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放远,收获的定义比人们想的要宽泛。
一位高僧染了重病,即将离世,他想要从七位弟子中选出一位方丈,继承自己的衣钵。他对七个徒弟说:“你们现在就去对面的山上砍柴,谁砍得好,我就选谁做这个寺院下一任的方丈。”
弟子们拿着柴刀出了寺门,却发现外面正在下大雨,到对面山上必须经过一条大河,河水正在暴涨,附近找不到一条船。最后,弟子们垂头丧气地回到庙里。高僧平静地看着这些弟子,这时,最小的弟子慧悟在衣襟里掏出几个熟透的果子,对师父说:“雨太大了,去不了对面山上,我看岸边果树上的果子不错,摘了几个给师父吃。”
高僧点点头:“收获是福,难为你小小年龄懂得这个道理,从今天起,你是这个寺院的方丈。”
什么样的人是高僧眼中的接班人?是完全遵照师长指示、辛辛苦苦寻找道路过河的人?还是不强求,懂得惜福的人?佛家讲究缘法和自然,后者自然成了高僧欣赏的对象。小和尚小小年纪,并没有受过特别的点化,只因心中没有杂念,看到果子,想要重病的师父吃上几个,这个举动和高僧的吩咐全然无关,却成了他成为方丈的原因。
故事中的老和尚也同样有收获,通过测验,他找到了新的方丈,卸下了自己的重担,能够安详地度过最后的时光,老和尚的收获并不比小和尚少。其他和尚呢?虽然没有当上方丈,焉知他们没有成就?他们没有方丈的琐事,能够安心诵经礼佛,比起小和尚,他们更容易成为一代高僧,只要换个思维,哪一种收获都是收获,哪一种收获都不少。
《后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说的是在一方面失败,却在另一方面有了成就。收获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当我们面对失去时,不妨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是不是也得到了什么?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成功的机会,蕴含了一种新的可能,只有惜福的人,才能领会它,珍惜它,就像故事里摘果子的小和尚。只有他,能够把一次失败的尝试变成甘甜的果子,这就是惜福的力量。
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内蒙古巴林石被誉为中国四大印章石。很多篆刻家都希望得到优质的原石做印章的材料,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个盗贼溜进了一个原石库,里边有各种各样昂贵的原石,看到满仓库的原石,二人欣喜若狂。
一个人将尽可能多的原石放进自己后背的竹筐里,另一个挑挑拣拣,选了他认为最漂亮的一块,前一个人忍不住嘲笑他智商不够,竟然只拿一块。两个人刚走出宝库,就被醒来的守卫发现,他们飞快逃跑,背了石头的人发现自己肩膀上的东西太重,根本跑不快,只好一块接一块扔掉石头,等到二人成功逃离了追捕,他发现自己和同伴一样,手里只剩下一块原石,这时同伴笑着说:“与其挑花眼,不如拿最好的一块,这个道理你竟然不懂。”
面对琳琅满目的诱惑时,人们唯恐自己得到的太少,故事中背了竹筐的盗贼就是如此,当他尽力将原石装满竹筐,就是在满足自己获取的欲望。而另一个盗贼不同,他知道质比量重要,仔细挑选最精美的石头,远胜于拿走一堆仓促选择的原料。故事的结果很有讽刺意味:拿得多的人不如拿得少的人,却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对待收获就是如此,与其挑花眼,不如握紧手中最好的。
每个人收获的东西都不少,不同的是对待收获的态度。有些人取得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却很快厌倦,想要得到更好的。有些人认为自己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他们不介意更多的收获,也不会对已有的收获心生不满,后者的幸福指数无疑要比前者高上数倍。
不懂得惜福的人,像一个漏了底的杯子,总是填不满,体会不到生命的充盈感。惜福的人,像一个水池,慢慢地汇聚,水少的时候,他们满意自己的清澈见底,水多的时候,他们满意自己能够滋养水草和鱼类。当同样的水流注入,前者什么都留不下,后者却能得到最丰厚的人生体验。
提醒11:旅途上,播散灵魂的芳香
【幸福箴言】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
冬天是个威严的老人,有一次,他严厉地批评春天说:“你为什么这样轻佻?这样花枝招展,你一出现,人们就不再安分地待在家里,也不怕遇到外面的危险。我就不一样,有我在的日子,人们窝在温暖的炉火旁,不去想外面的事情,老老实实地不敢做出格的事。”
春天说:“就是因为这样,人们才会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人们都希望你赶快离去,我尽快回来,你的威严并不能让人们赞美你,我的温暖却让所有人都喜欢。”
如果在人群中做一个调查,询问人们想要成为冬天还是春天,相信多数人都会选择春天。春天意味着生命,意味着温暖,意味着希望,能够让所有人都喜欢。冬天像一位威严的、缓慢走来的老者,带着不可侵犯的气势,让人不敢抬头,春天却像一个散发着芬芳的姑娘,让人忍不住再三流连。
人生是漫长的旅程,在旅途中,有人低头赶路,对身边的人视而不见,有人却知道人们需要互相扶持,他们会关心有困难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会伸出自己的手。他们的友善影响了周围的人,使人们不再冷漠,人们的眼神因此变得友善,路途中,也就多了更多美好回忆。
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善良的人,不愿接近自私的人。善良的人有一种温和的气质,能够让人信任,让人安心,和他们在一起,不必事事小心,还能得到不少启迪。自私的人给人的感觉刚好相反,在他们身边,总觉得心里发凉,即使自己付出再多,他们也视为理所当然,让人疲倦不已。
一位记者要拍一些深山照片作为素材,他来到了一座没有名气的大山里,山上有座寺庙,僧侣们还遵循着一种古朴的生活,每天都要从山顶的寺庙去山腰的小溪打水,据说,这是寺里规定的功课。
记者跟着一个挑水的和尚上山,他发现,和尚挑水的水桶底部似乎有个小洞,溪水一滴一滴地滴落,到了山顶,每个桶里只剩下半桶水。记者提醒说:“这位师父,你的桶坏了,赶快修一修吧。”
和尚却笑着说:“这是我们寺院的习惯,每天每人有半桶水就够喝了,其他的,可以滋养路上的花花草草,你看,它们长得多茂盛。”记者回过头,果然,他们走过的道路上,绿草如茵,鲜花怒放。
在和尚们心中,挑水并不只是要给自己解渴,还要滋润沿途的花草,让它们也得到生存的机会,这是一种善良,更是一种大爱的胸怀。反观我们自身,当我们期望别人善良时,却不一定用善良要求自己。我们经常收获他人的善意,却忘记了给予。当一个人过分习惯索取,从不付出时,他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该围着他转,为他服务。当发现事实并不如此,没有人愿意当他的永久义工,他又会极度气愤,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和他作对——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让人只能远远地看热闹,丝毫不想参与。
泰戈尔说:“人们更需要的是给予,不是接受;因为爱是一个流浪者,他能使他的花朵在道旁的泥土里蓬勃焕发,却不容易叫它们在会客室中的水晶瓶里尽情开放。”善良就是愿意给予,那些愿意无常给予的人,总会得到喜爱和尊重,他们很容易被他人接纳,被社会接纳,因为谁也不能拒绝温暖的阳光。
做一个善良的人,就是选择了高质量的人生,每一次对他人的帮助,有时候只是举手之劳,却会像一颗花种撒进别人的心田,让那个人的心灵充满花香,也让给予者察觉到自己的价值。有了这样的精神寄托,即使旅程漫长孤寂,我们也不会害怕,因为相信前方有同路的人,因为相信心中有不息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