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一代名帅名将兵法——毛泽东兵法
7630600000016

第16章 深谋韬略 以弱胜强(2)

经过上述失败的教训,党终于认识到毛泽东道路的正确。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不仅逐步在政治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而且在军事上开始实行以乡村包围城市的总战略。

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毛泽东在纵论敌情我情的基础上,充分论述了抗日战争必须走乡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他说,在今天半殖民地大国的中国,存在着许多优良条件,利于我们组织和坚持长期的广大的战争,去反对占领城市的敌人,用犬牙交错的战争,将城市包围起来,孤立城市,从长期战争中逐渐生长自己的力量,变化敌我力量,再配合以世界之变动,就能把敌人驱逐出去而恢复城市。在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的同时",各个根据地上的游击战争必须极力向其根据地的四周发展",逐步扩大根据地",把侵入中国的敌人围困在少数的据点,即大城市和交通干线之内"。"我们的办法就是把所有被敌人占领的城市都包围起来,使他筋疲力竭,干他五年、八年,来一个反攻,要他滚蛋"。

正是在以乡村包围城市总战略的指导下,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日本占领区的广大乡村,开辟了若干抗日根据地,建立起长期坚持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凭借着这些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抗击了侵华日军的半数以上。1944年开始,我军又从这些敌后根据地上,对日伪军发起了局部反攻,直至把日寇赶出了中国领土。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下山摘"桃子"来了。"一批大桃子",像上海、南京、杭州、北平、天津等大城市很快被蒋介石抢去",上只能占领农村"。

革命的人民还基本在敌强我弱的形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毛泽东决定继续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对付蒋介石挑起的全面内战。

东北地区无论在军事上、经济上,对国共两党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必争之地。1945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将我军在南方的一部分《论新阶段》。

主力北调,收缩战线,准备抵抗国民党在南线的进攻,另一方面则力争控制东北,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蒋介石在美帝的支持下,部署四路大军向东北进犯,另从海空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抢占东北。1945年底,国民党军队陆续占领山海关、锦州等地。

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指示,指出":建立这种根据地的地区,现在应当确定不是在国民党已占或将占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这是在现时条件下所作不到的。也不是在国民党占领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的附近地区内。这是因为国民党既然得了大城市和交通干线,就不会容许我们在其靠得很近的地区内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这种地区,我党应当作充分的工作,在军事上建立第一道防线,决不可轻易放弃。但是,这种地区将是两党的游击区,而不是我们的巩固根据地。因此,建立巩固根据地的地区,是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目前,应当确定这种地区,以便部署力量,引导全党向此目标前进。"在毛泽东上述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军在东北实行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把东北建成了巩固的根据地。在决定国共两党命运的大决战中,东北首开战局,东北解放军已在那里形成了战略上的极大优势,把敌人紧紧包围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大城市内,最终演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关门打狗"战役。国共两党在东北势力的优劣转化,充分展示了以乡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巨大威力。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宣告":从一九二七年南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在以乡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总战略取得彻底胜利的礼炮声中,新中国诞生了!二、积极防御后发制人积极防御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精髓,贯穿于他的兵法的各个部分,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形成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在发动武装斗争之初,是不理解防御的重要意义的。党在军事领导与政治领导中贯彻的是进攻路线和"左"倾冒险主义的路线。他们在政治上认为,中国革命处于不断高涨的高潮之中,否认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中国革命面临的严重挫折和处于低潮的现状,在军事暴动中主张"只有进攻,无所谓退守",规定"红军战略战术的第一个要点便是集中进攻"",集中进攻的目标是交通要道、中心城市"";要有计划地消灭敌人的主力"",反对绝对不攻坚的观点",等等。

在三次"左"倾路线的统治下,这种进攻路线使党的事业和人民军队遭到一次次的严重损害。

1933年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左"倾路线的指导下,推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战略方针。先是在"围剿"之初实行"分兵把口"、"两个拳头打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冒险主义进攻路线,在这种进攻路线受挫后,又施行所谓节节抵御,以阵地战代替运动战,以消耗战代替歼灭战的消极防御方针。遵义会议通过的《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指出":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1935年12月,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起草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议进一步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系统提出了红军作战指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概念。决议指出:战略防御时,反对单纯防御,执行积极防御;战略进攻时,适可而止,保证已得的胜利(已得胜利是可能丧失的);在发展中,实行有阵地有后方的发展,反对冒进政策;反对只"打"不"走"的拼命主义,又要打,又要走,自然走是为了打的;战争方式的游击性,即没有固定战线,这是由于技术条件落后而决定的中国红军作战的特点,也正是过去军事指导的长处;运动战是基本原则,反对"不让寸土"的保守主义的阵地战,主力红军大踏步进退是不可避免的需要的;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战略上一个拳头打人,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消灭战,反对分兵主义,反对两个拳头主义,反对战略上的"全线出击",反对击溃战;容许在统一决心下的分割指挥;拿战略方针去指导战役战术方针,把今天联结到明天,把小的联结到大的,把局部联结到全体,反对走一步看一步等等。这个决议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积极防御思想所包含的基本的指挥原则和作战原则,深刻否定了在"左"倾路线统治下所推行的冒险进攻和消极防御方针,为后来毛泽东从理论上更深刻地阐述中国革命战争的总规律,系统总结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提供了一个基础。

1936年12月,毛泽东为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其中,对于积极防御的思想作了深刻的理论阐述。

首先,积极防御的战略原则是以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为依据的。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具有不同于一般战争包括苏联内战的基本特点",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不能引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胜利的途径"。他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这个特点说明了中国革命战争有发展和胜利的可能。第二,敌人的强大。毛泽东在这一点中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在各方面所占据的基本优势。第三,红军的弱小。"我们的政权是分散而又孤立的山地或僻地的政权,没有任何的外间援助",红军数量少、武器差、物质供给困难。第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第一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红军有可能发展和战胜敌人;第二和第三个特点,即敌人的强大与红军的弱小,规定了中国战争的持久性,同时也由此产生我们的战略战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认为":首先而且严重的问题,是如何保存军力,待机破敌。所以战略防御成为红军作战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问题。"其次,积极防御是中国内战形式的集中体现。毛泽东说":十年以来,从游击战争开始的一天起,任何一个独立的红色游击队或红军的周围,任何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周围,经常遇到的是敌人的"围剿"。敌人把红军看做异物,一出现就想把它捕获。敌人总是跟着红军,而且总是把它围起来。这种形式,过去十年是没有变化的,如果没有民族战争代替国内战争,那末,直到敌人变成弱小者、红军变成强大者那一天为止,这种形式也是不会变化的。"因此,红军的活动表现为反"围剿"的斗争。敌人是全国的统治者,我们只有一点小部队,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是和敌人的"围剿"奋斗。在一次"围剿"中,敌人以进攻反对红军的防御,红军以防御反对敌人的进攻,这是反"围剿"战役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红军以进攻反对敌人的防御,红军的进攻是密切地联系于打破"围剿"的,红军发展的命运全看能不能打破"围剿"。

据此,毛泽东尖锐批评了那种认为红军不应该采取防御手段的"左"倾观点。他说":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这种说法当然有它的正确性。革命和革命战争从发生到发展,从小到大,从没有政权到夺取政权,从没有红军到创造红军,从没有革命根据地到创造革命根据地,总是要进攻的,是不能保守的,保守主义的倾向是应该反对的。""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何况军事运动。"毛泽东对于积极防御的本质作了精辟概括,他说":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毛泽东的积极防御理论,充分反映了战争中进攻与防御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弱小力量保存自己,战胜强敌的指挥秘诀。积极防御理论在作战原则上表现为下列几个特点:第一,后发制人。一切被压迫的阶级和民族,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所进行的战争,在本质上是自卫的防御性的战争。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形式是"围剿"与反"围剿",因而,都决定了红军的作战原则的首要问题是防御。毛泽东指出":后发制人,即诱敌深入,不是所谓"机会主义的单纯防御路线",而是内线作战的正确原则。""反对先发制人,执行后发制人"。

所谓诱敌深入,毛泽东又叫做战略退却。对于这种战略退却,江西叫做"诱敌深入",四川叫做"收紧阵地",这是弱军对强军作战时在战争开始阶段必须采取的方针。毛泽东说:"战略退却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军力,准备反攻。退却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处在强敌的进攻面前,若不退让一步,则必危及军力的保存。"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人们,反对战略退却,理由是退却丧失土地,危害人民,对外也产生不良影响。毛泽东回答这一问题时,极为深刻地说":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第二,攻防结合。敌人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轮番地采用了进攻与防御两种战斗形式,积极防御的理论要求将防御和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寓攻于防,防中有攻。毛泽东说",在军事上说来,我们的战争是防御和进攻的交替的应用。对于我们,说进攻是在防御之后,或说进攻是在防御之前都是可以的,因为关键在于打破"围剿"。"围剿"没有打破以前是防御",围剿"一经打破就开始了进攻,仅仅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阶段,而敌人的一次"围剿"和它的又一次"围剿"是衔接着的。这两个阶段中,防御的阶段比进攻的阶段更为复杂,更为重要。这个阶段包含着怎样打破"围剿"的许多问题。基本的原则是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这就告诉我们,防御和退却的目的是为了进攻,是为最后消灭敌人创造条件。从进程上看,防御要导向进攻,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坚决地将战略防御导向战略进攻,以摆脱战略上的被动地位,从根本上粉碎敌人的进攻。

第三,待机破敌。这是指战略防御的最后阶段,通过战略反攻来粉碎敌人的"围剿"。所谓"待机",指的是反"围剿"战斗的准备过程和退却防御过程。关于开始准备的时机问题,毛泽东认为:一般地说来,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因为后者的损失较之前者为小,而其利益,则是有备无患,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

退却防御的过程,同时就是准备反攻的过程。准备反攻,必须选择和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若干条件,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然后进入反攻阶段。毛泽东指出,这些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条件是:(一)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二)有利作战的阵地;(三)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四)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五)使敌人疲劳沮丧;(六)使敌人发生过失。毛泽东认为具备上述条件的两种以上,便可转入反攻阶段。是否能够战胜敌人,基本地取决于是否造成这种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比较敌人开始进攻时起了变化了的形势。

接下来就是"破敌"。毛泽东说":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条件和形势的存在,还没有使敌人失败。这种条件和形势,具备着决定胜败的可能性,但还不是胜败的现实性,还没有实现两军的胜负。实现这个胜负,依靠两军的决战。只有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这就是战略反攻阶段的全任务。"又说":反攻是一个长过程,是防御战的最精彩最活跃的阶段,也就是防御战的最后阶段。所谓积极防御,主要地就是指的这种带决战性的战略的反攻。"毛泽东的积极防御理论是对中外一些著名军事家有关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