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
7840400000019

第19章 养成善于自我调节的好习惯(4)

这个积极乐观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再到州长,直至当上了美国总统。这中间,乐观的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乐观是成功的催化剂,消极是失败的孵化器。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就是在点燃孩子对未来、对成功的希望之火。

许多心理辅导工作者都认为,这样的生活态度与童年的快乐经历有关,特别是与爸爸妈妈的关爱和乐观的态度有关。

要想让孩子变得乐观一点,爸爸妈妈首先必须能区分乐观和消极这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思想情绪。根据专家的解释,两者之间最大区别就是对有利和不利事件原因的解释。

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利的、令人快乐的事情不仅总是永久的,而且是普遍的。他们能努力促使好事发生,而一旦不利的事件发生了,他们也能将其视为暂时的,不具普遍性的,对其发生原因也能采取乐观豁达的态度。

而消极主义者考虑的恰恰相反:认为好事总是暂时的,坏事才是永远的;好事只是靠碰运气,偶然发生的,坏事才是必然的。在解释坏事发生原因时,他们也常常犯错误——或是每件事情都责怪自己,或是全都诿过于他人。

消极主义在性格上是“灾难性”的。在逆境中做最坏的打算是应该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就无须如此了。某个孩子因为没能加入篮球队,就大哭大闹,或故意夸大事情的严重程度,并且在感情上对夸大了的事情而非实际情况做出同步反应。当爸爸妈妈认同了孩子的消极想法,往往会加重他的消极情绪。

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很重要,这是孩子应具备的良好品质。身为爸爸妈妈,应当努力帮助孩子养成乐观的良好品质,快乐健康的成长。

2.消极态度的解决方法

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很大。这个道理爸爸妈妈一般都懂。可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这种性格,甚至已经有了消极、孤僻、懦弱或冲动的不良性格,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爸爸妈妈们可以采用以下4个方法:

(1)确立塑造孩子的信心

孩子现有的性格是否属于消极性格,爸爸妈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且双方认识应该一致。既然都认为已有的性格不好,应当改塑,就不必灰心丧气,更不能破罐子破摔,明白“性格是可以重塑的”道理,确立起建立乐观向上性格的信心。

(2)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自我分析能力也就随之产生。但是,孩子年龄毕竟还小,自我分析能力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一点困难,又会垂头丧气。沾沾自喜一多,容易产生高傲的性格;垂头丧气一多,又会养成消极的性格。

(3)指导孩子从乐观性格认同中,决心重塑自己的性格

所谓“认同”,是指认定自己和某一对象具有或可以具有相同特征的心理过程。性格认同,就是认定自己和某人性格一样,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孩子讲述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优秀学生的故事,可以讲述孩子身边的优秀中小学生的故事,还可以将孩子和具有乐观性格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学习、读书、画画、弹琴等,激发孩子向乐观性格认同,达到改塑性格的目的。

(4)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调节,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

在家庭中,爸爸妈妈随时注意指导孩子自我排除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节自己的情绪,使消极情绪、不良情感或其心理障碍及时得到化解,也就不会导致消极性格的形成。比如,孩子有了苦闷,要让他尽量诉说,发泄其情绪,不要让他的委屈长期压在心头,更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斥责;还可以回避孩子敏感、忌讳的话题;或者转移孩子的思路,减轻心理负担,如此等等。因为爸爸妈妈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孩子乐观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习惯

如果让父母说出对孩子未来的希望,都希望孩子将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希望孩子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几个一生都能谈得来的知心朋友;希望孩子能得到一份不错的爱情,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父母的希望一定和别的母亲一样,哪个母亲不是这样想的呢?

这些希望的实现,不是靠运气,不能由上帝从空中送来,它靠的是人自己。这些年来,目睹了许多人以及他们不同的人生,越来越觉得“性格即命运”这句话近乎真理。因此,当父母殷殷期盼孩子一生幸福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充满切切之意。

心理健康的要素很多,它犹如一座花园,里面盛开着自信、友善、诚实、理解等美丽的花草树木。它们植根的土壤就是四个字,没有这四个字,这座园子里的很多东西就不能生长。所以,如果让父母为儿女的人生厅堂里悬挂一幅座右铭,给孩子以一生的指引和护佑,父母要写下的就是这四个字: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如此朴素,朴素得宛如空气,常常叫人淡忘,却是人生中无时无刻不能离开的东西。父母们几乎可以从一切值得尊敬的人身上看到这四个字,也可以从一切人格缺损者身上感觉到他们在这方面的缺失。给孩子什么能比给这四个字重要呢?这一点都不是故弄玄虚——人生缺少这四个字,就犹如生命缺少空气。所以,它真比黄金更珍贵。父母们非常容易做到的,是从理念上、词语上告知孩子要“脚踏实地”;父母们同样非常容易犯下的错误,则是言行上的不实事求是。这种错误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也许它并不代表父母们根本的人格品质,但它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使孩子不知不觉走到实事求是的对立面去。比如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说“有钱人没有一个好人”,然后又抱怨自己家里的钱太少,接下来把赚不到钱归因于社会或他人的影响。这一圈话说下来,孩子就被搞糊涂了。还有的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做事踏实,另一方面自己却爱虚荣爱摆谱。这样的家长,即使把“实事求是”整天挂在嘴边,孩子也难以领悟到这四个字的内涵:难以内化成自己的思想。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真正获得这四个字,家长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实事求是。身教重于言传,这方面尤其如此。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不一定总对孩子提到“实事求是”四个字,但一直尽可能地按这四个字去做。首先是自己做出表率,尽量按这四个字去行事。其次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尽量遵守这四个字。

父母们从未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达到多少,从不跟别人比较名次,是要孩子在学习上实事求是;父母们绝不强迫孩子做任何不想做的事,是因为父母们愿意实事求是地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不追求孩子表面上的服从;父母们特别愿意接受来自他人的意见,包括孩子的意见,一家人经常坐在一起开“提意见会”,这让孩子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身上的缺点,客观面对,积极改善……实事求是的教育在一切生活细节中,随处可以发生。

圆圆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时,班里选三好生,无记名投票,每人可以选3个人。圆圆回家告诉父母自己得票最多,全班45人,自己得了43票,缺的那两票是两个男生没投自己。父母问圆圆怎么知道谁没投自己,圆圆说是那两个男孩子下课后自己跑来告诉自己的。

父母虽然为圆圆得票多而高兴,却在一瞬间闪过这样的念头:看来圆圆自己投了自己一票,这合适吗?那两个男孩子不投孩子的票,是不是对孩子有什么意见了?但父母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俗气。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坦然地投自己一票?小男孩不投圆圆的票怎么就是对孩子有意见了?他们只是些六七岁的孩子,心地都那样纯洁,脑袋里哪有父母这些俗不可耐的想法。圆圆对父母讲这些时口气那样自然愉快,说到那两个男孩子时宛若说到投了孩子票的同学,毫无异样。父母庆幸自己没有失口,否则只要父母两句惊讶的话,就足以让孩子不知所措,让孩子的心田遭到污染了。父母只是亲亲圆圆的小脸蛋,满怀欣赏地对孩子说,看来宝贝做得不错。

第二天,圆圆写完作业后忽然想起什么来,问父母:“妈妈你说自己能不能给自己投票?”父母肯定地说:“能啊,只要觉得自己够三好生条件,就可以给自己投,你不就是这样做的吗?”圆圆有些奇怪地告诉父母,同桌的小男孩今天对她说,选三好只能选别人,不能选自己,选自己就是不谦虚。父母猜测也许是昨天晚上男孩受到某个大人的“教导”了。但父母没讲出父母的猜测,只是笑笑对圆圆说,他理解错了,你去告诉他,如果觉得自己条件不够就不要投自己,如果觉得够了,并且希望自己当三好生,就可以投自己。要是心里想当三好生,并且觉得自己够三好生条件,却故意不投自己,那才不对呢。这些都和谦虚或骄傲没有关系。

此后圆圆每学期选“三好”都投自己一票,因为她一直成绩名列前茅,担任班干部,对自己有自信。但圆圆也渐渐发现了同学们在这方面一些微妙的想法和做法。大家越来越在乎谁投了谁的票,同时没有人愿意承认给自己投票。圆圆慢慢能感觉到别人为什么这样做了,但是当有同学问她投了谁的票时,她总是不会隐瞒,如实地说也投了自己一票。圆圆这样说时,感觉到一些别扭,就回家跟父母说自己的困惑。父母对她说,怎么做的就怎么去说,真实是最好最美的。你投票给谁,谁投票给你,只要你觉得事情做得正确,没什么不好意思,装模作样才不对,才应该不好意思。家长这些话让圆圆觉得坦然了,她也一直在这个事上怎么做就怎么说。圆圆上初一时班里也搞了投票选三好生,她还像以前一样投了自己一票。回宿舍有人问起时,圆圆坦率地承认投了自己一票。但那次圆圆没当选三好生,因为体育成绩没达到评三好生要求的“良”,孩子失去了评选资格。圆圆之所以投自己一票,是因为在这之前与父母谈起过一次这件事,孩子希望一直保持“三好生”的荣誉,担心自己上初中后体育成绩一下子变得不好,会影响评三好。父母安慰孩子说,学校会考虑你比别的同学们小两三岁,别人都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起来了,你还是小学生的年龄和体格,体育方面应该会适当放宽。父母还提起孩子班主任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四个天天坚持晨练的孩子,其中就有圆圆这件事,认为以孩子的表现,评三好应该没问题。

但学校没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所以到第二年又选三好生时,圆圆就没再投自己,全投了别人,因为孩子的体育还是没达到“良”。可这次圆圆回宿舍说没投自己,竟然有同学认为她也是学聪明了,会隐瞒了。圆圆回家对父母讲到这件事,觉得别人干吗会那样理解,想得太复杂了。父母觉得圆圆在这方面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认识。过了不长时间,班里又投票选班干部。圆圆把票投给了一个平时不太喜欢的同学,孩子说因为那个同学工作能力挺强的,适合担任那个职务。班干部在初中生那里往往是一种荣耀,所以初中生手中的一票投给谁往往受情绪影响,他们可能在投票时更关注自己和谁关系好。圆圆能以工作能力来考虑投票给谁,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非常可贵。

一个孩子在未来生活中的踏实度,取决于他成长中多大程度上受到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的影响,取决于他长大成人后的思维方式与这四个字有多接近。实事求是的主要对立面不是虚假,是虚浮——虚荣、浮躁,以及这之下的偏执和嫉妒等。这看似小问题,但在不经意间流露,却有相当的破坏力。

现在几乎家家只有一个孩子,望子成龙心切使得不少家长虚荣心、浮躁心跟着上涨,偏执行为频频出现。孩子在虚浮的生活中非常痛苦,更容易遭受失败;家长却不知道自己对孩子做了什么。有一位心理教师,接触了不少家长,不断地帮助一些家长解决子女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但也不断地感叹一些问题的微妙和难以解决。这位心理教师越来越发现,很多父母亲不当的教子方法其实不是由于他们教育知识欠缺,而是由于虚荣和浮躁。下面一个例子是这位心理教师刚刚听到的,很有代表性。

一个认识的人给这位心理教师打电话,说孩子亲戚的女儿现在有些心理问题,问这位心理教师可不可以给女孩做一下心理辅导。这个女孩已经25岁了,父亲是一位中学高级教师,在一所很有名的中学教书,并且总是带高中毕业班,他教的毕业生大部分都上了清华北大等名校,他个人在行业里也小有名气。女孩的妈妈也是个中学老师。女孩在这样的家庭中一直被严格要求,从小学习不错,高中就读于父亲所在的中学。

按女孩当时在学校的排名,有可能考上清华,但没把握。填报志愿时,父亲说你要是不考上清华,父母以后教书就没说服力了,力主女儿报清华。妈妈也劝孩子说,你要是考上清华,父母在学校管学生都有了底气。

为了让孩子没有其他的想法,他们建议孩子只报了一个志愿,没报第二志愿。结果女孩差8分没考上,只好去复读。一年后再次填报志愿时,女孩有些胆怯,第一志愿不敢报清华,想报另一所较有名气的大学。但父母认为那所学校以去年的分数就可以上,既然都补习一年了,就应该争口气考上清华,于是又怂恿孩子报了清华。这次幸好在清华后填了第二志愿,结果还是差了几分,没被清华录取,上了第二志愿的大学。第二志愿大学其实也不错,但这一家人却总认为不上清华就委屈万分,做父母的总是因为孩子补习了一年才考个普通大学而觉得没面子,唉声叹气,言语间有很多不满,弄得孩子读了四年大学一直很郁闷,中间甚至休了半年学。女孩本科毕业时又去考清华的硕士,还是没考上,就想出国留学。申请了两所国外名校,不知为什么都没成功。又一次备受打击。孩子父母后来通过关系帮孩子找了个不错的工作,按说应该高兴,可让女孩不爽的是和孩子一起来单位的另外两名同届毕业生都来自名校。干了一年后,那两位中的一位被提拔当了一个小负责人,这让女孩终于受不了,没请假就离家出走半个月,回来后再也不肯去上班了。现在女孩每天把自己关在屋里,除了上网和睡觉,别的什么都不干。在众人的苦苦劝说下,去看了一次心理医生,医生说孩子是抑郁症,跟孩子谈了一次话,开了药。但这又有一个多月过去了,没有一点作用,现在女孩不但把自己整天关在屋里,甚至连窗帘也不允许别人拉开。

女孩的父亲也快要崩溃了。他一直争强好胜,在任何事上都不服输,孩子这几年来的不顺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他觉得作为家长他太失败了,太没面子了。父母听完这种情况后非常为女孩惋惜,但告诉对方父母做不了这个心理辅导,不是不想帮,是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