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7793500000080

第80章 明成祖北征塞外诸战役(1)

一、战略指导

明成祖自永乐七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09—1424年)间,曾举行六次大规模的北征,其作战地区大部在开平、应昌至胪朐河(亦名克鲁伦河或饮马河)、斡难河一带地区,仅有一次进至库伦河的土拉河地带。其进军路线亦不外自北京出居庸关经宣府、兴和而北,或由龙门、独石而北,经沽源、开平、应昌,直至胪朐一带。

明对蒙古的战略指导,可分政治与军事两个方面。

一、政治战略

当时因正值蒙古内部分裂时期,在政治上乃尽量利用其弱点,采抑强扶弱以夷制夷之策。故初期战略为抑制鞑靼,安抚瓦剌。后瓦剌日强,鞑靼主力阿鲁台部为其所败,乃转而支持阿鲁台,以抑制瓦刺。至永乐十四年(1416年)以后,阿鲁台势力恢复,于是明廷又采抑制阿鲁台之策。

《明纪》卷九永乐九年条载:十二月阿鲁台来贡马,因请得役属吐番诸部(阿鲁台自永乐八年为明军击败后,旋即贡马降服)。大学士黄淮曰:“彼势分则易制,一则难图矣。”成祖顾左右曰:“黄淮论事如立高岗,无远不见。”此可为明廷当时对蒙政策之具体说明。(《明史》卷百四十七《黄淮传》)

二、军事战略

配合政治战略,以求各个击破。成祖时代五次亲征,连同邱福之北征,共为六次北征。其中五次系以鞑靼为作战目标,一次以瓦剌为作战目标。因当时鞑靼的活动区,主要在克鲁伦与斡难河一带地区,故其进军路线均系由居庸关北上经宣府、兴和、开平、应昌,直捣克鲁伦河地区。其作战指导系尽量利用气候温暖的夏季。以强大优势的兵力,稳扎稳打的行动,在克鲁伦河、斡难河或土拉河一带,寻求敌人击破或驱逐之。如敌远扬,亦不作无限的深入,以免补给不继或为敌所乘;并在七八月间,即秋季以前结束作战,旋师塞内。盖秋高马肥,特别有利于蒙古骑兵。

二、邱福北征

一、作战经过

蒙古鞑靼部自本雅失里立后,成祖曾遣使通好,并赠送织金文椅,但本雅失里不报,永乐七年(1409年)四月间且杀明使郭骥,因此成祖乃决心举兵征讨。

永乐七年七月三日,成祖命邱福为征虏大将军,王聪为左副将军,火真为右副将军,王忠、李远为左右参将,帅精骑十万北征本雅失里。邱福将行,成祖虑福轻敌谕之曰:“兵事须慎重,自开平(多伦)以北,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一举未捷,俟再举。”及福已行,又连赐敕曰:“军中有言敌易取等,慎勿信之。”(《明史》卷百四十五《丘福传》)

八月间,征虏大将军邱福出塞,并率千人先至胪朐河南,遇敌游骑击败之,遂乘胜渡河。旋获敌尚书一人,福饮之酒,问本雅失里何在?尚书诈言:“本稚失里闻王师来,恐慌北走,去此未远,约三十里。”福大喜曰:“当疾驰擒之。”诸将请俟诸军集,侦察虚实后再进。福不从,以尚书为向导,直搏敌营。战二日,每战敌辄佯败引去,福则锐意追之。李远谏曰:“将军轻信敌间,悬军转斗,敌示弱诱我深入,进必不利,退则惧为所乘。独可结营自固,尽扬旗代鼓,出奇兵与挑战,夜多燃炬鸣炮,张军势使莫测,俟我军至并力攻之必捷,否则亦可全师而返。始上(指成祖)与将军言,何如而遂忘之。”王聪亦力言不可再进,福皆不听,厉声曰:“违命者斩。”即先驰进,麾士卒随行,控马者皆泣下。诸将不得已乃与俱进。八月十五日敌突然大至,围之数重。王聪战死,李远帅五百骑突阵,杀敌数百人,后因马蹶与福等皆被执遇害。一军皆没。(同上书)

二、战略措施

成祖闻邱福军之败没,异常震怒。当即在北京谕太子曰:“比遣邱福北征,以其久在兵间,必能任事,何意福违弃朕言,孤军轻进;安平侯等泣谏不从,遂皆陷没。若不早举兵歼灭之,边患未已,今选将练兵,来春朕决意亲征。”九月五日追赠北征军死难者安平侯李远为莒国公,武城侯王聪为漳国公。十三日以武安侯郑亨帅兵巡边,继使与城安侯郭亮备御开平,防敌南扰。(《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

十月九日削邱福、王忠、火真等爵,并徙福家于海南。

三、成祖第一次亲征

一、战前准备

自邱福北征失败后,成祖即在北京练兵选将准备亲征。七年冬十月诏户部尚书夏原吉,议北征粮运,并指示工部所造武刚车足可供运输之用,惟道路遥远,人力困难,应将所运用之粮沿途筑城贮之,酌留守兵,以待大军之发。夏原吉乃建议用武刚车三万辆,约军粮廿万石,准备踵大军行动,并每十日程筑一城,斟酌贮粮,以候大军之还。

二、作战经过

永乐八年(1410)二月,成祖以北征诏天下,命皇长孙留守北京,于二月十日离北京出发。

明军由北京经居庸关、宣府北上,三月间抵兴和。旋登凌霄峰展望漠北,但见万里萧条,荒无人烟,顾谓胡广等曰:“元盛时此间皆居民也。”三月八日师次鸣銮镇大阅誓师,然后督师北进。夏四月二十四日至威虏镇(失考),五月一日次胪朐河,令王友、刘才筑城河上。(《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

鞑靼主本雅失里闻明大军至,甚为恐惧,欲与其相阿鲁台西奔,阿鲁台不从。于是本雅失里西奔,阿鲁台东奔。五月十三日,明大军至斡难河,本雅失里引众拒战,明给事中张益殁于阵。成祖麾督指挥吴成疾战,一举败之。本雅失里弃辎重以七骑遁;明军亦即引退。二十日明军还次饮马河,成祖下令移师征阿鲁台。

六月九日,成祖自青杨戍经飞云壑至静虏镇,阿鲁台遣使伪降,成祖察知其诈,命诸将严阵以待。阿鲁台果悉众来犯,成祖自将精骑迎战。柳升将神机火器为前锋,郭亭亦率众先进,矢下如雨,阿鲁台坠马,遂大败。明军追奔百余里,因天气炎热乏水,遂班师。敌残骑见明军还师,乃乘机尾追。成祖命伏兵河曲,另以数人载辎重诱之,擒数十人敌始退去。

四、成祖第二次亲征

成祖第二次北征,始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自第一次北征于永乐八年(1410年)七月结束后,至十二年二月为时约三年半。

一、作战编组及出塞前之行动

自永乐十一年七月成祖许阿鲁台内附后,瓦剌部即断绝朝贡。十二年二月,瓦刺马哈木部拥兵饮马河,企图南犯;于是成祖乃决定举兵亲征。

三月十七日成祖发北京。成祖为使皇长孙躬历行阵,亲见将士征战之劳,特携之从征。四月一日军抵兴和举行大阅。六日颁布中军赏罚号令,以鼓励士气。

二、作战经过

明大军于永乐十二年四月在兴和大阅后,略事休整,成祖即督五军出塞北进。五月经杨林城北上,六月三日至撤里情儿,前锋刘江遇敌于三峡口击败之。四日成祖探知马哈木在西方距此百里,乃兼程赴之。七日发苍压峡至兰忽失温,瓦刺部酋马哈木悉三部众——答里巴、太平、孛罗等以三万人来迎战。成祖升高阜见众分为三队,乃命杨升攻其中,陈懋、王通攻其右,李彬、谭清攻其左,火器齐发。成祖亲率铁骑冲击,瓦刺不支溃走。明军乘势追击,进至土拉河,斩其王子十余人,部众数千级,马哈木等遁走。瓦剌虽受重创,明军亦颇有死伤,因之成祖遂于九日下令班师。军还至饮马河,鞑靼部阿鲁台遣使来朝,成祖厚赐之。旋率军循原路而还。

五、成祖第三次亲征

一、战前一般情势

自永乐十二年(1414年)成祖亲征瓦剌后,至二十年(1422年)正月再度北征,其间为时约八年余。在此八年中,明内政上之主要设施为迁都北京,整顿河运,设置东厂以加强控制等等。国防方面蒙古鞑靼经多年休养生息,又转趋强盛。交趾乱而复平,窜扰沿海的倭寇在辽东半岛上遭遇甚大的打击。

就军事政治而言,明之国势在此期间,似着着上进;就一般社会经济而言,因战争的损失、营建北京、疏浚河渠的消耗,加之华北各地连年灾荒,致一般经济状况仍甚恶劣。如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翰林院侍讲兼左中允邹缉疏中一则曰:“陛下肇建北京,焦劳坐虑几二十年,工大费繁,调度甚广,冗官蚕食,耗费国储,工作之夫动以百万,终岁供役,不得躬亲田亩。”再则曰:“贪官污吏遍布内外,剥削及于骨髓。”三则曰:“今山东、河南、川西、陕西水旱相仍,民至剥树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敬活,而京师聚集僧道万余人日耗廪米百余石,此夺民食以养无用也。”云云。由此可见各地社会经济贫困之一斑。(《明史·邹缉传》)

二、战争导因及战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