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7793500000001

第1章 审时度势(1)

一、兵家论机势

《吴子》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提出了著名的兵机理论。作者认为,凡兵有四机,即气机、地机、事机、力机。所谓气机,是说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全在一人。所谓地机,就是指那些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十夫所守,千夫不过。所谓事机,也就是善于行使间谋,指挥轻兵往来,分散其众,使对方君臣不和,相互埋怨,上下相咎。所谓力机,是指车坚管辖,舟利橹楫,士习战阵,马闲驰逐。只有知道这四机,并深谙其道者,才可成为将军。

四机俱备,是战争取胜的前提条件,但是,实际的战斗中,四机不可能都具备,因此,就有必要在战斗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并利用敌人的弱点,因形用权,创造战机,从而克敌制胜。所以,一个好的将帅,不仅要知道四机,还要在战争中具体地运用并创造战机,从而有效地打击敌人。

古代名著《淮南子》中也论述过兵有三势二权,须在战斗中很好地加以利用与发挥。三势即气势、地势、因势。三军之众,百万之师,气如飘风,声如雷霆,威震敌军,此即气势。路狭道险,大山名塞,道路崎岖,山势险要,一人守隘,千人难过,此即地势。敌方疲劳倦怠,内部纪律混乱,粮草又缺,士有怨声,便可乘势攻取,此即因势。二权即知权和事权。善于运用间谋,并且善于掩蔽自己,出其不意,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这就是知权。当敌人正在行军时,进退都惧怕,长长的队伍,前后很难联系,左右也不相联系,我方可用兵击之,收到事半功倍的战斗效果,这就是事权。势与权,两者是相得益彰的,不可孤立地看。要战胜敌人,除了懂得三势二权的道理外,还应该拥有精良有素的吏卒,选拔良才,使将得其人,而在定计决谋时,又能明于生死,达到举措得失,莫不震惊。果能如此,不用云梯冲刺也可拔下敌城,不用兵刃相接,便可破获敌人。

《淮南子》的这些思想,与《吴子》相比,基本差不多,而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强调战略进攻,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要善于寻找、利用并创造战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尽可能地以谋取胜,以智取胜,以较少的兵力,获得较好的战果,甚至达到不直接交兵便可战胜敌人的理想效果。所以,当好一个将帅,关键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将士,而在于他拥有什么样的将士以及如何调动这些将士,使他们发挥最佳的战斗力。

二、待机而发

所谓待机者,即乘敌人内乱而取之,费力少而成功大。姜太公认为,时难得而易失,待机而动,事乃有功。所以古代用兵,必须待时而动,因机而发,时机未到,不可妄动;时机已到,不可迟疑。历代帝王能成其大业者,均善于取乱,乘机而伐之,现以清朝灭明的历史作一说明。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众人起义,打得明军节节败退,起义军很快攻进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缢死煤山。李自成自以为明朝灭亡,天下太平了,便在北京称帝,忽视了北部的清帝国。此时,清帝国看到中原大乱,人心惶惶,明朝已被推翻,而李闯王又刚刚称帝,政权不稳,想乘机侵犯中原,但是要找到讨伐的借口。

当时,大学士范文程对多尔衮说:“李闯王在明朝京城称帝,明朝臣民莫不切齿痛恨。如果我国乘此机会出师,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布告中国臣民,必望风归附,共同攻击李自成。这样,驱除流寇,平定中原的愿望,便可一下实现了。”

可见,清朝想借中原力量以平定中原,以明朝旧臣民来反对李自成政权,以此推翻李自成,取而代之。这是第一步。为达到这一步,便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帜,为恢复明室作战,从而拉拢明朝的臣民为其所用。当此目的达到后,便可将矛头指向明朝臣民,使其听从清帝国指挥,向清帝国称臣,以达到平定中原、统一中国之目的。就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李自成夺取了政权,但天下战争仍在进行,残余的明朝将士还在各地活动,同时还有别的武装也在蠢蠢欲动,反对并影响李自成政权的稳定。同时,李自成虽已推翻明朝政权,但人心尚未归附。因此清帝国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受到明朝旧臣一部分人的欢迎,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再者,清帝国兵力也不算弱,而李自成的部队却是连年征战,十分疲惫,同时又陶醉于胜利之中,战斗力下降。这是清入关的实力基础。

正是从诸多方面考虑,清决定进兵关内。当多尔衮将此想法禀呈孝庄太后时,孝庄太后很赞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案。接着,多尔衮便采取措施,去掉了自己的政敌豪格,使内部安定团结,然后率师进犯关内,借助明将吴三桂的力量,很快攻入山海关。李自成虽有抵抗,但最终还是败于多尔衮。时间不长,清军攻入北京,李自成节节败退,终于失败。北京一破,天下大震,清军乘势大举入侵,四面出击,扫荡明室,采取各种办法,分化瓦解打击起义军,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以汉人制汉人,最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这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267年,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才告灭亡。

三、逆取顺守

对尚未腐败或过去有恩于我的政敌,在其有可取之机,我们能否兴兵动众,取而代之?这个问题常常摆在战略家面前。就道德的观点而论,这当然取之不义;但就政治和军事的观点而论,却是理所当然。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攻取天下,往往取决于时机。当有可取之机,就不仅应该而且必须要取之,绝不能坐失良机,留下后患。当然,攻取之后,对那些被征服者,不宜过多杀害,而应该妥善安排,甚至给予一定的官位俸禄。这便是军事斗争中的逆取顺守的原则。善于运用此术,即可成就事业。据《三国志》记载,魏文帝英勇善战,但在战略上往往有失算。他不善于逆取顺守,便是其中一个方面。

孙权派兵杀害关羽之后,激怒了刘备,刘备便兴兵攻吴,吴国形势危急,孙权便派使者求救于魏国。魏文帝接待使者之后,便问刘晔该如何处理此事?刘哗回答说:“孙权不会无故来求降的,现在他遣使求降,其中肯定有急情。不久前孙权用计袭杀关羽,占取了荆州四郡,刘备很生气,想来刘备必然兴师伐吴。这样,吴国外有强寇,人心浮动,怕我中国乘机讨伐,所以前来委地求降。孙权善于用兵,反应又快,知权达变,其用心必在于此。当今天下三分,中国则占有十分之八,吴蜀两国各得一州,阻山依水,唇齿相依,有急相救,这本是两国共同利益。可现在它们还相互攻击,这是天意要其灭亡。依我之见,我们应该乘机伐吴,蜀攻其外,我攻其内,吴国不旬月便可灭亡。吴国一亡,蜀就孤立,彼以一州之众与中国抗衡,其胜败不得而知。为今之计,应兴兵伐吴,灭亡吴国,然后再集中力量伐蜀,最后统一天下!”魏文帝没有采纳刘晔的战略意见,他说:“吴国向我称臣求降,我若兴师攻伐,天下归附者,必起而疑惧,兴兵攻吴不足可取。”文帝终于接受吴国求降,拜孙权为吴王,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进攻机会,使吴国力量得到了暂时的保存。

四、乘势攻取

古人云:“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军事战略家,应该有孤军深入的胆略,不能迟疑不决,前怕狼,后怕虎。真正的善于乘势者,必须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勇往直前,无所疑惧。犹豫两可,瞻前顾后,往往会坐失破竹之势,给敌人以喘息休整之机,一旦敌人拼力固守,就难攻破了。

据《新唐书》记载:李世民在讨伐敌人时,往往率兵乘胜追击,不断巩固并扩大战果。李世民与薛仁杲大战,薛仁杲招架不住,便率残兵奔逃。李世民则指挥将士马不停蹄,乘胜追击,一路高歌。窦轨觉得这样穷追敌寇,士兵疲劳,要求休息一段时间,他对李世民说:“我们这样一路追杀,很辛苦疲劳,万一中敌引诱之计,怎么办?况且,我们已经取得胜利。应该就此打住,停止追杀,打扫战场。”李世民听后哈哈大笑:“你讲的不无道理。但是,你可知道,我已经考虑很久。对我们来说,已经取得了初步胜利。但全面的胜利,就在眼前。对敌人来说,大势已去,剩下的也只是残兵败将,没有多强的战斗力。所以,战斗的主动权和决胜权仍在我们的手里,我们应该乘着破竹之势,一鼓作气,将敌人一网打尽。要是停下来放走敌人,便是坐失良机,后果对我们是不利的。”于是,继续前进,追杀逃兵,直至捣毁敌人的老巢。

又如李世民大战刘武周大将宋金刚时,宋金刚大败,逃跑如鼠窜。当时,诸将都劝李世民不要穷追不舍,孤军深入,怕有伏兵危险,不如“留壁于此,俟其粮毕集,然后复进”。李世民不听,日夜加紧追击,一昼夜行军二百余里,激战数十回合,结果大破刘武周。刘武周彻底崩溃,便与宋金刚逃往突厥,请求避难,但突厥却腰斩宋金刚。刘武周所属州县均皆失守,统归于唐。

再如李世民进攻王世充,王世充屡次败北。李世民便进而围攻王世充。当时,洛阳防御甚严,固若金汤,王世充也准备与李世民决一死战,面对这种情况,不少将领提出退兵,待集中更多兵力,然后攻城。李世民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大举而来,气吞山河,当然宜乘胜攻取,一劳永逸。目前,东方诸州均已望风降服,唐兵取胜,已是天理。唯有洛阳城负隅顽抗。洛阳城防御虽严,只是一座孤城,四周无援,势不能久。而我们成功在即,唾手可得,为何弃城而走?岂不是丢失良机吗?”于是下令进军,决不手软,先攻克武牢,进而与建德大战,斩杀甚众,最后生俘建德。王世充毫无抵抗力量,眼看大势已去,为保全身家性命,便不战而降,向唐称臣。至此,李世民已基本上控制全国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