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
7840200000019

第19章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2)

有些人在生活和事业上循规蹈矩、谨小慎微,权威怎么说,他们也怎么说,众人怎么做,他们也怎么做。他们是随波逐流的一群,毫无主见,毫无个性,只知道跟着潮流跑,根本不管潮流的方向如何,也不在乎自己究竟能随大流跑出什么名堂。

有些人自惭形秽,对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缺乏信心,对自已的特殊性感到害羞和不安。他们总想成为别的什么人,而不是他们自己。他们总是羡慕别人,模仿别人,总希望自己长得像别人,吃得像别人,住得像别人,甚至连言谈举止、说话腔调都要效仿别人。

然而,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可以享受成功和自由的强者,必须展现自己独特的存在,必须发掘自己的特殊性。在生存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不展示自己的独特性,不拿出点自己的绝活儿来,连生存都困难,更别谈发展和成功了。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

众人离去了,金表仍然没有找到,农场主十分懊丧。这时,一个穷人家的小孩来到了他的面前,对他说:“如果我给你找到金表,你可不可以再多给我50美元的赏金呢?”农场主本来准备把这个小孩子赶走的,因为他实在觉得那么多人都找不着,他一个小孩子又能顶什么用呢?但看着小孩子胸有成竹的样子,还是答应了小家伙的条件,决定让他试一试。

小孩在谷仓内小心翼翼地清理出了一块刚好能够让他坐下来的地方,然后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农场主起初还在那里看着等着,后来他也烦了,转身走了。天越来越黑,谷仓里也越来越静。突然,小孩听到了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50美元。

爱默生曾经说过:“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故事里的小孩能够得到那笔数目不菲的赏金,最关键的是他的方法与众不同。可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天赋非凡的模彷者,由于遗忘或者故意掩饰自己的特殊性,最终都一事无成,沦为追随他人的牺牲品。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新的刺激,人生最重要的欢乐在于创造的欢乐。首先必须和别人干得不一样,然后才能比别人干得好;首先必须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新的东西,然后才能实现自己的成功和自由。

卓别林在进入演艺圈的最初一段时间,煞费苦心地去模仿当时一个名闻遐迩的喜剧大师,结果自己始终默默无闻。后来,卓别林根据自己独有的特殊性创造出了自己的表演风格,这才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明星之一。

但是,从根本上说,社会又是消弭个性的。试想,你要我行我素,你要率性潇洒,你总是特立独行,跟别人不一样,人家怎么会痛快呢?对你的亲人、朋友或那些较宽容的人来说,也许他们还能接受你的这种个性和行为,但是对社会大众来说,你无疑犯众了。

这是以前的一个故事。

那个时候村子里刚刚用上电,几家邻里共用一只电表,每月收电费,大家都吃了一惊:几盏电灯加上个把电器竟收到每家三块钱!对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乡下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于是大家都互相怀疑起来,因此,每当夜幕降临时,各家屋里的亮光首先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

有一家屋里的亮光特别亮,从窗户映到外面还是那么亮。发现了这个破绽,几家串通好了,一起涌进了这家屋里,这个批评,那个数落……

主人解释说,我这灯是20瓦的,同大伙不同的这是日光灯,耗电不多,亮度却比你们的亮,希望大伙儿也改用这种灯。

涌进屋里的人听了大为恼火:“放屁!你想把我们拉下水?大家都这样了,每月电费少说要七八块钱。不是我们大家辛辛苦苦俭省节约,你能讨到这个巧?大家都知道煤油灯头放大了,油也用多了,那当然更亮了。说什么也不行,不准你这里异光独放,你必须跟我们用一样的亮度才行,不然一是断电不明,二是每月多交三四倍钱!”

没办法,这家人只好把日光灯换成了普通灯泡。

可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殊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总有一些人会对你与众不同的特殊性看不惯,他们可能会劝告你,也可能会指责你,甚至还会打击你。所以,你决不应该故意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故意与别人不一样虽然会一时惹人注目,但却会为你真正的成功和自由埋下祸根。

三国时的祢衡年少才高,目空一切,20来岁时便跻身在名士行列之中。而且祢衡很瞧不起那些所谓的上层贵族高人,把他们视为酒囊饭袋,行尸走肉。祢衡眼下,举世无才。汉献帝初年间,孔融上书荐举祢衡,大将军曹操欲召见他,祢衡不知道天高地厚,出言不逊。曹操心中不快,最后给他封了个击鼓小吏,以羞辱他。祢衡也因此更忌恨曹操。一次曹操大会宾客时,命祢衡穿鼓吏衣帽击鼓助乐,祢衡竟当众裸身击鼓,以羞辱曹操,扫他们的兴。曹操对之深以为恨,但曹操聪明,不愿杀祢衡而脏了自己的手,他把祢衡送给荆州牧刘表。不久,祢衡又因倨傲无礼而得罪了刘表。刘表也很聪明,不杀祢衡,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了。祢衡在黄祖那里,仍是率性如前。一次,祢衡竟然当众顶撞黄祖,黄祖气极,一怒之下把他杀了。祢衡死时只有26岁。祢衡的杀身之灾,全因他的才气和性情所为。人有才情,本是天赐良物,正好周济人生。祢衡却相反,恃才傲物,因情害事,不知天下大于人才,权柄重于才情,最终唐突权贵,以身涉险并终被人杀。这是极使个性、才情而不得善终的一个典型事例。从祢衡只知个人使性,不知考虑社会和他人来看,祢衡的所谓才智是十分有限的。才智,除自身的审美和创造外,也包括对他人和环境的审视、知晓和防范,以至利用。而不是糊里糊涂地,以一己之小顶撞世界之大,最终横遭不测。

跟他人在一起,要收敛个性,不要只图自己想干想说,好干好说,要多从他人角度想想他人又会怎样想,他人又会怎样说,他人将欲怎样做,这样才不致四面树敌,让自己丧于他人之灾的浪潮之中。隐藏自己的个性,让个性随大流,做一个成熟而富有城府的人,你的路就会好走很多。

藏弱示强,以求大成

一个小老鼠从一间房子里爬出来,看到高悬在空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的太阳。它禁不住说:“太阳公公,你真是太伟大了!”

太阳说:“呆会儿乌云姐姐出来,你就看不见我了。”

一会儿,乌云出来了,遮住了太阳。

小老鼠又对乌云说:“乌云姐姐,你真是太伟大了,连太阳都被你遮住了。”

云却说:“风姑娘一来,你就明白谁最伟大了。”

一阵狂风吹过,云消雾散,一片晴空。

小老鼠情不自禁道:“风姑娘,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

风姑娘有些悲伤地说:“你看前面那堵墙,我都吹不过呀!”

小老鼠爬到墙边,十分景仰地说:“墙大哥,你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

墙皱皱眉,十分悲伤地说:“你自己才是最伟大的呀,你看,我马上就要倒了,就是因为你的兄弟在我下面钻了好多的洞啊!”

果真,墙摇摇欲坠,墙角上跑出了一只只的小老鼠。

世界上谁最伟大?没有!上帝虽然无所不能,却也造不出自己搬不动的石头。生活中所谓的强者也不是铜头铁臂,只不过人们都像小老鼠看世界一样,发现不了他们的弱点罢了。

狗挺厉害,对吧!尖牙利齿,连人都得让它三分,可它就是拿刺猬没办法。为什么?因为刺猬一旦遇到危险,就会圈成一团,把自己最柔弱的地方隐藏起来,留给敌人的只有尖利的倒刺。可惜有的时候,人却没有刺猬聪明。

“请君入瓮”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其来处恐怕并非人人尽知了。

其实,这个成语的原型来源于唐代。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为了顺利走上女皇宝座,担心宗室大臣不服,于是在都门设立“铜匦”,下令说任何人都可以告密。把告密信扔进钢匦,由专人取出,并以此为由来诛杀那些行为不轨或对她不服的大臣。如果密报确实,那么告密者就可封官。胡人李元礼,因告密而得了游击将军的官衔。于是,尚书都事周兴、来俊臣等人纷纷效法,竞相罗织他人的罪名,借此来官运亨通,随风直上。

这些人当中,数周兴最为机敏狡诈,不久就做到尚书左丞之职。他特地豢养了数百名地痞无赖,专门从事告密活动。每当他想诬陷一人之时,便命各处都来告密,因为口径一致,自然令人信服,假事也成了真事。周兴还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数千字的告密经文,作为秘本传授子弟。

周兴制造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刑具,如定百脉、突地吼、死猪愁、求破家、歹是实、凤凰晒翅、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等等名目。凡是审讯犯人,一声梆响,刑具毕陈,未等用刑,犯人便早已魂飞天外,活罪更比死罪苦,不如随口招供,还能求得速死,省得忍煎受熬。

谁知今日走运,他日遭殃。这个告密、用刑的第一号种子选手竟也吃了亏,有人告密说他和别人串通谋反,蓄意夺权。武则天大惊,钦点此中第二号种子选手来俊臣从速了结此案。

来俊臣深知周兴全凭告密、用刑起家,要想让他招供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于是他特置一招,盛情邀周兴一同饮酒言欢。席间,来俊臣向周兴说了不少赞美活,盛赞其为唐朝第一办案高手,然后十分诚恳地向周兴请教道:“周兄,现在我碰到一个十分狡猾的犯人,种种刑具都已用过,他就是不肯招供,你老兄可得赐我高招。”正被来俊臣捧得骨酥肉麻、飘飘然自鸣得意的周兴不知有诈,借着酒兴不假思索地说:“这还不好办。我告诉你一个最好的办法,取一个大瓮(大坛子),把囚犯放进去,然后架在火上烘烤,我想在犯人被烤熟之前,你就一定能得到招供的。”来俊臣一听,乐得拍手称妙,立即让人搬出来一个大瓮,在四周架起炭火。周兴一时被弄得莫名其妙:“难道老弟要在这里审讯犯人吗?”来俊臣这才笑着命人撤去残席,拿出武则天的敕文,然后对周兴说:“请君人瓮!”周兴还未置身大瓮,便迫不及待地把来俊臣想要知道的东西交代得清清楚楚。

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就像在光天化日之下招摇过市的老鼠,碰不见人还好说,能够暂时苟且偷生,一旦见人,必会遭殃。

隐藏自己的弱点,才能以虚求实,以强者的形象取信于人,才可以迷惑对手,使他们无隙可乘。

从前有个银行发行纸钞,忽传面值不稳的消息,风声所及,持钞人挤兑成潮,银行的里里外外被挤兑的人拥得水泄不通,形势异常严峻。当然,银行发行纸钞,绝对不会再存现银借兑时之需,因为它要向外放贷。如果处理不当,银行有可能就会被这些挤兑的人搞破产。但该银行的主事人依然镇定自若毫不慌张,立即将库存现银一齐搬出来,堆在店堂,一面放长兑现时间,一面向同行拆借现银。店堂内堆满现银,高与天花板相接,外面却还是一箱一箱地抬进现银,哼嗨之声不绝于耳。赶来挤兑的人眼见现银如此之多,知道银行实力充足,行情不稳纯属谣传,同时又苦于排队挤兑需时太多,回家安歇去了。明日再来,挤兑的人已明显见少,而银行的存银却一点也不少。大数目的持钞人一见银行财力充足,大放宽心,又想到兑到现银之后也得费力搬运,又担风险,放在银行里又无危险,索性也就拍手了事,省得为自己添麻烦。只有那些小数目的人仍要兑换现银,那些大数目的持钞人仍把钞票带回。一场挤兑风潮,就此烟消云散。而该银行的信用经过这次挤兑风潮之后,反而更加看好,手中有现银的人大都喜欢来这里兑换钞票使用。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现代社会到处都充满了竞争,学会隐藏自己的弱点,才能立于不败以求大成。

用晦而明,气度从容

用晦而明,多用于兵法计谋,其实人生也是如此,许多事情不可锋芒毕现,过于用强,否则将吃大亏,甚至导致杀身之祸。

古人云:“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鸟噬人的法术。故君子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这大概可以形象地诠释“用晦而明”的具体含义。一般地说来,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机巧权变,又绝对不行,尤其是当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如人意时,那就更要既弄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戒,所以就有了鹰立虎行如睡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种处世的方法。曹丕以哭胜曹植的美文是一个例子,安禄山做杨贵妃的干儿子也是一个例子。

还有一种正面的“用晦而明”。如唐初的重臣李积,即是通过“用晦而明”保全自己。

李积本是李密的部下,而在当初起兵时,李密与李渊父子势力之间,是勾心斗角的两部,只是李密后来被王世充打败,他才随故主投于李渊父子的麾下。此时天下大势已趋明朗。李积懂得只有取得李渊父子的绝对信任才有前途,于是他安排了这样的行动:把他“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的所据郡县地理人口图派人送到关中,当着李渊的面献给李密,说既然李密已决心投降,那我所据有的土地人口就应随主人归隆,由主人献出去,否则自献就是自为己功、以缴富贵而居“利主之败”的不道德行为。李渊在一旁听了,十分感慨,认为李积能如此尽忠故主,必是一个忠臣。李积归唐后,很快得到了李渊的重用。但是李密降唐后心怀怨望,不久竟又反唐,事未成而“伏诛”。按理说,一般的人到了这个时候,避嫌犹恐过晚,但李积却公然上书,奏请由他去收葬李密——唯其“公然”,才更添他的“高风亮节”,假设偷偷摸摸,则可能会有相反的效果——“与旧僚吏将士葬密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释服散。”说起来,这纯粹是做给活人看的,李密已死,晓得什么?表面看这似乎有碍于唐天子的面子,是李积的一种愚忠,实际李积早已料到这一举动将收到以前献土地人口同样的神效。果然“朝野义之”,公推他是仁至义尽的君子。从此李积更得朝廷器重,恩及三世。

李积取的是一种“负负得正”的心理效应,迎合了人们一般不信任直接对己的甜言蜜语而相信一个人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即侧面观察的结果,尤其是迎合了人们一般普遍地喜爱那种脱离于常人最易表现的忘恩负义、趋吉避凶、奸诈易变的人性弱点而表现出来的具有大丈夫气概的认同心理,看似直中之直,实则大有深意,是“藏巧于拙”处世而成功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