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古代处世精典
7650600000053

第53章 处世中庸学(7)

戈林是最喜欢干这种既能显示权势又能玩弄手腕的鬼把戏了。他恰好得到了一个机会。一天,战争部部长、国防军总司令冯·勃洛姆堡心事重重地来拜访戈林。老元帅的夫人已经去世五年多了,他一直过着鳏夫的生活。现在,他的女秘书,一位美妙的年轻女郎突然使他春情荡漾,堕入了情网。这位格鲁恩小姐实在使他倾心,他决定娶她做妻子。但这位小姐是平民出身,这在当时贵族气很浓的军官团中可能会遇到麻烦。对此,老元帅感到非常苦恼。突然,他想到了戈林,如果在这件事上得到他的同情,事情就好办多了,于是他特地来拜访戈林。这样一位在军队中有地位的老元帅也要在自己面前说小活,使戈林感到得意极了。他表现得极为通情达理,认为这个婚姻是无可非议的,在第三帝国里不能有社会偏见。他本人不也是在前妻死了以后,又娶了一个演员吗?他同意替老元帅到元首那里去疏通一下。结果婚事办成了,希特勒和戈林还作了证婚人。但是,戈林的秘密警察很快就发现一份关于格鲁恩小姐可能做过妓女的材料,并迅速转到了戈林手里。戈林如获至宝,他可得了一颗重型炮弹,可以一举把那个老元帅打发因家了。戈林觊觎总司令职位已经不是一天了,现在终于时机成熟。他立即把材料送给希特勒看。希特勒果然大怒,决定就此把勃洛姆堡赶走。戈林马上表示支持,并立刻跑去把这消息透露给勃洛姆堡。尽管老元帅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并愿意立即离婚。但是,戈林和气地告诉她,离婚也无济于事。为了保持国防军的荣誉,他必须辞职。勃洛姆堡就这样被赶走了。戈林对自己的这番手脚十分得意,根据他目前的地位,空缺很可以由自己来替补。谁知,元首和戈林一样,有着无限的权力欲,希特勒不准备再让大权旁落。他下令取消战争部,将其改为最高统帅部,作为协助自己掌握武装力量的参谋部。从此,希特勒把一向桀骜不驯的陆军抓到了自己手里。为了安慰戈林,希特勒擢升他为元帅。

在第三帝国的功劳簿上,戈林元帅在与犹太人的斗争中表现得颇为突出。他首创了对犹太人“最后解决”这一名词,从而给纳粹德国找到了一个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表达方式。1941年7月31日,戈林把“最后解决”这一发明以命令的形式下达给希姆莱,命令他立即着手办理。戈林元帅的聪明表现在,他不仅能把几百万的犹太人变成灰烬,而且还善于从他们身上榨取最后一滴油水。在著名的“砸玻璃窗之夜”,戈林不但使保险公司成功地避免了由于大量赔偿犹太人的损失而破产的厄运,而且还迫使犹太人交出10亿金马克的罚金。在这些工作中,戈林自己也发了一笔横财。他成立了一个公司,专门趁火打劫,收买犹太人的财产。每当他看中了哪个犹太人的产业或宅邸,就会有秘密警察或纳粹的官员前去警告那个倒霉蛋,令他立即出卖财产,否则将被没收。这时,戈林的公司就出面以极低的价格买下。这样,戈林很快便成了第三帝国首屈一指的富户。

希特勒一上台,他要吞并老家奥地利的野心就已按捺不住。但那时他力量还弱,只伸头试了一下就缩了回来。1938年3月,希特勒认为自己羽翼已丰,便开始了行动。戈林是个好大喜功的人,此时正由于没有当上国防军总司令而心情不快,现在突然来了这样一个大功,只等自己伸手拈来,立即振作起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要通过这件事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戈林终于从希特勒那里搞到了任命,由他负责整个征服奥地利的计划和行动。戈林明白这一行动对自己、对元首、对第三帝国的重要性,因而十分用心。

戈林自从负责这项工作以来,计划进展得颇为顺利,德奥合并指日可待。不料,在最后一刻,奥地利米格拉斯总统却坚决不肯任命奥地利纳粹分子赛斯·英夸特为总理。这使戈林感到震惊和气愤。3月11日下午2点钟,戈林在电话中命令赛斯·英夸特马上去警告总统,如果在7点30分还不屈服的话,德军将奉他的命令全线入侵,到那时,奥地利将不复存在。如果总统在4小时内不能理解的话,戈林准备在4分钟内让他理解这一点。然而,总统寸步不让,他宣布,决不向武力屈服。戈林很纳闷,这样一个没有后盾的官僚总统怎能会如此强硬。他立即下令德军全线开入奥地利。至于法律上的问题戈林早已胸有成竹,堂堂的第三帝国岂可出师无名。就在德开始行动的同时,戈林向赛斯·英夸特口授一封电报。内容是奥地利发生了骚乱,请求德军给予援助。戈林建议,赛斯·英夸特甚至不必发电报,只需说声“同意”就行了。复杂的问题,戈林就这样简单地解决了,这样,3月14日,希特勒就可以趾高气扬地回到他当年流浪过的地方了。

戈林喜欢到处伸手。在第三帝国中,很难找到一个戈林没有插过手的事。1938年,他刚刚结束了奥地利方面的事情,就又来插手捷克斯洛伐克了。

1938年9月,按照希特勒的精心安排,英、法被牵着鼻子来到慕尼黑,准备与希特勒做一笔不光彩的买卖。讨价还价的基础价码是由墨索里尼在会上提出,实则出自戈林一帮人之手。在谈判的前几天,戈林找来一帮人,背着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草拟了这个方案。戈林一向瞧不起那个假装绅士的外交部长,认为重大事情交给他办就准得出错。于是,这次他就来个喧宾夺主,代为办理。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悲剧该最后收场了。3月14日,哈查总统被希特勒召到柏林,为捷克的最后葬礼履行一些必要的手续,以便使事情合法化。希特勒对哈查总统进行了一番威胁恫吓之后便扬长而去,剩下的事情就委托戈林办理。戈林和里宾特洛甫早已草拟好一份死亡判决书,只等年迈的总统签字了。总统对自己国家的悲惨命运深为痛心:他拒绝签字。戈林气急败坏。他一面嚷着不签字就炸平布拉格,一面绕着桌子追着总统。他把投降书不断地摔到总统面前,把笔硬塞到总统手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在戈林的威逼和讹诈下终于昏了过去。戈林顿时吓得慌乱起来,高声大叫:“哈查昏过去了!”其实,戈林并不怕总统死去,而是害怕舆论界说是他戈林在总理府把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谋杀了。幸好早有准备,希特勒的私人医生就等在门外,一听见戈林喊叫便冲了进来。总统刚一清醒,戈林又立即把电话塞到他手里,命令总统与布拉格政府通话。1939年3月15日清晨,绝望了的哈查总统终于在死亡判决书上签了字。

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之后,英、法突然猛醒。他们发现那个眼露凶光的小胡子是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因而,当希特勒又对波兰表示出兴趣时,英、法立即对波兰作出单方面保证,如果希特勒敢于故伎重演,他们则打算舍命陪君子。战云一下子密布起来。然而,希特勒对兵不血刃地获取猎物仍然很有兴致。他根本不相信英、法真敢开战。因而,希特勒命令戈林设法与英、法再完成一笔慕尼黑式的买卖,但是,要通过非官方渠道。戈林很快找到了一位爱管闲事的业余外交家。此公是瑞典的一个商人,与戈林有厚交。他非常愿意在这个多事之秋为自己留下一些记载,因而就充当起戈林和英、法之间的中间人来。戈林极想再来一次慕尼黑。他再三催促那位商人不分昼夜地穿梭于柏林、伦敦之间。并以自己的地位向商人担保,德国和元首是热爱和平的,只要英、法心平气静地面对现实,问题并不难解决。戈林想给西方再设一个慕尼黑式的圈套,让他们含着糖块进去。但是,这一次他没有算准。西方外交家们尽管目光短浅,面前摇晃着的绞索毕竟还是看到了。英、法不肯就范,戈林颇为恼火,当着朋友的面把英国狠狠地骂了一顿:既然英国佬不识相,那就让战鹰使他们聪明些吧。

赫尔曼·戈林能成为帝国空军总司令,是因为他是希特勒最忠诚的跟随者,也是希特勒的主要帮凶和支持者,深得希特勒的信任。

审时度势的决策艺术

审时度势的决策艺术,是指决策者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要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对变化了的时间、地点、势态作敏锐、深入的具体分析,抓住新出现的有利于本地区、本组织发展的时机,作出果断决策,这一决策艺术,强调的是三点:第一,对变化了的情况,作具体分析;第二抓住新出现的有利时机;第三果断、及时地作出决策。

审时度势的决策艺术,主要适用于战术性的决策或短期的决策。尤其适用于组织的战术性的决策。事实上,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决策艺术是机动灵活、随机决策的决策艺术的派生。后者强调决策中要以变应变,随机决策;而前者强调的是要变得快,变得及时,当机立断。因此,这两个决策艺术,实际上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运用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决策艺术,往往能使决策者出奇制胜,只要对变化了的形势审视得准确,及时抓住时机,决断真正做到“当机”、“及时”,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审时度势的决策艺术,不仅要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还必须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了的情况下,重新对事物发展的势态作全面、细致的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为转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外部环境变化了的情况下,战术性的决策就要随之改变,重新决策,否则,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在重新决策时,首先就要审时度势,对事物发展的新的势态作全面、细致的分析。所谓“审时”就是对发展变化了的时间进行体察审视;所谓“度势”就是对客观形势进行忖度、估计。这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对事态发展的时间、地点、势态作一番全面而深刻的审视。当机立断的前提是审时度势。只有善于审时度势,才能做到正确的当机立断,没有审时度势作基础的当机立断,就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试举一例子来说明这一道理。战国时代,赵国有一位将军,名叫赵奢,有一次,秦军攻打赵国的边境地区,赵王十分着急,就问属下的将军:“你们认为那个地方是否还有拯救的希望?”将军们回答说:“那个地方不但路途非常遥远,而且非常危险,恐怕没有得救的希望。”但是,赵奢却不赞成他们的说法,他说:“不错,那个地方不但遥远而危险,可是秦兵也占不到‘路近’和‘安全’的便宜,所以如果双方在那里会战,就如同两只老鼠在洞里相争,必定是勇敢的一方获胜。”赵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派他带领军队马上出发。结果不仅把秦军打败了,也解除了该地的危机。在这里,赵王的正确决策依赖于赵奢将军对边境地区情况的正确分析,这种分析就是审时度势。

审时度势的决策艺术,要求领导者要及时地抓住时机,所谓时机。是指某种行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利的时间条件,抓住时机,就是要发挥有利条件、避免不利条件。古人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可见决策中抓住时机的重要。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是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机会。提出的挑战在于:原有的组织所作出的决策不再有效了,提供的机会在于:在新的环境下,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你能及时做出新的决策,就定能成功。机会总是有的,就看你能否发现和抓住机会。因此,决策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眼观八方,及时地发现机会。成功的领导者,总是能够洞察变化了的环境,为自己提供各种发展机会,根据本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有哪些机会经过努力可以利用。一个组织的命运,往往就取决于领导者能否认清形势,发现成功的机会并努力抓住良机。

审时度势的决策艺术,要求果断决策,决不迟疑。“当机”的目的是为了“立断”。在出现了新的有利时机的情况下,决策者应该果断决策,切忌迟疑,犹豫不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优柔寡断,就会坐失良机,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前途。三国时期的袁绍,曾经是“战将如云、谋士如雨”,实力非常雄厚。但在三国史册上则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人物。其原因在于他好谋而寡断。以官渡之战为例,当曹操东击刘备,许昌正当空虚时,不去袭击许昌,而事隔月余,良机已过,又决定要攻打许昌,此刻,曹操已打败刘备,还军官渡。在生死未卜的官渡之战中,当战争发展到谁能控制住对方的军粮,谁就能稳操胜券的时候,袁绍谋士沮授建议遣将蒋奇,屯其乌巢,加强防范;谋士许攸已提出乘曹粮草已尽,疾袭许昌。对这些千载难逢、刻不容缓的大好时机如果没有果断决策,一误再误,那只有死路一条。

审时度势的决策艺术还要求领导者灵活机动,随机决断。即要不断地适应变化的情况,随时随地根据情况变化的势态,主动、灵活地进行决策。

其必要性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即组织的外部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任何组织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组织与社会环境总又是处于互动之中,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要作用于组织,对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组织的决策就要考虑这种变化,因时而动,因地而变,机动灵活,随机决策。

很显然,机动灵活、随机决策的决策艺术,主要适用于战术性的决策或短时期的决策。因为战略决策或长期决策的弹性比较大,目标也不十分具体,并且已经考虑了未来情况的变化。只有战术性的短期性的决策,目标比较具体,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原来的决策目标就难以实现,从而需要重新决策。因为,这一决策艺术主要适用于经济组织的决策,尤其是企业的决策,即如何来运用机动灵活、随机决断的决策艺术。

企业的战术决策,要认真地考虑市场的变化。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依赖于市场,只有在市场占有销路,供、销两旺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才能够继续和发展。因此,企业的战术决策要充分地适应于市场的变化。但也不是被动地依附于市场,而是主动地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作适当的调整,甚至转产经营。然而,怎样转产,转产什么,这又需要机动灵活。不能仅仅看到市场上某种产品走俏,就去作转产的决策,而是要看得更远一点,看到市场的未来变化。在这方面,山东省电子设备厂作出了很好的样子。1982年,录音机在国内市场处于销售上升势头,该厂因亏损严重,决定转产上录音机生产线,上级领导保证,在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全面的支持。但该厂的厂长却改变了主意,他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全省已有十几个厂家生产录音机,再上几条生产线,就难以“吃饱”。他建议利用上级给的资金和设备,转产研究开发计算机。不久,许多录音机生产厂家在竞争中感到前景不妙时,他们已成立了计算机服务公司,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利润超过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