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外地理故事
7824800000019

第19章 千奇百怪的地理奇观(5)

不仅如此,近观巨石还会有许多令人惊喜的发现。在巨石表面有无数条整齐的纵沟横纹和大小不一形状奇特的凹凸处,看上去像是浑然天成的雕刻作品,有的像雄壮的狮身,有的像凸起高大的驼峰,有的像连绵起伏的山峦,有的像巨大的瀑布群,无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威廉被艾尔斯巨石的壮美吸引得如痴如醉,当他走出这片荒漠之后,就把巨石的声名传遍了全世界。后来,这里就成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澳大利亚旅游局为了招徕游客,让旅游者能欣赏到从清晨日出到中午阳光直射,直到夕阳西下时艾尔斯巨石颜色变幻的奇景,他们还在艾尔斯巨石附近寸草不生的山谷之中,花巨资铺上了人造草坪,建起了简易旅馆。游客不仅可以在此尽赏巨石的无限风情,也可以体验当地澳大利亚土著人别具特色的生活方式。难怪能够引得世界各地好奇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流连忘返了。

艾尔斯巨石的形成历经亿万年时光。最初,巨石所在的地区并不是一片沙漠,而是一块海底盆地。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盆地向上推挤形成大片岩石,大约到了3亿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壳运动将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此后,长年累月的风化作用把巨石周围的大片砂岩化为沙砾,只有这块巨石因为质地足够坚硬才抵抗住了风剥雨蚀。不过,强大的风化作用还是在巨石上留下了很多的沟槽和浅坑。这就是艾尔斯巨石形成的过程。

至于艾尔斯巨石变色的缘由,科学家认为也许与它的构成成分有关。艾尔斯巨石实际上是一种岩性坚硬、结构致密的石英砂岩,岩石表面的氧化物在一天阳光不同角度照射下,就会不断地改变颜色。

令人悲痛欲绝的灾难

非洲中部的喀麦隆高原,是一个风景美丽、自然资源富饶的好地方,令人震惊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个好地方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不祥之地。

这场灾难发生在1986年8月21日夜间,当时,在尼奥斯湖畔一个名叫加姆尼奥的小村庄里,人们正在甜美的梦乡中沉睡,突然一声巨响划破了长空。被惊醒的人们正准备出门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没走几步就感到一阵窒息,接着便倒在地上。

第二天清晨,几个幸存者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却惊恐地发现原本清澈的尼奥斯湖竟然变成了一片令人触目惊心的血红色,草丛里到处躺着死去的牲畜和野兽。本来热热闹闹的小村子此时也变得寂静无声,幸存者急忙冲进屋里探个究竟,却只见到一幕幕凄惨的景象,只见那些前一天还在正常劳动、有说有笑的人们此刻都变成了一具具僵硬的尸体。

幸存者们悲痛欲绝。这时,附近几个村落的人们闻讯前来救援,幸存者便将整个惨案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向他们描述了一番。原来伴随着昨晚巨响的,还有一股幽灵般的圆柱形蒸汽,它从湖中喷出,在湖水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后来,这股蒸汽夹着使人窒息的恶臭被一阵大风推向山谷中的小镇、村庄,夺去了近2000人的性命,由于加姆尼奥村靠尼奥斯湖最近,受灾也最为严重。全村650名居民中,仅有6人幸存。

这个惨痛的灾难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喀麦隆总统比亚宣布8月30日为”全国哀悼日“,以悼念这次灾祸中的遇难者。

酿成这次严重灾难的原因和尼奥斯湖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尼奥斯湖实际上是一个火山口湖,仍处于火山活动带。湖底有许多地下喷泉,其中有些是含碳酸盐较高的碳酸钠泉。地球内部的二氧化碳沿地壳裂隙缓缓上升时,在碳酸钠的作用下溶解于地下水,又通过湖底的碳酸钠泉进入尼奥斯湖,并积聚在湖底。湖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越聚越浓,使得尼奥斯湖成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当地环境稍有变动,如气压变化或地壳震动等,就会引爆这颗”定时炸弹“,将二氧化碳从湖中大量排出。

二氧化碳的比重大于空气,因此当湖中气体喷出后,二氧化碳就会积聚在地面附近,弥散在山谷之中。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一定限量时,人、畜及动物就会严重缺氧,甚至窒息致死。这就是尼奥斯湖惨案发生的原因。

自东向西的”叛逆河“

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成千上万条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可是,在青海省日月山的察汗草原,却有一条自东向西注入青海湖的倒淌河,这条河全长40千米,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恰似一条透亮的玉带飘落在碧绿的草原上。

关于倒淌河,一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有一种传说说倒淌河是唐朝的文成公主用一串串思乡的泪珠化成的。当时,藏族历史上伟大的英雄松赞干布统一了藏区,成为藏族的君主。他建立了吐蕃王朝,并派遣使节远赴长安,向唐太宗李世民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敬意,同时向唐朝提出和亲的请求。李世民考虑到和亲对于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很有帮助,便决定将16岁的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而文成公主对松赞干布的威名也有所耳闻,对远嫁吐蕃欣然应允。可就在这时,天竺、大食等国也派出了使者前来求婚,都希望能够将美丽、贤惠的文成公主娶回自己的国家。李世民对此十分为难,无奈之余,他让一位颇有才学的文臣设下六道难关,让几位婚使比赛智慧,最后,吐蕃使者通过一番努力战胜了其他竞争者。

第二年,文成公主便带着丰厚的陪嫁宝物进入西藏。一路上,文成公主的心情十分复杂,悲喜交加,喜的是能够嫁给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悲的是从此再也不能回到长安。那份思念亲人、家乡的真情时刻在她心中萦绕,让她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

渐渐的,她的泪水汇成了一条河,向着她远行的方向,一路自东向西流淌。从此,人们就把这条河称作”倒淌河“。

而在汉族同胞中,更广为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统治天下水域的龙王有4个儿女,他担心自己年老后儿女会为了争夺统治权而纷争不休,便派4个儿女分别开凿出南北东西四海作为各自的领地。较大的几个子女很快开凿出了东海、南海和北海,可轮到最小的女儿造西海,也就是今天的青海湖时,却出现了一个难题。小女儿需要找到108条河的河水,才能填满西海。当她找到了107条河后,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了。聪明的小女儿想了想,最后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

这些神话传说为倒淌河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但它真正的成因却与传说无关。地质学家已经为我们揭示了倒淌河的成因。倒淌河所在的青藏高原,在亿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剧烈的造山运动让这片海洋逐渐隆起,并最终成为”世界屋脊“。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海水被四周的高山环绕起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其中之一。

细水长流的清水泉

位于我国广东省南澳岛的海滩上,有一口时隐时现的怪古井。这座古井呈正方形,由花岗岩条石砌成,口径约1米,深约1。3米。在濒临大海的海滩上,怎么会出现这样一口神秘古井呢?

据清乾隆年间编写的《南澳志》记载,1277年冬,元兵大举入侵南宋。陆秀夫、张世杰等南宋大臣护送年仅11岁的皇帝赵籨仓皇南逃。他们乘船登上南澳岛,随后修建了行宫,挖筑了水井。但不知为什么,人们后来只发现行宫的遗址,却不见水井的踪影。1962年夏,当地一位青年到海边捞虾时,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口水井,他还在井口四角的石缝中发现了四枚古代铜钱。这四枚铜钱上分别镌刻着”圣宋元宝“、”政和通宝“、”淳熙元宝“、”嘉定通宝“,后被认定为宋代铜钱。这是海滩古井在解放后首次被发现。

有关专家经实地考察后发现,古井所在的海滩原是滨海坡地,后大陆地下沉形成海滩。海沙吞没了古井,难以被人察觉。但发生特大海潮时,海浪卷走大量沙层,古井便会显露,井水喷涌而出。但之后不久,古井又会深埋入沙层之中。这种”井露“现象后来又数次出现,都是在强台风掀起罕见的大海潮之后。据相关资料记载,几次古井露出的位置和形状都不相同,似乎古井不止一个。当地人也有传闻,说当年挖筑过”龙井“、”虎井“和”马槽“三口井。

古井虽位于海边,但水质却异常纯净。有人用水质纯度测量表对井水进行测量,发现古井水比当地的自来水还纯净。因此每当古井出现,观赏者和汲水者便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据说此水贮存多年也不腐,有人曾贮藏一瓶古井水,三年后开盖,发现水质纯净如常,不禁连声叫绝。

沿海滩地一般为盐碱地,地下水因海水的浸淹和掺和,多为咸水或半咸水,在经过处理之前,不能作为饮用水。南澳岛上的海滩古井却不然,水质纯净,清甜爽口,即使将又苦又咸的海水倒入古井,不一会儿井水又纯净如常,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古井所在海滩的底质为沙,容易下沉,因此地势较低。当雨水降落到滩地表面之后,沙子充当了过滤器,把盐份留住,而淡水渗入地下,在重力作用下向古井海滩处汇集。古井露出地面后,地下水有了出口,在水位差的压力作用下,就形成了泉涌之势。同时,渗入地下的淡水在古井下方又遇上咸的海水,由于沙隙中水质点较稳定,所以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极为缓慢。又由于淡水比重稍小于海水,因此淡水能够”浮“在海水表面,将海水压成一个凹面,淡水则呈现双凸透镜的形状,称为”淡水透镜体“。把海水倒入古井后,海水也会迅速沉到”淡水透镜体“之下,因此过一会儿之后,人们汲上来的还是淡水。

冬暖夏凉的妙井

我们曾经听说过冬暖夏凉的延安窑洞,可你听过有”冬暖夏凉“的水井吗?在河北省九龙潭风景区,井深八米,是口枯井。冬天腊月远看这口井,只见井口云雾缭绕,就如同仙境一般。特别是接近井口的时候,感觉温润扑面,传来一股股暖意。而在炎热的夏季,井水反而会结冰,井中生出颤颤寒风,令人感到一丝丝凉意。说起这口井的来历,其实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1987年8月,兴隆镇双林村一个叫于忠庭的农民为解决饮水问题,找人在自家庭院里打一口井。井打到八米多深的时候,还没有打出水来。于忠庭发现井底有一个垂直的洞穴,于是扔了块拳头大小的石头下去,很长时间才听到回音。这下于忠庭死心了,心想既然打不出水来,就将挖好的井用水泥筑起来,当储水的水窖使用得了。但在井底搅拌水泥时,于忠庭等人遇到一个怪事:眼下虽是盛夏时节,但水泥却很快就凝固了,根本抹不动。这天夜间,水泥表面又结了一层冰。于忠庭心血来潮,将几斤肉和十瓶啤洒放进井里。一天一夜之后,七瓶啤酒被冻裂,肉也冻得硬邦邦的。于忠庭对此大惑不解。

转眼间到了冬天,这口井又爆出了”新闻“。这天,于忠庭发现井口突然冒出缕缕白烟,近前一看,原来是地下冒上来的热气。这口冬暖夏寒、散发着神秘气息的井,被人称作”太极八卦井“。

这口怪井究竟有什么样的奥秘呢?地质专家来到怪井所在地,发现怪井东、西、北三面环山,形成一个类似簸箕的洼地。接着考察附近的山谷,发现该地山体的岩体有些特殊,井的西边是具有阻水作用的火山岩,东边是沉积岩,中间即井的位置是一个大的断层破碎带。在井的北面及下面则是一层厚厚的松散物质,留下大量缝隙,这些缝隙延伸到较远的地方,有非常好的导热性。至于井下的那个洞,专家们猜测它一定有极强的导热性和导气性,能将远处的热气或冷气带过来,造成了井底冬暖夏寒的现象。

然而,井底这个洞是怎么来的,热气或冷气又是怎样进入井底的,这些疑问至今尚未解开。

名不虚传的鸣沙山

你听说过沙子会发出声音吗?其实,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流水声、鸟鸣声、风声、雨声等。令你意想不到的是:在甘肃省的一个郊区,有一座鸣沙山,这里的沙子会发出奇特的声音,每当刮起大风的时候,鸣沙山就会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就算无风的时候,你从陡峭的沙坡下滑的时候也会听到奇特的鸣声,就像一部交响乐,轰鸣声不绝于耳。

关于鸣沙山的成因,自古以来有不少动人的传说,”二龙斗法“即为其中之一。

话说有一天,一条黄龙兴致勃勃地到下界游玩,来到敦煌地界,见这里草木茂盛,风景秀丽,一时间兴奋得忘乎所以,就张开大嘴喷吐黄沙,搅得这里天地不宁,甚至惊动了天庭。玉皇大帝盛怒之下,派东海的青龙去降伏黄龙。二龙在敦煌境内恶战了七七四十九天后,青龙渐感不支。因为它是条水龙,在这远离大海的地方,感到口干舌燥,力不从心,于是它便看准一个机会,逃往东面歇息去了。黄龙见自己占了上风,得意扬扬,准备再到东方施威。青龙急忙起身拦住黄龙,二龙双角相抵,谁都不肯后退一步。黄龙毕竟力大,眼看就要挣脱,青龙便拼死向黄龙撞去。一声巨响过后,青龙、黄龙双双撞死落在地上。黄龙的尸体落到南面,形成了那座鸣沙山。

黄龙生前性情暴戾,死后也不肯安静下来,漫山的沙子总是随风飞舞吼叫。但是不管沙子怎样放肆,也越不过青龙落地后化成的那座石头山---三危山。

鸣沙山的沙子为什么会叫呢?

一种解释是,这里的沙粒上有一层薄薄的钙镁化合物,当大量沙粒在风力作用下互相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而静电放电时就发出了声响。

另一种解释是,沙粒之间有孔隙且经常滑动,当空气进入孔隙后,孔隙一会儿增大,一会儿缩小,就会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发声。

第三种解释也是最容易为人接受的一种解释,是所谓的”共鸣放大说“。这种说法认为,鸣沙山的群峰之间形成了一个壑谷盆地,构成了一个天然的共鸣箱。当沙粒沿斜坡倾泻而下时,声音本来是微小的,但在共鸣箱的作用下,音量就会扩大数倍,从而发出巨大的回响声。

这些关于鸣沙山成因的见解,虽然各有道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

神思妙想的诸葛亮

曹操统一北方以后,亲率80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打算一举吞并东吴。在诸葛亮的斡旋下,孙权、刘备两家结成了联盟,共同抗曹。当时,东吴大都督周瑜统领5万水军,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赤壁,与曹军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周瑜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他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多次加害于他,结果都被诸葛亮一一化解。

一次,周瑜请诸葛亮在十日内赶制十支箭,诸葛亮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