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糖尿病非药物疗法
7638700000037

第37章 超出糖尿病患者的防治误区(1)

最常见的4大误区

人类与糖尿病的斗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糖尿病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糖尿病的看法及治疗存在诸多误区,这些误区如果不能及时澄清,那么对糖尿病的治疗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在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上,人们通常普遍存在以下4大误区。

1.诊断中的误区

在临床中,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得病几年或几十年,只做过空腹血糖、尿糖的检查,就认为糖尿病已经确诊,开始服用降糖药,其实这是错误的。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失常。血糖、尿糖增高只是糖尿病的标,其根本在“胰岛功能低下”。所以诊断糖尿病的客观指标是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兴奋试验,有条件的还可以检查胰岛素受体结合率。通过以上的试验可以确定糖尿病是Ⅰ型还是Ⅱ型,病情稳定与否,病情属轻度、中度还是重度,对于治疗和预后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兴奋试验一定要同时做。这样便于诊断对照观察,确切了解病情,避免误诊、误治。此外,尿糖的多少受肾糖阈控制,病理情况下尿糖与血糖常不成正比。有些病人根据检查尿糖“+”号多少作为调整使用降糖药、胰岛素剂量的依据是十分危险的。

2.治疗时的误区

受到高血糖的困扰,糖尿病患者都在寻找有效的降糖药物,一听说哪种药物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降低血糖就认为是好药。殊不知,血糖高是胰岛功能障碍,单纯用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只能控制血糖,而不能从根本上恢复胰岛功能。降糖药物的使用只是一种治标之法。临床常用的降糖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磺脲类,另一种是双胍类。磺脲类药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可暂时使空腹血糖下降。而餐后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主要表现,所以有些患者看到空腹血糖正常了,就误以为病情已得到控制,其实胰岛的功能并未改善。双胍类降糖药对轻度肥胖型的糖尿病降低餐后血糖有效。但其机理是抑制体内糖分的吸收,如同节食。人体各脏腑的营养源于食物,如果摄入体内的食物不能为人体所吸收利用,长此以往,则会导致体能下降,胰腺分泌功能降低,甚至衰竭。

3.饮食上的误区

糖尿病患者全身各脏腑器官处于营养缺乏状态,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尤以双下肢更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饮食中营养物质没有被吸收利用(主要是糖分),加上人为的控制饮食,导致人体本已不足的营养更加缺乏,长期这样不但糖尿病本身不能好转,其他内脏如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也会因营养不足而产生病变。正常的饮食应该是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糖尿病人除忌食糖外,尤宜多食小米面制品。一般白面、大米、蛋、奶、肉、排骨汤等均可食用,肾功能差者应少食豆制品,水果于早晨、中午食用为好,糖尿病患者还应忌食辣椒、白酒等刺激性食物。此外,花生米也应少吃,因其易加重脂肪肝。

4.运动时的误区

糖尿病患者要提倡科学合理适当运动,不宜过度而形成劳累。尤其是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者更不能勉强运动,否则事与愿违。应以运动时及运动后身体不感到疲累为度。科学合理的运动,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

口服降糖药的误区

口服降糖药虽然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不能盲目服用,有很多注意事项需要患者了解。目前有很多患者,甚至基层的医生,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时都忽略了一些问题,走进了这样或者那样的误区。

1.急切用药的误区

一般而言,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锻炼、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应减肥,观察1~2个月。如果经过这些措施处理后血糖控制得满意,就可以继续坚持非药物治疗,只有经上述处理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才加用适当的降糖药物治疗。

2.合用同类药物的误区

口服降糖药有多种种类,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都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但是临床上还是能够经常看到这种错误用药的例子,如消渴丸(含优降糖)配美吡达、二甲双胍配苯乙双胍等。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会导致严重的低血糖。

3.选药不当的误区

在服药过程中,忽略了一些注意事项,如肥胖患者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都不是合适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

4.忽视饮食治疗的误区

一些糖尿病患者不愿意控制饮食,只想通过多服降糖药来控制病情,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如果不把好饮食这一关,口服降糖药治疗通常是失败的。

5.跟着感觉走的误区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根据自觉症状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许多Ⅱ型糖尿病病人自觉症状不太明显,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相差不多,于是认为用不用药无关紧要。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临床实践中,单凭饮食和运动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仅见于少数病情较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之初即需给予药物治疗。

6.光吃药,不复查的误区

化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如消渴丸、优降糖、达美康等)的效果逐渐降低,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些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有的病人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原因就在于此。还有一些患者觉得自己已经服药了,就安全了,常常忽视根据自己的血糖水平来调节用药量。这样服药会大大影响药物疗效。

7.中医药能治糖尿病的误区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还都没有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客观地说,中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药效果远不及西药。

8.降糖过度的误区

许多糖尿病患者为了将血糖迅速控制下来,往往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用,这样不仅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所以患者一定要遵医嘱,不得擅自用药或加药。

9.自作主张停药的误区

目前,糖尿病尚不能彻底根治,需要长期治疗。病人经过服药治疗,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还应继续用药维持,同时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切忌擅自停药,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

10.频繁换药的误区

任何药物药效的发挥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许多糖尿病患者不了解这一点,服药没几天,对血糖、尿糖下降程度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就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11.忽视个体化用药的误区

糖尿病用药应因人而异,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体重、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药。所谓“好药”就是适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药,并非新药、贵药才是好药,其他患者用着效果好的药未必另一个患者也适用。

12.过度依赖口服降糖药的误区

口服降糖药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但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或无效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

13.认为药物的价格越贵,疗效越好的误区

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价格低的降糖药效果肯定不好,反之价格高就是良药。其实一种药比另一种药好,不一定体现在价格上,而是要看哪种药更适合自己,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4.不注意体重变化的误区

对于重度肥胖的患者,应先降体重,再根据血糖指标选用降糖药。

情景模拟

张大姐的母亲有糖尿病,两年前,张大姐也总是感到很疲倦,就用母亲的血糖仪测了一下血糖,结果空腹血糖大于14毫摩尔/升。

张大姐:“我妈就把她的降糖药给我吃了,她也是糖尿病,基本上她吃什么药我就吃什么药,没上医院开过,都是在药店买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有5000多万糖尿病患者,有64%~67%的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门诊患者中不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占70%~80%。

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我国在糖尿病教育方面,做得还是非常不够的,有许多患者在得了糖尿病许多年之后,仍然对疾病一无所知。许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甚至为这种无知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使治疗误入歧途,这些都说明糖尿病的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

下面介绍几个在糖尿病认识上常见的误区。

1.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的误区

年龄的确和糖尿病有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大,得糖尿病的概率越大。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且呈现增长趋势。

2.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岛素治疗的误区

事实上,胰岛素注射仅仅在人体失去或基本失去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时才需要,只适用于Ⅰ型糖尿病患者和Ⅱ型糖尿病后期患者。Ⅰ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控制血糖的胰岛素水平绝对低下造成的。正常情况下,胰岛素通过胰脏J3细胞释放胰岛素,Ⅰ型糖尿病体内免疫系统破坏了胰岛素分泌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需要注射胰岛素。Ⅱ型糖尿病不同于前者,他们不是缺乏胰岛素,而是缺乏对它的有效利用,也称胰岛素抵抗。部分Ⅱ型病人分泌的胰岛素比正常人还多,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并不需要胰岛素,而是需要其他治疗,当然也包括药物治疗。

3.糖尿病不致命的误区

虽然糖尿病本身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它所引起的上百种并发症中,很多都是可以致人于死地的。其中包括心脏病、肾衰竭、中风、坏疽溃疡、各种癌症等。医学统计,糖尿病患者患冠状动脉疾病的概率比一般人要高出400%,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脏疾病。糖尿病是致命的,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已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位于第3位。

4.糖尿病来自遗传,无法预防的误区

遗传因素对糖尿病是有影响的,父母如果都是糖尿病患者,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576%,如果父母中一人为糖尿病患者,其可能性也为273%。所以,对于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来说,应该更加小心关注自己的健康。有很多方式(如饮食,锻炼等)可以有效减低患病机率。很多患者家族中并无糖尿病史,但由于生活方式等原因,也患上了糖尿病。

5.糖尿病是富贵病的误区

说糖尿病是“富贵病”,是有一定道理的。富裕人群生活水平高,吃得好,缺乏体力劳动,也相对肥胖,肥胖容易导致身体对胰岛素失去敏感,因此更容易患病。但并不是说只有富人才会得糖尿病,谁都有可能患糖尿病。

饮食上的误区

得了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具体怎样控制,什么食物可以吃,吃多少,什么不可以吃,很多患者在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很多误区。

下面介绍一些糖尿病治疗中饮食方面的误区。

1.得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太多的误区

应该说,糖尿病和吃糖没有直接关系,只是由于食糖转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升高的速度比粮食快,因而对于糖尿病患者产生的症状也快,而对于正常人则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过多食用糖类,身体会将供能量需要之后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9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有关,肥胖使胰岛素失去功效,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病人的主要病因。所以,即使分泌再多的胰岛素,它们也不会被有效利用,应该进入细胞产生能量的葡萄糖流淌在血液和尿中。因此,饮食控制和锻炼身体是预防Ⅱ型糖尿病的最好办法。

2.糖尿病患者绝对不能吃甜食的误区

只要糖尿病患者科学饮食,加上治疗和适当的锻炼,甜点不是完全不能吃的。营养学家不建议特别区分糖尿病患者和非患者的饮食,只是糖尿病患者要合理搭配饮食和注意食用量,尽量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3.糖尿病患者只能吃粗粮的误区

健康的饮食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应该是低脂肪,适量的盐和糖,粗粮,蔬菜和水果等。有些特定限制类的含糖食品一样可以升高血糖,价格也贵,如果含有糖醇,还会导致轻度腹泻。有人认为一旦患上糖尿病终生只能吃粗粮,喝菜汤,在没有好的治疗药物时,只能试着用食疗来抑制糖尿病的进展。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只要调节好食物和能量的摄取,就可以吃大部分食品,但是要尽量少吃和避免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和蜂蜜、糖、巧克力等单糖类含量很高的食品。

4.轻信无糖食品的误区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多,人们对糖尿病的危害也开始有了认识。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针对糖尿病患者而生产的无糖食品。类似无糖口香糖、无糖麦片之类的无糖食品,深受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只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的甜味食品。由此可见,无糖食品的生产必须以“无糖”为标准。糖尿病患者食用这样的食品,不应该引起血糖升高。可是,一方面有些“无糖食品”在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有“无蔗糖”,但配料表上却有“麦芽糖”。另一方面,由于无糖食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循,各生产企业均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所以很多企业对甜味剂的标注不规范或不正确。

市场上许多颇为畅销的所谓的“无糖食品”、“降糖食品”,在食品标签中仅笼统地标着使用了“甜味剂”、“复合甜味剂”、“蛋白糖”等极不规范的名称,而不注明甜味剂的真实化学名称。有关部门在抽查中发现,所谓的“蛋白糖”竟是糖精与糖配方而成。糖尿病患者一旦食用了这类所谓的“无糖食品”,其结果只能是导致血糖升高,病情加重。

医学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在选购和食用无糖食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配料表,了解该产品添加何种甜味剂作为糖类替代品。同时,也要认识到无糖食品绝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更不能相信无糖食品有降糖功效等医疗用语的宣传。

5.糖尿病患者不能喝啤酒可以喝白酒或洋酒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