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过的非议
虽然《傲慢与偏见》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在2000年BBC“千年作家评选”中奥斯汀还高居第二位,仅仅落后于神座莎士比亚,但是仍有类似夏洛蒂·勃朗特和马克·吐温这样的名人对奥斯汀持有尖刻的评价。优秀的作品、杰出的人总是有躲不过的非议。
夏洛蒂·勃朗特是《简·爱》的作者,比奥斯汀成名稍晚。她批评奥斯汀的视角过于狭隘,还在私人信件中毫不留情,甚至有失公允地揶揄奥斯汀。她曾说过:“我可不愿在她们的那些高雅而狭窄的房子里跟她(奥斯汀)的那些绅士淑女们待在一起。”我们从奥斯汀的小说中的确可以看到,房子比较窄,人物活动的天地往往比较狭小,但这也许正是作者的安排。在《傲慢与偏见》的第九章中,达西说:“在乡下,你周围的环境非常闭塞,很少变化。”伊丽莎白的回答显然代表作者自己的看法:“可是人本身变化那么多,你永远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出新的东西。”所以,勃朗特所认为的狭隘其实正好是奥斯汀的安排,是她独特思想的赋予。
大名鼎鼎的马克·吐温说到简·奥斯汀时更是毫不留情:“一个图书馆只要没有奥斯汀的书就是好图书馆。” “反简派”对简·奥斯汀的非议一直没有停歇。利维斯在《伟大的传统》中对Cecil爵士这个“简迷”抱着一副娱乐消闲的态度读奥斯汀就大大不以为然;20世纪60年代以后,特别是1968年Marvin mudrick出版的Jane Austen: Irony as Defense and Discovery,以及1979年Sandra Gilbert和Susan guhar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已经使奥斯汀的形象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读到的大相径庭,再加上最近20年的“修正主义”传记,奥斯汀后人努力想创造的一个纯洁的天使形象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她几乎被刻画成了一个女权主义的先锋、文化批评的前驱,甚至是刻薄刁钻的小妇人。
其实,只要稍加仔细地琢磨一下就可以辨别,一个面对“高富帅”的狂热追求而不动心的女孩,一个只衷心于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人,一个不为金钱所动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是刁钻刻薄的人?而且他的亲戚朋友对她的印象和回忆都是她是“一个安静的女孩”,所以,很难想象她是一个如“反简派”刻画的尖锐的文化批评者……所以,我们姑且认为,非议是一个杰出作家和伟大作品的组成部分。
链接一:残缺的《华森一家》也成了天价
一部《傲慢与偏见》在伦敦拍得3.4万英镑的价钱,将简·奥斯汀的身价拔了一个新高。可是,值钱的不仅仅是这一部,奥斯汀从未出版过的《华森一家》手稿也成了炙手可热的藏品。这部1804年写的手稿被一位神秘买家以993250英镑的高价买走,这个价格是拍卖指导价格的三倍多。
《华森一家》讲述的是,一位丧偶牧师收养了四姐妹,四姐妹个个都希望能嫁个好人家,由此发生了种种故事……很多专家都认为,《华森一家》中任性、有独立思考头脑的女主角艾玛就是作者奥斯汀本人的真实写照。而其中最小的女儿艾玛从小在一个富裕的姑母家长大,她对姐姐们“狩猎丈夫”的心态和行为感到非常震惊。奥斯汀曾在给她的姐姐的信中透露,小说《华森一家》中女孩的父亲沃森先生在小说故事的推进中必将死去……碰巧的是,奥斯汀自己的父亲也是一位牧师,他于1805年不幸去世。命运惊人地与编造的故事相吻合,奥斯汀胆怯了,她马上停止了这本书的创作,她感觉到一种不祥的预兆,小说不仅在父亲的死去上出现“雷同”,主人公的悲剧居然也和自己的现实生活那么相似。父亲死后,奥斯汀被迫搬去和她的哥哥和嫂嫂同住,而他们的相处一直都很不愉快。奥斯汀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没有摆脱在经济上依赖男性的宿命,她感觉到万分的悲惨,所以终止了创作。因此,这部比《傲慢与偏见》还“奥斯汀”的自传体小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却一直处于未完待续的状态。
其实,这部手稿缺失的不仅是后面部分,还有最开始的12页。这12页手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出售,以此来为红十字会筹集资金。它们现在保存在纽约的一家图书馆里。这样一部缺头少尾的手稿却卖得这么高的价钱,除了它有自传体的研究价值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基本上是初稿,里面有很多奥斯汀亲笔删除、修改、重写的地方,这些信息越多就越是值钱。
这部手稿是由奥斯汀的后代琼·奥斯汀出售的,琼·奥斯汀住在加拿大,她还向公众展示了简·奥斯汀细小、工整的字迹,以及她在工作中的难得一见的场景,比如她如何对小说脚本进行编辑和修订等。这部手稿包含了简·奥斯汀对19世纪初上流社会的敏锐观察。由于简·奥斯汀的手稿遗留至今的非常少,所以这部罕见的手稿更加令人重视,拍出了天价。
链接二:治病?谋杀?——头发里的砷
奥斯汀1817年逝世,年仅42岁,对于她的英年早逝,各界人士都愿意深究一下。1817年5月,奥斯汀前往温彻斯特就医,2个月后不幸离世,死后被家人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于后人而言,她的英年早逝实在是令人叹惋,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她究竟因何致死长期以来都是不解之谜。
奥斯汀曾在信中描述当时的自己: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直至卧床不起,期间伴随着皮肤色素沉积、反胃和风湿性疼痛等症状。在其去世前两个月,奥斯汀写道:我的头脑一直是清醒的,几乎没有什么疼痛。躺在病床上的她甚至还为姐姐诵读过一首讽刺诗。
是什么病让她皮肤色素沉着、反胃和风湿性疼痛,还在短时间内就医治无效死亡?很多人进行了猜测。1964年,英国医生扎卡里·柯普爵士说,奥斯汀所得的可能是罕见的结核性阿狄森氏病,也就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她身上那些症状应该就是由这些病害的病变所致。但是,这种猜测遭到了反对,因为大多数阿狄森氏病患者都会有精神错乱、全身疼痛、体重减轻和食欲降低等症状,而奥斯汀曾说过她没有这些症状。
英国罪案小说家琳赛·阿什福德在一封信中发现了奥斯汀这样的描述:“我现在好多了,面色也好了些,之前真的相当糟糕,面色苍白中泛黑,还有不该出现的颜色。”阿什福德首先想到这有可能是慢性砷中毒,而且北美简·奥斯汀协会前主席也支持这种观点,因为他们早年检测过通过拍卖得到的一缕奥斯汀的发束,在其中发现了高含量的砷。在奥斯汀生活的年代,砷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中,用以治疗风湿、梅毒等疾病。而奥斯汀在信件中确实透露过,她患有风湿,并因此忍受病痛。阿什福德认为,奥斯汀很有可能是在治疗其他疾病的过程中,长期服用含砷的药物,从而导致了慢性砷中毒。
除了治病的副作用以外,这位罪案小说家还进行了大胆的职业化的猜测——奥斯汀死于谋杀。因为砷无色无味,与面粉等混合或溶水后难于分辨,其中毒症状发展缓慢,容易被误以为是霍乱或急性肠胃炎,它很适合用作蓄意投毒。但是,这种猜测没有找到更多的依据,恐怕这个“安静的女孩”是很难引起别人的杀心的,这更多地像是职业罪案小说家虚拟的故事情节。拿破仑的头发中也曾检测出大量的砷,被怀疑死于慢性砷中毒,但是同样没有确切证据证明。
奥斯汀的过早离世的确留下很多疑团,但如果不对其遗骸进行检测,恐怕没人知道她的确切死因。
链接三:英国文坛女人的崛起
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女性永远都是主角,写得十分细腻,而且具有独立的思想。与她相类似的,以女人为主角的女作家还有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爱略特。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表现了当时出现的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小说表达妇女的权利。比如,影响深远的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就是一部家庭女教师的独立宣言;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充满狂放的激情,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乔治·爱略特在小说中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对人有深厚的同情。
随着20世纪女权运动的兴起,对她们和她们作品的研究更加深入,女性主义文学的创作和研究甚至出现了一场世界性的高潮。在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作家也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女性文学研究也进入学者的视野,至今仍是文学的一个独立而奇特、有趣的领域。英国女性主义文学尤其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其中的女性形象体现着女奴到女权,再到女性,最后到女人的嬗变。19世纪女性文学崛起,尤其是勃朗特姐妹的异军突起,被认为是英国女性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宣告女性文学达到顶峰。
这些女作家的创作主要都取材于日常家居生活、个人情感,而很少去涉足社会大题材。这一方面可能与她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女人活动的范围比男人小,尤其在十八九世纪的欧洲,她们的活动被局限在家庭生活中,女人在文化上处于边缘和男性的配角的地位。不过,虽然她们很难透彻地了解社会大主题,但这些觉醒的女性对它总会有自己的理解,而她们绝大部分没有去碰那个主题,也许是因为她们在家庭生活的小圈子里发现了更深刻的东西,她们更乐于在这样的小圈子里发掘人性的善恶美丑。更合理的一种可能是,她们特意将自己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的体验写进小说,是为了争取妇女的话语权,她们的个人体验成为被遮蔽的妇女的集体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记忆。
在女性文学中,一个靓丽的看点是,文学中的女性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性,19世纪英国这些美女作家将笔触深情地回旋在自己的圈子里,向世人讲述了那个年代的英国女人,向世界呼喊出了“女人要说话”的声音。
火柴天堂——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年),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安徒生一生写了整整40年童话,直到生命结束共创作了168篇作品,那时候几乎每一个圣诞节都有一本新童话来到孩子们身边。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制作。“安徒生”这一丹麦最普通的姓氏,既变成了童话的代名词,也象征着一个不灭的灵魂。
童话般的人生
安徒生从小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很艰辛,直到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王”,他才破茧成蝶。他不止一次将自己的一生描述为一个童话。“虽然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一……我体验过贫苦与孤独,经历过豪华的生活;我被奚落过,也获得过尊重;我曾在冰冷的暗夜中独自流泪,承受失去爱情的痛苦;也曾在潮水般的赞美声中体味收获成功的快乐与幸福……人生就是童话,我的一生也是一个童话。”
1805年4月的一天,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欧登塞,他的出生给一个贫困的家庭增添了快乐的负担。安徒生的父亲是一个贫苦鞋匠,他喜欢读书,想象力丰富,还有点浪漫气质。安徒生的母亲是一个质朴的洗衣妇,很耐劳,相信许多神奇的事情。欧登塞小镇闭塞而单纯,人们相信上帝和女巫,许多传说让这个小镇看起来似乎真的有超乎人类的东西存在。安徒生就在这个“神奇”的地方成长,他感觉随时都可能有神奇或者可怕的事情发生,有时他会被树林中自己想象出来的精灵吓得飞奔回家,魂不附体。在学校里,他会把同学们想象成公主、敌人、女巫……做出许多可笑又可气的事情。
美好的童年短暂而难忘,1813年,拿破仑对丹麦发动战争,安徒生的父亲上了战场,两年后回到家中,一病不起,最终被“冰雪姑娘”带走,留下彻骨的寒冷和无助的妻儿。生计每况愈下,安徒生11岁那年当了童工。工作间歇,这个瘦小的孩子为工友们歌唱,声音清脆而响亮,一个工人对他说:“你干吗不去当演员?”安徒生顿悟了,对啊,为什么我不去当演员呢!他喜欢表演,喜欢众星捧月的感觉,喜欢观众的掌声。就这样,14岁那年,他揣着梦想和几个银币,不理会母亲的反对,决然踏上了去往哥本哈根的路。
他哪里知道,母亲是对的。当年的成名之路恐怕不比今天的好走,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他依然没有在舞台上赢得自己的灯光,而且一场病夺走了他清脆的嗓音,他忍痛断绝了自己的明星之路。但他在剧团里读到了许多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他决定在写作这条道路上“红起来”。1822年,他写了一部叫《阿芙索尔》的剧本,其中丰富的想象和真实的情感让他得到资助,被送到拉丁文学校学习。
坐在低年级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对已经17岁的安徒生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在学校里,他创作了诗篇《傍晚》和《垂死的孩子》,发表在作家海登堡的刊物上,大受好评。经过艰苦的努力,他在1828年顺利毕业。1829年,安徒生的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公演,听着观众的喝彩,年轻的剧作家滚滚泪下——十几年前,正是在同一家戏院中,他曾受到尖刻的鄙薄和否定。但现在,他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和欢呼,他终于成功了,
爱情没来过
安徒生一生创作了那么多经典的公主与王子的童话,却一生也没有遇见自己的公主。他不是终身未娶,他是终身未恋。而且,相对那些“爱不成”的人来说,他是从未经历过爱情。
1822年,正在靠资助求学的17岁的安徒生结识了一位海军大将,并与他的女儿日久生情,可是家庭、身世之间的差别让他迟迟不敢开口表白,直到这位姑娘葬身在大西洋失火的轮船上,他才意识到他的初恋夭折了。
1830年,为了给创作剧本搜集素材,安徒生在丹麦国内作了为期两个月的旅行。在中途探望朋友的过程中,他相中了朋友的妹妹,可惜,人家早已名花有主。安徒生继续着自己的单相思之旅。
1832年,安徒生爱上了比他小8岁的路易斯·科林。路易斯·科林是丹麦财政大臣的女儿,虽然此时安徒生已经小有名气,但是以笔杆子为生的人怎能跟政府重臣的千金相比,他们之间的隔阂是明显的。这次安徒生的自卑不是没有理由的。1833年冬,科林订婚了,可悲的是,科林的订婚对象不仅不是安徒生,而且她与别人订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安徒生——她是在7年后才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