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也要有分寸。别人管不了或照顾不到的事,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插手理顺了,此举有"卖功"与"示好"之嫌,当心有人感激你的同时也有人埋怨你越位。
春秋时候的季孙氏,当了鲁国的宰相,孔子的弟子子路担任季孙氏的封地邴邑的长官。按照惯例,鲁国在五月份要征集百姓开凿长沟,进行水利建设。子路看到民工挖沟辛苦,且出门在外,吃饭不便,就拿自家的粮食熬成稀粥,摆在道边,邀请他们来吃。事情很快传到孔子耳里,孔子就派另一个弟子子贡来找子路,告诫子路道:"你拿饭给民工吃,这爱他们。按礼的规定,天子爱普天下的人,诸侯爱本国的人,大夫爱他的职务所管辖的人,士爱他的家人。所爱超出了礼所规定的范围,那就是'越礼'。现在,民工都是鲁君的百姓,而你擅自去爱他们,这就是你'越礼'了,不也太糊涂了吗?"孔子的话还没说完,季孙氏已经派使者来指责他了:"我征集民工,让他们干活;先生却让弟子叫他们停止干活,拿饭给他们吃。先生难道打算争夺我的百姓吗?"孔子对子路说:"你看,我说的有道理吗?"他只好带着弟子们乘车离开了鲁国。
宝钗谨守传统中的"礼",决不越雷池半步。尽管岫烟来了不久就与薛蝌定亲,成了她的准弟媳,宝钗处事依然求个风平浪静。因为使费不够,大冷天的,邢岫烟竟然当了棉衣。宝钗看见,把她叫到石壁后面问明了缘故,对岫烟道:"你且回去,把那当票叫丫头送来,我那里悄悄的取出来,晚上再悄悄的送给你去,早晚好穿,不然风闪着了还了得!"就是这张当票子,被湘云当成好玩的东西翻出来拿给大伙儿看,宝钗仍一味遮掩:"是一张死了没用的,不知那年勾了帐的,香菱拿着哄他们玩的。"
听话要听音儿
小时候,我曾在父亲的老家念过几年书。初中三年级,要转回户籍所在地去,因为父母正忙些其他杂务,转学证就由我自己去学校开。
父亲拿了一条"牡丹"烟,让我送给校长。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这就是上等的烟了。可是天呐,我可从没给人送过礼的!而且老师经常教导我们,人要行得端,走得正,千万不要搞歪门邪道,投机取巧。烟放在我的书包里,心中忐忑不安。班主任老师领我走进了校长室,我头一低、眼一闭,把那条烟抻了出来,像念课文一样道:"我爸说老师校长辛苦了,这是他的一点心意。"我们老师和校长对望了一眼,校长说:"学生怎么也会这一套了,这样不好吗?"我只觉得脸火辣辣地热,这都怨我爸,我说不必要吧,他偏让我拿着,看看,挨训了吧。好在老师们并没接着这茬儿说下去,大笔一挥,就把转学证开好了,并扣上一个鲜红的公章。我走的时候他们倒挺和蔼的,笑眯眯把我送出门去。
我的转学证说:"该生学习成绩优异,连年三好学生,本学年担任团干部,组织能力强。"这是说我吗?虽然我的成绩还过得去。但是就凭这张纸,我顺利地混进了新学校,并在一星期之后当上了团支部的宣传委员。转学吗?本也不是多困难的事,但是新老师一开始就对我另眼相看,这对一个初中生的自信心实在大有帮助。
有这件事作经验,工作后我也很理解领导们的苦衷。当年主持实话实说的小崔模仿《好了歌》插科打诨,取笑上司道:
领导都说谦虚好,无人喝彩受不了。
领导都说正直好,总提意见受不了。
领导都说平易好,不拿腔调受不了。
领导都说幽默好,没有笑声受不了。
领导都说公平好,遇到亲人就忘了。
领导都说效率好,开会发言就忘了。
领导都说当兵好,总不提升受不了。
领导都说坚守岗位好,可当了领导还想当领导。
做上级的,当然不能犯口无遮拦的毛病,一句话说不对,被人鹦鹉学舌传开来,岂不就成了领导的思想倾向? 因而这话还得往正大光明的地方说,但大家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谁不讲点儿人情世故呢?所以不管何时何地,千万别一听那正人君子的口吻就打退堂鼓,他姑且言之,我们姑且听之,这是必走的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