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
7840200000005

第5章 自我控制,调节情绪(4)

当然,人不可能永远做老好人,该发的火还是要发。比如说,你在午休,一群小孩在你窗外的胡同里大喊大叫地踢球,你理会不理会?这不是以大欺小,这是正当的行为。虽然他们还很小,但他们的行为妨碍了别人的正当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忍住不发脾气等于在纵容别人做不该做的事。

世界之大,使我们每一个人能感知到的事物极其有限,我们的生命也显得极为有限,一些烦琐小事投射到我们的心灵世界时,就可能变得极其复杂、丰富。

在生活中,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评价以及相应的判断、决策等,无一不是通过我们的心理世界来进行的,只要是经由主观的心理世界来认识和体察事物,就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偏差,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愤怒。这会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机会,在许多场合,因为不可抑制的愤怒,使人失去了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良好机会。

尤其是一时冲动的愤怒,可能意味着事过之后要付出高昂的弥补代价,在实际生活中,愤怒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你可能从此失去一个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户,而别人对你的合作也会产生疑虑。

人在愤怒情绪的支配下,往往不顾及别人的尊严,并且严重地伤害了别人的面子。损害他人的物质利益也许并不是太严重的问题,而损害他人的感情和尊严却无异于自绝后路。

狂躁。狂躁给人以一种假象,仿佛此人精力充沛,说话与做事都那么有感染力,显得咄咄逼人。初次接触狂躁者时,许多人都会产生错误的感觉,以为他是那么的具有活力,使人感动,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了解的加深,你也许会发现,狂躁其实不过是一张白纸。你会发现他狂躁的表面下隐藏的缺陷:他的谈话没有深度,他行事缺乏条理和计划性;他说过话转眼就会忘记,交给他的任务也不会认真对待。狂躁的情绪容易使人陶醉,因为狂躁者的自我感受好极了,他会显得雄心勃勃。可是世界上没有狂躁者成功的例子,狂躁是情绪的极端。

猜疑。猜疑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它可以使触手可及的成功机会毁于一旦。许多猜疑最终都证明是误会,如果相互之间的沟通顺畅,那么猜疑的霉菌就无处生长。对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追求者来说,猜疑将是一个随时能吞没你整个宏伟事业的陷阱。因为你的猜疑可能随时被别人利用,而蒙在鼓里的你还浑然不觉。其实,只要你细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猜疑是多么的没有道理和破绽百出。猜疑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信。为什么会猜疑?因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这种担心显然是由于对自己控制局面的能力信心不足。

抑郁。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克服自己的抑郁情绪,的确是这样,成功路途中最可怕的敌人是抑郁。如果说别的消极情绪是成功路上的障碍,使成功之路变得漫长和艰险,那么抑郁从根本上说就是与成功背道而驰。克服别的情绪可能只是个修养和技巧的问题,克服抑郁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如果染上抑郁症,那么已经取得的成功也许会离他而去。因为成功带给他的不是喜悦,不能使他兴奋起来,他沉浸在自己的琐碎体验里不能自拔。抑郁者仿佛是一个随时驮着壳的蜗牛,只是束缚他的壳是无形的。抑郁者宛若置身于一个孤独的城堡,他出不来,别人也进不去。

嫉妒。嫉妒使人心中充满恶意、伤害。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产生了嫉妒情绪,那么他就从此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不能在阳光下光明磊落地说和做,却是面对别人的成功或优势咬牙切齿,恨得心痛。易嫉妒的人伤害的首先是自己,因为他把时间、精力和生命不是放在人生的积极进取上,而是放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之中。嫉妒同时也会使人变得消沉或充满仇恨,如果一个人心中是这样,那么他距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远。

恐惧。一次失败的经历或尴尬的遭遇都可能使人变得恐惧。比如经历过一次在公众面前语无伦次的演讲,可能使他从此恐惧演讲。这无疑使他在生活中凭空少了许多机会,本来可以通过一番演说和游说来获得的成功机会,将从手指缝里溜走。恐惧的泛化还能导致焦虑,焦虑的情绪甚至比恐惧还要糟糕。过分地担忧可能产生恐惧,恐惧使人学会逃避、躲藏,而不是迎接挑战。对某些事物的恐惧情绪,可能来自于自卑和缺乏自信。有些人把焦虑情绪形容为“热锅上的蚂蚁”,这个比喻相当准确,也相当形象。产生恐惧情绪而不想方设法加以控制和克服,就相当于默认自己是个怯懦的失败者。成功之路中小小的失败就令他望而却步,驻足不前,那么成功后可能面临的更大的挑战又如何能应付呢?

紧张。适度的紧张使我们能集中精力,不致分神。但紧张过度却会使我们长期的准备工作付诸东流。一个成功者,他也许一直都有紧张的情绪,但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已经学会了如何控制紧张。美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总统林肯,当众演讲始终有些紧张,可是他知道如何控制和巧妙地掩饰过去,不让台下的听众觉察出来。

如何控制以上所说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不良情绪?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美国一家公司的经理想出了一种很好的办法,以发泄他的怒气。年轻的时候,他在本公司里做一个小职员,当然,提升的渴望和现实有很大的出入,于是他提起纸笔,想写辞职信。在写辞职信之前,他为了发泄自己的不平,就在纸上写下了对公司中每个上级职员和经理的评判,写好后他拿去让一位老朋友看。那位朋友很有心计,他取出一支蓝色水笔,让这位不平的朋友把公司中那些人的才能也写出来,同时列出在10年之内如何提升自己的计划。

当这些东西都写出来后,这位公司职员的怨气消了很多,他决定继续在这个公司做下去,因为与他相处的上级职员和经理既有缺点,也有优点,兼顾二者的话,他认为自己没有充分的理由离开这些人。

从此,这位职员学会了一种发泄不平的方法,凡是忍不住的时候,他都要把心中的情绪写下来,看一看,心境就平和了许多。

统驭自己的情感

性格的力量包含两个方面——意志的力量和自制的力量。

它的存在有两个要求——强烈的情感和对情感坚定的掌控。

一个人闯入了惠灵顿公爵的书房,他说:“我叫亚玻伦,有人派我来刺杀你。”公爵说:“刺杀我?真奇怪。”刺客把话重复了一遍:“我是亚玻伦,我一定要杀了你。”“一定要在今天吗?”“他们倒没有告诉我在哪一天或者什么时候,但是我必须完成任务。”公爵说:“那现在可不方便。我很忙——我有很多信要写。你下次再来吧,我等着你。”说完,他就继续写他的信。公爵的严厉、从容、大度和镇静使刺客大为吃惊,他走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克莱登这样评价英国国会领袖之一汉普登:“他是自己情感的至高统治者。由此,他获得了统治他人的伟大力量。”

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切斯特,有一个以耐心而出名的店主。有人想考验考验他的耐心。这个人来到店里,一会儿要这种布料,一会儿要那种布料,挑来拣去,看了半打不同款式和颜色的布料,最后磨磨蹭蹭地选了一种,要店主裁成一美分大小。店主不动声色地拿来一枚一美分的硬币,照着硬币的样子心平气和地裁出一小块布,用纸包起来递给了他。

自制使人充满自信,也赢得别人的信任。

在商人中间,自制能产生信用。银行相信那些能控制自己的人。商人们相信,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的人既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事务,也不能管理好别人的事务。他可能在缺乏教育和健康的条件下成功,但绝不可能在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成功!

“不”,是孩子们最容易学会的字,却又是成年人最难说出口的。“不”代表生命的尊严和永远的幸福。传统哲学与现代智慧,归根到底就是——面对诱惑,敢说“不”。

无论是谁,只要能下定决心,决心就会为他的自制行为提供力量与后援。能够支配自我,控制情感、欲望和恐惧心理的人会比国王更伟大、更幸福。否则,不可能取得任何有价值的进步。

自制是刚毅的本质,也是性格的灵魂。

亚伯拉罕·林肯刚成年的时候,是一个性急易怒的人。但后来,他学会了自制,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说服力和耐心的人。他曾经对陆军上校福尼说:“我从黑鹰战役开始养成了控制脾气的好习惯,并且一直保持下来,这给了我很大的好处。”

在33岁以前,亚历山大就在伊萨斯、格拉尼卡斯和阿拜拉等处打了胜仗,建立了世界上最宏大的帝国。但是,这位满载荣誉的年轻的希腊英雄却被自己的本能征服了,他像白痴一样在巴比伦花天酒地和放荡堕落的生活中死去。其实,那个最不起眼的字“不”就能拯救这个年轻人,然而那个虚妄的借口“只有一次”却带给他彻底的毁灭。

拿破仑在重大战役中赢得了100多次激烈战役的胜利,然而,当他被囚禁于大西洋一个荒芜的小岛上时,他却有失身份地与哈德逊·洛尔爵士就礼仪和香槟问题发生了不光彩的争论。

不急不躁、不怨天尤人、不轻易发怒是良好的品质,比焦虑万分的人更容易应付种种困难、解决种种矛盾。一个做事光明磊落、生气蓬勃、令人愉悦的人,到处受欢迎。

企业管理者在生意冷清、存货积压严重、员工不信任、债权人纷纷上门催款的情况下,涵养受到了最大的考验。这时若稍有不快就大发雷霆,会给员工们留下抹不掉的坏印象。如果他仍然不抱怨、不发脾气,和善仁慈,才会真正受到员工们的爱戴,员工才愿意和他一起共渡难关。

沉着、冷静、永不气馁,是每一个人应培养的品格。

永远以亲切的笑容和蔼待人,永远有一种满怀希望的气魄,永远有战无不胜、突破逆境的自信心和决心吧!

坚定目标,义无反顾

居里夫人的女儿为母亲写了一部传记,描述了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漫长征途中执着不懈的拼搏精神。居里夫人和丈夫都对镭的存在确信不疑,于是,他们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奋斗。那是一段充满困惑和失落的日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炼出镭。两个人以惊人的耐心,面对成吨成吨的沥青混合物残渣,把它们分成一公斤一公斤的样本,他们相信一定能从里面提炼出镭。然而,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地以失败告终。我们在根据这部传记改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第48次实验又没有成功,丈夫居里先生终于崩溃了,陷入了绝望。“不行了,没办法了!”他叫喊着,“绝对不行了!也许还要再花上一百年才能成功,但我们这辈子是看不见镭了!”可是,居里夫人好像更有韧性。“要是还要花一百年,那真太可惜,”她回答说,“不过只要咱们活着,就不能稍有松懈。”

正是由于这样的使命感,环绕着镭的迷雾终于在一个晚上散开了。我相信,居里夫人一定也会把那个晚上称为“奇妙的夜晚”。那天晚上,居里夫人和生病的孩子在一起待了一会儿。孩子睡着了,她对丈夫说:“咱们下去,去那儿看看怎么样?”她的声音里甚至还有一丝丝乞求——不过这是多余的,因为,皮埃尔像她一样着急。两人穿过街道,走到自己的实验棚。皮埃尔正要打开门,“别开灯,”居里夫人对皮埃尔说,然后她又笑了笑,加了一句,“还记得吧,那天你对我说:‘真希望镭有种美丽的颜色。’”说着,两人走进大棚,一道无法描述的美丽蓝光照亮了黑暗。他们执手相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这么看着这苍白、闪烁、辐射的神秘来源——镭。没错,他们的镭,是对他们坚毅和耐心的奖赏。

可是,又有多少人走来走去,匆匆走过?没有一个使命和目标,随意漂流,浪费了能力,拒绝了成就和自我的实现,自然也就失去了与自我实现相联系的满意和喜悦。他们都是些坏人吗?不,他们只是比较浅薄罢了。他们都很吝啬、邪恶吗?不,他们只是空虚罢了。他们缺少力度,缺少深度,缺少信念,他们没有目标,终于落入了失意的荒野和泥淖。

关键时刻,把握心态

对于渴望从商赚钱致富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来说,如何意识到自己目前的“一无所有”,对其随后商业道路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常来看,抱有“反正我也是一贫如洗,再怎么付出奋斗也无济于事”态度的人,定将贫困潦倒终生,并且一事无成;而抱着“尽管我眼下一无所有,通过我的奋斗我一定能……”想法的人则将成为真正的胜者。积极的心态才有可能为你带来以后的人生财富。

犹太人大部分是乐观的,他们也正是靠着这个信念而活下来的,或者是由于有了长久的悲惨历史,他们才会这么乐观。在不断漂泊、迁徙、被人屠杀的那些濒临绝望的日子里,犹太人一直抱着“生活和命运一定会好转”的信念。

犹太民族中,曾长期流传着一个名为“飞马腾空”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犹太人因惹怒国王而被判了死刑,这个犹太人向国王请求饶他不死。他说:“只要给我一年的时间,我就能使国王最宠爱的马飞上天空。”他说,如果一年过后,马儿依然不能翱翔天空,那么,他就乐意被处死刑而毫无怨言。国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一个囚犯朋友对他说:“你不要信口雌黄,马儿怎么能飞上天空呢?”他说:“在这一年之内,或者国王会死,或者我自己病死,更说不定死的是那匹马。总的来说,在这一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因此,只要有一年的时间,说不定马儿真能飞上天空!而且,假如一切还是老样子,我也能多活一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希望是无限的,绝不能轻言放弃。观念上的转变自然重要,看待“致富”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就更为重要。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变成富豪?成为富豪的第一条件即在于他具有乐观的心态。心态不同,所看到的风景也会大不相同。成功的致富者总是利用积极的心态去支配自己的人生,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他们一直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心态、充实的灵魂和潇洒的态度来支配、掌控自己的人生并不断地战胜困难,从而不断地迈向成功。而失败者则精神失调,他们受过去曾经经历过的各种失败和疑虑的指导、支配,被自卑的心理、失落的心灵、失望的悲观心态和消极颓废的态度掌控,其后果只能是从一个失败走到另一个失败。最糟的是永驻于过去的失败之中,不再奋起。

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我们大多数人与成功者的心态,特别是关键时刻的心态,我们就会发现,是“心态”致使人生产生惊人的不同。

古希腊时有两个同村人,打赌看谁走得离家最远,于是在同时按着不同的方向骑着马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