幸福的生活需要点滴用心经营,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应该花在最该花的地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个“刀刃”并不仅仅是指紧急情况,还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爱好、需要,把每一分钱都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让每一笔收入都有独特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幸福可以用金钱买到,而且可以买到很多、很好。
提醒64:不要让金钱成为自己的主人
【幸福箴言】
金钱一旦成为供品,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在古代波斯,一个勤劳的年轻人靠贩卖精美的地毯,赚了一大笔钱。他对着一大堆金币陶醉不已,并请一位著名的工匠打造了一个精美又保险的箱子来装这些闪亮的金币。
年轻人把箱子埋进了自己的后花园,休息的时候就把箱子挖出来,对着金币陶醉一番。有一天,年轻人发现箱子被人偷走了,他号啕痛哭,引来了街坊邻居。
一位邻居说:“不要哭了,箱子里的钱,你不是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吗?”
年轻人说:“我怎么舍得花?一分都没动过!”
“那么,没有这些钱和有这些钱,对你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次赚到钱的年轻人,对着一大堆金币想到的不是马上花掉,而是储存起来,本来是一件节省财富的好事,可是他并不了解财富的价值,他不用这笔钱去做更大的生意,也不改善自己的生活,整天只知道看着金币陶醉,把金币变成自己生活的重心,俨然成了金钱的仆人。金币被偷走后,年轻人哭得撕心裂肺,邻居奇怪年轻人根本不用这笔钱,为什么还要伤心,也许那个盗贼更知道如何使用这笔钱。
俄国作家果戈理有篇著名小说《死魂灵》,小说里有一个叫泼留希金的农奴主,泼留希金是个富翁,却比任何人都吝啬,他穿最破旧的衣服,吃最简单的食物,所有的金钱都堆在仓库,一分不花。他虽然是个富翁,看上去却不如一个贫民,他仍然贪婪,对金钱的渴望达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但他已经完全沦为金钱的奴隶,再多的财富对他有什么用处?
著名金融家摩根说:“要用游戏的心态去赚钱,决不能为金钱生活,让金钱变成负担。”过分在乎金钱的人,在贪欲无限增长的同时,“节俭”的欲望也愈发强烈,得到财富、积累财富成为他们的人生意义,全然忘记了生命的本质与金钱无关。这样的人连自我都没有,更谈不上享受人生的幸福。
唐女士是典型的家庭主妇。她的标准动作是每天晚上打开台灯,拿出账本和计算机,记录和计算家庭开支,在她的账本上,家庭花销分明别类,记载得一清二楚。
唐女士的账本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消费,包括生活费用、文化费用、交际费用、临时费用。第二部分是保值,包括存款,保险,医疗等项目。第三部分是升值,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唐女士详细给每个部分限定了金额,经过三年的总结,这三个部分的比例是“四、四、二”,最近唐女士正在研究如何购入基金,她想增大“增值”的比例,让自己的家庭拥有更多的可支配金钱。
唐女士是个有经济头脑又会生活的人,她清楚财富的价值有三种,一种是供人消费,一种是保值,另一种是升值。对待金钱,多数人选择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想要过的富裕,就要开动脑筋,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利用手头的资产来换取更多财富,这些财富的目的是为了使家人过得更好,唐女士不但有好的头脑,也有健康的消费观和金钱观。
想要有效利用手中的金钱,首先要明确自己是财富的主人,自己追求财富的目的是为了生活,而不是财富本身。只有把财富当成工具的人,才能在得到财富时,不会失去本心,变得贪得无厌;失去财富时,也能保持平常心,安慰自己“千金散尽还复来”。
一位商人对记者说起他年轻时的梦想,他希望赚钱买一栋海边别墅,每天在工作之余在窗前欣赏海景,在日落时候在海边散步,以及在自己的庭院里种上喜欢的花草。记者说:“您的梦想已经实现了,您可以轻松十几栋海边别墅。”商人说:“可是我忙着赚钱,完全没有时间去海边,所以,迄今我也没有买到这栋梦想中的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