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海战武器
7743700000080

第80章 微型潜水艇

微型潜艇之所以被称为“微型”,是因为它们的长度一般不会超过30余米,排水量也保持在几吨到几十吨之间。如果一艘微型潜艇的长度只有几米、排水量只有几吨,级位就更低了,被称为“袖珍潜艇”或“蛙人输送艇”。

微型潜艇的目标小、噪声低,所以不易被敌发现,从而很顺利地接近目标。但微型潜艇的排水量不大,因此只能有在近海、狭窄海域或浅水海区,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执行一些特种任务,比如输送特种侦察队员登陆、破坏敌人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对敌岸基地或锚泊舰船进行袭击、爆破等。

此外,微型潜艇还具有造价低、便于大批量制造、运输方便等优点。潜艇上除装有导航系统、通信系统等通用设备,还能根据潜艇的排水量和使命,装备水雷、炸药、鱼雷、导弹、红外成像装置、激光测距仪及电子对抗装置等。

微型潜艇的故乡在意大利。早在80多年前,意大利就曾使用微型潜艇,穿越戒备森严的水下防护网,对南斯拉夫的普拉港进行了成功偷袭。从那以后,当时停泊在港内的奥地利战舰“乌尼其斯”号,就不复存在了。这艘令意大利人士气大涨的微型潜艇只有7米长,它只携带了两块炸药,就完成了出色的表演。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意大利在二战期间又使用了微型潜艇。1941年12月18日,一支由3艘微型潜艇组成的“品”字形艇队,从意大利悄然驶向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当时,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司令部和主要基地就建在这里。为了防止敌方潜艇从水下侵袭,英海军在港口入口处设置了几道钢制防潜网。在他们看来,这就像是水里的“马其诺防线”,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意大利这次派出的微型潜艇,与一战时的微型潜艇相比,性能要强得多。它长7米,最大直径约1米,最深可下潜到水下30米,并可以上下俯仰、左右转向,难怪意大利海军戏称它为水里的“猪”了。但它可比小猪能跑,当采用电力驱动时,它的最大航程能够达到12海里。一个夜晚,6名海军战士分成3组,跨坐在更先进的微型潜艇上出发了。

海军战士头戴呼吸器,双手紧紧握住艇上的专用把手。趁着英舰进港,防潜网打开的时候,他们驾驶微型潜艇偷偷溜了进去。然后按预定计划,3艘潜艇分别扑向各自的攻击目标。几小时之后,一直威风凛凛停靠在码头上的“勇敢”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2艘战列舰,被严重炸伤,顿时失去了战斗力。另一艘油轮“塞戈纳”号也被炸得遍体鳞伤,再也无法运补油料了。

二战中后期,日本海军也发展了微型潜艇。这些微型潜艇排水量不足50吨,以蓄电池带动电动机推动潜艇前进,这使得它们的航行速度比意大利的微型潜艇还要快。为了增强战斗力,日本海军还在这些潜艇上配置了2枚直径为457毫米的鱼雷。这些潜艇也只能容纳2名战士,其中一人负责驾驶和指挥,另一人主要负责航路观察。

1941年12月7日,当日本的航空母舰承载着大量战斗机,向美国珍珠港发起猛烈攻击时,5艘日本微型潜艇也巧妙地通过了美军的防潜网,直向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军战舰袭去。但由于制作仓促,各种战技性能远未达到实战要求,这5艘微型潜艇都没有击中目标。

当二战快要结束时,日本海军又研制了所谓的“自杀型微型潜艇”,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使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自杀型微型潜艇的排水量仅为9吨,原来放鱼雷的地方被改为驾驶舱和弹药舱,同时还装有弹跳装置。海军战士驾驶潜艇,达到目标45米的地方时,就按下按钮,把自己弹射到海里,留下潜艇带着弹药继续前冲,直至炸毁目标。遗憾的是,日本尽管建造了不少自杀型微型潜艇,但战果并不明显。

英、德等国的海军也发展并使用了一些微型潜艇。

1945年7月31日夜,英国海军的排水量仅30吨的XE-3号微型潜艇,由一艘潜艇运至新加坡附近的海域,潜入柔佛海峡,突破了防潜障碍,用携带的磁性水雷炸沉了日本海军的“高雄”号重型巡洋舰。这艘巡洋舰的排水量达13万吨,由此可见微型潜艇这次取得的战绩有多么辉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微型潜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型潜艇的特点和作用更为各国海军看好。经常在近海海域活动,或拥有较多海峡、港湾的国家,各自出于进攻和防守的需要,尤其重视微型潜艇的发展和使用。目前世界上共有180余艘微型潜艇,分别属于16个国家和地区。

典型的微型潜艇,有意大利的MG120/ER浅水攻击型潜艇和CF2F/X100T型蛙人输送艇;德国的“奥卡”级微型艇;英国的“食人鱼”级微型艇;克罗地亚的“威拉比”微型艇和R-2M“玛拉”级蛙人输送器;北朝鲜的“山高”和“玉高”两级微型艇;俄罗斯的“皮让佳”级微型潜艇等。

美国海军的海-陆-空作战分队,目前拥有MKⅧ和MKⅨ两种蛙人输送艇,其中MKⅧ型的数量较多。这种潜艇的标准艇员为2名,另外可携载4名作战蛙人,或负载大型深弹等装备。艇上装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其中包括带自动导航仪的自动进坞系统,以及用于水雷探测和避免碰撞的高频声呐。除此之外,潜艇还加装了带漂浮天线的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加强了与指挥部的联系。

通常情况下,MKⅧ输送艇都是由核潜艇带到指定地点,然后从核潜艇的干式甲板上下水执行任务。此外,它也可以从CH-53、CH-47重型武装直升机上“跳”进水中。从核潜艇上释放蛙人输送艇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由2名军官、18名潜水员和2名技术员组成干式甲板释放支援分队。尽管如此,由于微型潜艇具有很大作用,美国海军还是决定在新一代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上设置这个项目。

另一方面,美海军也在加紧研制更加高级的“先进蛙人输送艇”ASDS。这种潜艇的长度将达到21米,除2名艇员之外,还能携载一支“海-陆-空作战分队”或其他特种作战部队。ASDS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可以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实施远程插入和撤退,不需要像MKVⅧ那样由核潜艇或直升机“护送”至指定地点,从而减少了特种部队的负担。

与以往的微型潜艇相比,ASDS也更加“人道”。在以往的“湿型蛙人输送艇”上,艇员不得不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等待时机把蛙人输送到目的地。实现远程插入和撤退后,艇员就轻松多了。

虽然微型潜艇具有一些常规潜艇无法实现的优点,但它同样有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不足之处。如航行性能差、航程短、通信联络能力差、自给能力较弱等。针对这些缺陷,近年来,各国海军都在想方设法地把各种新技术应用到微型潜艇上。在未来的战争中,微型潜艇将逐渐具备以下新功能:

(1)藏得更好

针对微型潜艇水下航行时间短、暴露率高的特点,一些国家已准备应用不依赖空气的动力装置,同时减少它的辐射噪声、磁信号和红外信号,以增大航程和隐蔽性。

(2)自动代替人动

微型潜艇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导航技术越棒、武器装备性能越好,它在海上独立作战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完善微型潜艇的自动化决策指挥功能,提高它的快速反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各国设想的方法,是采用综合集中控制系统,把各个小系统集中起来共同完成任务。另外,微型潜艇的空间毕竟太小了,实现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化,减少潜艇上的工作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3)带上更多“家伙”

人们交给微型潜艇的任务越来越多,因此给它配备的武器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现代微型潜艇除了使用传统的鱼雷、水雷武器外,还可以装备各类反舰导弹,作战能力真可谓是“大大提高”了。在不久的将来,在微型潜艇的有限空间里,还要装上各类武器及电子系统,微型潜艇将变得更加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