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7639600000017

第17章 对历史的探索(4)

传说当年在马嵬坡兵变时,一名侍女代杨贵妃而死,杨贵妃在日本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离开大唐,经过漫长漂泊,到了日本山口县久津村,而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员。日本南宫博的《杨贵妃外传》和渡边龙策的《杨贵妃复活秘史》中对此也有描述。难道杨贵妃真逃去了日本?着名的比较文学专家严绍焘认为,这跟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关,白居易在诗的后半部分表述了对杨贵妃的一种想象,说杨贵妃虽然在事变中人已死,但她的灵魂飘到了仙山上,后来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仙山上相遇了。而众所周知,《长恨歌》描写的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

人们分析了《长恨歌》里的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其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即描写了马嵬坡上找不到杨贵妃的遗体。而此后唐玄宗派一个道士去找寻杨贵妃,结果“上穷碧落下黄泉”都没找到,最后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倘若道士真在仙山上找到了贵妃,那么这里写到的蓬莱仙山又在哪里?在日本的文学创作中,他们常常把蓬莱山指为日本。

藏进太蓬山道观的传说

11世纪时,日本着名作家紫式部根据《长恨歌》创作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紫式部是日本宫廷女官,主要为宫廷内的贵夫人们讲述汉学,《源氏物语》就是描述源氏的命运,与中国的杨贵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史料中最翔实的航海记载就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他前后历经11年,经历了5次失败,屡遭磨难,才终于到达日本。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杨贵妃想要逃到日本究竟有多大可能性?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刘厚滨教授曾经有过分析:据记载,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包括非正式的也有16~17次,从船的规模上看,杨贵妃出逃日本应该没问题。但即使这样的船能到日本,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贵妃要在哪个港口登船呢?据古代交通史记载,当时唐玄宗逃到了四川,杨贵妃一定会选择相反的方向,可能到武汉,经长江下游,有三条路线,一个是扬州,一个是苏州,另一个是明州。位于四川省营山县的太蓬山,地貌独特,山势险峻。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蓬莱”会不会指太蓬山呢?传说当时杨贵妃酷爱吃荔枝,唐玄宗专门为她开辟了一条荔枝路,而这条路就路过太篷山。如果真是这样,为何史料里没有记载?一方面是史料的粗略记载;一方面是文人墨客的浪漫描述,虽然很多传说无法考证,但杨贵妃却成了人们永远探究的话题人物。

梅妃探索

据史书记载:梅妃本姓江,名采苹,福建莆田人。她长得娇小柔媚,面容俏丽,聪慧贤淑。唐玄宗贴身大太监高力士出使闽越发现了她,把她献给了唐玄宗。因为江采苹喜爱梅花,凡是画的、摆的、绣的、铺的,都离不开梅花,所以唐玄宗封她为“梅妃”,把她住的地方题为“梅亭”。玄宗和梅妃一度形影不离。

情敌出现

梅妃受宠不久,宫里来了个既能歌善舞、通晓音律,又美艳绝伦的杨玉环,立刻倾倒了唐玄宗。从此,梅妃和杨妃就成了对头,梅妃背地里叫杨妃为“肥婢”,杨妃背地里叫梅妃为“梅怪”。但是封建王朝的后宫从来都是“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唐玄宗封杨玉环为贵妃,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生活。梅妃却被打入“冷宫”。一天,在高力士的撮合下,玄宗又派了个小太监,不掌灯不驾车,用小马驹儿,把梅妃悄悄地驮到翠华西阁,重叙旧情。梅妃悲喜交集,以为亮起一线生机。岂料,天刚亮,杨贵妃就气冲冲地找上门来,吓得玄宗不知如何是好,梅妃也被小太监偷偷送回了上阳宫,从此再未被召见。

梅妃的下落

安史之乱后,梅妃不知所踪。玄宗回京后,曾悬赏百万寻访梅妃下落,却始终没有结果。据说,后来在华清池边的梅树下,找到了梅妃的尸骨。刀痕为证,梅妃是为乱兵所杀。玄宗伤心欲绝,以皇妃礼仪安葬了她。

梅妃是否存在过

按常理推断,这么多的传说、典籍、文物、风俗应该足以证明梅妃的存在。然而,否认梅妃是真人真事的,也大有人在。

中国着名的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当代文学史家郑振铎、刘大杰先生,都否认梅妃的存在。他们认为,一切有关梅妃的记载,都出自《梅妃传》。而《梅妃传》的作者、传抄者所记并不确切。而且,《梅妃传》所记与史实不符之处也相当多。如高力士从未赴闽,更谈不上选美;梅妃被贬之处在“上阳东宫”,距京城长安数百里,附近并没有“翠华西阁”,怎么能深夜召幸陪伴玄宗,第二天又被小太监送走,“步归东宫”呢?另外,据莆田县志所载,从海潮涨落推断,唐玄宗时期,江东村可能根本不存在。同时,权威性较高的唐史上,并没有记载梅妃的只字片语。《旧唐书》、《新唐书》都是如此,连《资治通鉴》也如此。试想,唐史上的后妃,特别是关于杨贵妃的记载,巨细无遗,怎会连她的“对头”梅妃的事,一点也不提及呢?关于梅妃是否存在过这一问题,目前史学界尚无定论,只能待后人评说了。

陈桥兵变探索

关于陈桥兵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赵匡胤是被部下逼着黄袍加身,虽再三揖让,却难辞做皇帝的责任。《中国通史》就持此一说:“匡胤奉命出兵时,汴京已有传说,将士将拥立都点检(赵匡胤的军官之职)为天子。”“乃于夜深强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逼令作天子,并逼回京,先即皇帝位。”

陈桥兵变

然而,历史上这一说法却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有预谋、有组织的夺帝行动。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病逝,子柴宗训年幼即位,南符太后摄政。次年,掌握兵权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乘主少国危之机,在赵普、石守信的策划下,借口抵御契丹和北汉的侵入请命挥师北上,率军队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北上防御。待军队行至陈桥驿,赵匡胤便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称帝,改国号为宋。从此他便把江山从后周那里夺了过来,建立了统一的大宋王朝。由此可见,赵匡胤是早有做皇帝之心,只是苦无机会。这种说法在宋朝的正史中肯定不会找到依据,而只能靠后人的推测。但推想未必就成不了真。正如岳蒙泉所说:“黄袍不是寻常物,谁信军中偶得之”(《绿雪亭杂言》)。所以蔡东藩的《宋史演义》便毫不留情地揭露了陈桥兵变的真面目:“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史家但言非宋祖意。吾谓是皆为宋祖所欺耳……契丹和北汉何以不闻深入?点检做天子之谣,自何而来?何来黄袍?在赵匡胤称帝时,何以首赏功臣……足见宋祖之处心积虑,固已有年……第借北征事瞒人耳目而已。”

宋太祖究竟是强夺天下还是揖让得天下,仍然是个未解探索,希望今后的史学家能给世人一个准确的答案。

宋太宗登基探索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帝位并没有传给他的儿子,而是由其弟赵光义继承,这是不符合我国封建君主传位制度的。那么,赵光义是怎样得到皇位的呢?

斧声烛影

历代史学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最具神秘和恐怖色彩的就是“斧声烛影”的传说:976年10月20日晚,“上御太清湖以望气,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酌酒对饮。俄而阴霾四起……急传宫钥,开端门。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湘山野录》)

后人根据此段文字的记载推断,太祖在斧声烛光中传位给太宗,而且“是夕太宗留宿禁内”,从而怀疑太宗是弑兄的凶手,太宗是弑君夺得了皇位。

后代有许多的关于这段历史的演义,如李逸侯的《宋宫十八朝演义》、蔡东藩的《宋史通俗演义》都曾怀疑过太宗是弑兄夺取的帝位。

正史的记载

然而宋代的正史对宋太祖驾崩一段的记载却完全相反,司马光就曾在《涑水纪闻》中写道:“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坐于府门……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从这段话的记载看,赵匡胤死时,赵光义并不在太祖的寝宫中,而是被人召入寝宫的,而且皇后还把自己和儿子的未来命运托付给赵光义,这显然是在证明,赵光义的帝位是太祖传给他的。而《宋史·太祖本纪》中,有关宋太祖驾崩的记载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一代君主,而且是开国的伟人,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驾崩的,关于他的死不可能仅有只言片语,这不能不让后人揣度猜疑。

明成祖朱棣探索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性格固执、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杀人如麻的皇帝。永乐末年,他大肆屠杀宫女、宦官,在这次大惨案中,被杀的宫女有近3000人,这是明代后宫最大的一次惨案。许多人都不明白,明成祖如此滥杀宫女,到底是为什么。

失去爱妃滥杀无辜

永乐初年,明朝强大。朱棣追求享乐,后宫美女如云。永乐五年(1407),皇后徐氏病死,而王贵妃和贤妃权氏是他最宠爱的妃子。选自朝鲜的美女权氏,天姿国色,聪明过人,能歌善舞,尤其善吹玉箫,得到了明成祖的喜爱。

永乐八年(1410),成祖率军出征,带权贤妃作为随侍,嫔妃宫女,随军出塞。可这位得宠的妃子在大军凯旋回宫时,不幸死于临城,葬在峄县。成祖十分伤心。

永乐年间,一位朝鲜商贾的女儿吕氏,史载中称“贾吕”,见到本国先期入宫的宫人吕氏,因为都是朝鲜人,又是同姓,贾吕想与吕氏交往。可吕氏对贾吕的为人很是不屑,拒绝与她结好,于是贾吕一直记恨在心。不久,成祖贤妃权氏死于北征军凯旋途中,而吕氏恰曾随军侍候过贤妃,于是贾吕诬告权贤妃是死于吕氏的毒茶。

明成祖朱棣当时正处于失去爱妃的痛苦中,闻后大怒,在没有仔细调查的情况下便下令诛杀吕氏及有关的数百宫女和宦官。

明代后宫最大的惨案

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准备立为皇后的王贵妃也死去了,成祖再次经受丧失宠妃的伤痛。而贾吕与宫人鱼氏私下结好之事又在此时发生了。

成祖龙颜大怒,大发雷霆。贾吕和鱼氏非常害怕,便上吊自杀。成祖以此为由,亲自刑审贾吕的侍婢,不料竟然查出这一班宫女要谋杀皇帝的口供。

朱棣极为恼怒,亲自对宫女们动用酷刑,受株连被杀的宫女近2800名。

据《李朝实录》记载,当宫人被惨杀之时,恰有雷电击中宫殿,宫中的人都以为朱棣会因害怕报应而停止杀人,可是朱棣依然如故,丝毫“不以为戒,恣行诛戮,无异平日”。两次屠杀事件,被诛的宫女及宦官达3000人之多。

据说:“明成祖晚年患病,容易狂怒,发作起来难以控制,甚至歇斯底里。他本性残忍好杀,又加上晚年的疾病,就更加狂暴异常。”官修《明史》及《实录》也只说他晚年容易发怒,至于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发病的诱因是什么,现在已无从考证了。

皇太极即位探索

1627年8月21日,努尔哈赤毒疽发作而亡,皇太极继承汗位。历史上有关皇太极如何即位的,说法不一。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努尔哈赤)临死曰:洪佗始(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之命的。

皇太极篡夺汗位

然而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是从其幼弟多尔衮的手中把汗位篡夺来的。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顺治八年(1651)二月记载:多尔衮声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据说,努尔哈赤生前已立多尔衮为嗣子,而皇太极用尽阴谋从其幼弟手中夺取了汗位,还逼迫多尔衮生母大妃纳拉氏死殉。此说受到一些人怀疑,因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生母不忠,去世前曾特命她死殉。多尔衮当时才15岁,根本没有功业,更无威望,故不可能立他为嗣。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大力培养提拔,而多尔衮对皇太极万分感恩,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可以看出,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感情很好。

由诸贝勒推举产生

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篡夺,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确立了为汗者须请诸贝勒推举产生的制度。《鲁庵文集》所记很富戏剧性:代善表示,按努尔哈赤遗愿,当立皇太极为汗。皇太极推辞,主张代善当立,并“相让走避”。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一会儿去请代善,一会儿去拉皇太极,“号呼奔走于两间者再三,凡三日”,最后还是代善使人“群拥”皇太极即位。

这段叙述不见刀光剑影、没有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而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谦让。可这与贯穿清朝尤其是其前期的血腥的最高权力之争,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人难以信服。

但按当时的情况,民主推举皇太极为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人们相当崇尚武功,而皇太极的武功远远超过其他贝勒,与代善不相上下;此外,在政治策略、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上,皇太极都高出其他贝勒一筹,而且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发展完善,遇大事须协商办理,因而推举才能卓着的皇太极即位,也是不足为怪的。

顺治宠妃探索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彻底肃清明朝残余势力,在政治上实行满蒙联姻制度,这样既能联合又能控制强悍善战的蒙古族。他自己的两个皇后都是蒙古族人。到了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时代,自然也要按照这种传统做法选妃、选后,其母孝庄太后为他挑选了蒙古科尔沁贝勒的两位女儿进宫。然而福临并不喜欢这两位博尔济吉特氏姑娘(也有传说是为了摆脱博尔济吉特氏的控制),却爱上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董鄂氏,于是宫内矛盾迭起,母子不和、婆媳不和、顺治皇后与董鄂氏不和……后来,董鄂氏逝世,顺治竟为此弃国出家,到五台山当了和尚。

名妓董小宛

另一种说法是,顺治喜欢上了江南名妓董小宛,而孝庄坚决反对,并强逼董小宛出家为尼,气怒交加的顺治因此出家为僧。

究竟顺治帝深爱的是满亲王的女儿董鄂氏,还是汉人董小宛?为什么又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说法呢?关于这个问题,正史没有太详细的记载,而同属野史的《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却有着不同的描述。

史记记载

《清稗类钞》(清光绪时举人徐珂着)是以“世祖(即清顺治皇帝)白撰董妃行状”的形式描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