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叫菲尔德的美国实业家曾有一个执著的信念——铺设一条横越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从而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1837年人类发明了电报,十几年后有人提出一项跨越大西洋的电缆计划。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项计划纯属天方夜谭,可望不可即。只有年轻的菲尔德对此计划充满着强烈的信念——他坚信这绝不是梦想!为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所有财产都贡献出来,他在那几年里横渡大西洋,往返于两大洲之间达31次。经过两次失败,1858年7月28日,海底电缆发报成功。次日欧美两洲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
但就在此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电缆虽然接通,电传讯号不久却又归于沉寂。于是群情由狂欢而转为对菲尔德的愤怒责难。
菲尔德沉默了六年,1866年,不屈不挠的他又重新继续这项事业,并于当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如果菲尔德放弃了梦想,那么海底电缆就真的变成“天方夜谭”了。坚持我们的信念,也许会看到成功的曙光。
聪明人的眼光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一位眼光敏锐、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智者。
有一天,林肯独自一个人来到华盛顿的大街上,那时还没有电视等先进媒体的传播,他只要稍加装扮,就不会被人认出来。忽然,他发现在一家名为《智慧》的杂志社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于是他也好奇地凑了上去。结果发现,在华丽的墙壁上竟钻了一个小洞,洞旁写着醒目的几个大字:“不许向里看!”然而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里观望,林肯也顺着小洞向里看,原来里面是用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组成的一本《智慧》杂志的广告画面。
林肯总统觉得这家杂志社很有创意,回来就吩咐秘书为自己订了一份。果然,《智慧》杂志不论内容编排、版式装帧、封面设计,还是印刷质量,都堪称一流,颇受林肯的喜爱和青睐……这天,林肯处理完一天的公务,顺手拿起一本新到的《智慧》杂志翻阅起来,翻着翻着突然发现这本杂志的中间几页没有裁开。林肯很是扫兴,顺手将杂志放到一边。晚上,林肯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这本杂志:这既然是一份大家喜欢、风行全国的杂志,在管理方面应该是十分严格的,按常理决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的现象。他由此联想到杂志社在墙壁小洞上做广告的事,难道这里面又有什么新花样?他翻身下床,找到这本杂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裁开了它的连页,发现连页中的一节内容竟被纸糊住了。林肯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错了,但印错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好奇心驱使林肯又用小刀一点点儿地撬起了糊纸,下面竟写着这样几行字:“恭贺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请将杂志退还本刊,我们负责掉换并给您寄去奖金。——《智慧》杂志编辑部。”
林肯对编辑部这种启发读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极其欣赏,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不久,林肯总统便接到新掉换的杂志和编辑部的一封回信:总统先生,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都采取了将杂志寄回杂志社掉换的做法,看来您的确是位真正的智者。根据您来信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杂志改名。这本杂志,就是至今仍在风靡世界的《读者文摘》。
在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机遇就摆在300人的面前,但绝大多数人熟视无睹。只有8个人抓住了机遇,还不到总数的2.7%,为什么只有8个人在“平凡”之中发现了“非凡”,获得了奖金?
大地回春向万物发出了请柬,但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机遇在人群中穿行,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去奋力捕捉。机遇的确时有时无,但与其抱怨没有机遇,倒不如历练发现机遇的眼光。变革年代,是一个机遇特别多的年代,也是特别需要有一双能发现机遇的眼光的年代。
生活中不是缺少机遇,而是缺少发现,有多少人具备林肯总统那样的眼光呢?有时候,多一份好奇就会多一份惊喜。
今天就出发
安东尼·吉娜是目前纽约百老汇中最年轻、最负盛名的演员之一,她曾在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节目《快乐说》中讲述中她的成功之路。
几年前,吉娜是大学里艺术团的歌剧演员。那时她就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璀璨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先去欧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百老汇成为一位优秀的主角。
第二天,吉娜的心理学老师找到她,尖锐地问了一句:“你旅游完后去百老汇跟毕业后就去有什么差别?”吉娜仔细一想:“是呀,赴欧旅游并不能帮我争取到百老汇的工作机会。”于是,吉娜决定一年以后就去百老汇闯荡。
这时,老师又冷不丁地问她:“你现在去跟一年以后去有什么不同?”吉娜有些不知所措了,想想那个金碧辉煌的舞台和那双在睡梦中萦绕不绝的红舞鞋,她情不自禁地说:“好,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一下,我就出发。”老师却步步紧逼:“所有的生活用品在百老汇都能买到,为什么非要等到下星期动身呢?”
吉娜终于双眼泪盈地说:“好,我明天就去。”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我马上帮你订好明天的机票。”
第二天,吉娜就飞赴全世界最巅峰的艺术殿堂——纽约百老汇。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正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几百名各国演员前去应征主角。按当时的应征步骤,是先挑选出十来个候选人,然后让他们按剧本的要求表演一段主角的念白。这意味着要经过百里挑一的艰苦角逐。
吉娜到了纽约后,并没有急于去美发店漂染头发和买漂亮的衣服,而是费尽周折从一个化妆师手里拿到了将排的剧本。这以后的两天中,吉娜闭门苦读,悄悄演练。初试那天,当其他应征者都按常规介绍着自己的表演经历时,吉娜却要求现场表演那个剧目的念白,最终以精心的准备出奇制胜。
就这样,吉娜来到纽约第三天,就顺利地进入了百老汇,穿上了她演艺人生中的第一双红舞鞋。
生活就是这样不可思议。每个人都把理想当做太阳,不同的只是,有人希望沐浴着温暖悠闲地前进,有人却敢于立刻踏进遥望理想的冰流,在逆境中前行。而开启梦想之门的钥匙常常就藏匿在激流暗涌中,如果你耽于瞻望和等待,理想就永远是一轮止于仰望的太阳。
如果吉娜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以后再去百老汇,她可能就和机遇擦肩而过了。为了追逐你的梦想,不要犹豫,现在就出发吧!
一条道走到底
她说她只是卖茶的,也永远会是卖茶的。
1987年,她14岁,在湖南益阳一个名叫衡龙桥的小镇卖茶,1毛钱一杯。茶水盛放在一个个透明杯子里,上面盖块方方正正的小玻璃片遮挡灰尘。镇上的农贸市场人来人往,她的茶水小摊就设在市场旁边。因为她的茶杯比别人大一号,所以卖得最欢。没人清楚1毛钱一杯的茶水一天下来她能有多少收成,大家看到的,只是她总在欢欢喜喜地忙碌着。
1990年,她17岁,原来的同行要么嫌卖茶收入太低而早早鸣金收兵,要么赚点钱赶紧转行另谋出路。唯有她,还在卖茶。只是,她不再在小镇上卖了,而把摊点搬到了益阳市里;不再卖最简单的从大茶壶里倒出的茶水了,改卖当地特有的“擂茶”。擂茶制作起来很麻烦,但也卖得上价,小杯3元,大杯5元。而不管大杯小杯,她的杯子又是比旁人的都要“胖”一圈。所以,她的小生意又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岁,仍在卖茶。不过卖的地点又变了,在省城长沙,摊点也变成了小店面。屋子中央摆一张雕花茶几,客人进门,必泡上热乎乎的茶请客人品尝。客人尽情享受后出门时,或多或少会掏钱再拎上一两袋茶叶。
不知我们中间有几人能把一杯茶水坚持卖十年之久,何况在如今风起云涌的商界,总是不时冒出各种各样快速致富的神话。但她做到了。长达十年的光阴中,她始终在茶叶与茶水间打滚。只是,她已经拥有37家茶庄,遍布于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竖起大拇指。这是1997年,她24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丽而成熟的年龄。事业有成又天生丽质的她,甜美的笑容在一本知名财经刊物的封面上格外灿烂地绽放,在照片下面有行文字:我的成功没有秘诀,只不过是一条道走到底。
翻开那本杂志的第一页,就能读到有关她的详细报道。在文中的最末一段,她说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句:“我只是个卖茶的,也永远会是卖茶的。”接着她又说,“我一定会一条道走到底。若干年以后,你会发现本来习惯于喝咖啡的国度里,也会有洋溢着茶叶清香的茶庄出现,那也许就是我开的……”
她的名字叫孟乔波,我认识她是在2003年10月16日。仔细看了她递给我的名片,我发现那上面印有新加坡的茶庄地址。她果真已经把茶庄开到中国以外去了!面对我采访时的一连串发问,她旧话重提:成功没什么秘诀,仅仅需要一条道走到底。
一条道走到底,既需要恒心,也需要毅力。凭着这种精神,孟乔波将茶庄开到了国外,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勇气和魄力呢?
梦想是机遇的引擎
爱德华·包克还在少年的时候,就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那就是:有朝一日,他一定要通过努力创办一本属于自己的杂志。虽然每当他把这个梦想说给别人听时,大家总认为他是痴人说梦、年少轻狂,但是,包克却从不这么认为。因为他坚信,一个心怀梦想的人,只要给他适当的机遇,赢得成功是迟早的事。
有一天,正在大街上散步的包克遇见了一位吸烟者,只见那人打开烟盒,从中抽出了一张纸片,随即就把它扔在了地上。包克走过去,把那张纸片拾起来一看,原来上面印着一个著名演员的照片,照片的下端还写着这样一句话:“这只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张,凡集齐四张者,皆可领取精美卷烟一盒。”原来这是烟草公司所进行的一项促销宣传活动,包克把那张纸片翻过来,注意到纸片的背面是空白的。
旋即,包克眼前一亮,他立刻感觉到机遇来了!他想,若是能把这种附装在烟盒里的明星照纸片充分利用起来。在它的背面空白处印上与照片人物一致的“小传”,那么,这种照片的价值岂不是可以大大得到提高?
说做就做,包克很快找到了负责印刷这种纸烟附件的平板画公司,并向公司的经理说明了自己的创意,这位经理听后兴奋地说:“如果你能给我写100位名人的小传,每篇仅需100字,我将会每篇付给你100美元。”
包克从经理的赞许中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很快就与这家公司签了合同,迅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他先把这些小传分门别类,例如:分为演员、作家、总统、将军……就这样,埋藏在包克心中的那颗种子逐渐生了根并发了芽。
果然,烟草公司使用了包克所设计的这种纸烟附件后,销售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继而,“小传”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于是,包克不得不请人前来帮忙,他先后以5美元和10美元不等的价格雇用了自己的堂弟和5名报社编辑,以满足平板画公司的需求。
就这样,包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自己做了“总编”。随着生意的日益红火,工作室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他就收购了那家平板画印刷公司,条件成熟后,他果真如愿以偿地创办了自己的刊物——《妇女家庭》。
包克终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