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7762800000044

第44章 夜袭的黎波里

这是继锡德拉湾之战后,美军以舰载机协同陆上飞机,对利比亚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的选定目标所进行的一次夜间突袭。美国以利比亚与国际恐怖活动有关为借口,于1986年4月6日决定再次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4月9日,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代号为“黄金峡谷”的行动方案。4月14日,美第3航空联队以举行演习为名掩护战斗准备,并指令以航空母舰“美国”号、“珊瑚海”号为核心的特混编队开赴地中海中部海域。美国当局还命令“企业”号航母编队从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以便随时支援第6舰队的行动。在这期间,利比亚部队也调整了部署:将400架空军飞机转移到苏丹,把一些运输机转去内地沙漠区,并加强了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的防空力量。

4月14日17时,美第6舰队奉命执行“黄金峡谷”行动计划。利比亚时间14日21时13分,美空军KC-10式加油机17架和KC-135式加油机13架首先从伦敦附近的费尔福德和米登霍尔空军基地起飞。5分钟后,从拉肯希思空军基地起飞FB-111式战斗轰炸机24架、EF-111式电子干扰机6架,以马赫2的速度,从高空经直布罗陀飞往地中海中部。

经过3次空中加油后,美轰炸机群约于15日1时30分飞抵距离利比亚海岸500公里的美航母特混编队上空,作攻击前的最后准备。此时,从航空母舰先后起飞15架A-6式和6架A-7式攻击机、6架FA-18式战斗机和EA~6B式电子干扰机,组成2个攻击编队,由E-2C式预警机引导,在百余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分2波去攻击的黎波里的阿齐齐耶兵营、军用机场和西迪比拉尔港以及班加西的“民众国”兵营和贝尼纳军用机场。

第1波由A-7式、FA-18式、EA-6B式飞机组成,在主攻编队进入目标区前6分钟对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雷达站进行攻击,发射“百舌鸟”和高速反辐射导弹约50枚,摧毁雷达站5个,并迫使其余雷达站停止工作,从而使利比亚的防空系统陷于瘫痪状态。EF-111式和EA-GB式飞机同时实施强烈的电子干扰,使利比亚的防空制导雷达失去作用,无线电通信中断。接着,18架FB-111式飞机利用地形跟踪雷达从60~150米高度进入的黎波里上空,第1组8架飞机对卡扎菲的住地、利比亚总参谋部所在地阿齐齐耶兵营进行攻击。第2组5架飞机对的黎波里国际机场军用区进行攻击。第3组3架飞机对的黎波里西迪比拉尔港兵营“突击队训练中心”进行攻击。

与此同时,15架A-6式舰载攻击机分为2组:第1组8架对班加西贝尼纳军用机场进行攻击,第2组7架对班加西的“民众国”兵营进行攻击。主要突击是从15日1时54分开始,至2时11分结束,历时17分钟,共投弹约100吨,重创各主要突击目标,摧毁雷达站5个和伊尔-16式、米格-23式等飞机23架,炸死100余人,伤600余人。美军有1架FB-111式战斗轰炸机被地面炮火击落;返航时,1架FB-111式战斗轰炸机因故障迫降于西班牙。另有2架FB-111式和2架A-6式飞机因机械和电子计算机发生故障未能投弹。每架FB-111式飞机往返飞行约1万公里,共加油6次,从起飞到降落历时10小时。

为回敬美国的入侵行动,利比亚于15日午后派遣2艘导弹艇对北约设在意大利兰佩杜萨岛的雷达站实施报复性导弹攻击,但在美方电子干扰下,发射的2枚导弹全部坠入海中。

美国进行的这次夜间空中突袭,是一次典型的高技术低烈度的小战争。

其特点是:①目的有限,规模较小。选择的突击目标不是工业基地等战略目标而是军事指挥机构等军事目标,实际遂行攻击任务的飞机不过20余架。②集中兵力速战速决。集中了2个航母编队,共21艘舰艇,海军舰载机和空军飞机220余架,空袭仅用了17分钟。③全面侦察。运用高技术手段,对目标进行反复侦察和核实,选准目标。④海空协同,夜间行动。战区的美海、空军飞机在统一指挥下,主动配合,密切协同,攻击与保障有条不紊。相见利比亚飞行员不善夜战而自身夜战能力较强这一特点,选择在夜间行动。⑤低空进入,电子保障。FB-111式战斗轰炸机和A-6式、A-7式舰载攻击机采取60~150米高度突防和攻击的战术,充分发挥了其技术、战术优势,增大了行动的突然性、隐蔽性与安全性。

在作好全面保障的基础上,组成了立体的电子战网,高空是E-2C式预警机,中空是EA-6B式电子干扰机,水面是装有先进“宙斯盾”系统的巡洋舰。这使利比亚的防空、通信系统陷于瘫痪状态,保障了己方行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