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7623600000021

第21章 总体管理

人活于世,面对着自身的、家庭的和社会的多方面事务,为了维持正常运作并能不断得到提升,需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分层次有序地加以管理。

10.1概述

自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观察一下我们生存的地球和孕育生命的各种蛋的结构,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三层结构:最外层坚硬的壳(地壳、蛋壳)——应对外部环境;相对柔软的中间层(地幔+外核,蛋白)——过渡、对流、调整内部;相对质密的核心(内核,蛋黄)——富集营养、释放能量、控制整体(图9-1)。这是巧合呢,还是它们的“生存之道”?

10.2日常运作

可以按以下三个方面安排、处理自己的日常运作事务:

1.理清自己面对的各项事务。可按工作的、学习的、家庭的、社会的、业余的理出近期和中远期的事项。借助个人计算机来管理日常事务和各种信息十分方便,例如可用电子文档(文字或表格)编排日常作息和任务安排,将例行要做和计划要做的事项按时间顺序排出,重要的事项可加醒目标识(如加粗、加大字号、变色、变字体等),有变化时及时加以编辑修改。这样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做过什么事都很清楚。为保密起见,可给任务文档加上密码。

2.抓住重点和难点。对理出的事项分清什么是中心、重点、难点,什么必须做,什么缓做,什么不做,排出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做。要在做正确的事、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效益上下功夫,而不能陷于该做的事没有做、不该做的事却做了的低效、被动境地。计划要做的事没有特殊情况不拖延、不累积。

3.凡事有个度。在饮食起居、用脑、用体、待人处事等方面都要把握好平衡,不致过度和偏废。不贪食、不恋色、不喜怒无常、不用脑过度,不为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所累。

案例:市场部经理的日常事务

10.3定期梳理

可以安排在节假日、月末、年末或一件重要事情结束后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梳理和调节自己:

1.保持大脑轻松。梳理目标、任务、思路,进行自我总结。有感有得记在日记里,有问题记在记事本或电子文档中。这样既可备忘,又可使大脑的缓存区尽量腾空,减轻大脑的信息负荷,大脑轻松了,一身轻松,轻装前行。

2.保持环境整洁。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进行清理,包括电脑文档、书籍(资料)、物品等,分门别类,不用的另行放置或废弃,保持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的整洁、舒适。

3.保持身心健康。对生理、心理情况进行自我诊断或请他人(家人、朋友、医生)诊断,病了及时医治,累了好好休息,通过旅行、娱乐、锻炼等换换环境,放松心情,增强体质,调整好身体和情绪。

10.4核心修炼

人是自主的,是受大脑中的信息、观念导向的,一个人内在的力量来自于他的精神,即他的境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与人的最终差别或者说决定一个人能够走到多远也多取决于此。这种内在精神力量的获取和提升,作者称之为一个人的核心修炼。

世界观: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根本看法,例如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人生观: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例如人生的目的、意义、态度(包括公私观、男女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价值观: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人的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观点,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通过兴趣、愿望、态度、观点、理想、信念等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

理想:你一生孜孜以求的事情,是某项事业,是某件事,还是某个人,例如你的一生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你最想从事的事情是什么,你内心最关心的是什么,什么事情没实现最让你遗憾,如果你离开人世,最留恋的是什么。

信念:你内心坚信不移的东西,例如相信世界是可知的,真理是存在的;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相信真、善、美;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区别表现在所指的内涵和范围不同,世界观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人生观面对的是人生的领域,价值观则指人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三者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世界观支配和指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揭示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指明社会历史和人的发展方向,为人生目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保证和服务。一个人如果不能从世界观上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事物,就很难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人生观、价值观会制约、影响世界观,或是巩固、完善、促进世界观的发展,或是动摇、破坏、扭曲世界观。

核心修炼不是一触而就的,它是外在的教育和内在的修养、自省和自悟的共同结果,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需要不断得到升华,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而趋于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