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经典阅读,不一样的人生智慧
765800000048

第48章

第9章第5节孩子应该如何长大

——解读《哪咤闹海》

经典点击

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射,从中跳出一个男孩。虽然府中上下对聪敏灵俐的小哪咤都非常喜欢,李靖却认为此子不祥而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并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

哪吒七岁,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做祭品。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伤夜叉,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并抽了龙筋为父亲做了条腰带。

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共商报复之计。次日,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哪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

哪咤的一点灵魂飘向恩师太乙真人洞府,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复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民除害。

传统观点

这是在《封神演义》基础上改编后的《哪吒闹海》的动画片的故事梗概,改编过后,黑白善恶更加分明,更适合作为一则给孩子们看的神话故事。

如果仅仅断章取义地从原著中截取出这一段“哪吒闹海”的片断,恐怕就会在孩子心中映出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粗暴蛮横的哪吒形象。

说到这里,便不由想到了我们究竟希望孩子能够从故事中学到什么?

另类解读一

听听下面这位家长的心声,你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女儿在美国出生,自幼上幼儿园,讲英语,听美国孩子听的故事。如今3岁了,我们做父母的,总希望她能够保持讲中文,学一点中国文化的东西。于是,请国内的亲友寄来许多中文的儿童读物,什么《西游记》呀,《哪吒闹海》呀,等等,都是些传统故事,应是很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了。孩子看惯了英文的读物,一见这些风格不同的中文书,新鲜得不得了,一天到晚缠着妈妈:“讲书!讲书!”然而真给她讲起来,却发现讲不下去。

比如上来先看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先是见白骨精变成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孙悟空上来不由分说,一棍子打死。女儿哪里见过这场面,忙问妈妈:“他为什么打小姐姐呀?小姐姐怎么啦?”她一边说,小手还一边指着被打死在地上的“小姐姐”。一会儿,白骨精又变成一个来找女儿的老奶奶,孙悟空立即又一棍子将她打死。女儿又问:“他怎么打老奶奶呀?”下面几页,白骨精变成了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结局当然还是死于金箍棒下,女儿大惑不解地问,大人满头大汗地给她解释。但不管你怎么解释,你无法向她说明为什么可以打人,为什么要使用暴力。“哪吒闹海”就更出圈儿了。小哪吒刚刚生下来不久,形象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跑到海里玩耍,搅得海水不静,东海龙王派自己的两个儿子来看个究竟。谁知见了哪吒话不投机,哪吒一下子把他们全打死了,而他的样子还是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看到这里,我恨不得把女儿的眼睛给捂上。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互相之间为了个玩具常常冲突,老师总是借机教育他们,要分享你们的东西,要征得对方的同意,要通过谈话解决纠纷,不能容许有一点暴力。而我们的书,对这种无缘无故的暴力行为不是谴责,反而为之叫好:看小哪吒多有本事!孩子上这里的幼儿园,无论如何是接触不到这些东西的。在美国,不仅是三四岁的小孩子,即使在大一点的孩子的教育读物中,也没有这些。老师带着孩子观察动物、昆虫,培养他们热爱生命的价值。在三四岁时,这些孩子不用说见不得打死人,就连打死动物的场面也没见过。

我们这一代人,当年是看“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长大的,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是“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儿”、“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去骗人,但在我们的世界里,别人要随时来骗我们、害我们。我们对人要像孙悟空一样坚决地、不留情地“斗争”。再看看其他的故事,什么“东郭先生与狼”呀,什么“农夫与蛇”呀,所宣扬的价值,无非是如何警惕他人,如何不能心慈手软。曹操当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残酷名言,令世人不寒而栗。但是我们的文化从小对孩子灌输的,是否也是类似的价值呢?

对于儿童而言,美国是个很危险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比中国还危险。但是人家从小教育孩子,重点还是教孩子如何信任别人,如何尊重别人,如何珍惜生命。记得“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他记述“希波战争”的“历史”中,谈及波斯的专制君王在征讨希腊城邦联盟前讲的一段话:“那些希腊人非常愚蠢。他们跑到市场上,一起发誓说‘我们彼此信任’,然后就做起生意来,对这样一句空话还挺当真!”他所指的,主要是雅典这样的民主城邦中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些人头脑简单,轻信他人,所以很容易征服。谁知最后他那数倍于人的远征军被小小的希腊城邦联盟彻底毁灭。

《历史的终结》一书的作者福山,曾写过一本《信任》,称西方文明及日本的成功在于其社会中有信任感。无论对这一理论如何评价,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从小对孩子灌输的,还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条。难道我们还要坐视我们的孩子读这些东西长大吗?难道我们不该对我们的文化有所反省吗?

(薛涌)

这是一篇美籍华人所写的杂文,再一次提及了中西方教育与文化的差异,给人以深刻的反思。读过回味,不由想起另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在给孩子讲《狼和小羊》的寓言时,假设孩子是狼,本想让孩子换位思考,培养孩子对坏人的防范心理和懂得坏人使坏的方式,然而,孩子一句话便让父亲哑口无言。“我才不当大灰狼,大灰狼是坏蛋,我才不当。要当你自己当。”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年幼的孙子们人生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听完他的话,孩子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场善与恶的交战,最终的胜负由自己决定。

孩子们心中强烈的思想只是“要当好人”,而往往一些教育方法和故事,却混淆了童心中善恶美丑的界限。正如纪伯伦在《孩子》中所说,教育孩子时:“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的灵魂栖息于明日之星,那是你们在梦中也无法造访的地方。你们可以努力造就他们,但是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另类解读二

对于神话故事的理解,孩子的眼光和大人的讲解或许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现在许多连环画中只是用简单、鲜明的图案来说明一个故事,来龙去脉都十分模糊,只有结果,没有前因,画面告诉孩子的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方式,其实,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正如同一个故事的两个不同版本,你从中读出的含义迥然不同,父母应该清楚地知道年幼的心灵需要的是什么?

一个印度动物园主带着他的家人和动物,搭乘一艘日本货船移居加拿大,不幸海上遇险,货船沉没,最后只剩下两个幸存者,一个是园主的16岁的儿子帕特尔,另一个是一只名叫帕克的孟加拉虎,人虎共处于一只小救生艇,在无边的大海上漂流了227天。

这的确是一个奇特的故事。海上生存已是难事,况且还要对付那头老虎。然而,恰恰是这头老虎,成了让帕特尔活下来的救星。

失事之初,帕克的确是帕特尔面临的头等难题。一开始船上剩有四只动物,鬣狗吃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又吃了鬣狗,下一个该轮到帕特尔了。因此,他一心盘算如何杀死老虎。但帕克在饱食之后的表现使他改变了主意。它专注地看着他,发出哼哼声。作为动物园主的儿子,耳濡目染的经验使他理解了这种友好的表示,做出了驯服它的决定。驯虎的关键是保证其饮食,这使他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忙于钓鱼、捕杀海龟、使用海水淡化器等。忙碌使他免于精神崩溃。如果没有帕克,他将独自面对绝望,那是比老虎更可怕的敌人。

可是,不要以为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兽相爱的浪漫童话,结束的场景无情地粉碎了这个错觉。船终于漂到了大陆,帕克跃到岸上,径直走向丛林,没有看帕特尔一眼。它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丛林,然后,向前走去,永远从帕特尔的生活中消失了。

其实,帕克始终是一头猛兽,最后仍如此,产生错觉的是我们,还有帕特尔。他哭了,无法理解在经历了漫长的共患难之后,帕克怎么能如此无所谓地离他而去。

故事到此已经结束,但更大的意外在后面。日本人来调查货船失事的经过,帕特尔给了另一个版本:沉船之后,幸存者是四个人,除他之外,还有他母亲、一个厨师、一个水手,并没有动物。饥饿驱使厨师杀食了水手和他母亲,既然只有他活下来了,显然他又杀食了厨师。那么,看来动物的故事是他编造出来以掩盖可怕的真相的,其实鬣狗是厨师,斑马是水手,猩猩是他母亲,而老虎就是他自己。

哪一个版本是真的?帕特尔问调查员:“哪一个故事更好?”调查员答:“有动物的故事更好。”帕特尔说:“谢谢!和上帝的意见一致。”讲述这个故事的印度老人曾说:“我有一个故事,它能让你相信上帝。”听完了故事,我们相信上帝了吗?在极端残酷的生存斗争中,人成了赤裸裸的动物。可是,上帝不喜欢这样,他把人性的故事给了我们。我们需要这个故事,当然不只是为了掩饰我们的兽性,更是为了对我们的人性怀有信心。

(周国平)

现实不是童话,孩子总会怀疑为什么书中讲的和现实中看到的不一样,我们应该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个真实而复杂的世界?孩子的真实与社会的现实,有时让大人也陷入迷茫之中,究竟应该如何真实而真诚地面对现实的一切?

无论何时的社会,无论什么地方,总是有好有坏,有善有恶,关键是你选择什么。繁华大道,乞讨者众,这里乞丐的生存产业链黑幕刚刚被媒体披露。孩子问:“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些零钱?”给,还是不给?难题是:教孩子仁慈,还是识别欺骗?

上帝把人性的故事给我们,对于孩子来说,仍应存留心中最初的纯真;对于大人来说,应该让孩子学会识别欺骗,但更应让孩子懂得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