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谁才是历史舞台上的成功者?
第1节谁才是历史舞台上的成功者?
——解读《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与司马懿
经典点击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这句话大家都听过,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即“死诸葛吓退活司马”。这句话出自傅専《题自书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横卷》一诗:“君不闻‘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千古奇事真堪诧。”
三国时,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字仲达)率军追击,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
传统观点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这两个人不仅是两国的重臣,而且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艰苦的奋斗和卓越的贡献,可是罗贯中对他们的评价却迥然不同,一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师表的楷模;一个是老谋深算,暗藏杀机,阴险毒辣的典型。
另类解读一
曾读到一篇司马懿与诸葛亮“英雄惜英雄”的文章,视角独特,颇有新意。
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其实有颇多的相似之处,也正是二人之间的相互牵制才成就了二人的千古伟业。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曾经“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曹操素知司马懿文韬武略,也多次派人探访,司马懿以病作辞,几经曲折才跟随曹操;两人均为托孤大臣,权倾朝野,诸葛亮是蜀国丞相,司马懿是魏国大都督,外交内务、军事政务集大权于一身,运筹帷幄,战功赫赫,威震八方。
诸葛亮和司马懿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奇才。蜀国有了诸葛亮,魏国有了司马懿,两人各为君主,在战场上进行残酷的较量和殊死的斗争。两人无论在军事斗争的策略,还是指挥艺术,以及谋略都难分上下,两人都没能将对方至于死地,相反,却因为对方的存在而保全了自己。正是因为蜀国有了诸葛亮,魏国司马懿才得以手握军权;也正是有了司马懿,诸葛亮才能始终处于权力的中心。他们都处于相同的政治环境,君主年幼,能力低微,而他们却功高盖主,手握重权令君主不安。稍有不谨慎,就会招来横祸。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如果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诸葛亮和司马懿深谙此理。
诸葛亮六出祁连山,名义是为了实现先帝刘备的遗愿,实是为了牢牢掌握军权。蜀魏两国,力量悬殊,诸葛亮心知肚明,但只有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有效的压制内部矛盾,才能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对付诸葛亮总是被动防守,而且每每在优势明显的时候都让诸葛亮轻易的脱,同样,诸葛亮有优势的时候也一样被司马懿化解。其实,司马懿并非如表现得这般无能,能夺得天下之人又岂会是泛泛之辈?看司马懿擒孟达,不待圣旨,不出十日,其时机把握之准,行动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其后一次的辽东叛乱,叛军起兵十五万。当时相隔四千里地,魏军兵少路远,司马懿竟然能够做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休息六十日”,仅以四万兵力,一年破敌。其攻击之强,战术之主动,与对峙蜀军时判若两人。究其原因,是因为司马懿的生死仇人诸葛亮,才是真正能使司马懿掌握权力的人。
后来,诸葛亮的空城退敌,也不过是司马懿权衡利弊之后的顺水推舟,当时司马懿羽毛未丰,过早的把蜀国灭了,只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做名将,还是得天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自然心中有数。仿佛当年诸葛亮故意让关羽华容道释曹一样,司马懿此次也是故意放水诈败。
诸葛亮北伐的之前,司马懿曾被离间下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要靠诈病欺瞒魏国的君主,让魏君以为自己不会造成威胁,原因就是司马懿一直在魏国受到猜忌。而司马懿官复原职的原因是什么?是魏国没有对付诸葛亮的人才,不能不用司马懿。于是司马懿采用了维持现状的平衡战略,一方面防止诸葛亮获得大的优势,对魏国和自己造成致命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击溃诸葛亮,还要保持诸葛亮的攻击力。正是这种依存的关系,司马懿因诸葛亮而赢得了时间,使得司马氏得以在长期的蜀魏战争中做好宗派关系上,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
正是,不用司马,魏亡于蜀;用司马,魏亡于晋。
只不过,诸葛亮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司马懿是修身齐家治国得天下。一字之差,使得罗贯中对两人有了迥然不同的评价。诸葛亮帮助君主平天下符合了传统的道德观,而司马懿篡位得天下破坏了传统的道德观。封建社会可以没有明主,但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诸葛亮维护了封建的道德观,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封建官吏完美的形象,因而受到了传统观念的肯定。司马懿只是因为违背了封建传统道德观,从而落了个骂名。与其说是诸葛亮打败了司马懿,还不如说是罗贯中打败了司马懿。
整个三国仿佛一部司马家族的发家传记,只不过主角一直在退居幕后。真正的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之中的是司马,其他的都灰飞烟灭了。至此中国进入了西晋,然后东晋。司马懿和他的司马家族,运用一种谋略,算计出了天下,结束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创了后世三百年的风流,只不过在几千年历史的帷幕中被慢慢被掩盖了。
另类解读二
自打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老人们津津乐道地讲述着“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的故事。仿佛诸葛亮就是活神仙一般。至于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彻底打败司马懿,反倒被司马懿拖垮了身体,最终殒命五丈原,则是人们都不愿意提及的事情。很显然,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个智慧的神像,不忍心让他有一点点破痕。遗憾的是,我们所信奉的这个神像原本就是一个虚假的智慧泡沫,而且它还侵蚀着我们的理智,使我们沉迷于伪智慧而不能自拔。
《三国演义》只是一部演义体小说,但人们却总喜欢把它当历史来读,并试图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智慧。于是,大多数人都掉入了伪智慧的陷阱。这个陷阱的上方便是诸葛亮——这个看似伟大实则虚妄的目标。
自《三国演义》成书到现在,已经有6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诸葛亮一直作为智慧的化身被后人奉若神灵,而真正具有大智慧的司马懿反倒被人们遗弃了。600年来,我们对自己飞蛾投火般追逐孔明式伪智慧的行为却浑然不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
追逐伪智慧的结果便是,中国的“诸葛亮”泛滥了,却缺少了司马懿这样的精英人物。可以说,我们中《三国演义》之毒由来已久,受其毒害的程度也已经很深了。
大凡中国人,有谁没中过《三国演义》的毒害呢?我们身上所隐藏的愚蠢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自欺欺人,往往就印证了这一点。我们自身与诸葛亮伪智慧有关的缺点至少能够列举出如下几点:
我们总是盼望着能遇到一个“三顾茅庐”的主子,结果等到老也没有“刘备”光临。《三国演义》使我们成了幻想主义者,我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却在等待中逐渐丧失了。
我们总想做只动口不动手的点子大王,所以特别羡慕那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实质上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实战能力太差了。
我们不讲信用,潜意识中也是受了孔明之毒:他不是曾答应东吴要归还荆州,却三番五次耍赖拖延,而且还“三气周瑜”,导致盟国的军事统帅一命呜呼了么?
我们急功近利,干什么事都妄想一蹴而就,像极了诸葛亮在条件不成熟时强攻曹魏的情形。
我们喜欢作秀,诸葛亮可以做我们的祖师。早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为自己做足了形象包装。
我们出了问题便喜欢互相推诿,诸葛亮在这一点上早就做出了示范。他把关羽败走麦城归结为是关羽自己的问题,却把自己作为一个最高统帅应负的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
我们无法做到“举重若轻”,一点点针尖大的小事也让我们耗费心神。这不就是那个事必躬亲的诸葛丞相的形象写照吗?
我们为事业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健康,诸葛亮为了事业则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他连起码的健康知识都不懂,怎能算得上是智慧的化身呢?
历史上的诸葛亮注定是要失败的,他的失败是由当时的主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诸葛亮之所以不能战胜司马懿,不仅仅是因为其时运不济,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缺乏足够的智慧,他所拥有的多是些伪智慧而已。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胜负原本就没有悬念。就诸葛亮的自身条件来看,即使诸葛亮能多活20年,他也未必是最后的赢家。实际上,诸葛亮是被司马懿拖垮、累倒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是诸葛亮打败了司马懿,而是司马懿打败了诸葛亮。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天真的人试图改写历史,硬是把不是悬念的东西当做悬念去挖掘。于是,他们无限地夸张了诸葛亮的智谋,将诸葛亮供奉为智慧的化身,并编织了一个美丽的假设:如果诸葛亮没有早死,他一定能够打败司马懿,并最终消灭曹魏,恢复汉室。
遗憾的是,我们所编织出来的智慧化身根本就是一个伪智慧的形象。即使诸葛亮真如《三国演义》所塑造的那样足智多谋,那也不过是些小伎俩而已。经过《三国演义》神化过的诸葛亮其实更加可笑,更加愚蠢,更加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但读者们却接受了被神化后的诸葛亮,于是诸葛亮的伪智慧便一代一代被流传了下来。
从《三国志》出炉到《三国演义》成书,大约有1100年的历史。这个时期是诸葛亮从人变神的过程。“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历史规律竟然没有体现在诸葛亮的身上,这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意外,也反映了中国人集体潜意识中的天真。
从《三国演义》成书到现在,大约有600年的历史。这个时期人们普遍接受了被神化后的诸葛亮,并向往自己能拥有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可以说,这是一个人们被伪智慧洗脑的过程,也反映了中国人喜欢随波逐流的特点。
中国人学习诸葛亮600年,追逐的却是诸葛亮的伪智慧。假如司马懿泉下有知,他一定会哭笑不得:你们干吗去向一个失败者学习呢?
的确,我们为何要追逐伪智慧呢?毕竟我们已经得出结论:诸葛亮必败。
(剑歌)
许多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将诸葛亮视为偶像,运筹帷幄,出神入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也有很多人对于小说中刻画的诸葛亮形象颇有微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确实有一些失误之处,压制魏延,错用马谡,放纵刘禅,事事躬亲……本文即从相反的角度,解读诸葛亮的智慧,虽为一家之言,但仍不失新意。
最终,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是司马懿,确实,某些时候,我们从失败者身上吸取教训,不如虚心向成功者学习。诸葛亮智慧的真伪,不能妄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司马懿身上也确有过人之处。
书里夹着许多有生命的人,只要你打开书,他们全都能站起来。历史总要交与后人评说,在传统的经典著作中读出新意而有所得,才是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最大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