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上没有沟通不了的客户
7648500000001

第1章 序言:把梳子卖给和尚

沟通是人们之间最常见的活动之一,是指人与人之间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互相传递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

销售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沟通,如果没有沟通,销售就没有希望,产品也没有希望。从销售的过程来看,沟通存在于约见之前的自我介绍,存在于约见时的相互了解,存在于谈判过程中的你来我往,存在于成交之后的继续联系。可以这样说:只要人类存在,就需要消费;只要有消费,就需要产品;只要有产品,就会有客户;只要有客户,就需要沟通。

美国一项调查表明,通常情况下,那些金牌销售员的业绩是一般销售员业绩的200~300倍。在很多企业里,80%的业绩是由20%的销售员创造的,而这20%的人并非一个个都能言善辩,也并非都是帅哥美女,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他们能洞悉客户的心理,懂得和客户沟通的方法。

全球知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说:"销售,是一门沟通的艺术,沟通贯穿于销售的始终,沟通的成败决定着销售的成败。掌握销售沟通术,让你洞察客户内心,赢得销售机会。"

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创始人弗兰克·贝特格说:"有些销售员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销售的关键点。其实关键点很简单,就是:客户最基本的需求或最感兴趣的细节。"

营销行业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产品的人。"尽管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越来越挑剔,市场越来越狭小,但只要相信,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客户有需求,天下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

美国有一个"把斧子卖给总统"的故事,想必很多营销界的人都听说过;同样,中国也有一个"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的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出了一道测试题:以比赛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这岂不是神经错乱,故意刁难人吗?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甲、乙、丙三位应聘者。

一个星期的期限很快就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成果。甲先生仅仅卖出去一把,乙先生卖出去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去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负责人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责骂和追打。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甲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乙先生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乙找到了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乙的建议。那山共有10座庙,于是住持买下10把木梳。

丙先生说,他来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丙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的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作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丙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

由此可见,产品难以卖出去,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客户,而在于销售员,在于销售员没有找到正确的推销方法,没有取得沟通的主动权,没有把握住销售的契机。

销售是一项成就自我、服务别人的伟大事业,世界上80%的百万富翁都是从销售员做起的,奥格·曼迪曼、乔·吉拉德、博恩·崔西、原一平、李嘉诚、王永庆等,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推销神话,并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理论知识与成功经验。

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于销售员来说,这本书就是你的支点。本书以沟通为基础,结合一些经典的小故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销售员提供了一套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提升销售业绩的方法。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使你早日摆脱平庸,从中国8000万销售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金牌销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