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在当下最美:把握当下,过幸福人生
7825700000017

第17章 脚踏实地,才能让当下开出最美的花朵(1)

1.准备好属于自己的“灯油”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天国有十个女孩子,其中五个比较笨,另外五个则很聪明。有一天,她们被告知晚上要拿着灯去迎接新郎。

五个笨女孩虽然拿了灯,但却没有准备额外的灯油。而五个聪明的女孩不但拿了灯,还随身预备好了一些灯油。

晚上,女孩们等了很久新郎也没有来。她们一个个困得开始打盹了。

半夜的时候,突然有人喊:“新郎就要来了,你们快出来准备迎接。”

十个女孩赶紧爬起来拿灯。这时,笨女孩们发现自己的灯已经燃得差不多了,就快灭了,于是便对那些聪明女孩说:“请分点灯油给我们吧,我们的灯就快灭了。”

聪明的女孩们说:“我们预备的灯油只够点亮自己这盏灯的,不如你们去卖油的那里买一些吧。”

于是笨女孩们赶紧跑出去买油。可就在这时,新郎到了。五个聪明的女孩将新郎接到屋子里,关上了门。

这时,笨女孩们回来了,她们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

新郎却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圣经》对这个故事总结说:“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对于信徒来说,故事中的新郎其实是指耶稣,而女孩则是指信徒。《圣经》中的原意是当圣主降临在你的面前,而你没有准备好,那么就无法得到拯救,获得永生。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新郎”意味着成功,而“灯油”则是在成功到来之前要预备的东西。

聪明女孩和笨女孩的区别,就在于区区一些灯油。这看似很小的事情,却注定了你能不能拥有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也不知道“新郎”何时能到来,更不能知道“新郎”一定会在“灯油”没用完之前就到来。因此,你应该时时刻刻预备好“灯油”,牢牢守住成功的大门,一旦有了机会,便能立刻抓住,不会错过机会。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个故事让我联想起一个好友的事情。以前她去找工作,找来找去都没有合适的,因为她想做策划方面的工作,而她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很多公司都不愿意录取她。

有一次,她又去一家公司应聘。面试官看了她的简历以后很满意,但又觉得专业不对口,怕将来工作起来会有障碍,于是便对她说:“这样吧,你去做一份策划案给我,明天就交。”

才不到一天的时间怎么能做得完呢?可是她还是答应了,回到家里就熬了个通宵,尽全力做出了一份策划案。

第二天,她把作品交给了面试官。面试官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只是说:“明天和后天我们公司要开年会,正好人手不够。你能不能来当志愿者?”

“当然可以。”她一口答应下来。

“不过话先说在前面,这并不表示公司录用你了。很可能最后的结果是你没有被录用。”面试官说。

“我明白,这并不重要。很高兴您能信任我,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她微笑着说。

接下来的两天正值周末,她完全可以好好休息两天,但她却白白地让人家“使唤”,一直熬到晚上十一二点。

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那家公司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好像完全不记得有她这样一个人。看来录用的事是没有希望了。有些朋友替她不值,认为她很傻,又没有答应录用她,凭什么先替人家干活呢?对此她却毫不介意,将之当成难得的学习机会。

十多天以后,她接到面试官打来的电话:“上次你为公司做志愿者的时候,老总对你的印象很深,他十分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团队!”

朋友用最朴实的行动验证了《圣经》中关于“灯油”的故事。你永远也不知道幸运之神会在哪一天到来,也不知道灯里的油什么时候用完。如果你总认为这一点点灯油只是小事,可以等用的时候再去买,那么当错失机会的时候,便不要怨天怨地了,因为一切都是你自己放弃的。

所以,请准备好属于自己的“灯油”,然后再大踏步地前行。唯有这样,你才不会在成功到来时再费时间寻找灯油,才不会在双鬓斑白的时候空自嗟叹……

2.做好眼前事,就能做好一切事

有一个好朋友多年来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事业没起色,爱情不如意。她总是哀叹人生中的悲苦,觉得处处都没有欢乐。她是个很爱胡思乱想的人,而且总往窄处想,钻牛角尖。

有一次,她问我:“我该拿什么安抚自己的灵魂呢?”

“你想得太多了,这对你没有好处。该工作时工作,该休息时休息,做好你的本分事,一切就都好了。”我说。

“说得简单,所有的事都这么糟糕,我还有什么可做的?”她很痛苦。

“把眼前的一切都做好,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当你做好眼前的一切,总有一天你的高度会上升一个层次,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智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是只通过你的胡思乱想就能达到的,而要通过行动。”

“那你内心呐喊的时候,你怎么办?”她问。

“你的本分事做好了吗?没做好还有什么工夫呐喊?”我反问。

“你在现实里要做的事和想做的事,会都是一码事吗?”她又问。

我想了想说:“有时是,有时不是。”

“那就是了,”她说,“如果你想做而不能做,你安抚不住内心的时候,怎么办呢?”

“那就先把手头的事做完了,再去做想做的。”

这就是她最大的问题——思想和行动永远配合不上,总是想法很多,缺乏行动力。她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但学历不够高,找不到好工作,劝她继续进修外语,她又总是推说没有时间;她和男朋友性格不合,总是吵架,但一提到分手又开始犹豫,怕找不到更好的;她心怀大志,但现状欠佳,所以总活在失落中。

很多人都有类似她这样的毛病,比方说,希望成为一名画家,但碍于生活境况,只能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当个上班族。理想和现实不匹配,于是产生失落感,做着画家的梦,无心工作。

这对你一点儿好处也没有,徒劳浪费时间。为什么不用心做好当下的工作呢?假使你认真工作,努力勤奋,就会得到赏识和晋升的机会。当你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时,就可以去学画、作画,实现当画家的梦想。

没有什么事能够一蹴而就,如果总不能完成正在做的事,那你想做的就永远做不成。有一个禅宗故事,讲的就是此理。

一天早餐后,有一人请佛陀指点。

那个人对着佛陀,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烦恼、困惑。佛陀很耐心地倾听,可他口若悬河地说了很久也没有停下。佛陀便一举手,示意有话要说。那个人马上住口,以为佛陀要给他什么开示。

佛陀问:“你吃早餐了吗?”

那个人点点头。

佛陀又问:“那么,你洗了早餐的碗了吗?”

那个人又点点头,继续想张口说些什么。

佛陀没等他说话,立刻又问:“你有没有把碗晾干?”

“晾干了,晾干了。”那个人不耐烦地回答,然后说:“现在你可以为我解惑了吗?”

佛陀淡然地说:“你已经有了答案。”接着便把他请出了门。

几天以后,那个人终于明白了佛陀的开示,就是要把所有的事放在眼前,全神贯注地聚焦于当下,这才是生命的要点。换句话说,假使你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还管什么其他的事情呢?

那个人和我的好友有相似之处,都是想着很远的事,而忽略了眼前的事。这就好比拿一双很短的筷子,去够几十米以外的美食,即使拼命伸直了胳膊,还是享用不到美味。与其如此,为什么不想办法把筷子做得长一些,或是直接走过去呢?眼前事都不愿意做,就更做不好长远的事了。

不仅如此,就算正在做的事情并不是你愿意做的,你又怎么知道它对想做的事没有帮助呢?你完全可以将它当成一种历练,为将来铺路。

每一件小事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重视它就是锻炼自己。当你可以从容应对它们,做完、做好了一个又一个的小事时,再回头看,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在无意中完成了一件大事,能力、眼界和心智都得到了提升。这时的你,充满了自信与张力,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3.连本分事都做不好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事

公司里新来了一位“大人物”,之所以称他为大人物,是因为在他来之前,我们就听说过他的大名。他年轻有为,是个高才生,留学归来,打算一展所长,做出一番事业。听说他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以全校最优异的成绩毕业,而且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利用业余时间做社会工作了。

老总很看重他,是高薪聘请他来做经理的,几乎每天都要强调几遍,让我们好好跟他配合,使公司的业绩再上一个台阶。

怀着对这个大人物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终于等到了他的到来。就在我们期望在他的管理下公司能有一番新景象时,事实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大人物总喜欢畅谈远景,总是坐在电脑前做计划书,可一落实到行动上时,他就总是支使别人去做。虽然他是做管理的,不用事必躬亲,但仍有一些细节是需要他去落实的,但他总是不去做。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认为他是不熟悉公司的流程,所以忽略了一些事情,但久而久之发现,他是根本不愿意做。在他看来,那些小事都不重要,只有他胸中的大计划才是最重要的。不仅他自己不喜欢做小事,而且对于我们这些做小事的员工也十分看不起,言语里总渗透出“做小事的人都没本事”的意味。

大人物在公司待了一年多,丝毫没有提升业绩,反而与同事的关系十分僵化。老总也曾善意地提醒他,但他总是说:“做大事要有做大事的眼光,不能只看脚底下。”

终于,在他长期无所作为的情况下,老总暗示他自动辞职,而他似乎也觉得在这里难有发展,递了辞职信,去别处“高就”了。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认为自己很有能力,是做大事的材料,所以对小事不屑一顾,认为做小事是委屈了自己。这样的人眼光看得远,有全局意识,但是这仅仅停留在看和想上,万里长征还远没有开始。只有一步步地去走,去排除眼前的每一个困难,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一事无成的原因,事事不做,当然一事无成。而且反过来想,一个连本分事都做不好的人,又有谁敢让他做大事?这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位大人物也让我联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报道。有一名叫亚瑟·温斯顿的黑人,也许你没听过他的名字,因为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车务段维修工。然而,他却获得了美国总统授予的“世纪员工”特别嘉奖,洛杉矶交通局则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他所在的车务段。这样的嘉奖,在全美国都是少有的。

出生在俄克拉何马州的亚瑟·温斯顿,家境贫穷,所以才十岁就开始打工,在农庄里采棉花,一采就是八年。后来,温斯顿跟随家人来到洛杉矶。

为了糊口,温斯顿在洛杉矶太平洋电气铁路公司找了一份看门人的工作。认认真真地工作了四年。四年以后,公司倒闭,他只得离开洛杉矶到外地去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