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社交好习惯
7840300000016

第16章 打好心理战,游刃社交领地(4)

当时打的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经常被派去抓一个敌军的士兵,带回来审讯。

这个德军特种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域,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缴了械。他手中还举着刚才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一些面包递给对面突然出现的敌人。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了。

本该捕俘这个士兵的德国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并导致了他奇特的行为——他没有带这个敌军士兵回去,而是自己回去了,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司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兵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一块面包打动呢?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微妙的。人一般有一种心理,就是得到别人的好处或好意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德国兵从对手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块面包,或者他根本没有要那块面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对方对他的一种善意,即使这善意中包含着一种恳求。但这毕竟是一种善意,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在一瞬间打动了他。他在心里觉得,无论如何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当俘虏抓回去,甚至要了他的命。

其实这个德国兵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心理学上“互惠原理”的左右。这种得到对方的恩惠,就一定要报答的心理,就是“互惠原理”,这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原理。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却没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而其实他们都不认识他啊!

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谁。他们收到卡片,自动就回赠了一张。也许他们想,可能自己忘了这个教授是谁了,或者这个教授有什么原因才给自己寄卡片。不管怎样,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要给人家回寄一张,总是没有错的。

这个实验虽小,却证明了互惠原理的作用。当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我们总觉得应该回报对方。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帮他一次,或者给他送礼品,或请他吃饭。如果别人记住了我们的生日,并送我们礼品,我们对他也会这么做。

中国古代讲究礼尚往来,也是互惠原理的表现。这似乎是人类行为不成文的规则。

一个人向朋友请教一件事,两人聚会吃饭,那么账单就理所当然应由请教人的这个人付,因为他是有求于人的一方。如果他不懂这个道理,反而让对方付,就很不得体。

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你求别人办事,如果没有及时地回报,下一次又求人家,就显得不太自然。因为人家会怀疑你是否有回报的意识,是否感激他对你的付出。及时地回报,可以表明自己是知恩图报的人,有利于相互的继续交往。

而且如果不及时回报,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你一直欠着这个情,如果对方突然有一件事反过来求你,而你又觉得不太好办的话,就很难拒绝了。俗话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可以说,为了保持一定的自由,你最好不要欠人情债。

当然,在关系很亲密的朋友之间,就不一定要马上回报,那样可能反而显得生疏,但也不等于不回报,只是时间可能拖得长一些,或赶到机会再回报。

朋友间维护友谊遵循着互惠原理,爱情之间也是如此。其实世上没有绝对无私奉献的爱情,不像歌里和诗里表现的那样。爱情也是讲求互惠互利的,双方需要保持一个利益的平衡。如果平衡被严重打破,就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坐跷跷板一样,要高低交替。一个永远不肯吃亏、不肯让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处,也是暂时的,他迟早要被别人讨厌和疏远。

而且互惠原理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它是各种交易和交往得以存在的基础。

在1985年,埃塞俄比亚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它的经济崩溃了,连年的旱灾和内战将食物供应破坏殆尽,人民由于疾病和饥饿在成百上千地死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5000美元的捐款从墨西哥送到这个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国家,估计任何人也不会感到奇怪。

但是报纸上的一条简短的新闻却让人跌破眼镜: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确是有一笔5000美元的捐款,但捐款人和受惠者却与一般人设想的相反,是埃塞俄比亚红十字会的官员决定捐这笔钱给墨西哥,而受惠的人是当年墨西哥城地震中的受害者。

这是什么原因呢?还真有好奇者进行了仔细调查,发现了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虽然埃塞俄比亚自己手头也很紧,但他们还是决定捐钱给墨西哥。因为在1935年,当埃塞俄比亚正受到意大利的侵略时,墨西哥也曾经给埃塞俄比亚提供过援助。这个事件证明了互惠原理的权威性。显然,互惠的原理战胜了文化的巨大差异、遥远的地理距离、极度的贫困饥荒和自己的切身利益。

着名的考古学家理查德·李凯认为,人类之所以成其为人类,互惠原理功不可没。他说:“我们人类社会能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在一个以名誉作担保的义务偿还网中,分享他们的食物和技能。”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张网,才会有劳动的分工,不同商品的交换。互相交换服务使人们得以发展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技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和能手,也使得许多互相依赖的个体得以结合成一个高效率的社会单元。

感恩图报的意识之所以能够促成社会进步,一个关键在于这种意识的未来性。面向未来的价值取向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意味着人们在与别人分享某些东西(比如说食物、能源、关怀)的时候,可以确信这一切都不会被遗忘。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达到了这样一种文明程度:当一个人将财物等资源分给他人时,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将这些东西失去。

结果,那些以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资源为开端的交易变得容易起来,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援助、送礼、防御和贸易体系也成为可能,这些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也难怪互惠原理会成为深深植根于我们心目中的价值观。

他人之美,常记心间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魏国的信陵君与赵国的平原君都享有很大的名声,他们彼此又是好朋友,而且信陵君还同意把自己的姐姐嫁给平原君。在秦国攻打赵国甚急的时候,信陵君不惜自己做出巨大的牺牲而解救了赵国的危难。为此,平原君携牛酒劳军,向信陵君一再感谢道:“赵国亡而复存,皆公子之力,自古贤人,未有如公子者也。”还亲自背起武器为信陵君开路。信陵君也觉得自己功劳不小,就表现出居功自傲的样子。信陵君的一个好朋友朱亥却说:“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公子有德于人,公子不可不忘也。”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人对你有好处,你不要忘;你对别人有好处,就不能不忘。这种态度到今天还是有益的。

朋友、亲人相处,他人对你不可能没有好处,如果一点好处也没有,那他就不够朋友,也不是你的亲人。朋友长期相处,照顾不周,言谈话语难免有些损伤,问题是怎样对待人家的好处或不足之处。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他人对自己的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谈薄。因为高兴的时候,虽然在头脑中也能留下痕迹,但痕迹较浅。他人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其印象难以忘记,因为他人的不足使自己难堪、悲痛、遭难,在头脑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果记住他人之恶,不但给自己的心灵造成苦恼,也会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勿记人之恶,勿忘人之美。

怎样做到勿记人之恶,勿忘人之美呢?

人家的不好之处,尽量忘掉。你要学会劝慰自己,谁都难免有对不住别人的地方,想想自己,有些事情不也处理得欠妥当嘛,既然如此,又何必对他人那么苛求呢?

人家的好处要随时想起,在什么时候人家帮你说了好话,什么时候人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什么时候给你以安慰。多想想这些事情,心情就会愉快的。

谅解别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你想忘掉他人之恶,但他人的形象总在你的头脑游荡,驱赶不掉,你干脆就想个彻底,想一想他当时的处境,他当时有什么困难,你就会发现,虽然他做得不够朋友,但不是没有原因的,既然有原因,就是可以谅解的。

要经常想:我有宽阔的胸怀,不记人恶,不忘人美。想起对方的不足时,容易耿耿于怀,这时候你应该劝解自己,我度量大,不计较这些琐事。你便真的胸怀宽广起来,更多地想到他人的好处。

他人之美,要经常记在心间、说在嘴上。不仅如此,更需要化为自己的行动。华罗庚先生这点做得特别好。他上中学时,受到老师王维克的热心指导,华罗庚的成名作《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成立的理由》,是王维克帮助修改,又推荐到上海《科学》杂志发表的。1950年,华罗庚从联邦德国回来,发出的第一封信就是给王维克的。信中写道:“归后,见书信盈尺,但不能不先复吾师。”着名数学家、长沙铁道学院的教授侯振挺获得了英国戴维逊奖后,专程赶到安阳师范学院,拜谢帮助过他的老师、朋友张金山,并把获奖的有关文件影印后送给他。这种不忘人美的品德被传为美谈。

别让猜疑左右你的思维

有一个寓言,说的是“疑人偷斧”的故事: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居儿子莫属了。可是不久他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的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

这个人从一开始就给自己下了个结论,使自己走进了猜疑的死胡同。由此看来,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

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几乎都同这种作茧自缚的封闭思维密切相关。

古人云:“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不过,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关。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认为别人在谈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

猜疑是万万要不得的,哪怕一点点猜疑,就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镇商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这对兄弟长大后,就留在父亲的店里帮忙,直到父亲去世,兄弟俩接手共同经营这家商店。

生活一切都很平顺,直到有天因为一美元丢失后,关系才开始发生改变。哥哥将一美元放到收银机里,并与顾客外出办事,当他回到店里后,却发现收银机里的钱不见了。

他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收银机里的钱?”

弟弟回答:“我没有看到。”

但哥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不愿罢休。

哥哥说:“钱不会长了腿跑掉的,我认为你一定看到了这笔钱。”语气中带有强烈的质疑,于是怨恨油然而生,手足之情从此出现了严重的隔阂。

开始双方不愿交谈,后来决定不在一起居住,在商店中间砌起一道墙,从此分居而立。

20年过去了,敌意和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和整个社区。之后的一天,有位开着外地车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门口停下来。他走进店里问道:“你在这个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一辈子都在这个店里工作。

这位客人说:“我必须告诉你一件往事,20年前,我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流浪到这里,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我偷偷地从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将收银机里的一美元取走。虽然时过境迁,但对这件事一直无法忘怀。一块钱虽然是个小数目,但是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请求你的原谅。”

当说完原委后,这位访客很惊讶地发现店主已经热泪盈眶。语音哽咽地请求他:“是否也到隔壁将故事再说一遍呢?”当这个陌生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以后,他惊愕地发现两个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痛哭失声、相拥而泣。

猜疑像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亲人,因此必须加以改变。

(1)理性思考,不无端猜疑

当发现自己生疑的时候,不要朝着有利于猜疑的方向思考,而应问自己:为什么我要这么想?理由何在?如果猜疑是错误的,还有哪些可能情况?在做出决定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利于冷静思索。

(2)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要只看到缺点而垂头丧气,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和自爱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会给人留个好印象,这样就会充满自信地学习和工作。

(3)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在人生旅程中,难免会遭到别人的议论和流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必放在心上,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该怎样做就怎样做,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这样不仅解脱了自己,而且产生的怀疑也就烟消云散了。

(4)加强交流,解除疑惑

有些猜疑来源于相互的误解,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仅可以使各自的想法为对方所了解,消除误会,而且还避免了因误解而产生的冲突。

总之,我们必须做到实事求是,理性思考,才能从猜疑的枷锁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