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
7840400000003

第3章 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2)

现在,有一些孩子表现出两面行为,说的是一个样,做的是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是另一个样。家长对孩子的两面行为,既生气又着急,于是加大训斥、管教力度,结果有些孩子的两面行为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巧妙”、更“高级”了。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真正解决两面行为,使孩子变得诚实起来呢?首先分析孩子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部分。应该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不要完全以成人的想法去套孩子。当孩子讲出来之后,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哪些是以后可以满足的。按照商定的内容去做,无须说谎、造假,言行是诚实的。有的家长不善于判断孩子需要合理与否,建议去请教老师,或选读一些书籍、文章,避免盲目性。

应及时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当你要满足孩子合理的愿望和要求而无法满足时,应郑重地向孩子说明或道歉。

(5)信任可以防止孩子说谎

柏林的教育家多罗特娅·克雷奇默说:“教育的方式越严,孩子越会采取遮遮掩掩的做法。”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聪明好动。有一次,他为了试试自己的小斧头是否锋利,竟把父亲一棵心爱的樱桃树砍倒了。父亲发现后,大发脾气:“这是谁干的?”乔治·华盛顿心里有些紧张,但他想了想之后,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愧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父亲说:“孩子,承认把我喜欢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要挨打吗?”华盛顿见父亲怒气未消,便诚恳地回答说:“可我告诉您的是事实啊。”父亲听了华盛顿的话,高兴地说:“小乔治,我很高兴你讲真话,我宁愿不要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听到你撒谎。”华盛顿从父亲的眼神里看到了原谅和期望的目光,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华盛顿正是在这样的家教影响下,养成了诚实的品质。

孩子有时说谎是因为他们担心受到斥责,或是由于怕羞,不想辜负父母对他们的期望。一些孩子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说谎是为防止别人过多地干涉他们自己的事情。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不说谎的好习惯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弄清撒谎原因,区别对待。明白孩子撒谎的原因,家长在处理时不能一概归结为孩子的道德品质问题。家长首先需要的是对自己孩子的了解,这样才能区分撒谎的性质,做到区别对待。对无意撒谎的孩子,父母要帮助他分辨事实真相,澄清错误的概念。同时防止无意撒谎的孩子利用撒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成为有意撒谎。对有意撒谎的孩子,应该严肃地告诉他撒谎的后果和危害,及早防止形成不良品质,帮助他成为诚实的孩子。

家长在处理这一类事时,既要严肃认真,又要满怀信任感,同时要坚持一贯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家长本身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当孩子勇于承认自己错误时,要立即给予充分的肯定。

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是每个孩子从小就该养成的。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全无信用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因此,孩子从小就应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做个让人尊重的好孩子。

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有一家精神病院,在阴暗肮脏的地下室,关着一个被医生宣告绝望的精神病人,这个小女孩名叫安妮。

但是有一位老护士却认为上帝所造的每个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她常常带着蛋糕和点心去探访小安妮,向小女孩表达爱与关怀。

不久,医生发现小安妮逐渐在改变。一段时日后,这个被医生认为绝望的病人居然康复了!但病愈后的小安妮不想离开医院,她希望留在那里帮助其他病人。

多年以后的一天,当维多利亚女皇把英国最高的荣誉勋章别在海伦·凯勒的身上时,女皇问道:“你又聋又瞎,何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海伦·凯勒毫不迟疑地说:“如果不是安妮,绝对没有人会知道海伦·凯勒这个名字。”

人所生活的大小环境是可以酿造成丰富而无形的精神营养素的,如社会、人际、家庭、父母、老师、同志、朋友等。社会的关怀,人际的友善,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指教,老师的培养,同志的帮助,朋友的鼓舞都是注入我们体内以保持健康的营养素,尽管它是精神的,却有着与物质同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专家认为,一个长期得不到精神营养或得之甚少的人,会因孤单寂寞心理变态,人格扭曲,性情异常,这不但危害身体,而且可能危害社会。关怀来自社会,社会犹如化雨的春风;友善来自人际,人际犹如自由的乐园;温暖来自家庭,家庭犹如雪中炭火;指教来自父母,父母犹如长征向导;培养来自老师,老师犹如辛勤园丁;帮助来自同志,同志犹如胞兄胞弟;鼓舞来自朋友,朋友犹如心的天使。能够得到这些营养素的人生就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做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孩子

我国老教育家刘绍禹曾经说过:“不要太关心儿童,太关心了容易养成孩子的自我中心心理,结果变成自私自利的人。”有一名8岁的小女孩在日记里写道:“爸爸妈妈都说我是太阳,可是我宁愿做星星。因为星星有好多好多朋友。”星星不会孤独,星星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努力发出自己的光彩,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共同组成美丽而迷人的星空。这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孩子们手拉着手,互助友爱,建立充满着爱的世界吗?

孩子的自私在家庭里也许不容易看到,但来到一个集体里就非常分明。自私的孩子总怕自己吃亏,也决不让自己吃亏。劳动时总是拣轻的活干,把脏活、重活给别人;发新书时,把好书留给自己,把破书留给别人;出去坐车时,他总跑在最前头抢占最好的座位,不管老师在那里站着,体弱多病的同学在那里站着。关心他人的孩子却恰恰相反,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他不怕吃亏,乐于助人。

有一名小学二年级的男孩转学来到某校二(1)班,老师安排他与小乙同桌,他望望周围,没有一个认识的小朋友,怎么办呢?第一节课他帮小乙削铅笔,于是他有了一个小伙伴,下课后他帮邻桌的小丙拾起地上的铅笔,他们就三个人一起玩了,再一节课,他扶起跑得太快而跌倒的小丁,于是他在短短的时间里拥有了三个小伙伴。放学后,他主动留下来帮助几个值日生搞卫生,然后一起回家。不到三天这个孩子与班上所有的孩子都熟了,小朋友都愿意跟他玩。而另一位六年级的男孩却完全相反,他学习很勤奋,成绩很棒,但转学后一个学期也没能融入整个班集体。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孤独,因为我在这里没有朋友。我的好朋友都在××小学。我只有发奋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才能与我的好友相见。”他经常在日记中回忆他与好友在一起的快乐日子,憧憬着重逢的情景,并且常常做梦,梦见自己与好友相聚的喜悦,醒来无比地惆怅。他的问题是:应关心和帮助周围的同学,由此他会获得同学的敬重。

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总是那些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的孩子容易融入群体,被同学们所接纳,从而感到轻松快乐,而那些孤僻的孩子往往是由于冷漠,不善关心别人,而感到紧张孤独。

一次,某幼儿园阿姨对她所教的中班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病了,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衣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可巧,这位老师的孩子也在该班,她实在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就问自己4岁的儿子:“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得直哭,你正吃早点,该怎么做呢?”见儿子不回答,她又引导:“你给他吃吗?”“不给!”儿子十分干脆地回答。妈妈又劝:“可是,那个小朋友都饿哭了呀!”儿子竟然答:“他活该!”

不是特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的有些举动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究竟是什么使这些孩子这样冷酷无情?爱心教育的忽视难辞其咎。有些教育者把智力、分数看得过重,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包括“同情人”“关心人”在内的人性、人格教育。作为现代人,需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更需要以同情心、爱心等美好情感为内涵的人性美。

爱心是人的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

古今中外,爱心被认为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社会的灵魂。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讲“王道”,都以爱为核心。费尔巴哈说:“新哲学建立在爱的真理上,感觉的真理上。”“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由此,他建立了以爱为基础的新哲学。

爱心的产生,是基于个体的社会性情感需要,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习惯性心理倾向。

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舍不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呢?其实,孩子不是天生就缺乏爱心的。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婴儿一岁前就对别人的情感有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他会随之一起哭;一两岁时,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试图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到了五六岁时,孩子开始进入认知反应阶段,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表现,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那么他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不难发现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并不尽人意。有的家长认为,现在就一个孩子,只要我有能力,孩子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图的就是让孩子快乐幸福;也有家长认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多学点知识技能,在聪明才智上超过别人,至于其他方面,用不着怎么教;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任性一点很正常,大起来自然会好的;更有甚者,还把孩子任性、自私、霸道的表现视为孩子的聪明、好玩,而加以纵容。一些孩子没有同情心,就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注重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造成的结果。

那么,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一、给孩子做关心别人的榜样

俗话说: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要使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做。

当代着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有一次意外地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只雌性的成年斑鸠在看到一匹狼或者其他食肉动物接近它的孩子的时候,便会假装受伤,一瘸一拐地逃出穴窝,好像它的翅膀折断了。这时,食肉动物就会放弃攻击小斑鸠转而攻击成年斑鸠,希望能够捕食这只“受伤”的猎物。一旦这只成年斑鸠把食肉动物引到一个远离穴窝的地方时,它就会振翅飞走。这种方法往往能够取得成功,当然,有时也不免遭到不测。

斑鸠就是用这种富有爱心的举动来保护幼小的斑鸠,使它们能够活到成年,繁殖后代。而小斑鸠在耳濡目染成年斑鸠的做法后,也会仿效。由此可见,爱心是一种后天强化的行为,只要父母提供榜样,孩子就会模仿。因此,父母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示范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

有一对知识分子父母,他们深深地懂得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总是以身作则,并以此去引导孩子。他们孝顺长辈,在家里,总是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逢年过节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父母总是让孩子知道,还常常请孩子发表意见该送长辈什么礼物。逢到单位组织旅游或搞活动,如果能带家属的,他们总是带上孩子和长辈,既让孩子与长辈都能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从中体会到父母对长辈的关心。他们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夫妻之间互相关心,在餐桌上,总是不忘给爱人夹一筷对方爱吃的菜;每逢出差,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的时候,他们总会提醒孩子给爸爸或妈妈留一份。他们还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先歇一会儿!”“别着急,我来帮你!”“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等。这样,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也学会了去爱他人。

二、学会接受孩子的爱

许多父母往往只要求孩子好好读书,家里的情况根本不告诉孩子,也根本就不会让孩子去做事情。在父母的眼中,他们只看中孩子的分数,这种思想是不对的。

2004年“三八”节的时候,柴洁心老师曾经做了个试验。她让小区里几个孩子想办法给母亲过节。孩子们决定给母亲送上一杯浓浓的、甜甜的糖水,让妈妈们感到生活是非常甜美的。事后,柴洁心找到孩子们了解情况。一个孩子说:“那天,我早早就等着妈妈下班,一听到她下班的脚步声,我就跑上前去,给她递上浓浓的、甜甜的糖水。妈妈一饮而尽,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还亲了我一口!”另一个孩子说:“我可没有你那么幸运。我跟你一样,早早做好了准备,果然妈妈一见到我,就说:‘这是干吗?你少来这套,得几个100分比什么都好!”第三个孩子说:“我妈妈的脸,是在喝了一口糖水后耷拉下来的。她说:‘傻丫头!你到底搁了多少糖啊?’”这三位妈妈中只有第一位妈妈懂得要让孩子做一些事情,父母应该接受孩子的爱。其他两位妈妈都忘记了应该向孩子索取一些爱,培养孩子的爱心。“孩子们会想,原来父母是不需要爱的,他们只需要成绩。一旦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以后他什么都不过问了,他们会变成不懂爱、不会爱的冷漠的人。”

由此可见,父母应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当中,让孩子去爱他人,同时也要安心接受孩子的爱,这样,你的孩子才会更有爱心。

三、移情训练

爱心培养还需要移情训练,可以经常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例如,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可以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我们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这样,孩子的同情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