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摔倒处总有一朵小花绽放
人人都不喜欢摔倒。原因无它,怕疼、怕丢脸!
可越害怕的事越要缠上你的身,一不留神就会摔个嘴啃泥。
别急着抱怨,因为就在此处,就在你的脚下,一粒“种子”正在发芽。不要小看这粒“种子”,它既能将你绊倒,也能让你有所成就。如果你气得跳脚,就会将它践踏;如果你心平气和地关注当下,把全身心的力量用于当下,就会发现这粒“种子”在不断成长,终有一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他是一个很成功的汽车推销员,在中年时,他非但创下了惊人的销售量,而且还自己亲自设计车型。
他设计的车型一推出,便创下了全美汽车制造业的最高纪录。而他也因一个个骄人的成绩,登上了汽车公司总裁的宝座。
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其知名度可以与电影明星相媲美。甚至就连走在大街上,也会有崇拜者来跟他要签名。
临近中年的他从来都没有感觉这么好过,那种兴奋、骄傲的劲头儿没有一刻停止过。
然而,上天并没有让他得意太久,一个晴天霹雳打得他措手不及——由于他的成绩太过骄人,以至招来老总的嫉妒。
老总岂能容得公司中有这样一个风头强劲的人超过自己,于是开始想方设法地排挤他。贸然开除一个功臣当然不行,老总便把矛头指向他在公司内的好友。凡是和他关系亲密的朋友全都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开除了。不久后,就在他54岁生日的当天,老总终于将他一并开除。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老总开始在公司中进行一场肃清工作。凡是跟他保持联系的员工,一律都被老总开除了。
他被解雇后,老总打了一个电话给公司的一个员工。电话里老总问:“你喜欢被我解雇的那个人吗?”
“当然。”那个员工回答。
“那么,你被开除了。”
就这样,他不旦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朋友,没有人敢再和他联系,怕没了饭碗。
老总的做法令他愤怒不已,自己曾经那么卖力的工作,可现在却得到这样的下场。他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承受不了这个打击,他甚至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梦境。
然而,事实已经如此,再愤怒、再不平也无法改变。他慢慢清醒过来,努力把心情平复。他对自己说:“艰苦的日子一旦来临,除了做个深呼吸,咬紧牙关尽其所能外,实在也别无选择。”
当他能够面对这个现实时,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愤愤不平了。他冷静地想了想,自己今年54岁,退休太早,所以还是要继续工作。如果转行做其他的事情,自己又不熟悉。所以,他还是选择了老本行。
这时,他得到一个消息,有一个汽车公司将要破产,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出任了总经理,想要把这个公司从破产的边缘上挽救回来。
为了拯救公司,他紧缩开支,提出了“共同牺牲”的大政方针。他从自己做起,把36万美元的年薪降为1美元,与此同时全体员工的年薪也减少了125倍。
这种做法史无前例,但却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总的表率作用是最好的动员令。从各级领导到普通员工,人人渐渐地达成共识。大家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地勒紧裤腰带。
付出并没有白费,经过共同努力,公司生产的一款新车型一上市就先声夺人,畅销市场。
就这样,他带领公司还清了所有债务。
说起他的大名,我们并不会陌生。他就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李·艾柯卡。
这是我在艾柯卡的传记中看到的他的人生经历,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推销员,到世界顶级企业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宝座,正当人生光芒四射时,却莫名其妙地被老板炒了鱿鱼。
这个跟头摔得真狠,如果换作别人,很可能就此垮掉。但艾柯卡却没有,他在即将退休的年龄再次站起来,终于取得了人生的第二次成功。
这让我想起了与艾柯卡有着相似经历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他也是一位年纪轻轻就拥有极高殊荣的人。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毕业后去欧洲深造,在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后来又连续两次赢了伯克郡音乐节;还得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音乐魔术大师卡拉扬的欣赏和亲自指点……
然而,当小泽征尔接到日本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的聘用,准备在舞台上一展风采时,却发生了一件让他愤怒及耻辱的事情——偌大的舞台上,只有他一个人站在指挥台上,而乐团的成员,一个也没有到场!因为大家对他很不服气,他们更加喜欢德国著名指挥家富尔特文格勒的指挥风格,所以拒绝参加演出。
这对于年轻气盛的小泽征尔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从空荡荡的舞台上走下来的了,不过,他并没有灰心丧气,既然以前能够成功,以后也一定能够成功!
随后,小泽征尔离开了日本,来到了美国继续学习,还担任了芝加哥团拉维尼亚青年节的指挥和加拿大多伦多乐团的指挥。丰富的阅历使他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使他的指挥技艺更加精湛,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终于,小泽征尔再次获得了成功,他指挥的演奏会使观众掌声不绝,西方舆论界称他为“当今世界著名指挥家”。
小泽征尔和艾柯卡的经历很相似,都是从人生的高峰重重地摔了下来。这一摔自然是相当疼,不过他们并没有过久地关注疼痛,而是想着怎样才能再站起来。
摔倒了就是摔倒了,再气急败坏也于事无补,不如勇敢地接受当下,以豁达之心面对当下,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当下,以超强的行动修正当下。这样才能让你的人生之花重新绽放!
2.着眼当下,顺势思考
在我很小的时候听过一个寓言故事:有个人走在路上,不小心被一个破瓦罐绊倒了。他气急败坏,一边爬起来一边骂骂咧咧,说不知道什么人这么缺德,把垃圾扔在道路中间。然后生气地走掉了。
又有一个人从此经过,也被破瓦罐绊了一跤。他没有生气,一边乐呵呵地揉了揉摔疼的屁股,一边看是什么东西绊倒了自己。当他发现是一个破瓦罐时,就自言自语说:“让我把它搬走吧,不然又会绊倒别人的。”而当他搬开破瓦罐时,发现在里面藏着什么东西。取出一看,原来是许多金币。于是他成为一个很有钱的人。
同样是被绊倒,第一个人因为生气而只看到一个破瓦罐,而第二个人因为心平气和,所以看到了一罐金币。
漫漫人生路,每个人都曾经摔倒过。而摔倒后的反应却不尽相同,从中可以分成四类人。
第一类人:摔倒后哭哭啼啼,自怨自艾,坐在原地不肯起来。这样的人没有出息,也没有前途。
第二类人:摔倒后抱怨连天,站起来后拍拍屁股走人,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样的人不懂得吸取教训,必然还会摔倒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
第三类人:摔倒后马上站起来,仔细看看是为什么摔倒,总结原因,吸取教训,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人吃一堑长一智,是聪明人。
第四类人:摔倒后不但能站起来分析反省,还能低头看看摔倒的当下还有什么,并为自己所用。这样的人,懂得着眼当下,顺势思考,拥有上上的智慧。
我们中间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第一类人和第二类人,绝大多数属于第三类人,即失败后不灰心,总结经验,争取胜利。只有更少的一部分属于第四类人,这样的人成为了生活和事业的强者。露丝·汉德勒就属于这样的人。
提起露丝·汉德勒你未必能知道她是谁,但如果提起芭比娃娃,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它是世界玩具市场上畅销最久的玩具,也是无数少女心中的梦想。而露丝·汉德勒就是它的创立者,是美国最成功的女性企业家之一。现在,“芭比”娃娃已经销往世界上150多个国家,总销售额超过10亿元。
然而,在早期,有一些人对芭比娃娃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娃娃没有任何价值,反而还误导了孩子,尤其是女孩,让她们认为拥有漂亮的外表就是拥有了一切。
可是露丝却并不这样认为,她为了证明“芭比”不是一个头脑空空的花瓶,而是一个职业妇女形象的代表,就设计出更多种类的“芭比”,有医生、女企业家、警官,甚至还有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志愿者。
芭比娃娃的成功与露丝不懈的奋斗不可分割,她不停地超越自己,不停地改进玩具。
然而,就在她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一个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露丝被确诊为患有乳腺癌,并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与此同时,美泰公司的新主管开始将公司产品多元化,不再把生产玩具作为重心。无奈之下,露丝辞去了总裁职务,离开了自己和丈夫创立的公司。
对于女人来说,乳房被切除就等于失去了自信、魅力甚至是失去了做女人的权利,而对于一个独立、能干的人来说,事业的失利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这两种巨大的不幸同时落在了露丝身上,对她来说简直是非人的折磨,可是这并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从自己的病中获得新的灵感,为自己做了一个逼真的假乳房,取名为“真我风采”,并由此开始了二次创业。
露丝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但不是生产玩具,而是生产人造乳房。她的目标要使人造乳房非常真实,能使“一个女人可以戴一般的胸罩和宽松的上衣挺胸走在路上,而且非常骄傲”。
崛起之路并不顺利,因为在那个年代,乳房病症仍然属于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露丝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嘲笑和讥讽,即使是女人也颇有微词。
尽管面对着种种阻碍,但露丝还是坚持了下去。到了1980年,露丝公司人造乳房的销售又一次创造了辉煌。
再来看看我们前面提到的四类人。如果是第一类人在露丝的处境,那势必一蹶不振,丧失生活的勇气;如果是第二类人,多半会气急败坏,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如果是第三类人,会坚强不屈,同病魔作斗争,也算是强者的典范;而只有第四类人,才能把最痛苦的事变成最成功的事,重塑自我,再创奇迹!
当下的这一刻未必是美好的,它可能看上去有些糟糕,但在不堪的表面之下,隐藏着新的希望和无限生机,就看你有没有一颗安于当下的心和一双敏锐观察的眼睛,将它挖掘出来,利用起来,为自己画出绚丽的人生美景。
3.烦恼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每个人都害怕烦恼,它会扰乱人的心智,使人食不下咽、睡不安枕,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集中精力,再快乐的事也会被它弄得索然无味。
若想在世上寻找一个没有烦恼的人,恐怕是不存在的。人人都有烦恼,烦恼各不相同。为了赶走烦恼,你试过了很多方法——和朋友谈心、找其他事做、转移注意力、不去想它或是用酒精麻醉自己。
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用过的人都知道,也许在短暂的时间内,烦恼会被忘掉,但不消一时半刻,它又会重新回来,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还可能会愈演愈烈,加倍烦恼。
因为这些方法都是在逃避烦恼,而不是面对烦恼。对于它,你完全没有必要逃避,反而应该快乐地面对它,因为烦恼才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有一个男人,人际关系很差,总是与同事和老板起冲突。他感到很痛苦,于是就辞掉工作,躲到一座寺庙里。
寺庙的主持让他去到饭堂做事,那是工作最杂乱繁重的地方,每天都要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那个男人才做了几天就不耐烦了,和小和尚吵了起来。他找到住持说:“请您让我做些别的事吧,洗菜做饭这些事我实在不爱做,而且那些小和尚跟我也合不来。”
住持微笑着说:“你感到厌烦了吗?那就最好!如果想要断除烦恼,就不能躲避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到烦恼最多的地方去!”
男人听了若有所悟,安心地回到饭堂,尝试着静下心来做事。
几个星期过去了,男人已经由原先的厌烦而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和小和尚们的关系也好了很多。然而,当他向主持诉说自己的变化时,主持却说:“你现在只是磨炼了行动,但还没有磨炼心智。”
男人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又安心回去做事了。这次,住持特意安排了一个很严格的僧人管理他。
那个僧人是全寺出了名的严格,做什么事都要求精益求精,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而且脾气暴躁,对犯了错的人总是毫不留情地严厉批评。
这回,男人没有了面对烦恼的乐观,干了几天就受不了了,因为僧人管得实在太严格了,动不动就指责他这不对那不对。
男人愤怒地找到住持说:“我要走了!再也不在这儿待了!本以为在佛门清净之地能躲开烦恼,可还是和在公司一样处处受气。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待在这里!”
住持静静地听着他发完了火,淡淡一笑说:“看来你没有领悟我的意思。当你遇到烦恼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躲掉,眼中看见的也不应该全是烦恼。为什么不能在烦恼中寻找快乐呢?如果能把每一个烦恼都当做一种修行,就不会那么难以忍受了。”
男人听了恍然大悟,于是又回到饭堂去,与那个严僧朝夕相对了。
一年以后,他已经可以从容地面对严僧了,不管对方怎么刁难,他都可以乐呵呵地面对,丝毫不觉得苦,有时还会因为和对方争论一个问题而感到有趣。
这一天,住持对他说:“你可以回去了。”
“回哪儿去?”男人一时间没有明白。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您是要我回尘世中去吗?回到公司去吗?”他有些愕然。
“是的。”住持说。
“可是我想待在清净之地。”
“在这里,你自信能从容地面对烦恼,不再逃避,不再害怕了吗?”主持问。
“是的,我可以。”男人说。
“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必要留在这里呢?”住持反问道。
他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住持的意思。他双手合持,恭敬地向住持行了个礼,转身大踏步地走出寺了。
住持之所以让他回去,就是因为他既然能面对烦恼,那么出世或是入世都能从容面对了。
当你逃避烦恼时,眼光总是左摇右摆,寻找着能让自己将它忘掉的东西,而忽略了当下的事物。这不仅使你失去当下,还无法从根本上除掉烦恼。不如勇敢地面对它,将它当成一种修行、一种磨炼,这样你才能拥有气定神闲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