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7638700000025

第25章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2)

1.选购鞋子的时间,最好是在下午或黄昏。因为经过一天的活动后,双脚的尺码会比早上时略为增大,所以在黄昏时选购鞋子尺码会较准确。

2.如果您的双脚大小有别,应以较大的一只脚的尺码为标准。

3.购鞋时,最好能用尺准确地度量脚与鞋的尺码,这样可避免因为脚部的感觉差而购买了过宽或过紧的鞋子。

4.尽量选择软皮面、绢面或布面等透气性好、鞋头圆、厚胶底(3cm左右)的运动鞋,款式宜简单。

5.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凉鞋,以免双足受损伤。

糖尿病患者穿鞋时的注意事项

1.首次穿着新鞋,时间不宜过久。因为新鞋较硬,容易使脚部受损。最好先试穿1~2小时,等适应后再逐渐增加穿着时间。

2.试穿新鞋后,要仔细检查双脚,若发现水泡、皮肤破损或有任何红肿现象即表示新鞋的尺码或鞋形不合适,不宜再穿着。

3.每次穿鞋前要检查一下鞋子内,清除鞋内的杂物,如沙石、硬币、钉子等。

糖尿病患者穿袜子时的注意事项

穿着袜子的重要性往往被人忽略。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双合适的袜子,不但能保护双脚还可以减少脚部与鞋子的摩擦,更有吸汗作用,有良好的足部保护作用。在日常选购袜子时要注意:

1.应选购柔软的棉质袜,具有吸汗和透气性。

2.应选择浅颜色(如白色)的袜子,以便当脚部皮肤损伤有脓、血性分泌物渗出时及早发现。

3.不宜穿着弹性过强的袜子,尤其是袜头、袜腰部分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不要穿着有破洞的袜子因为破口若套住脚趾,会影响血液循环,后果严重。

5.袜子穿破应弃之而不宜修补,因为缝口不平坦易于弄伤脚部。

常见的足部问题及处理方法

1.陷甲

(1)陷甲(向内生长的指甲)不可自行修剪,应到医院请足病诊疗师处理。

(2)如果趾甲底部遇到压力,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所以必须用抗生素治疗及冲洗。必要时甚至要手术切除。

(3)为防止趾甲向内生长,平时剪指甲,要平着横剪,两边切勿剪得太深。

2.水泡由于血循环不良,足部软组织变薄,皮肤干燥,如足部任何一处受到挤压或摩擦时很容易导致水泡发生。

(1)一旦有水泡发生,尽量避免切开,宜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液体,以无菌纱布敷盖,水泡干枯后形成痂皮,切勿强行剥脱,要任其自然脱落。个别的水泡需要切开包扎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2)穿适合自己脚型的袜子和鞋子可以减少产生水疱的机会。

(3)尽量不弄破水疱,以免伤口被细菌感染。

3.皮肤破裂及磨伤多由皮肤干燥引起,可见于脚后跟、胼胝周围及慢性真菌感染部位。

(1)为了预防,可用润肤膏保持皮肤湿润。

(2)如系真菌感染(脚癣)应请医生开抗真菌药涂于脚部患处。

(3)足趾间多汗可使趾间皮肤浸软引起破裂,因此洗脚后要擦净擦干。

(4)保持鞋袜干燥,要穿合适的鞋子,严禁鞋内有异物。

4.鸡眼和胼胝硬的鸡眼和胼胝不断压迫皮下软组织,可发生血肿及组织坏死,继而形成溃疡、脓肿及坏疽。

(1)足部发生鸡眼和胼胝,不应自己随便用刀片割或用市面上的鸡眼药水或贴鸡眼胶布、药膏,它们都含有强烈的腐蚀性药物,因为使用不当,除腐蚀了鸡眼或硬皮外,还会侵蚀周围的皮肤而引起溃烂、坏死。

(2)发生鸡眼和胼胝要及时到医院请足病诊疗师处理。

(3)为预防鸡眼和胼胝的发生,应穿合脚的鞋子,不穿尖头鞋、高跟鞋,防止脚部受压迫和摩擦。

5.真菌感染脚部皮肤潮湿,如脚汗多的人,特别容易受真菌感染,发生脚癣。

(1)发生脚癣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如脚气灵软膏、惠氏软膏、咪康唑霜等)涂于患处,或用抗真菌药粉扑于鞋内,防止真菌繁殖。应及时治疗,避免恶化造成溃烂。

(2)预防脚癣的关键是每天洗脚、更换袜子,穿着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

6.甲沟炎甲沟损伤后感染成为甲沟炎。甲沟的损伤多因修剪指甲不当而造成。

(1)发生甲沟炎时应立即去医院,请专科医师处理。

(2)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局部如有脓液要切开引流,每日更换消毒纱布,必要时要拔甲引流。

(3)患者须卧床休息,抬高受伤肢体,促进伤口愈合。

(4)预防甲沟炎的关键是修剪指甲时要小心甲沟。指甲旁长有肉刺时,不要用手撕拉肉刺,要用指甲刀剪掉,并涂以酒精消毒。

糖尿病患者疾病时应注意什么

1.切记不可随意停止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有呕吐、腹泻或无法进食时,应及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不可自行停药。

2.应增加自我监测血糖、尿糖的次数,最好每4小时测定1次,若血糖高于15mmol/L或尿糖持续4个加号(++++)时,则要测试尿酮体。如有呕吐或腹泻现象,需要每2小时测1次血糖。如果血糖持续偏高,并且有血糖过高的症状,如口渴、多尿及疲倦现象,应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

3.卧床休息,保持体力,不可做过多剧烈运动。

4.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若有食欲不振或呕吐现象,则可采用分食多餐,吃一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馄饨、牛奶、果汁、清汤等,以保持足够的糖类摄入量。

5.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伴有持续性呕吐、腹泻、呼吸困难、体重急速减轻,必须尽快去医院诊治,住院接受治疗。

切记,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加倍小心糖尿病的控制,如病情严重,尽快入院观察及治疗,以稳定病情。

怎样进行尿糖、尿酮体测试

1.怎样配制班氏液和酮体粉

(1)班氏液配制方法:取硫酸铜173g、枸橼酸钠173g、无水碳酸钠100g(或用结晶碳酸钠200g),蒸馏水加至1000ml。先将枸橼酸钠与碳酸钠溶于700ml蒸馏水内,可加热助其溶解。再将硫酸铜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然后将硫酸铜溶液倾入已冷却的枸橼酸钠和碳酸钠溶液内,并加蒸馏水使溶液总量为1000ml,用滤纸过滤备用。药液配好后,可先试一试效果怎样。在试管内加一些配好的药水,再溶入2滴糖水,如出现赤红色即符合要求。

(2)酮体粉配制方法:取硝普钠结晶1g、无水碳酸钠20g、硫酸铵40g研磨均匀,但不宜过细。以上3种化学药物研碎,混匀即可。

2.如何进行尿糖测试

主要方法有:

(1)班氏试剂法:取班氏溶液20滴,点燃酒精灯,用木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加入尿液2滴,置酒精灯上煮沸1、2分钟,边煮边摇动,以防液体喷溅出管外,并注意不要将火烧到液面以上试管,防止将试管烧裂。

等冷却判断结果如下:

蓝色(原色不变),说明尿中无糖;

绿色(士),含糖极微量,<28mmol/L;

淡黄色沉淀(+),含糖微量,28mmol/L左右;

黄绿色(++),含糖少量,56~112mmol/L;

红色及棕色(+++),含糖多量,112mmol/L以上。

(2)尿糖试纸法

此法简便,准确,携带方便,很受糖尿病患者欢迎。使用方法是:将试纸条浸入尿液中,湿透(约1秒钟)后取出,在1分钟内,观察试纸颜色,并与标准对照,即能得出测定结果。在使用时应注意,把试纸取出后,须立即将瓶塞盖紧,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以防变质。

3.怎样进行尿酮体测试尿酮体检查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有以下两种常用方法供选用:

(1)酮体粉法:取配制好的酮体粉1小匙,放在反应板的小孔中,加新鲜尿液3、4滴,以浸湿粉末为度,1、2分钟后观察颜色变化。在2分钟内如变成紫色,为酮体阳性反应。1分钟后只有一点紫色沉淀为弱阳性;如果一滴入就立即变成紫色为强阳性反应;颜色不变为阴性。

(2)酮体试纸法:用硝普钠等试剂作为酮体试纸,将其浸入新鲜尿液中后立即取出,多余尿液于容器边缘除去,3分钟后在白色或白光下与标准板比较,判定结果。

记好病情自我监测日记

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应有自己的血糖、尿糖自我监测日记,并养成每天记录的良好习惯。

自我监测日记内容包括:

1.测血糖、尿糖、HbAic的日期、时间。

2.与吃饭的关系,即是饭前还是饭后测的。

3.血糖、尿糖测定的结果。

4.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时间、种类、剂量。

5.任何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进食的食物种类、数量、运动量、生病情况等。

6.低血糖症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症状的体验等。

7.每次去医院看病时,应带好你的自我监测日记,并参与医生讨论如何调整治疗方法。

自己注射胰岛素应注意的事项

1.目前胰岛素注射器种类

(1)1毫升玻璃注射器:此种注射器经济,可反复消毒使用,目前仍有不少患者采用。

(2)一次性塑料胰岛素注射器:使用较普遍,有以下特点:针管刻度等于胰岛素单位,省去计算麻烦。针头与针管直接连接,无死腔,不漏液,剂量很准确。针头细、针尖光滑,注射时不感疼痛。

(3)笔式胰岛素注射器:它是胰岛素注射的理想器具,国内使用的人越来越多。专用笔芯式胰岛素装入笔内,省去每次抽吸药液之不便,只需转动剂量调节钮,即可调至所需注射量,且剂量准确,针头细而短,几乎不感疼痛。可随身携带,外出旅行、出差使用方便。

(4)无针胰岛素注射仪:它是一种利用高压将胰岛素迅速注射到皮下的装置,无须针头,对惧怕针头而又需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这种装置价格昂贵,瘦弱的患者常因血压高而皮肤青肿,每2周需拆洗1次,拆装过程又过于复杂,临床应用不广泛。

2.玻璃注射器的常用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法:方法是将洗干净的注射器、针头放入小煮沸器或小钢精锅内,加水漫过注射器具煮沸后,再煮15分钟即可。

(2)蒸汽消毒法:方法是用纱布将洗干净的注射器、针头、镊子包起来,放在小饭盒里盖好,然后放在蒸锅或蒸笼里蒸,烧开后再蒸25~30分钟即可。如有条件,以高压蒸汽消毒最为理想。每次注射都要更换针头和注射器,且每次取出针头、注射器的动作要快,并将饭盒盖紧,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污染。

3.如何抽取单一种类的胰岛素要求剂量一定要准确。选用1ml注射器,首先看准胰岛素瓶签上所标的含量,然后再抽取。如常用的胰岛素每瓶为10re|,共含胰岛索400单位,如此计算,每毫升含40单位,每0.1ml含4单位。假如需要20单位,需要准确抽取0.5ml即可。近年来短效高纯度胰岛素,每毫升含100单位,也有每毫升含80单位的,因此,使用时需认真核对。

抽取方法为:

(1)洗手。

(2)混匀胰岛素。可用不同方法,如将胰岛素瓶在两手掌内轻轻滚动,或将药瓶上下颠倒几次,也可将胰岛素瓶轻轻摇动。

(3)如果启用新瓶,将橡皮塞上的保护层去掉。但千万不可将橡皮塞打开。

(4)用酒精棉球轻擦橡皮塞。

(5)取掉注射器针头的保护盖,轻拉推柄抽吸胰岛素单位数的刻度的等量空气。吸入准备抽吸胰岛素单位数的刻度的等量空气。

(6)将针头插入胰岛素瓶内并确定针头在瓶内,轻压推柄将空气注进瓶内。

(7)将瓶底向上,针筒在下,且针头在瓶中胰岛素液内,一手拿瓶,一手拿注射器,轻轻拉推柄使胰岛素慢慢进入针筒内,达所需注射的单位刻度线。

(8)应尽量保证无气泡进入针筒,若有应重新抽胰岛素。

(9)将针头从瓶内抽出,再次确定与你所需注射的胰岛素剂量是否相符。

(10)将保护盖套在针头上,然后可放在桌面上。

4.如何抽吸混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和中(长)效胰岛素混合起来就叫混合胰岛素,其步骤如下:

(1)用酒精棉球消毒待用的两瓶胰岛素的橡皮塞。

(2)将针头插进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瓶内,注入与所需抽取的长效胰岛索量相当的空气,拔出针头。

(3)将所需的与短效胰岛素量相当的空气注入短效胰岛素瓶内,颠倒瓶子,抽取所需注射的短效胰岛素的量,拔出针头。

(4)轻轻晃动长效胰岛素瓶以混匀。将瓶底向上插入针头,抽取所需长效胰岛素的量。

(5)抽出针头,准备注射。

5.如何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常用胰岛素注射部位有: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以2cm2为一个注射区,每一个注射部位划分为若干个注射区。每次注射选择一个区域。

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

注射的轮换可按以下原则:

(1)选左右对称的部位注射,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待轮完,换另处左右对称的部位。如左上臂右上臂左大腿外侧右大腿外侧左侧臀部右侧臀部左上臂……循环轮替。

(2)同一注射部位内注射区的轮换要有规律,以免混淆。

(3)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到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4)如果偶尔吃饭的时间可能提前,则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推迟,则选臀部注射。

6.怎样自己注射胰岛素

(1)首先确定吃饭时间,注射时间应在餐前15~30分钟。

(2)准备好酒精棉球,注射装置及胰岛素。

(3)再一次核对胰岛素剂型,仔细检查药液质量。

(4)选择注射部位。

(5)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直径约5cm范围。

(6)将抽取胰岛素的针垂直快速插入皮肤,确定针头的部分进入皮肤。

(7)试抽吸有无回血,如无回血,缓缓推动针柄,将胰岛素注入体内。

(8)快速拔出针头,用一干棉球轻压注射部位,无须摩擦。

7.怎样保存胰岛素

(1)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在冰箱的冷藏室内(2℃~8℃)储存,应注意不能放在零度以下的冷冻室内,因为胰岛素是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经冷冻后,其降糖作用将被破坏。如果没有冰箱,则应放在阴凉处,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2)已启用的胰岛素:可以放在室温条件下,在这种条件下储存时间不要超过30天。也可放在温度2℃~8℃冰箱储存。但在注射前,最好先放在室温内让胰岛素温暖,这样可避免在注射时有一种不舒服的惑觉,同时也减少对皮下组织的刺激。

(3)旅行、出差时

在乘飞机或火车等长途旅行时,应随身携带,而不要放在旅行袋等行李中,更不能放在托运的行李中。如果不超过1个月,也可不放在冰箱里,但应避免药瓶暴露于阳光处或高温、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特殊情况下,且时间不宜过久。当你住在旅店、宾馆等有条件提供冰箱场所时,建议你储存在冰箱冷藏室内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