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历史考证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7839600000026

第26章 梁山雄峙九重城——乾陵及其陪葬墓

神龙元年(705),寂寞衰老的唐朝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寿终正寝。对于即位不久,羽翼尚未丰满的中宗李显来说,武后的仙逝既令他兴奋,又让他大伤脑筋。兴奋的是李唐江山,终于重归李氏宗族的手中。但是如何安葬兼大周的皇帝与自己的母亲于一身的武后,既达到抑制武氏势力的目的,又不失孝道呢?给事中严善思提出在高宗的乾陵旁另行建陵,他说:自古卑不压尊,地下之人应该享有幽静安稳,因此不适宜合葬,不能让地位较卑微的武后惊动高宗皇帝。况且帝后合葬一室,只是魏晋以后的事,应该遵循汉朝旧制,在乾陵旁另择吉地别起一陵。严善思的意见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中宗不禁又回忆起乾陵修建的一幕,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薨于洛阳,文明元年(684年)八月葬乾陵,期间不到九个月。虽然建陵时间不长,但“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地宫的坚固他还是知道的,要想合葬恐非易事。然而在尊卑与合葬的认识上,似乎多数大臣都不同意给事中严善思的看法。最终中宗决定掘开乾陵地宫,完成母亲想与父亲合葬的遗愿。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中宗将武则天付葬乾陵。

今天,由古城西安乘车西北行,沿西兰公路,经咸阳、礼泉,行驶约八十五公里,便来到了唐朝的奉天县——乾陵的所在地。因乾陵的缘故,唐末奉天县便改称乾州,至民国始改乾县至今。从乾县县城向北走约六公里,有一座梁山,海拔1040米,山上有三峰。这里山体峥嵘,地势开阔,不愧是建置帝陵的风水宝地。梁山最高的山峰是北峰,其下掩埋着大唐二位着名的国君,即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和她多病早逝的丈夫,高宗李治。它气派巍峨,无论过去、现在,都是大唐盛世的一个象征。

自从在梁山上建了乾陵,祭陵的君王与凭吊的官员、学子往来不断。同时,巨大的陵、墓也吸引着盗宝的贼寇。历经战火与几次大的修葺,乾陵陵园原来的面貌就成为学人想要搞明白的大课题。清朝陕西巡抚毕沅对乾陵的保护维修立下不朽之功。二十世纪初,日本人关野贞,足立喜六调查了乾陵,并详细记录了调查所得。当然,对乾陵进行的勘查保护贡献最大的是中国的考古学家。自1953年以来,中国考古学者对乾陵进行了细致地勘查控测,基本搞清了陵园范围和陵区内的文物分布。

乾陵陵园的主体在梁山北峰,由内城司马院和外城组成,外城范围难以寻找,司马院因有城门瓦砾尚可确定。其平面大体呈方形,因地势的原因,西南边凹进去,多出了两边,成了六边形。城的正中是乾陵地宫所在,六边的城墙为夯筑,城的四角并建筑有角阙。在东、西、南、北四面墙的中央各开一门,依方位,东为青龙门,西为白虎门,北为玄武门,南为朱雀门。东、西门外各有石狮和土阙一对;北门外除一对石狮、土阙外,还有三对石马。朱雀门为司马院的正门,门内有献殿遗址,门前是长长的神道。从朱雀门向南共有三道土阙,出南门至第一道土阙顺次有小石人一对,石狮一对,石蕃酋像六十一尊;第一道土阙,西侧“述圣记碑”一通,东侧“无字碑”一通,然后是石人十对,石马五对,鸵鸟一对,翼马一对,华表一对。第二道土阙在梁山的南峰上,东西对峙,十分醒目。第三道土阙,则又建在比较平缓的低地。1995年陕西省考古所对乾陵地面建筑进行维修时,清理发掘出两组保存较好、结构清晰的土阙基址,证实了乾陵门外的第一、二道土阙为一母阙、两子阙的三出阙。陵园内地面建筑遗迹还有下宫和梁山上的一座石城,下宫为皇帝谒陵而建,平时守陵官员和宫人就在这里居住;石城可能是当时建造的一处礼制建筑——上仙观。

乾陵地势由最高的北峰向南逐渐平缓,而到了南面的第二道土阙,又高高隆起,远远望去,乾陵陵园恰似一位妇女仰卧在梁山上,北峰是女子昂起的头,南峰上的土阙似一对乳房,而这位妇女最具魅力之处,便是排列在神道两侧的石刻。

我国自东汉起就有在神道两侧排列石刻的做法,以后各代多有继承。在关中十八座唐陵中,乾陵是陵墓石刻最为完备、保存也最好的一座。从南向北,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高达8米的石华表,它是古代陵墓前的标志性石刻之一,既衬托出陵墓的壮观肃穆,亦可提示谒陵的人进入要有郑重崇敬的心态。接下去会发现很多带有异域色彩的石刻动物,如翼马、狮子和鸵鸟。翼马,是唐代工匠将对马的喜爱与中亚有翼神兽的造型相结合的艺术创造,在这件石雕上,现实与神话得到了和谐统一。狮子原产于非洲和西亚,经西域传入我国,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和高宗显庆二年(657年),中亚的康国和吐火罗国分别向唐朝献狮子。石雕的有翼神兽(天禄、辟邪)和狮子在汉代就被置于陵墓前作镇墓之用,乾陵延续了这一作法。而陵墓前放置石鸵鸟则肇始于乾陵。永徽元年(650年)吐火罗国贡献一只大鸟,鸟高有七尺,足像骆驼,有翅膀,每日飞行三五百里,最神奇的是它能吃铜铁,夷人形象地称这种鸟为鸵鸟。高宗将吐火罗国朝贡的这只鸵鸟献给了昭陵,在他去世后,他的陵前便立起了美丽神奇的鸵鸟的浮雕石像。翼马、狮子、鸵鸟带有外国待征的动物,聚集在乾陵神道里,让人禁不住联想起太宗至武则天时期,北蕃、南夷仰慕唐朝的文明与强大,纷纷归附朝贡的史实。那时大唐的天子被尊为“天可汗”,成为各国的共主。唐朝以开明的政策接受外来文化,这种文化交流的喜人景象,尤其表现在陵内的六十一尊石雕蕃酋像上。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昭陵修建完毕,高宗“欲阐扬先帝徽烈,乃令匠人琢石,写诸蕃君长贞观中擒伏归化者形状,而刻基官名”,共刻写十四人列于北宫司马门内。武后继承了高宗修建昭陵时的这一举措,在乾陵前雕凿了六十位高宗、武后朝侍卫过轩禁的“蕃臣”形象(现存六十一尊),并刻写每位蕃臣的姓名、国别和职务,宣扬大唐的国威以及国内各民族间的友好相处。饶有趣味的是,好旌表文治武功的武则天,在高宗的墓碑上煞费苦心,撰写了六千余字的《述圣记》,却没有为自己的墓碑碑文早做打算。她的巨大墓碑仅碑侧线刻两幅升龙图,而碑阳却没有刻字(现在碑上的文字都是宋、金以后题刻的)。武则天在其墓碑上不刻一字,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评说,但束腰佩剑拱手侍立的六十四位蕃人酋长,就是对她光辉业绩的最好说明。蕃酋像与无字碑真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在乾陵神道石刻的东南方还分布着十七座陪葬墓,这里埋葬着章怀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分王李守礼、永泰公主李仙蕙及义阳公主、安兴公主、新都公主等9位皇室宗亲和特进王及善、中书令薛元超、特进刘审礼、礼部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右仆射刘仁轨、左卫将军李谨行、右武威将军高侃、左射杨再思等8位大臣。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李氏和武氏的矛盾,唐太宗制定不久的功臣密戚陪陵制度也没有很好贯彻下去,陪葬墓锐减。乾陵的陪葬墓不仅大大少于昭陵的167座,比高祖献陵的67座也少了许多。但其埋葬的豪华气派却一点也不逊色于昭陵陪葬墓,显示出唐朝盛期雄厚的经济实力。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相继发掘了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李谨行、薛元超五座乾陵陪葬墓。其中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墓的发掘在隋唐考古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李贤是高宗与武则天的次子,曾被封为太子,身世显贵,自然被武氏当作掌皇权的最大障碍。他先是被贬到四川,文明元年(684年)被逼令自杀,与哥哥李弘都成了武氏政权的牺牲品。李重润与李仙蕙是中宗一对疼爱的儿女,长安元年(701年)因私下议论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出入宫禁,被有权有势的奶奶杖杀。神龙二年,中宗复位,在归葬武则天的同时,将惨遭杀戮的宗亲厚礼相葬。三座墓都有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墓四周有围墙,墙外有地阙和华表、石狮、石人、石羊等石刻。墓内结构更是复杂,由墓道、过洞、天井、小龛、前甬道、前墓室、后甬道、后墓室等八个部分组成。懿德墓全长100.8米,永泰墓全长87.5米,章怀墓全长71米,三墓的长度甚至超过了晚唐的一些帝王陵。

多天井的墓葬结构,象征了地面上贵族的重重院落。所以走进墓室,犹如置身于一座座地下宫殿。唐人有用壁画装饰宫殿居室墙面的习惯,阴宅仿照阳宅,墙壁绘画的做法也被搬进了坟墓。在长达三百米的墙面上,杰出的绘画匠人构思创作了许许多多生动的作品,展现了唐代宫廷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皇家礼仪制度。懿德太子墓东、西墓道绘有高达5米,长20余米的《仪卫出行图》,皇皇巨制,100多名仪卫、3驾马车被井然有序地安排在城墙、山峦之内,以仪仗队被城墙遮掩的表现手法,寓意出行队列的浩浩荡荡、绵延不绝。永泰公主墓室南壁的《宫女图》是唐代仕女画的杰作。侍女们手持生活用具缓缓行进,人物顾盼生姿,娇好的体态,通过长长的铁线描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而章怀太子墓的《狩猎出行图》和《马球图》则又展示了唐朝鞍马人物画而引人入胜。另外章怀太子墓还有二幅《客使图》,描绘了鸿胪寺的官员接待外国使者的场面,是中国对外关系史上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

懿德、永泰、章怀墓虽被盗掘,金银宝物遗失殆尽,但仍出土了三千多件随葬品。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陶俑,多出土于墓葬过洞两侧的小龛内,有三彩俑、彩绘俑,这些陶俑的出土,对于研究盛唐服饰,宫廷用俑制度以及长安陶瓷业的发展等重大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唐代明令禁止使用石质葬具随葬,而这三座墓的墓门、墓椁皆为石制,并且全部雕刻有精美的花纹,显示了很高的丧葬规格。

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这三位被武则天杀戮的子孙最终陪伴在她的身边。中宗的这一安排,或许是武后始料未及的。君主的荣辱、子女的悲哀,唐朝皇室两大姓氏之间的冲突,封建政权的残酷,人们在梁山周围,这片广袤的陵园内都会有深刻的体会。

揭开地下的秘密,探索历史的真相,一直是考古学家的职责。陪葬墓发掘的丰硕成果,又引起人们开挖乾陵的兴趣。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后梁温韬盗发唐陵的故事,《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乾陵非常坚固,而且从1958年对墓道的初步发掘可以断定它从未被盗掘,挖开这座处于唐代盛期的大型帝王陵一定会有惊人的考古成果。70年代,着名学者,曾写过四幕话剧《武则天》的郭沫若一直希望发掘乾陵,但因保护技术不过关,国家一直不同意发掘。他最终是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随着陕西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又重新提起开挖乾陵的话题。究竟哪一代考古学家将成为揭开乾陵这一千古之谜的幸运儿呢?全世界都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