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7638700000026

第26章 糖尿病患者生活习惯宜忌(1)

生活习惯29宜

糖尿病患者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病友体内胰岛处于绝对或相对不足状态,胰岛细胞功能低下,不能随人体的饮食、活动、睡眠、情绪波动而自行调整血糖水平,必须靠一定量的药物才能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因此,只有生活有计划,有规律,才能在一定量的药物帮助下,使血糖不至于过高或过低。假如日常生活杂乱无章,饮食不能定时、定量,体力活动忽多、忽少,睡眼时间有长、有短,必然造成血糖上下波动,而使病情加重。故糖尿病病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适应和稳定糖尿病病情的变化。

糖尿病病友最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应该是:

1.饮食定时、定量。

2.体力活动定时、定量。

3.睡眠定时、定量,并且要充足。

4.每日的工作及家务合理安排。

5.保持情绪稳定。

6.保持身体清洁。

7.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8.按时用药。

9.定期上医院复查。

因每个病友具体情况不同,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份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生活计划。

糖尿病患者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

一个人吃进的东西经过胃肠道消化吸收,残渣从肛门爽快地排出,便是胃肠道功能良好的表现。有的人排便的次数、时间和粪便的性状基本同定,这就是所谓排便习惯。糖尿病病友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少吃辛辣食品,不饮烈陛酒。

2.每天定时大便,可有意识地安排在清晨起床后或饭后,逐渐形成规律。

3.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4.不要一边大便,一边看书报或吸烟。

5.注意肛门清清、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若有必要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15~20分钟,水温以摄氏40~50℃为好。

糠尿病患者宜正确使用电热褥

很多糖尿病病友在冬天使用电热褥取暖,尤其是在南方。糖尿病病友因体质虚弱,使用电热褥时易引起脱水和皮炎,所以,使用电热褥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电热褥不要直接与人体接触,上面应铺一层被单和毛毯。

2.通电时间不宜太长,一般睡前通电加热,在快入睡时关掉电源。

3.使用电热褥的季节,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4.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不使用电热褥,在使用时如出现过敏应立即停用。

5.患了电热褥皮炎,可口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

6.使用电热褥时若出现唇干、口燥,脱水现象,可先饮温开水,若不好转,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糖尿病患者宜提防跌倒

老年糖尿病病友们由于年老体弱,合并症又多,而且还要服用降糖、降压等药物,身体虚弱,行走时特别容易跌倒,为防止跌倒,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一个“慢”字:凡是经常眩晕、血压太高或过低及心脏功能欠佳者,平时干活,走路上楼都坚持一个慢字,转头要慢,起身要慢,落脚要慢,起步要慢,由于慢才能稳,稳就不易跌倒。

2.用药后不宜立即活动:在用过降压药、降糖药、镇静药等之后,不宜外出或单独行走,应卧床休息1小时后方可活动。

3.禁去危险地带:夏天雨后、冬季冰雪天时、闹市区等危险之地,老人最好不要前去,以防意外。

4.选择一支合适的拐杖:它可以成为老年人的第三条腿,起着稳定重心和防止滑倒的作用,拐杖着地端十分重要,和地面的摩擦力要大,才能有稳身,防止跌倒的功效,所以必须用橡皮包好。

5.选择合适的鞋:鞋要合脚,鞋带不要太长,以免松开时被绊倒,选用布底或橡胶底的鞋使之有较好的防滑性能。

6.坚持锻炼: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不仅能强筋健骨,还能加强灵敏性。糖尿病患者宜“享受冬日阳光”

寒冷的冬季,晒太阳不仅给人以温暖,而且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结核杆菌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能生存几小时)。晒太阳还能使人体内的维生素D生成增多,促进骨质的钙化和生长。但过度晒太阳又会使人变得反应迟钝,诱发皮肤病。盛夏不宜暴晒,冬季也不是晒太阳越多越好。一般应选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的后“黄金时段”每天坚持晒太阳30~60分钟,老年人宜选择“杲杲冬日出”后的半小时开始晒太阳,此时,空气湿润又新鲜,阳光温暖又柔和。

糖尿病患者宜选择合适的鞋

由于糖尿病病友易发生糖尿病足部病变,挑选鞋就显得尤其重要。

1.选择皮革或帆布的鞋为好,因为皮革和帆布的鞋空气流通性能较好,可减轻足部出汗的机会,引起足部皮肤过敏或感染的危险性也相应下降。

2.挑选平底鞋,忌选高跟鞋。由于高跟鞋可给足趾施加额外的压力,这样会影响血液循环,甚至造成挤压伤或水泡产生。

3.选择的鞋,鞋头不要太挤,要预留一定的宽度和长度,避免夹挤影响血液循环。

4.购置的新鞋,最初几天对易摩擦部位,放置一点棉花,避免磨破,而且初穿时应先短时间试穿半小时,看看哪个部位皮肤已被磨成红肿,如果没有问题发生,可逐步增长穿鞋时间。

5.经常检查鞋子的内部,如发生有粗边、裂痕,应即时修补,以免损害足趾。

尿病患者宜经常清洗活动性假牙

糖尿病病友因牙齿容易脱落,所以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镶有假牙。因糖尿病病友的口腔细菌种类与正常人不同.,常有因戴用的假牙清洁不当造成真菌感染,口腔粘膜红肿,有出血点,甚至糜烂,引起义齿性口腔炎的现象发生,所以假牙的每日清洗尤为重要。下面介绍3种刷假牙的方法:

1.机械刷牙法:这种方法最常用。毛刷蘸牙膏或香皂仔细洗刷牙的各个面,重点应刷洗牙的内面。但应注意不能来回反复用力硬刷,以免损坏假牙。

2.化学药物浸泡法:先将假牙轻轻洗刷,然后放入0.02%洗必泰或3%双氧水中,浸泡15分钟取出,再用自来水冲净。长期使用该方法,可使假牙退色,甚至变形,因此,该法不宜多用。

3.生物酶除渍法:此法利用洗米水浸泡假牙,该法简便,有效,易行。洗米时,可有意识多搓淘几次,以增加洗米水的浓度。然后将洗米水倒入宽口杯内,水的多少以能浸没假牙为原则,盖好杯盖备用。临睡前,将假牙取下放入洗米水中浸泡,次口起床后将假牙从洗米水中取出,用软毛刷洗刷干净,即可戴入口内。洗米水中含有多种生物酶,具有去污功能。假牙以多次浸泡后,能逐渐去除烟渍、茶渍,避免菌斑形成。洗米水对假牙没有腐蚀作用。

使用假牙的糖尿病病友,应每餐后摘下假牙,漱口,刷牙后用清水浸泡,睡时不戴。也可以经常用2%~5%小苏打水漱口,以减少真菌感染的机会。

宜合理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

糖尿病病友生活方式的好坏与药物治疗是同等重要的,所谓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1.穿衣保暖:糖尿病病友应比一般人更要注意保暖,冬季是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的多发季节,寒冷又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的诱因之一,糖尿病病友合并冠心病发病率极高;同时寒冷又会刺激血糖上升,使病情加重。因此,在严寒或气候变化之际,糖尿病病友应及时增加衣服,裤子和内衣均宜肥大些,平时裤带不应扎得过紧。

2.饮食多样:糖尿病病友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瘦肉、鸡、鱼、乳、豆制品、海产品、蘑菇等都应吃些,新鲜的蔬菜更应多吃,忌酒与忌烟,肥胖者应限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对心脏和糖尿病控制均有益。

3.睡眠充足:睡眠好、休息好对糖尿病病友十分重要,因此应力求有一个较为安静和舒适的居住条件,睡前不要吃东西,不喝浓茶,不吸烟,更不可饮酒,看电视、电影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不看情节紧张,场面惊险,恐怖的片子,睡眠时应取右侧卧位,手不要放在胸部,防止心脏受压。

4.不宜独居:心肌梗死或猝死易发生在安静的夜晚,夜间有时又会出现低血糖,因此不应让病友自己独居一室,与病友同居的亲人或朋友在夜里应提高警觉,备好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糖水等应急用品,一旦发现意外,积极抢救。

5.运动有益:运动对心血管有利,还能降低血糖及轻中度高血压等,有利于病情的控制。除了每天饭后应坚持散步外,上下班应以步行为佳。

宜正确使用电风扇

1.刚刚劳动或运动完毕、大汗淋漓的时候,不要马上吹电风扇。当出汗不止时,可以充分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这时如果贪图一时凉爽,用电风扇直接猛吹,会使温度骤降,毛孔闭塞,容易致伤风感冒。

2.糖尿病病友的体质多虚弱多病,在使用电风扇时应尽量避免近距离、高速档的单向风,以不定向的中低速风为宜。

3.不要在睡眠时使用无定时装置的电风扇,即使电风扇有定时装置,也要注意吹风时间不要过久。因为在睡眠状态中一旦吹风过久,就易着凉。

糖尿病患者外出应注意什么问题

当糖尿病病友外出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随身带好降糖药物,特别是型糖尿病病友应带好胰岛素、胰岛素注射器、针头、酒精棉球及尿糖试纸或小型血糖测定仪,千万别忘了按时服药或打针以及注射用具的消毒。

2.别忘了及时加餐,一般外出,特别是当爬山、游玩、长途旅行等活动量较大时,主食量要相应加大些。

3.注意劳逸结合,外出时比较劳累,要注意忙中偷闲,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之类的食品,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5.最好随身携带一张疾病卡片,以备在发生低血糖昏迷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急用,别人一经发现这张卡片,就可以做一些简单处置并送医院急救,抢救病友的生命。

糖尿病患者家属应注意些什么

1.糖尿病友的家属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糖尿病的知识,多给病友一些温暖、帮助和鼓励。

2.学会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和处理,经常提醒病友及时就餐或加餐。

3.学会验尿糖、酮体的方法,如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最好购买一台血糖测定仪,学会其使用方法及注射胰岛素的技术。

4.督促病友按时服药或打针,尤其是要捉醒或监督那些尚缺乏自制力的年轻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友,按时注射胰岛素。

5.正确对待饮食,处理好饮食与胰岛素的关系,饮食即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既不能早给,也不能晚给;督促病友戒烟、戒酒。

6.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送病友去医院。当病友突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时,要想到是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应及时送医院急诊。

7.要多鼓励病友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不要把病友看成是自己的负担。

8.对病友关心和爱护要适当,否则病友就有“自己是病人,成了家人的包袱”的沉重心理负担,对糖尿病控制非常不利。

糖尿病患者宜正确使用体温表

糖尿病病友平时肯定要用到体温表。体温表怎样正确使用呢?人体腋下的正常体温是36℃~37.2℃。体温可通过体温表在口腔、腋窝及肛门中测试。口温一般要比肛温低03℃~05℃,而腋温又较口温低05℃。

体温表分口表及肛表二种。正确使用体温表,应首先将体温表的水银甩到35.5℃以下,然后根据不同病友,不同疾病,放置在不同的测温部位测量体温。

口表适合于7岁以上能够合作的儿童和成人,此法测试体温时间短,只需测3分钟,既方便又准确,但易受冷热饮食的影响而出现误差,故须在饮食30分钟以后测试。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把口张开,将水银头置于舌下,然后将口唇闭紧,切勿用牙齿咬合,以免损坏玻璃棒,使水银溢出而中毒;肛表适用于7岁以下小儿及有口腔疾病或精神病的病友以及昏迷病友等。此法测试也只需约3分钟,也较准确。方法是将水银表上涂上润滑剂,如石蜡油、凡士林软液,然后插入肛门25~3厘米(肛表约1/3)处。插入时肛门应放松,过分紧张或强行插入会损伤肛门周围组织。长期便秘的病友宜用腋表,测试的时间为5~10分钟。放置时应特别注意,先将胸前衣钮解开,把水银头放在腋窝当中(贴紧皮肤),屈肘,手扶对侧肩部以夹紧腋窝。如发现腋下着汗,应先擦干后再试。

糖尿病患者冬季注意保护脚部

糖尿病若长期得不到满意控制,血糖过高,会出现下肢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理性改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微循环阻碍,会导致肢端缺血、溃烂、感染、坏疽。在大血管和微血管发生病变的同时,多伴有周围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病变,引起触、温、痛觉降低或消失,使组织受损而不易被患者发觉,伤口极易感染,出现溃烂、坏疽。另外植物神经病变常引起无汗、干裂、感染。发生坏疽。运动神经病变引起足的畸形、夏科氏关节、肌肉萎缩等。如果足部保护不好,常易导致溃烂及坏疽发生。冬季寒冷,寒冷的刺激一方面可诱发高血糖,另一方面可使周围血管收缩,使本已缺血的下肢缺血更加严重,容易诱发足部坏疽,因此冬季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保护足部,做到鞋袜要保暖、柔软、舒适;经常检查自己的足部有无损伤、畸形;积极治疗鸡眼、胼底、脚癣;注意足部卫生,经常用温水或中药洗剂泡脚,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等。糖尿病一旦合并肢端坏疽,很难治愈,甚至须要截肢,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非常重视脚的保护,防止脚部病变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处处充满生机,许多病毒、细菌、微生物也进入了繁殖期,春季易于流行各种传染疾病。春季乍暖还寒,一旦超出了人们的防御能力,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糖尿病人由于自身的血糖较高,一方面易于病毒细菌繁殖,另一方面又降低自身的抗病能力,加之血管、神经等并发症,更易感染各种疾病:呼吸系统感染易患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易合并肺结核;泌尿系统感染易患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皮肤感染多见皮肤化脓性感染,如多发性疖病、坏疽等;女性易患会阴部真菌感染。其他如牙周炎,肝脏系统感染,糖尿病足感染,毛霉菌病,恶性外耳道炎,严重者可致败血症。糖尿病患者易患感染,而感染又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预防,积极治疗糖尿病,纠正糖代谢紊乱,增强机体抵抗力,另外不可忽视的是要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女性尤应注意外阴的清洁,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经常开窗通风,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糖尿病患者夏季宜远离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