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
7840200000006

第6章 自我控制,调节情绪(5)

一个人在走了13天之后,心想:“我还是到此为止吧,因为我已经走了很远了,他一定没有我走得远。”于是,他停了下来,休息了几天就返回了,当他回到家后,又重新继续了他的农耕生活。而另外一个人走了七年,却没回来,人们都认为这个傻瓜为了一场没有必要的赌注而失去了性命。

有一天,一群浩浩荡荡的大军向村里走来,村里的人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当队伍临近时,忽然有一个人欣喜地叫道:“那不是李三吗?”原来,消失了七年的李三早已成了军中统帅。

他下马后,向村里人致敬,然后问:“安华呢?我要感谢他,因为那次打赌让我有了今天。”安华惭愧地说:“祝贺你,好伙伴。我到现在还是个农夫!”由此可见,暂时满足的心态只能使人低人一等。生活中有多少人都是因为这样而成为低人一等者啊!

做事若想达到最佳境界,就得有远大的目光和真诚的心意。一个有志向、有计划、有远大目光的人,一定会不辞劳苦,奋力地向前迈进。他们向来不会想到“得过且过”,他们的生活永远是崭新的,每天都在有计划地向前迈进,他们只知向前跨,而不计较自己是走了一寸还是一尺,最重要的是不断取得进步,他们时刻都在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担心仅成为一个能填饱肚子的人。消极的心态往往产生满足感,只有那些胆怯无能、无法战胜自身危机的人,才一天到晚抱怨没有事情可做。而那些自信凭自己的力量必能获得合适位置的人,从不跑到别人面前抱怨,只会自己埋头苦干。

大音乐家奥里·布尔与他的提琴的故事,的确是一般工作者最好的模范。这位全球闻名的音乐家一演奏起他的曲目,听众们就会感叹不已。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从小,父亲就不赞成他学小提琴,穷困与疾病也紧紧地压迫他。正由于他的热忱和专心,使他终能战胜一切阻碍,闻名世界。当他还只有8岁时,时常深夜起床,拿出一只红色小提琴,奏起他朝思暮想的乐曲。直到长大成人,也从没离开过它。他奏出那动听婉转的乐曲,真不知让多少听众为之倾倒,使他们像被风吹动的树木一般,随着乐声舞动起来;又不知使多少听众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养成良好的个性。它的声音好像微风送出的阵阵花香,使无数听众忘记一切烦恼愁苦,如临仙境。

我们随时都可以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仿佛专门在等待人家去逼迫自己工作;他们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才智与能力毫无所知;他们一点儿也没估算过自己身体里究竟藏着多少才智与力量,遇到任何事,只知拿出一小部分力量来应付;他们仿佛情愿一直守在空谷,不肯攀登山巅,也不愿放开眼界,把广大而宏伟的宇宙看个透彻。在那些偷闲苟安、懒惰愚笨的人眼里,世上一切好的位置、有前景的事业都已宣告“客满”。这种怠惰成性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他们的安身之处。社会上急切需要的,是那些肯吃苦、敢于奋斗、有见解的人。一个大有前景、随处可以立足的人,应该有理想、能判断、善独创、吃苦耐劳。那些专门抱怨没有机会或时运不济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成功。

普拉斯曾说:“乐观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机会,而悲观的人则在每次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确实,假如你的想法积极,就算是身处地狱,你也会把它当做天堂;如果你拥有消极的想法,纵使你身在天堂,你也会觉得是在地狱。一个人思考的角度,可以主宰你面对事情的心态。

卢梭曾经写道:“如果一个人从心底就惧怕痛苦、惧怕困难、惧怕不测的事情,那么,他永远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事。”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在内心充满着“办不到”“不可能”的消极心态,那么,他最终就真的会办不成任何事情。假如你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拥有积极的心态,改变消极的心态,如此,才能看见自己生命的阳光。

人生的希望是无限的,绝不能轻言放弃。观念上的转变自然重要,看待“致富”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就更为重要。

加强自控,培养更易成功的素质

你的生活受你的心态影响,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播种就有什么样的收获。

成功者须具备以下心态:

1.理解的心态

一般来说,人际关系上的失败,大部分是由“误解”引起的。对于特定的一系列“事实”或者环境,我们往往希望别人也会跟我们做出一样的反应或得出相同结论。一般情况下,他人的反应或者立场并不是要难为我们,也不是由于大脑顽固或者居心叵测,而是由于他人对情况的“了解”和解释与我们不同而已。

事实上,我们也不乐意承认自己的失误、错误、缺点,甚至不愿承认自己干得不好。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不希望出现的情形,这其实是在欺骗自己。正由于我们看不到真相,所以才无法采取适当的方式。曾有人说,每天对自己承认一件尴尬的事实,是一项有益的锻炼。“成功型”个性的人不仅不欺骗他人,并且对自己也很真诚。我们所提的“真诚”本身,就是以“对自我的理解”和“诚实”为根本的。用“合理的谎言”对自己撒谎的人,没有一个能说得上是“真诚”。

相信别人是真诚的而不是居心叵测的,即使现实并非如此,也有利于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使人与人之间能更深刻地了解彼此。

2.有勇气的心态

有了目标,了解了情况还不够,还需要有行动的勇气,因为只有通过行动才能把理想、希望和信念转化为现实。世界上没有一件事可以绝对肯定或保障。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差别,一般不在于能力的大小或想法的好坏,而在于是否有勇气相信自己的想法,在合适的环境中敢于冒险和行动。

也许你在行动时很可能随时出错,你所做的决定难免失误,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抛弃自己追求的理想。你必须有勇气担当犯错误的风险、失败的风险、受屈辱的风险……走错一步总比一生中“原地踏步”要好得多,因为人只有“向前走”才能够得到前进的机会。

3.宽容的心态

一个对别人宽容的人,他也一定对自己宽容。学会不在心中指责别人,不要批评别人,不要因为他人的失误而责怪和厌恶他们……对别人宽容是“成功型”个性的表现。

4.尊重的心态

生活中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不尊重自己,而这种缺点又是最难战胜的,因为它是由我们自己亲手植入和挖掘的深渊。而一贯尊重自己的人不会对他人抱有敌意,他也没必要去证明什么,因为他可以把事实看得很清楚,他也不需要让别人来证明自己的目标。

自我尊重的最大秘诀是:开始多赏识别人,对任何人都要有所尊敬,你和别人打交道时要用心考虑,培养自己把别人当做“有价值”的人来看待。这样,你会惊讶地发现,你的自尊心也加强了。由于真正的自尊并不产生于你所完成的大业,你所拥有的财富,你所获得的荣誉,而是来自于对自己的尊重。所以,其他的人也可以根据相同的理由得到尊重。

5.付出的心态

它是一种“舍得”的关系。“舍”就是付出失去,是“为自己做事”的心态,要当做事业来做,自己要敢于承担,“承担”是成长的起点,“成长”是成熟的开始,“成熟”是成功的基点。要理解“舍”与“得”的关系。“舍”的本质就是“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要想做好、做强一份事业就一定要有付出的心态,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回报。只有“量”的堆积,才有“质”的转变。

6.坚持的心态

“伟大的成功者,是那些在大多人因失败而摘下头盔时,仍敢于面对的人。”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一而再”的失败正是成功路上的指示灯。“愈挫愈勇”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历程,即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坚持不懈!“坚持”的心态是在碰到挫折的时候反映出来的心态,而不只是顺利时的坚持,碰到“瓶颈”的时候还能坚持,才能达到坚持的高峰。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在于这个人有没有强烈的成功愿望,有没有不认输的精神。

7.管理者的心态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任何事情,从最初就要有“当元帅”的想法,虚心向成功者学习,多锻炼,多积累,在理想制订上要订得略高一点,这样才能做得更好。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往往靠的是人格魅力、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像海一样的胸怀和像山一样的魄力。

8.自信的心态

“自信”是一切举动的动力之源,没有“自信”就没有行动。“自信”来自于成功的经验之中,每次我们开始从事某种活动时,很可能缺乏信心,因为我们没有从经验中懂得我们会成功。练习骑自行车、在公开场合演讲或者进行医科手术等都是如此。自信孕育着成功,这个道理完全正确。一次小的成功也能够变成巨大成功的奠基石。

另一个重要的技术,是培养记住过去的成功而忘记失败的习惯。过去你失败过多少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记住、加强和专注成功的尝试。“回忆过去勇敢的时刻”是恢复自信最有效的方法,而有很多人却由于一两次失败而把美好的回忆埋没。如果我们能系统地重温记忆中勇敢的时刻,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比想象中要勇敢得多。

9.“归零”的心态

“归零”的心态就是谦虚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开始。第一次成功相对比较简单,第二次却没那么容易了,原因就是不能“归零”。往往一个企业的失败,是由于它曾经的成功,过去成功的原因是今天失败的理由。任何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周期性变化。像那句古话叫“风水轮流转”,也就是经济学里讲的“资产重组”。不“归零”就不能加入新的资产重组,也就不能持续性发展下去。

在这之前,你可能拥有过很高的地位,可能拥有很多的财富,具有渊博的才识,但只有“心态归零”才能使你快速成长。假如你要喝一杯咖啡,就务必把杯子里的茶先倒掉,否则把咖啡倒进去之后,就既不是茶也不是咖啡了。毛主席曾说:“学习的敌人是自满,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归零”的心态就是重新开始,就好比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容纳百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还有句话说:“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谦虚”让你懂得尊重,越饱满的麦穗“腰”压得越弯。

10.学习的心态

“学习”是最廉价的投资,“时间”是最昂贵的投资。确实是这样的,“学习”是世界上最占便宜的事情,我们只要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掌握别人几乎甚至毕生的经验,从而避免浪费大量时间去探索。所以,大凡成功的人都是谦虚好学的人。“学习”是存储知识的唯一途径,“知识”能给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成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相当于垃圾,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汲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生存下来。要想成功就务必不断地充实自己,并善于思索、善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就像中国的一句老话所说: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还得靠个人去领悟。21世纪是一个“学习、改变、创新”的世纪,在2l世纪你想要战胜别人,必须运用知识。

11.感恩的心态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只有理解感恩的人才是富有的人。我们一定要怀有“感恩”的心态,“感恩”就是感激一切,感激曲折、困难,甚至我们的敌人……

感激让你受伤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意志;

感激欺骗过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遗弃过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学会了自立;

感激绊倒过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训斥过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才智;

感激藐视过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谢你我一起走过激情与梦想;

感谢你我一起面对现实与理想;

感谢你我一起品尝胜利与艰辛;

感谢你我一起憧憬未来与成功;

感谢你我一起歌唱、一起成长。

……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小胜靠技巧,中胜靠魅力,大胜靠心态。心态决定人生,只有心态摆正了,你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唯有心态摆正了,你才会感受到生活与工作的快乐。

适时果断,更易成功

小时候,有一次和爸爸进林子去逮鸟。爸爸教我用他自己制作的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撑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我所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来找食的鸟儿受到撒下的小米粒的引诱,一路啄食,就会钻进箱子。我只要一拉绳子,便可将它逮住。

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过来一群鸟,共有8只。可能是太饿了,不一会儿,就有6只钻进了箱子。我马上就想拉绳子,但是转念一想,那两只也会进去的,再等一会。过了一会儿,那两只不但没进去,相反又走出了两只。我后悔死了,但是安慰自己说:只要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可是,事与愿违,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假如这时拉绳子,还能逮住两只,但我实在是对自己错失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会有些要回去的吧。最后,连剩下的两只也走了出来,我只能空手而回。

曾国藩锤炼自身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坚持写日记,每天记日记,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记录、进行反思,对自己在修身方面作思考。从下面的两则日记中,可看出这一点(以下为译文):

小珊本来与我有仇怨,仔细想来都是我的不对。假如我平常以忠信待人,哪里会有现在的情况?假如我平时就能礼人以敬,怎么会让人说我的不对之处?这件事情上我有三大过错: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这是第一点;现在偶因一言不合,愤恨无礼,这是第二;说了龃龉之语,别人冷静下来,我却悍然不近人情,这是第三。恶言粗语不能说出口,忿言不反于身,这样的道理我都不能理解,还说什么别的?

至海秋家赴饮,听说别人得到了一笔额外的好处,我很羡慕。昨夜,梦人得利,自己觉艳羡,醒来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怎么能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闻言尚很是心动,真是称得上下流矣!

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在日记中记载到,自己水烟抽得很厉害,有“水烟枪”之昵称,下围棋的瘾也大。为了治学和修身养性的需要,他下决心戒掉了水烟。他原本决定要戒棋的,可有感于围棋亦有修身养性的功效,只要控制得好,利多弊小,因此仍保留这个爱好。他把自己的日记名为“过隙集”,必须字字写正楷。最为难得的是,从31岁所开始的修身,一直持续到他的后半生,在此后的30年中,就算身为军事统帅,每天在杀戮声中度过,他依旧坚持“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说,修身是曾国藩事业成功一大主要因素。

曾国藩进士出身,先担任礼部侍郎管文教,然后担任刑部侍郎管司法,从不带兵。咸丰三年,太平军解放南京城。曾国藩跑回湖南去办团练,招募湘军,在战争中学习实践,胜不骄,败不馁,越打越顽强,一路战无不胜。

同治元年,曾国藩提升为两江总督,三千里长江水面,迎风招展的都是“曾”字帅旗。身为亲率三四十万人马的湘军最高统帅,他一点没有飞扬跋扈、气势凌人之态,反而事事小心,慎之又慎。他在给弟弟的家书中多次告诫道(以下为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