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社交好习惯
7840300000025

第25章 社交法则,牢记心中(2)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当对方同意较小的要求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对方就容易接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都希望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比较一致的形象,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看作“喜怒无常”的人,因而,在接受别人较小的要求,对别人提供帮助之后,再拒绝别人就变得困难了。如果这种要求给自己造成损失并不大的话,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反正都已经帮了,再帮一次又何妨”的心理。所以,一步一步提要求,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出丑效应:适时利用缺陷美

一位着名的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四个人的访谈录像放给被测试者:第一位是位成功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现得非常优秀,谈吐举止恰到好处,不时地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第二位同样是位成功人士,他在台上的表现有些紧张,甚至把咖啡杯打翻;第三位是普通人,虽然台上很放松,但是言之无物;第四位也是位普通人,状况更糟,不光说不出什么出彩的话,因为过于紧张,还把咖啡杯打翻。

录像播放完毕,教授让被测试者选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毫无疑问,大家最不喜欢的就是第四位先生。但最喜欢的,却不是第一位谈吐儒雅,无可挑剔的先生,而是第二位打翻了咖啡杯的先生。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心理学上一个着名的效应——“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一个能力超群的权威人物,身上的缺点或行为上的失误反而能够增加他的吸引力。权威人物的“丑处”,反而让人觉得他也会“食人间烟火,犯人间错误”,从而更具贴近感和真实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完美之神”。正是这种贴近感和真实感,增加了权威性人物的魅力。

美国有位总统,在庆祝自己连任时开放白宫,与100多个小朋友亲切“会谈”。

10岁的约翰问总统,小时候哪一门功课最糟糕,是不是也挨老师的批评。总统告诉他:“我的品德课不怎么好,因为我特别爱讲话,常常干扰别人学习。老师当然要经常批评的。”他的回答,使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这位总统的话紧紧抓住了小朋友的心,使小朋友的心里面认为总统和他们是好朋友。即使场外的大人们看到这样的对话场面,也会感到总统是一个亲切的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位总统展现的不仅是亲和的话语和举动,更是人际关系中“同理心”的特质。他利用这种特质,透露给儿童他的过去和他们一样,也常被老师批评,但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也会成长为有用的人。他自暴己丑,其目的不仅是拉近距离,便于沟通,同时也塑造了一种在美学上称之为“缺陷美”的形象。

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物,如果敢于承认自己人性的瑕疵或表现出与大众并无多大区别的一面,他的言行将比神圣而高不可攀的人更讨人喜欢。

政客由于意见不一,很容易遭到别人的攻击,但是一位政客运用“出丑效应”化解了一次危机。

有一次,一位不怀好意的记者前去拜访他,记者希望能在这次拜访中获取一些有关这个政客的丑闻资料。对于记者的来意,政客心知肚明。对于这位不速之客,拒绝肯定不行,怎么办呢?顷刻之间,这位政客想到了解决办法。见到记者,这位政客很是冷静。他让记者坐下来,说是要慢慢聊。见他如此冷静,记者暗暗佩服。

坐下不久,侍者端上了咖啡。政客迫不及待端起杯子就喝。“天哪,好烫!”政客大叫一声,马上扔掉了杯子,咖啡洒了一身。侍者赶忙帮他收拾现场,政客冲记者尴尬地笑笑。记者眉宇间舒展了许多。这时,政客拿起了香烟,记者看到他竟然将香烟倒着插进嘴里,然后打着打火机,准备从过滤嘴处点燃香烟。记者赶忙善意地提醒他,政客慌忙把烟拿正,连忙向记者表示谢意。

看到政客一连串狼狈不堪的样子,记者忽然觉得不那么反感他了,甚至觉得和政客间忽然亲近了很多。通过暴露自己的一些小缺点,淡化自己的光芒,打消别人的反感,这个政客不可谓不聪明。

我们大多是普通人,在与人交流时千万别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人,这种人一是容易让人感觉不够真诚,二是容易给对方造成一种压迫感,令人产生自卑心理,三是可能引起对方的嫉妒和敌视。一个过于高大、完美的人物一般会让人敬而远之。所以,社交场上不必刻意保持完美的形象,坦诚自己的某个小缺点或过去的某个小过错,会更有效地提升你的亲和力,增强别人对你的亲近感。

刺猬法则: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像刺猬一样,存在着一个安全距离,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彼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对方的美好。人们把彼此间保持一定距离而使群体协调一致互不伤害对方的现象,称为刺猬效应或刺猬法则。

交往距离要适时调整

我们都喜欢用“亲密无间”这个词来形容很要好的朋友,其实真的到了亲密无间的程度往往会适得其反。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很必要的,只是不同程度的朋友其距离的远近可以有所区别。

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

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寻找最佳距离。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心理学家后来借用这个有趣的实验,作为人际交往的一个准则,即“刺猬法则”也叫“距离法则”。

运用在人际关系中,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能距离太远,太远了关系会显得生疏,但也不能距离太近,太近了关系太过亲密,势必会出现摩擦、厌烦。

交友时,必须把握好交往过程中主客体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远近距离,要考虑到双方彼此间的关系、客观环境的因素,过近不好,过远的做法同样也不可取。一般来讲:公开的、正式的场合要谨慎,要保持适中距离;一些私下或非正式的场合,不妨靠得近些。

把握与具体交际对象的距离,是社交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第一位读者坐下阅读刊物时,心理学家走进去,紧挨着这位读者坐下,然后观察他有什么反应。试验进行了80人次,结果证明:在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时,绝大部分人会默默地坐到别处,有人则干脆问道:“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每个人周围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空间、身体空间,当这个空间被人触犯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因此而恼怒。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是如何界定的呢?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距离。

亲密距离

这个距离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亲密无间”,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隔,其最近距离在15厘米范围之内,彼此间能够肌肤相处,耳鬓厮磨,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气息。稍远的范围是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表现为挽臂执手,勾肩搭背。只有情感密切的人才能达到如此距离。两个人之间能达到这种距离的,异性是爱人、恋人,同性是最好的朋友。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距离不够接近或过于接近,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遭到排斥。

朋友距离

朋友距离的近距离范围在46~76厘米之间,身体上没有其他亲密接触,刚好能相互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交往时如果进入这个距离,就会对对方构成侵犯。朋友距离的远距离范围是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距离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近距离(76厘米)一端,而不熟悉的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距离范围的远距离(1.2米)一端。

实际生活中,亲密距离与朋友距离通常都是非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

这一距离体现了社交性和礼节上的较正式的关系,社交距离的近范围在1.2~2.1米之间,这是一般的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的标准距离。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座谈会,工作人员安排座位时有个疏忽: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间没有摆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不得不尽量靠到沙发外侧的扶手上,身体呈向后仰的姿势。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如果距离和情境不对应,一方或双方就会心理不适。

社交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2.1~3.7米之间,表现的是更加正式的社交关系。公司经理常用一张大而宽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办公桌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招聘时的面谈,大学生论文答辩等场合,双方之间也会隔一张桌子,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会增加庄重的气氛。

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的近距离范围在3.7~7.6米之间,这种距离是适合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当演讲者试图与某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公众距离的远距离范围在7.6米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开放空间,人们在这一空间内,完全可以对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可能没有任何联系。

尽管以上四种距离都有一些数字范围,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对交往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距离”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人与人之间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注意适度距离,太近不好,太远也不可,二者倾向于任何一方都会产生极端的结果。要保持适当、微妙的距离,即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不分不离。

疏者密之,密者疏之

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但也要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法国的戴高乐曾说:“伟大的人物必然会与别人产生距离,因为没有威信就不能树立权威,没有与世俗的距离就不能产生威信。”上司为顺利展开工作而注重同下属保持亲密关系固然重要,但一定要避免与下属私交过密。因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束缚人的心灵,从而使你对下属难以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

戴高乐是一个非常会运用心理距离法则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句话深刻地影响了他与自己的顾问、智囊以及参谋们的关系。在戴高乐担任总统的10多年岁月中,他的秘书处、办公厅与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及智囊机构中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不超过两年。他总是这样对刚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说:“我只能用你两年。就像人们无法把参谋部的工作当作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把办公厅主任当作自己的职业。”这就是他的规定。

后来,戴高乐解释说,这样规定有两个原因。第一,他觉得调动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这可能是受到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不存在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第二,他不想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离不开的人”。唯有调动,相互之间才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够确保顾问与参谋的思维、决断具有新鲜感及充满朝气,并能杜绝顾问与参谋们利用总统与政府的名义来徇私舞弊。

戴高乐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没有距离,领导决策就会过分依赖于秘书或者某几个人,易于让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他们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两者相比,还是保持一定距离为好。

如何做到与下属之间的适当距离呢?

一、通过细心观察了解下属性格,对于性格比较开朗的,领导与下属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领导应该多接近下属,让他敢于、勇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目的是给他建立自信,更好地激励他的工作热情。

二、在工作期间一定要分清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但是在下班以后可以视为朋友,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

三、当员工碰到难题时候,我们不能等闲视之,而是应该提供必要的关怀和帮助,一起帮他们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走得相对近一点。

我们在了解了交往过程中人们需要的自我空间和交往距离后,就应当有意识地选择和他人交往时的最佳距离,以便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邻里定律:人们易受周围人的影响

只要有人,就会有人与人的交往;只要有家,就会有家与家之间的交流;只要有邻居,就会有邻里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邻里关系有着普遍的意义,邻居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和邻居搞好关系

生活中有一些人比较有主见,态度比较坚定,似乎不太容易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实际上严格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避免周围人的影响。心理学上的邻里定律告诉我们,邻近的人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这个定律是经过心理学实验证明的。

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针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是纯属偶然的,因为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调查中,对每个住户都问这样的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

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只有10%。其实多隔几户,距离上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亲密程度却差多了。这说明,人们和邻近的人打交道更多一些。中国有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可见邻里关系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