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
7840200000016

第16章 宽容豁达,仁心仁爱(4)

人在一生中,不会总是遂心如愿,平安无事,谁都难免遇到一些急难,谁都可能一时陷入困境。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及时救助,雪中送炭,这就是济人之难的善举。

据史书记载,宋朝苏轼在钱塘做官时,审理过一桩欠钱2万而不还的案件。被告以制扇为业,因阴雨连绵,天气凉爽,扇子卖不出去,实在无力偿还。苏轼便挥笔在被告的20把夹绢做的白团扇上面或写或画,然后让被告拿去卖掉。时人仰慕苏轼的书法绘画,争着以1000钱的价钱买一把,转眼间团扇就卖完了,从而使被告还清了所欠的债务。

着名画家李苦禅从山东来到北京拜齐白石为师。他客居在寺庙里,每天到北京艺专去听课。苦禅学业上虽有长进,但生活却无保障,只得租一辆人力车,课余时间拉客挣点钱糊口。白石老人知道后,责备说:“你生活困难为何不告诉我?”随即叫他搬到自己院内的一间厢房里住。之后,白石老人又挑选了苦禅的一些画,亲笔题款后送书画店卖掉,以资助苦禅学画。

1933年夏天,傅抱石去拜访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徐悲鸿。徐悲鸿看了傅抱石刻的图章和作的画后,觉得他很有前途。交谈中得知,傅抱石眼下只能在小学里替人代课谋生。徐悲鸿认为他应该去留学深造,就为此热心奔走,还捐出了自己的画,终于筹到一笔钱,使傅抱石得以成行。

济人之难,救人之命,解人之危,扶人之困,排人之忧的善举,充分体现人们的美好意愿。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颂扬它,把它比作滋润禾苗、能救万物的“及时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济人之难的美德得到了进一步发扬。今天,一人有难,大家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犹如普降神州大地的及时雨,洒向人间片片情。

1960年2月2日晚,山西平陆县61名民工食物中毒,急需特效药1000支二巯基丙醇。由于平陆县和附近各地没有这种药,县里只好于2月3日下午4时打电话向北京求援。为了抢救61名民工的性命,有关的各个部门,有关的许许多多人,争分夺秒,克服种种困难,于当日夜11时多,将药品空投到平陆,使61名民工化险为夷。从平陆县打电话向北京求援,到药从天而降,这复杂辗转的全部过程只用了7个多小时!这惊人的高效率,不正是济人之难精神的生动体现吗?

1991年夏,我国部分省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洪水无情人有情,一场规模空前的赈灾活动,在华夏神州、在炎黄子孙所在的世界各地展开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接收救灾捐赠办公室,源源不断地接到从祖国四面八方捐赠来的钱和物。与此同时,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也举行了形式多样、场面热烈的赈灾活动。其中,香港数百位演员于7月27日下午至深夜,进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大型义演,其情其景,令人感奋!

我们应该努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自己济人之难的品格。要自觉地济人之难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平时注意加强正义、勇敢、善良等诸方面的品德修养,才能自觉地济人之难。

济人之难,就是要与他人同甘共苦,心里装着他人冷暖。有时需要自己节衣缩食去帮助他人。如果“待有余而后济人”,必无济人之日。第三章宽容豁达,仁心仁爱济人之难,需要有奉献精神。济人之难就不希冀他人回报自己。华罗庚说得好:“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付出时不要总想着回报

“施恩慎勿念,受施慎勿忘”,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施惠勿念的古训。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施惠与人不求回报”的动人事例。晋人所撰《神仙传》上记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三国时候,东吴人董仙卜居庐山,以医为业,给人家治病,他不向患者要金钱报酬,也不记患者的名字,只求患者回去后栽种杏树。治好轻病的栽一棵,治好重病的栽五棵。若干年后,共栽得杏树10万棵,绿荫成林,造福子孙后代。所以人们后称杏树为“董仙杏树”。

董仙为别人做了好事,不是要受惠者给自己以恩谢,而是要求受惠者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

“施与人者勿望回报”,这是施惠勿念的本质要求。清代人冯班说得好:“为惠而望报,不如勿为,此结怨之道也。”意思是:给予别人恩惠却又希望得到别人报答,还不如什么都不给,否则反而会因此与别人结下怨恨。所以,施惠图报乃人际交往之大忌。

施惠勿念,应培养自己“为善不欲人知”的道德情操。一个发自内心的真诚施舍,不是为了扬名,而是真诚相助。这样的施惠者,自然不会有求于对方回报的念头。这是一种崇高、无私、真诚的人生境界。

要做到施惠勿念,还要培养“有德不必望感”的思想品格。清人在《古今药石》中说:“我有德于人,不必望感。”意思是说,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希望对我感恩戴德。《菜根谭》中也讲:“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其意是说,一个人做了一点善事就急着让人知道,就证明他的做善事只是为了贪图虚名的赞誉,这种怀着个人目的才去做善事的人,在他做善事的同时就种下了伪善的祸根。要塑造自己有德不必望感的品格,树立多行善事而不求回报的风格,这是道义的要求,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施惠勿念主要讲的是对人施恩后不要念念不忘,而要把这种精神扩展到对社会的奉献,那就升华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境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官吏下乡巡视,看到一位白发老翁弯着腰正在种植松树幼苗。官吏好奇地问:“你这样大的年纪,种这么小的幼苗对你有什么用呢?”老人说:“我知道一株松树要成材至少要50至100年之久,我不可能看到这些树苗长大成林,但一个人做事不能只是为了给自己得到好处,应该为将来和社会进步考虑。”官吏听后很感动,轻轻给他鞠个躬走开了。此后,他兢兢业业,在任上为百姓谋福利。

人这种施恩与人不求回报的品格,不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无私奉献精神吗!

我们应该把古人讲的“施惠勿念”作为今天待人处世的座右铭。一个人能施惠于人,本来是件好事,但如若责其回报,不仅原来的好意将灰飞烟灭,且表现了自己人格的低下。高尔基说得好:“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

乐善不倦,善言善行

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恶的深渊。

善念不是先天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信念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主义、学说、理论、思想或宗教的信奉与尊崇。信念是人们言行的指南,是人生杠杆的支点,是支撑理想大厦的精神支柱。我们的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第三章宽容豁达,仁心仁爱美,追求和献身于美好的事业。这样的信念一经在人们的头脑里生根,它就会成为人们的善念之源。

善念来源于正确的善恶观。善恶观是指人们对善恶的本质、起源、标准以及善恶评价的依据等问题所持的观点和态度。一个人对善恶的无知是误入迷途最主要的因素。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抑恶扬善,走向光明。我们的善恶观,以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善的标准,与之符合则为善,与之违背则为恶。这种善恶观的确定,就会强化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善念,就会使自己的心中常存善念。

善念来源于“思无邪”的心理自觉,要做到“思无邪”,最重要的是克服怎么自利的邪念。只有“思无邪”,才能善念生;只有善念生,才能德行正。

善念来源于后天的实践。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善念是宝贵的,然而,只有经过实践把善念转化为善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善念的社会价值。因为善念是根,善言是花,善行是果。

要做到常存善念,就要经常自思内省,排除邪念。

常存善念,贵在自觉;克服恶念,贵在坚决。要做到这点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以是克非,以正克邪,以善克恶,把恶念、恶行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常存善念,是一个人善言善行的思想根基,是一个人的崇高美德。有了这种美德,就可以乐善不倦,以善为宝,嫉恶如仇,从善如流。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仁爱之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精神力量。爱心能融化人的孤独感和分离感,能使人与人的关系和睦温馨,能打破人们心中的“围墙”,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

世界不能没有爱,爱对于我们就像空气、阳光和水。爱是一宗大财产,是一笔宝贵的资源,拥有了这种财产和资源,人生就会变得富有、幸福,人生就会步入成功的顶峰。

真正的爱乃发源于心。换言之,爱是从圣洁之心、善良之心、无伪之心生长出来的,是从高尚人格中生长出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十分疼爱他的儿子。这位年轻王子的欲望和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父王的钟爱与权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他想要的东西,尽管如此,他却常常眉头紧锁、面容戚戚。

有一天,一个魔术师走进王宫,对国王说:“我有方法使王子快乐,把王子的戚容变作笑容。”国王很高兴地说:“假使能办到这件事,你要求任何赏赐,我都可以答应。”

魔术师将王子领入一间私室中,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些什么。交代完魔术师就走了。

这位年轻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而变成这样的几个字:“每天为别人付出一点爱心!”王子遵照魔术师的劝告去做,很快就成了王国中最快乐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