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博弈
7721700000019

第19章 人生生存博弈(4)

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有龄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而后王有龄又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了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的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而胡雪岩以后的更大发展是在战争爆发后开始的,可以说“庚申之变”便是他发家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钩,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漕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在胡雪岩人生当中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掌权人物,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时“晌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众多”。此番进兵浙江,粮秣短缺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雪中送炭,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代、绍兴等地。

可以说胡雪岩的成功秘诀在于他的权钱交易和官商勾结的生意经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变革时期的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他处世圆滑,高帽子不离手,随时奉上,利用“财神”的声名虚张声势,牟取钱财。

作为一代“红顶商人”,实际上,胡雪岩在官场和商场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官场大员王有龄和左宗棠这两个“护官符”。胡雪岩的春风得意,就是典型的“钱”和“权”的合作性博弈。也正是因为社会环境,使得商人和官员都知道权力永远是第一位的。钱财是权力的“附加利益”,是享受的最大载体。所以在当时,商人们就不惜一切代价去巴结官员,在官员身上进行投资。

而那些当权者,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又不能公开或直接地将权力化为钱财,所以,商人的所谓投资也正迎合了他们的口味,也因此,双方一拍即合,于是,作出了一笔笔与商人的权钱交易。

当然,对于商场上叱咤风云。政坛上春风得意的胡雪岩来说。身边更不乏其才貌双全的美女,并且他还堪称是情场上的高手。他常自谓:“一不做官,二不图名,但只为利,娶妻纳妾,风流一世。此生足矣!”因此,对于合其心意的女子,他一般不会轻易放过。当然,作为一名商人,胡雪岩在情场不忘商场。他在创业期间所遇到的女人,几乎都是为他的事业服务的:有的成为被他所用的“牺牲品”;有的非常幸运地被他收为小妾。但纳其为妾的先决条件是此女子必须有益于他将来事业的开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胡雪岩能够成长为一代“红顶商人”,这些具有“帮夫命”的小妾们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从这点来说,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已暴露无疑。虽然,这些女子不是钱,不是商品,但她们所带来的利益远比钱,商品高出千倍,乃至万倍。据资料记载:在他创业初期,胡雪岩偶遇因父亲入狱被卖入“梨花春”的官宦人家千金小姐芸香,并被其美貌所吸引,但胡深知以当时自己的身份,无福消受这个美人。他在万般懊恼之时。灵机一动,把芸香做顺水人情送给了自己的靠山王有龄巡抚。这样做,胡雪岩虽然失去了芸香,但却得到了王有龄的器重,得到了芸香这个忠心的眼线,从此掌握了王巡抚的行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控制了王有龄,使其为胡雪岩所用。这桩交易做得无懈可击,芸香成了胡走向成功的第一个筹码。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胡雪岩一次次把自己的所爱像商品一样“一件件”送给了别人。为了傍上江苏省学政何桂清这棵大树,他又将自己的爱妾“阿巧姐”作为又一件礼物送给了何桂清。虽然胡雪岩一再强调感情与生意应该截然分开,二者不可以混淆,但他与阳琪的结合,却更看重了感情对生意的促进作用。与阳琪成亲后,阳琪立刻成了胡的左右手,令胡雪岩如虎添翼,有力地促进了胡雪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只可惜,阳琪过早地逝世了,这多少留给胡雪岩一些遗憾。但不久,胡雪岩就遇到了另一位与阳琪极其相似、极具商业头脑的姑娘。

她就是胡雪岩身边最重要的一位女子,陪伴胡雪岩走完人生的翠环姑娘,即当时小有名气的“罗四太太”。胡雪岩虽然已成为红极一时的商人,但家中妻子肚中无货,上不得台面,这一直是胡雪岩心中的一大遗憾,以至胡雪岩常叹知音难求,心中十分孤独。

翠环的出现,令胡雪岩眼前一亮。凭借其敏锐的眼光,胡雪岩认为翠环即是上得厅堂、入得内室,自己寻觅已久的贤内助、红颜知己。于是胡雪岩打定主意要赢得翠环姑娘的青睐,非娶她为妻不可。后经过努力,以“两头大”的形式,娶翠环为妻。翠环果然精明能干,很快成为胡雪岩的左膀右臂。她的心思又极其细密,很会迎合胡雪岩的心意,为胡雪岩连娶十二房姨太太,使胡雪岩感激不尽。作为回报,胡雪岩将其扶正,使其登堂入室,成为胡府的:“掌印夫人”。

胡雪岩娶的这12位姨太太个个正值花季,美若天仙,号称“东楼十二钗”。胡雪岩对这12位姨太太极其宠爱,在她们身上挥霍掉大量的金钱。他为这些姨太太建造了休憩场所——娇楼,使姬妾分室而居。而他则像皇帝一样,每晚随手拈牌招姬妾入寝,生活极其奢靡。单是娇楼,就极其奢华,耗资数万。该楼金碧辉煌,四周风景秀丽,又以人工西湖、“蓬莱仙阁”等景点巧妙地点缀,更是令观者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自此,胡雪岩便整日泡在娇楼之中,沉溺于温柔女儿乡。正如汪康年在《庄谐选录》中所写:“杭人胡某。富可封君,为近今数十年所罕见。而荒淫奢侈,迹迥寻常所有。后卒以是致败。”胡雪岩荒淫而奢靡的生活习性,也与他最终的失败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官府后台的倒台。

胡雪岩在商场驰骋多年,靠官府后台,一步步走向事业的顶峰,风光无限,但其最终的失败,却也是由官场后台的坍倒和官场的倾轧所致。胡雪岩虽为商人,但他的发迹以及鼎盛与政界要人的庇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雪岩紧紧把握住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精髓,他先借助王有龄开钱庄,又以左宗棠为靠山创办胡庆余堂,为西征筹借洋款,恢复因战事而终止的牛车,为国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一步步走向事业的巅峰。作为一名商人,他被御赐二品顶戴,被赏黄马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但就是这样一位已名利双收、事业有成的人,却在短短时间之内垮掉了,他的事业也随之走到了尽头。表面上胡雪岩生意的失败是由于他野心过大,急于扩充,出现决策性失误,使钱庄因缺乏流动资金而被挤兑,致使其经营的生丝铺、公济典当、胡庆余堂等纷纷关闭。但导致胡生意失败致命的原因是政治敌人的打击。

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终因为不谙官理、刚愎自用、不懂变通而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终其一生,可谓成也官,败也官。

从博弈来看,就胡雪岩而言,其成功和失败,都是取决于封建官僚主义的制度下,他们只不过是当权者的依附者,他们的商业活动必须在专制体制下动作,而不可能诞生现代的公平竞争,胡雪岩的败亡,也说明了,依附于权力而获得的财富也最终将被权力所吞噬,一个没有法的社会,自然也就没有“法”来保障它。

而对于那些当权者,无论他们怎样对待商人,其受益者都是其自身,这主要是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所导致的,而与此同时,也正好提供了权力和财富合作博弈的天然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