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进科学·国宝档案
7746900000018

第18章 吴王夫差矛、戈、剑

1983年11月23日,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马山砖瓦厂发掘5号墓时,从出土物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件青铜铸造的矛。这是继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中出土越王勾践剑后的又一个重要发现。

据文献记载:周太王将王位的继承权给了季历,长子太伯、次子仲雍逐逃到东南方的梅里(今江苏无锡),并断发文身。以后,二人相继成为蛮人的首领,国号为吴。

吴国原为楚国的属国。在吴君寿梦时,国力渐强。当时,恰逢晋楚不和,两国战事不断。楚国大夫巫臣亡命晋国后,向晋国君侯献上一个“联吴攻楚”之计。晋侯采纳了这一计谋,并于公元前584年派巫臣带一队战车到了吴国,向吴人传授射法、御法和战车阵法。吴国军队掌握了这些兵法以后,战斗力增强,于是不断攻楚。吴、楚两国间连年打仗,甚至一年中打了7次仗。

寿梦死后,子诸樊继位,迁都于吴(江苏吴县)。又传了几代,阖闾继位。他重用楚国旧臣伍子胥、军事家孙武等人,于公元前506年大举伐楚。吴国军队五战五胜,大败楚军,攻入郢都。吴国在战争中夺得大量财宝,俘获了许多人口,国力更加强盛。

楚国为改变腹背受敌的困境,采用“联越攻吴”的谋略,与越国联合,一起对付吴国。越君允常得到楚国的帮助后,始称越王。允常派兵攻打吴国,吴王阖闾奋力作战。吴、越之间在常年战争中,互攻不休。允常死后,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起兵攻越,吴军大败,阖闾在战斗中受伤,不久病死。公元前495年,阖闾之子夫差即位,立志替父报仇。公元前494年,夫差发大军攻越,大胜越军。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求和,越国沦为吴国的属国。一夫差战胜勾践后,一心想着北进争霸。公元前486年,夫差准备攻伐齐国,构筑邗城今江苏江都县境内。吴人在邗城下挖深沟,通过射阳湖至末口(江苏淮安)入淮,贯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次年,吴将徐承率水师从海上攻齐。公元前484年,吴国军队于艾陵(山东泰安)与齐军大战,大败齐军。

公元前482年,夫差为了北上争当霸主,挖深沟北连沂水,西接济水。这样,自吴国都城乘舟出发,一路可以从海路北上:一路可以经长江入淮河,又逾淮河达泗、沂、济三水。当年,夫差率大军抵达黄池,大会诸侯,与晋国争做盟主。不料,越军乘机攻入吴都。越国的水师自海路入淮,切断吴军归路。夫差大惊,让晋国当上盟主,自己赶回吴国,向越求和。公元前473年,夫差死,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

夫差是吴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个国王。在他主政期间,吴国的发展达到了高峰。他为了北上称霸,将长江、淮河乃至山东的泗、沂、济三水连接起来。虽耗竭民力,但南北的水上交通却从此开创了新的局面。

夫差矛全长29.5厘米,宽5.7厘米。矛的表面全布菱形几何纹。矛身中空供枘内木杆,中脊呈菱形,有血槽,两侧之刃锋利。此矛出土时虽有锈蚀,但擦去泥土,在矛身近莆处,有两行金光闪闪的错金铭文,每行4字:“吴王夫差,自乍用鳅”。按《说文》,鳅,矛也。由此可知,这是战国时期吴国有名的君主夫差自作的兵器。

除了发现铸有吴王夫差铭的矛以外,还有戈和剑。1959年在安徽省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发掘的蔡侯产墓中,曾出土铜戈一柄,其背面有两行10字铭文:“攻吴王夫差,自作其用戈”。但整理时发现,此器器主之铭曾被有意刮磨。有人这样推断,吴、蔡两国关系曾经交恶,所以蔡国得此戈后,故意将国名人名刮去。另一种可能是,此戈在越人灭吴后、被越人得到,并将国名人名刮去;以后此戈又流入蔡国,因某种原因落入蔡候产的手中,并被放人他的墓中。

流传至今的吴王夫差的铜剑,共有8柄:最早见到的传世夫差剑,是嘉庆初年(1797年)阮元、毕沅合撰的《山左金石志》中称作天水剑的那柄铜剑;后来,经容庚考释,认定10字铭文为“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著录于《周金文存》、《小校经阁金文拓本》等书的兵器中,有一柄刘鹗收藏的吴王夫差剑,10字铭文与上相同。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同铭之剑。

1935年在安徽省寿县西门内出土一柄铸有吴王夫差的铜剑,长约58.9厘米、宽5.3厘米。剑格饰简化兽面纹,上嵌绿松石,铜质精良,至今仍相当锋利。近格处有铭文10字:“攻吴王夫差,自作元其用。”

1965年山东省平度县废品回收站征集到一柄剑,扁茎,素面。长57.7厘米、宽54厘米。有铭10字:“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据《左传·哀公十年》记载,吴大夫“徐承帅舟师,将自海人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有人提出:此剑非吴王夫差自用,而是夫差赏给徐承等将领用的。此剑在邻近莱州湾的平度发现,应与徐承率军伐齐之役有关。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1976年2月,河南省辉县百泉文物保管所从废品回收部门发现一柄吴王夫差剑,长59.1厘米、宽5厘米。剑身满布花纹,剑格镶绿松石,饰兽面纹。锋锷犀利。据了解,此剑是解放前从河南省辉县琉璃阁战国墓中被贼盗出,所铸铭文也是上述10字。现藏百泉文物保管所。

1976年在湖北襄阳蔡坡的12号墓中,有一柄铸有相同铭文的剑。此剑无花纹,已残。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1991年在河南省洛阳市东同王城内的一座战国早期墓中,出土一柄剑通长48.8厘米、宽4.2厘米。有相同铭文两行10字。现藏洛阳市博物馆。

此外,吴国的兵器还有吴文王光剑数柄及戈鉴等物。吴王光于公元前514年即位,死于公元前496年。吴王光即为文献中的阖闾,也就是吴王夫差之父。有一柄出自山西原平县峙峪村一座晋代墓中,有铭8字:“攻吴王光自作用剑”。1974年在安徽省庐江县汤池乡也发现一柄吴王光剑。1978年在安徽省南陵县三里乡的一座土墩墓中出土了一柄吴王光自作用剑。此外,在荷兰的波士顿博物馆有一柄吴王光剑。北京的国家博物馆还藏有寿县蔡昭侯墓中出土的吴王光鉴。故宫博物院藏有吴王光戈。此外还有吴季子之子逞剑等等。

毫无疑问,上面列举的吴王夫差矛、戈、剑等,仅是吴王制作的众多兵器中的一小部分。

古代兵器中,矛和戈是长兵器,它们多用于战场,或为侍卫们所用。剑作为短兵器,在近身格斗中能起到很重要的防身作用。当时上层社会中的男子,人人都要佩剑。在争奇斗富的意识支配下,佩剑成为使用者炫耀地位、财富的象征,因此剑的制作不仅要求锐利,还要精致华美。夫差作为吴国的最高统治者,这些兵器的铸造工艺更是精良,装饰也很华美,可视为吴国冶铸工艺的代表之作。

经研究,吴越两国的制剑工艺水平在列国中是最高的。剑作为铜、锡、铅等金属的合金制品,对合金成分的配比有很高要求,如果合锡较多,可使剑的锋刃锐利,但脆而易断;如果含铅较高,剑的韧性加强了,不易折断,但锋刃变钝。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吴越工匠们将剑的中脊部分用含铅较高的铜铅合金,以增强其韧性;锋刃部分用含锡较高的铜锡合金,以确保铜剑的锋利。这样既确保了剑的韧性,格斗时不易折断,又使剑锷十分锋利。这种措施极富创意,充分反映了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