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外地理故事
7824800000011

第11章 给人智慧启迪的战争故事(3)

山东省蓬莱阁历来有海市蜃楼奇观之说,渤海中就曾有个庙岛群岛,在渤海的蓬莱县,常看到庙岛群岛的幻影。宋朝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里就有这样的记载:”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这就是他在蓬莱所看到的蜃景。无独有偶20年前,青岛前海竹岔岛上也曾发现蜃景,一时哄传全市,很多人前往欣赏奇景。

蜃景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1986年山东电视台和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在济南成立”蓬莱海市蜃楼摄制组“,但几年时间过去,却一直没有捕捉到海市蜃楼奇观的影子。

没想到在1989年6月17日,山东电视台的一位摄影师孙玉平却意外地碰到了好运。当时,孙玉平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蓬莱地区拍摄电视片《齐鲁海疆》的部分镜头,下午14时20分,孙玉平在镜头里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他揉了揉眼睛,离开摄影机,向远处张望了一眼,顿时惊呆了。只见蓬莱阁对面沿着黑山岛向东约100千米海面上,呈现出了一条巨大的淡黄色光带,同时大雾弥漫四际,接着雾中隐隐现出高楼大厦的轮廓,而孙玉平知道,这里并不存在这样的景物。他兴奋地叫起来:”这不就是海市蜃楼吗?“同事们听到他的叫声,定睛细瞧,都为这个发现激动不已。他们赶紧停下拍摄工作,将摄像机镜头对准海市蜃楼出现的方向。整整6个小时,他们竟拍到了一套珍贵的海市蜃楼录像,那些画面变化万千,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忽而是气魄雄伟的高山,忽而是人流熙攘的都市,船舶、楼阁、树木不一而足……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一些国家获悉后,纷纷愿出高价购买这套录像片,却都被一一谢绝了。

海市蜃楼的出现与光的折射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当光线在同一密度的均匀介质内的时候,光速不变,它以直线的方向前进。可是当光线倾斜地由这一介质进入另一密度不同的介质时,光的速度就会发生改变,行进的方向也发生曲折,这种现象就叫做折射。而空气本身就不是一个均匀的介质,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密度是随高度的增大而递减的,高度越高,密度越小。所以,当光线穿过不同高度的空气层时,就会引起折射。但由于这种折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异样。可是当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变化比较剧烈时,就会导致明显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这时就会出现海市蜃楼。由于空气密度反常的具体情况不同,海市蜃楼出现的形式也不同。

但是无论哪一种海市蜃楼,都只能在无风或风力极微弱的天气条件下出现。当大风一起,引起了上下层空气的搅动混合,上下层空气密度的差异减小了,光线不会再发生异常折射和全反射,那么所有的幻景就会立刻消逝。

海市蜃楼容易出现在沙漠、海滩等地,这是因为这些地方地表和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差异较大,空气密度不一,很容易发生光线折射。比如蓬莱阁地区就具有出现蜃楼的条件,因此才有可能留下蜃楼的影像资料。

捉迷藏式的地道战

日军在1942年对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一马平川的千里大平原,根本没有天险可以作为依托来抗击敌人。但是,抗日军民能团结一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根据平原本身的特点,挖出既隐蔽又能作战的地道网,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打得敌人鸡飞狗跳。

说到这,也许你的眼前又浮现出了电影《地道战》中的一幕幕,耳畔又响起那令人熟悉的歌曲:”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胆敢来,打它个人仰马也翻。“气势汹汹的日军官佐,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冉庄,村里的观察哨早已发出信号,全村军民都钻入地道中,寻找机会歼灭敌人。就在鬼子一步一步向村里深入时,这时在看不见人的街道上却响起了枪炮声,鬼子一个个倒了下去,官佐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可四处又看不见人影。鬼子在明处,而八路军在暗处,鬼子只能是被动挨打,吃尽了苦头,真可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鬼子气急败坏,发誓挖地三尺,也要搜出八路军。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地道口,于是鬼子便采用了灌水、烟熏、放毒气的方法。但由于地道设计巧妙,防护措施严密,鬼子的这些办法都没有奏效。后来,鬼子又派人下到地道里去。在地道里面,有的地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的地方设有陷阱、机关算尽,不熟悉情况的鬼子不但没有逮着八路军,反而损兵又折将。最后,鬼子只得撤回,整日龟缩在碉堡内不敢出来,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鬼子一走,我军民又从地道钻出,开始正常工作,地道战一时成为华北军民抗日的一种有效手段。

从平原这样的地形特点来看,难守易攻,村庄、房屋、土坎常常成为争夺的要点。对于防守的一方,没有天险可以依托,缺少有利的地势可利用。但是我们可以改造利用地形,比如修筑工事、挖掘坑道等,来达到既隐蔽自己,又消灭敌人的目的。抗战时期,冀中平原军民开展的地道战,就是根据平原地形特点,改造利用平原地的典范,弥补了我方防御作战的不足,把难守易攻变成了易守难攻。什么样的地形才称作平原呢?

陆地上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宽广低平的地区,称为”平原“。它以较低的高度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小的起伏有别于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33%。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平原有:亚洲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欧洲的东欧大平原,澳洲的中部平原,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等。通常地面平坦开阔,道路纵横,交通便利,人烟稠密,粮产丰富。平原是人类生活的最重要地区,也是战争的舞台,当你登高远眺时几乎没有什么遮障,视野非常开阔。夏季,平原地区植被茂密,在我国北方,田野里有着一望无际繁茂的”青纱帐“,妨碍视野前伸。

从地表形态看,平原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平原地表十分平坦,一望无垠,像华北平原往往走上几百里还看不到一个显著的高地;有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坡度较一般平原为大,且向东南部缓缓倾斜,故叫倾斜平原;有的平原自四周向中部降低,称作凹状平原,吐鲁番盆地的低洼平原就属这种类型;而东北平原的中央部分具有波状起伏形态,故称为波状平原。

如果从动力成因来分析,可分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一般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平原,叫冲积平原。当河流从山区流出到达平地后,由于河床坡度骤减,河水流速变慢,就会有一部分泥沙沉积下来,在山前地带形成像一把展开的折扇那样上窄下宽的平原,叫冲积扇平原。首都北京就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平原上。有的平原是由湖泊演变而来的,叫做湖积平原,单纯的湖积平原不多。一般常与冲积平原交织在一起,如江汉平原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河口地区往往形成呈三角形的平地,称为三角洲平原,黄河、长江、珠江等河口处均有较大的三角洲平原。我国平原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领土面积的11。7%,比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面积之和还大。这些平原主要是由江、河、湖、海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势平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最重要的农耕区,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人口,荟萃了华夏大地的精华。我国平原的分布很广,但规模巨大的平原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东地区。这是一个依山连海、南北纵横的平原带,由于有东西走向的山岭阻隔,这一平原带被分隔为三大块,由北而南依次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此外,在东南丘陵和岛屿沿海地带也还有不少面积较小的河口三角洲平原,著名的有珠江三角洲平原和台湾西部平原,黄河上游还有著名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长江支流岷江流域还有著名的成都平原。

战略高地决胜负

在中国有著名的万里长城,它充分利用山岭的蜿蜒曲折,把天然地形与人工筑城结合在一起,成为冷兵器时代的连续式防御工程体系。在中国明代,为防御倭寇(日本海盗)对沿海的侵扰,在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的中国沿海,构筑了以卫城为骨干,堡、寨、墩、烽堠和障碍物相结合的军事工程。凭借这些海防设施,明将戚继光在浙江、福建沿海多次打退倭寇的入侵,保卫了祖国的海疆。在我国古代建筑物中还有好多如娘子关等一些关塞。

现代防御工事多以土木或混凝土构工,以便于战时的观察、射击、指挥交通和障碍。朝鲜战争、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也设有大量的野战工事,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还以雷障和壕沟相结合抗击各国部队的入侵。说到战场的这些军事构工,我们一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防御工事。比如,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为阻滞埃及军队强渡运河,在运河岸边构筑的以沙堤、油障、雷场组成的长达160公里的巴列夫防线,结果被埃军以高压水龙冲垮。一战期间,法国陆军部长马其诺为防止德国入侵,在其东北边境地区,动工兴建的、利用天然的山地森林,陡崖峭壁、江河障碍和沼泽地、构筑的长达390公里的综合工事群,由于德军从阿登山脉进攻、迂回到了法军的后方,从而一举突破了马其诺防线。

1939年苏芬战争中,芬兰军队以司令曼纳海姆命名的筑垒体系,充分利用了卡累利阿地峡中的森林、江河、湖泊、沼泽地和高地构设障碍区,有效阻滞了苏军的机械化部队的进攻。所有这些防御工事无不是在充分利用地形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质特征来构筑的。

在大自然环境中,常有一些蜿蜒于山涧峡谷或悬崖的隘路,有沿河流、湖泊或穿越沼泽的河川隘路,以及通过丛林地区的隘路,这些狭窄、弯曲的隘路常对军队的通行、作战行动构成极大威胁,防守的一方常凭借这些险要地形来扼守伏击敌人。1937年9月25日,中国八路军115师就凭借平型关的一条地形似瓶长达十几公里的隘路,伏击和重创了日本侵略者。

弹衣炮弹也疯狂

在20世纪70年代,位于越南南方的丛林就像往常一样安静祥和,充满生机和活力,晨风微拂。突然,传来一阵轰鸣声。随后,几架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在上空盘旋,疯狂扫射这片热带丛林。可怕的炸弹在丛林中不断爆炸,将树木炸断,将灌木连根拔起,抛向天空,这场战争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开展丛林战,是越南人民军的拿手好戏。越南人民军根据敌强我弱和遍地丛林的特点,将大部队化整为零,组成了许多支小型的神出鬼没于丛林之中的游击队,使习惯于凭借飞机、坦克、大炮作战的美军指挥员,想打仗却找不到对手,无法发挥其优势。美军多天对纳纽地区的村落进行反复轰炸。可是丛林中毫无动静,于是1架直升机试探性地进行机降。美国士兵从舷梯上胆战心惊地下到地面,在丛林中搜索、窥视,仍然不见越军的踪影。丛林中越是没有声响,美国兵越是感到怀疑。根据以往的作战经验,这种判断也许没错。因为,这里是热带雨林地区,丰沛的雨水,使地面的植被十分繁茂。高大、挺拔、阔叶的乔木,密密丛丛的灌木、藤蔓、野草,组成了立体屏障,为越南人民军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场所。由于地形熟悉,越南游击队运用游击战术,出没于丛林之中,不时袭扰着侵越美军。这就使美军对这里的丛林望而生畏,深恶痛绝。

丛林中没有动静,美军的两个直升机编队壮着胆子一再降低高度,当接近地面时,便放下绳梯,士兵开始下机。说时迟,那时快,隐蔽在丛林中的越军留守人员一起开火,1架直升机当即被击落,冒着浓烟坠入丛林,摔得粉身碎骨。其余直升机见遇到抵抗,仓皇逃走。已着陆的美军被击毙一部分,其余则像吓破了胆的惊弓之鸟,急忙钻进茂密的草丛或树林,僵卧在潮湿的土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生怕成为游击队的枪下之鬼。

为救援丛林中的美国兵,美军再次出动11架武装直升机飞临纳纽上空营救丛林中的美国兵,当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准备放下舷梯时,一架直升机中弹起火,歪歪斜斜地冲入丛林。美军见越军火力密集、猛烈,不敢恋战,迅速爬高溜走。第一次营救活动宣告失败。

望着坠毁的飞机和飞走的机群,丛林中的美国兵像泄气的皮球,瘫在地上。有的美国兵觉得末日就在眼前,丛林就是自己的坟墓,不停地向上帝祷告。当美军直升机又冒险来到纳纽丛林营救绝望中的美国兵时,越南人民军却撤出作战地域,消失在茫茫丛林中。尽管后来美军使用大量的落叶剂也不管用,游击队员一旦听到飞机对树林的扫射声,便从不同方向朝飞机前进,等他们到达目的地时,高速战斗群已经离走,这时游击队便端起冲锋枪,架起机枪专门对付那些行动迟缓的喷洒药物的运输机。喷洒像人工降雨一样几乎擦着楼顶、树梢喷洒。几天后,热带阔叶林就干枯落叶。随着美国使用落叶林作战的行动逐渐扩大,受影响的地区一年年增加,引起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

在东南亚地区有着茂密的丛林,它们分布于热带山地地区,山体延绵,有很多溶洞、河溪,植被茂密,多半为乔木、灌木、草和藤相混杂,在其中行动非常困难。每当夏季,那里气候炎热,潮湿度大,虫害很多,疾病非常易于流行,正是由于这样的地域情况,所以一般经济比较落后,物资流通困难,而且涌现的城镇较少,少数民族在这里形成一个杂居区,语言及宗教信仰复杂。不仅交通不发达,即使有路,路面质量也较差,遇上雨天常常是泥泞不堪。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作战,有利于军队隐蔽,利于凭险据守和伏击、袭击、开展游击战。但又不利于观察和射击,军队的行动容易受到限制,还常常迷失方向,严重消耗人员的体力。在我国的西南边陲,生长着大片的山岳丛林地。70年代末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官兵就在这种地形条件下进行了艰苦的战斗,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的热血诗篇。

这些林区属于热带雨林,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千百万年前,当地质年代还处于第三纪时,气候转冷,冰川几乎席卷了全球,世界上只有一些少数地方幸未遭受袭击,成为了古老植物的庇护所。加上这里又处于低纬地区,地形是低山河谷地带,海拔较低,北有高原屏障,挡住了寒流,南受印度洋影响,西南季风可以长驱直入,多雨、多雾、多云形成了湿热少风的热带气候,因此适宜于各种原始树种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