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7762800000043

第43章 锡德拉湾之战

锡德拉湾,也称锡尔特湾,是地中海南部最大海湾,位于利比亚北面,东起班加西,西至米苏腊塔港,宽约300海里,纵深最大处约100海里。从1981年8月起,美国、利比亚之间在此海域发生数次冲突。

1981年8月,美军驻地中海第6舰队举行每年一次的例行演习。在此之前,利比亚早已宣布锡德拉湾为其领海。但美国政府为了试探虚实,则令其第6舰队进入锡德拉湾进行演习。

为了应付美、利间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美军派出20余艘舰艇参加这次演习,其中包括航空母舰2艘。演习第一天,即8月18日,利比亚军派出米格-23、米格-25等式飞机75架次到美军演习区进行侦察与监视。美军派出数十架舰载机进行警戒、拦阻和驱赶利比亚飞机。8月19日晨7时许,由美国航空母舰“尼米兹”号起飞的F-14A式战斗机2架,在距离利比亚海岸60海里的锡德拉湾上空,同利比亚的苏-22式战斗轰炸机交战。

结果,美机击落利比亚飞机2架,而美机无损伤。

再一次冲突发生在1986年3月。以美国海军第6舰队的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的航母特混编队,于3月22日进至锡德拉湾附近海域,进行1986年度的第4次“海上演习”,即代号为“和平自由航行与飞越”的海空联合演习。3月23日,“演习部队”即派舰载机进入卡扎菲宣布的“死亡线”以内,蓄意引诱利比亚军首先动手。3月24日4时许,装有“宙斯盾”系统的美军导弹巡洋舰“提康德罗加”号,在驱逐舰“卡伦”号、护卫舰“斯科特”号的伴随下,驶到锡德拉湾东部海域。14时52分,配置在锡德尔镇的利比亚导弹基地向美机发射“萨姆-5”式导弹2枚,但在美EA-6“徘徊者”式电子干扰飞机的干扰下,导弹偏离目标1.5公里坠入大海。

接着,利比亚的2架米格-25式飞机向美舰接近,但遭到美机拦截而返回。19时45分,利比亚导弹基地再次发射8枚“萨姆-5”式和1枚“萨姆-2”式导弹,但受到欺骗干扰后,这些导弹不是在空中自爆,就是失控坠海。21时26分,待到夜幕降临时,美军发起攻击。首先,“美国”号航空母舰的2架A-6型攻击机在EA-6B电子干扰机的引导下,使用反辐射导弹攻击了利比亚的导弹基地雷达站,炸毁雷达天线。23时15分,“珊瑚海”号航空母舰的2架A-6型攻击机向由班加西港驶来的利比亚的苏制“纳努契卡-11”型导弹艇发起攻击,将其击沉。25日1时许,美军发现利比亚的雷达站恢复工作;1时45分,美军的A-7型攻击机再次使用反辐射导弹对利比亚的雷达站进行攻击,并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攻击利比亚的导弹基地。拂晓前,美舰队还数次对利比亚的导弹艇进行攻击。

24日20时50分后,利比亚就未再向美军采取攻击行动,美舰队无伤亡。这样,美第6舰队司令凯尔索海军中将便于25日9时命令其特混编队撤到北纬32度30分以北海域待命。26日晨,凯尔索接到提前结束演习的命令,遂提前5天结束了这场“演习”。

此次作战中,美第6舰队的航母群在锡德拉湾活动时间约35小时,起飞各种飞机1546架次,发射“鱼叉”式空对舰导弹8枚、反辐射导弹4枚,并投掷集束炸弹多枚,发射激光制导炸弹多枚。据称,美舰、机击沉利比亚导弹艇5艘,利比亚伤亡约150人。利比亚部队发射的“萨姆-5”式导弹5枚,“萨姆-2”式导弹1枚,据美方称没有造成损伤。

这次交战从3月24日14时2分开始,25日凌晨即告结束。时间不长,交战双方投入实战的兵力也不多,但却显示了现代海战的若干特点。

在此次美、利冲突中,利比亚是近海防御,美国则是远洋进攻。利比亚为防御美军的攻击,在沿海的锡德尔、班加西等地部署了“萨姆-5”式、“萨姆-2”式导弹,在有关港口配置多艘导弹艇和导弹护卫舰,并有苏制战斗机担任空中掩护。美舰编队仅出动几架A-6和A-7攻击机,在EA-6B电子干扰机的配合下,就摧毁了锡德尔郊区的导弹基地。这说明近海防御必须构成强有力的多层次全方位海空兵力防御才能奏效。海战中,利比亚出击的4艘导弹艇全被击中,而且是在夜间被摧毁的。

因此,在现代海战条件下。对付装备先进之敌,导弹艇即使是在夜间也难以达成奇袭;像导弹艇这样的小型艇只若无可靠的空中掩护、预警、电子对抗等保障手段,就既不能保护自己也难以消灭敌人。这次小规模的海战还说明,现代海战是高技术战争,装备先进的一方通常能占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