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永恒的爱人》对这段历史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创造。影片中,贝多芬疯狂地追求自己弟弟的媳妇安娜。后来,弟弟死了,贝多芬成了侄子的法定监护人,他给了这个孩子父亲般的关怀。影片最后是一个好莱坞式的结局——侄子实际上是他和安娜私通的结果。事实证明,没有一个研究者支持这部影片的演绎,认为它只是一个“高于生活”的“票房之作”。
研究者们通过合理的揣度和推理,认为“永恒的爱人”至少有3个候选人:
候选人之一是匈牙利贵族约瑟芬·冯·布朗斯维克。她的丈夫比她大20多岁,丈夫去世时,她还很年轻。贝多芬在1805年曾经给她写过不少情书,有人认为她就是贝多芬“永恒的爱人”。
候选人之二是贝多芬题赠《月光奏鸣曲》的主人——女伯爵朱莉娅·圭霞尔蒂。她16岁时成了贝多芬的钢琴学生。1801年,贝多芬曾说过“一位可爱迷人的女郎,她爱我,我也爱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觉得婚姻可以是件幸福的事情”。这位女郎很可能就是圭霞尔蒂。但贝多芬又无奈地说:“不幸的是,她不属于我这个阶级。”后来,贝多芬曾宣称圭霞尔蒂爱他甚于爱自己的丈夫,但又不得不承认后者“比我更适合做她的爱人”。
候选人之三是安东妮·布伦塔诺。贝多芬与布伦塔诺一家人关系比较亲密,布伦塔诺也很尊敬贝多芬,认为他“作为一个人比作为艺术家还要伟大”。贝多芬写“永恒的爱人”这一年,布伦塔诺和丈夫也在贝多芬所在的温泉小镇度假。而贝多芬在来温泉小镇之前,还为布伦塔诺的大女儿写了一段钢琴三重奏,他在乐谱上面写道:“给我的小朋友马克西米莲·布伦塔诺,以此鼓励她演奏钢琴。”多年之后,贝多芬把自己最后一组钢琴奏鸣曲(共三首)中的第一首题献给了马克西米莲。
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贝多芬提到:他爱的人,要么是已为他人妇,要么是名门闺秀,或者兼而有之。他做她们的钢琴老师,然后一个一个地爱上她们。那些花儿哪儿去了呢?她们没有飞向天涯。她们,在婚姻里,在爱情里,和别的人,没有一个属于我……
链接一:《月光曲》不是《月光曲》
可能多数人还记得,过去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本里面有一篇叫作《月光曲》的课文:
200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这其实是一段误传的逸事,课本欺骗了我们,课本里的这首《月光曲》根本就不是贝多芬的《月光曲》,这个故事是当时的出版商杜撰的。贝多芬的《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当年,贝多芬写成这首曲子之后,引起了各路人的追捧,其中,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发表文章,说这首奏鸣曲使他联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精明的出版商立马抓住这句话炒作,以“月光曲”为标题编了这个动人而纯属虚构的“故事”,所以,课本中被广大中国小朋友所知的《月光曲》其实是源于评论家对《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评价,不过是出版商的一个噱头,并不是贝多芬《月光曲》的故事。
链接二:听不见的巨人
贝多芬一生贫病交加,得过天花、伤寒、水痘、肝损伤等许多疾病,其中最令他痛苦的则是耳病,即听力的一天天衰竭,这对一个用声音表达思想的音乐家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贝多芬的耳病在他27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困扰他,而且一天比一天恶化,直到完全听不见任何声音,生活在一片无声的世界中。贝多芬何以会耳聋呢?究竟是什么造成他早逝的呢?1827年,贝多芬逝世的时候,有人取下了他的一缕头发,这是了解他死因和他生前身体状况的重要线索和证据。后来很多机构对这缕头发做过分析,发现其中铅的含量特别高,这似乎可以证明梅毒对他的伤害。但当时多瑙河受工业污染,贝多芬吃了不少受污染的鱼,所以也可能是鱼体内的铅在他身上沉积。贝多芬性格方面狂躁,生理方面受慢性腹泻和腹痛的折磨,甚至是其死亡,都可能是由铅引起的。根据贝多芬的病历,许多医学专家认为贝多芬是由于梅毒的慢性进行性损害使他的听力丧失的。
不可思议的是,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耳聋困扰下完成的,尤其是最后一部作品——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是在他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写成的。他是如何做到的?除了惊人的毅力,他还需要一些技术手段。在一般助听器已经不管用的情况下,他请机械师为他特制助听器。在特制助听器的帮助下,贝多芬能够听到一些微弱的声音。再后来,这种特制助听器也不能让他听见声音了,他便请人为他做了一支小木棒。创作时,他将小棒的一端插在钢琴共鸣箱里,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利用小木棒的震动来察觉音调,帮助作曲,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他去世。
小木棒让声音从听觉转化为触觉,再根据触觉感知声音,回到听觉,这种办法听起来难以置信,换了任何人恐怕都是做不到的,但是贝多芬做到了,这是与他强大的内心听觉分不开的。音乐的内心听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一种不依赖音响,仅凭记忆表象和思维而准确地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或者说是音乐的各种音响以听觉表象的形式在人脑中的想象与再现,它与人感知音乐的经验积累、对音乐感性体验的质量以及人的音乐审美情感都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是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音乐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
链接三:大名人,小八卦
贝多芬这样一位长相平平的大名人,并没有什么幽默感,但却因为他的专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引发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八卦逸事。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账。侍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贝多芬虽然在音乐界已经是领军人物,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钻研,时时都在进步之中。有一次,晚年的贝多芬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说。“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贝多芬有些茫然,然后,他若有所思地说:“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
作曲对于贝多芬而言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他常常揣着笔记本,在散步时也从不忘记将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他在写作歌剧《费德里奥》时,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后拟定过十种开头。人们熟悉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也曾在他的草稿中找到过十几种不同的构想。德国另一位著名的音乐家门德尔松曾经将贝多芬的一份手稿在众人面前展示。在这张稿纸上,有一处改了又改,竟贴上了十二层小纸片。门德尔松将这些小纸片一一揭开,发现最里面的那个音符居然和最外面的那个音符是完全一样的,贝多芬经过反复推敲十二次之后确定了最初的方案!
“女人要说话”——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1775—1817年),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20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将奥斯汀视为英语文学最伟大的作者之一。在2000年BBC的“千年作家评选”中,奥斯汀高居第二位,仅次于莎士比亚。代表作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爱玛》、《劝导》等。
简·奥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她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父亲乔治·奥斯汀是一名牧师。奥斯汀与她的姐姐卡桑德拉关系密切,她们之间经常通信,但是卡桑德拉在临死前焚烧了奥斯汀给她的大部分信件,让奥斯汀生前的一些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只要真爱情,不嫁“高富帅”
从现代眼光来看,奥斯汀是一个极具女性自我意识的女人。她对爱情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但自己却终身未婚。这并不是没有爱的人,也并不是没有爱她的人,只是如果在爱情和婚姻之间选择,她选择爱情。
奥斯汀42岁早逝,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恋人,她与他们都有过深刻的爱情。这两个恋人一个是汤姆·勒弗罗伊,一个是塞缪尔·比克纳尔。
勒弗罗伊是奥斯汀家邻居的侄子,后来成为爱尔兰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他与奥斯汀作品《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很相似,他和奥斯汀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给彼此留下好印象,相反,谁都看不上谁。奥斯汀认为勒弗罗伊傲慢无礼,勒夫罗伊认为奥斯汀沉闷无趣。但是,随着后来的接触增多,两人的了解更深,渐渐放下了傲慢与偏见,坠入爱河之中,此时的奥斯汀正值20岁的美好时光。可是,勒弗罗伊家庭贫困,他的一大家子人都依靠他舅舅生活,舅舅不接受他与同样贫穷的奥斯汀的恋爱。无奈的现实阻碍了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奥斯汀走了,勒夫罗伊看着奥斯汀远去的马车,心里也在剧烈地痛。失恋的奥斯汀笔耕不辍,不久就写出了《傲慢与偏见》,故事与她自己的这段恋情有许多相似之处。
仍旧沉浸在痛苦中的奥斯汀引来了另一个追求者。这是一个有钱又有貌的“高富帅”,他一直被奥斯汀快乐而自由的笑容所吸引,喜欢她独立自我的气质,当然也有美貌。面对他的追求,奥斯汀却没有表现出依恋,她觉得这个男人就像呆子,尽管他很有钱,能给她富裕的生活,能给她的家庭带来帮助,尽管他爱她,可是,最重要的是她不爱他!她果断地拒绝了这位有钱人的求婚,她的母亲甚至气急败坏地质问她靠什么生活,她坚定地回答:“With my pen!(用我的笔)”她守住了自尊,守住了自己的爱。
两个相爱的人终究是放不下对方的。没过多久,勒弗罗伊最终经受不了内心的煎熬来找奥斯汀,两人决定私奔!但是,奥斯汀发现了他的家人给他写的一封信,才确确实实地明白他要承担多么大的家庭责任。她突然觉得自己很自私。于是在中途转车时,她告诉勒夫罗伊,她不能这么做,他们的爱情如果让其他的人也跟着受这么大的伤害,那还是就此了断吧!勒夫罗伊不肯接受,但奥斯汀坚决地拒绝了。然后,她转身离去,乘上回去的车……
如果要让婚姻背负上责任的代价,奥斯汀选择了放弃,她宁愿永远守候那段曾经拥有,相守残缺而刻骨铭心的爱情。
1798年,奥斯汀的邻居把另一个男人比克纳尔带到奥斯汀面前。奥斯汀与比克纳尔趣味相投,低调而平静地恋爱着,谁知道爱神并不喜欢在这里停留,它去了奥斯汀亲密的姐姐那里——卡桑德拉也悄悄爱上了妹妹的男友。她伪造书信告诉奥斯汀比克纳尔去世了,奥斯汀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失去了第二段爱情。1813年,奥斯汀在报纸上读到比克纳尔与刘易斯小姐的结婚启事时才知道自己的爱人还在人世。三年后,她开始感到身体不适,1817年去世,终年42岁。
在中国,有用了50年的时间来等待自己的初恋、78岁才做新娘的张茂渊(张爱玲的姑姑),可是奥斯汀这位英国女作家却终其一生也没有等到自己的真爱。
价值连城的《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在1797年写成的一部小说,是让奥斯汀受到众多“简迷”追捧的作品。这个故事是以奥斯汀自己的第一段恋情为原型的,讲述18世纪末19世纪初,有偏见的伊丽莎白与傲慢的乡绅贵族达西之间摆脱偏见、共浴爱河的故事。
女主角是20岁的伊丽莎白·班内特,她机智、聪慧并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她的母亲最大的心愿就是把5个女儿都成功地嫁给有钱绅士。正好,邻近的村子搬来了一位有钱的公子宾利,市侩、粗俗的母亲唯 马首是瞻,算计着让哪个女儿攀上他,嫁给他。在宾利举办的舞会上,母亲带着5个女儿前往。伊丽莎白在这里遇到了宾利的朋友——富有的达西。清高的达西面对那位粗俗的母亲表现出了高傲,对伊丽莎白自然也没有给什么好脸色。伊丽莎白从此对这位富有的公子有了偏见,认为他是个傲慢的纨绔子弟。可是经过一次一次的接触和了解,伊丽莎白逐渐发现这个有钱的男人实际上也有真心,而且很善良,两人克服解决了诸多困难,解开了误会,走到了一起。
1811年奥斯汀对这部作品作校正时,书名叫《第一印象》,后来才改成了《傲慢与偏见》,1813年出版。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社1811年曾出版了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口碑不错,因此决定出版《傲慢与偏见》。2002年,1813年首版的《傲慢与偏见》的第一、二、三卷在苏格兰一个古堡的塔楼和藏书室里被意外发现。当时古堡的主人正计划搬家,找来了一位专家为他的藏书分类,结果这位专家在古堡的塔楼找到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首版的第三卷。随后,这位专家和他的同事相继在门厅和图书馆中找到了该书的第一卷和第二卷。最后,这三本书以3.4万英镑的高价被一位英国收藏家买走。到今天,这几本书已经成了旧书收藏家们的目标收集品,价格喊到5万美元,可谓价值连城。
虽然奥斯汀已经去世快两百年了,但她的作品一直流传颇广,尤其在众多女性读者中。所以,不难理解,《傲慢与偏见》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身价倍增,而不是无声消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